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ping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全面实施课程标准大环境下,信息技术已实现与各小学科目有效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实现对传统应试教育课堂的创新性改造,促使教学内容具备画面性、生动性、趣味性等特征。对于小学体育教师而言,信息基础能将体育知识点和教学活动画面性展现,促使学生在观看动画、视频过程中就对知识点有所掌握,不断提高学生对体育科目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体育;运用策略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课程标准的新理念,通过对小学生生理、心理等多维度分析后,开展相应培养工作。教师的培养侧重点应适时转变,例如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竞技精神、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等。通过信息化技术将体育教学知识点画面化、形象化,实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学服务。
  一、 教师需加深对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
  新课改大环境下,教师不仅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更作为教学课堂的建设者,新要求使得小学体育教师的地位和职能发生巨大的转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不再作为课堂的主体存在,也不再作为体育知识的灌输者,而是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在学生面对问题时的协助者。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从要求和服从转变为相互合作。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手段的有力创新,教学理念的适时转变,实现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科学、高效、全面融合。
  首先,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全面了解,对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教学软件、网络平台等充分熟悉,具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并不断提升自身搜集、整理、提取信息的能力,在面对海量网络教学资源时实现去粗取精、兼收并蓄,为今后多媒体课件开发和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夯实基础。其次,教师需要吸纳新的教学理念,对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适时运用,以实现当前体育新课程目标。
  二、 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学生高效、快乐的学习
  在传统体育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例如奥运会的由来和体育项目的发展史等知识点,教师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时常感觉到课程枯燥无味,知识点不能理解,这样现象下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通过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教师通过课件、动画、视频、图片等进行多媒体展示,实现知识点生动形象展示,使学生从听觉记忆转变为视觉记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师生互动教学课堂氛围的有力构建。
  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动画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动画中向学生介绍篮球场的大小、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等,学生对篮球基础知识熟悉后,在通过多媒体播放NBA精彩片段,促使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直观的认知,更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在课后交流方面,许多羞涩腼腆的同学在课上学习遇到问题时不敢提问,在课后可以通过微信、QQ等社交工具打开心扉与老师进行畅聊,教师得以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对学生全方面了解,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后培养、训练工作。因此,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促使学生乐学、好学,构建和谐体育课堂。
  三、 教学融入信息技术,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设计针对性
  (一) 融入信息技术拓展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千篇一律,积极创新教学内容,适应学生個性化学习需求。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需要教师以新课程标准为框架,充分了解学生个性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拓展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实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吸收理解体育动作要领
  信息技术可实现声音、动作、图像等教学素材融合为一体,小学体育课程中,许多示范性动作需教师向学生进行演示,学生在演示中掌握动作要领及安全须知。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动作掌握情况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如跑的起跑动作、跳远腾空、篮球传接球、足球的基本动作等体育项目都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实践课程开展前通常向学生进行播放,教师在播放过程中可对知识点穿插讲解,并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随时定格或者后退,进行对此讲解,促使班级每一位学生掌握每一个正确的体育动作。
  四、 小学体育课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推进学生德育教育
  (一) 教会学生顽强拼搏、勇于挑战,并具备基本的团队协同意识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存在。各类体育项目旨在强健学生的体魄,并促使学生具备顽强拼搏、勇于挑战的精神。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时常通过互联网收录专业运动员的训练视频,促使学生明白一个专业的动作是需要付出汗水的,需要经过无数的训练才得以掌握;其次本人还向学生播放一些大比分落后情况下仍不放弃最后转败为胜的比赛,促使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具备顽强拼搏、不服输的精神;最后本人在比赛过程中还向学生讲解了运动员间存在的团队配合,促使学生明白体育运动与团队协作是难以分割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体育新课程目标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发扬体育精神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信息技术整合我国在各大国际赛事取得的优异成绩,制成比赛合集向学生进行播放。本人在播放奥运会视频时,每当五星红旗升起,学生都会有所触动,并引以为骄傲。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课堂运用,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目标引领下,教师将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有效融合后,能够实现学生对体育项目兴趣、体育活动技能、内在思想品德等方面全面提高。教师在运用过程中,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程建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姚薇.全方位改变,促进小学体育教育事业新发展——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微探[J].新课程(小学),2017(12):159-160.
  [2] 金林贵.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价值与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4):150-151.
  作者简介:卢益众,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第二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英文材料少之又少。偶尔出现的英文杂志或书籍,对学生们的吸引力却又有限。这些就导致了学生们的英语语言材料被限制在书本的范围之内,不能实现自我的丰富和提升。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中英语元素的参与水平就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英语文化;自我提升  一、 课外阅读是小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十分固定,每周的课时数和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全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农村都已在小学阶段纷纷开设了英语课程。而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中所涉及的语法知识较多,处理起来难度也较大。枯燥乏味的语法说教不仅让学生很容易厌倦英语的学习,而且收到的成效也不大。生动多样的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是針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所采取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语法教学;现状;问题;策略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和各地教
摘 要:《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物质环境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幼儿园园内乡土化体育活动环境;沿用幼儿园社区乡土化体育活动环境;利用幼儿园周边乡土化体育活动环境。  关键词:幼儿园;乡土化;体育活动;环境创设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物质环境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应通过环境的创
摘 要:立定跳远是中学阶段身体素质测试的必测项目之一,这个项目不仅能发展腿部力量,增强弹跳能力,还能提高速度、灵敏、协调等能力。本次探究主要规范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同时对立定跳远的教学训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进行探究,以求更好的学习、掌握立定跳远。  关键词:立定跳远;教学;训练方法  立定跳远是指不用助跑,从立定姿势开始的跳远,计算跳跃远度的一项运动。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立定
摘 要:情境教学是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学生的体育课堂参与度,对高效体育课堂的顺利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体育;有效性  初中体育的情境教学是指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师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借助各类教学材料、多媒体设备等创设出多样的教学情境,以丰富体育课堂的一种教学模式。而且,初中体育
目的: 1.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改进漏声表面波(LSAW)基因传感器检测系统; 2.设计双体肽核酸(bisPNA)探针,结合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确度的新型LSAW传感器,构建一种全新的bisPNA-LSA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可疑开角型青光眼(suspected open angle glaucoma,SOAG)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