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地球是平的》;中国电影;民族性;普世性;世界文化
摘 要: 《地球是平的》为中国电影事业全球化创造了机遇,但也带来了挑战。中国电影“走出去”的瓶颈并不仅仅是产业化程度不够、影片内容表达狭隘、缺乏专门的译制机构和标准、版权发行不畅等问题,还在于思维上的偏差。中国电影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扬弃“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和“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要恪守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这两个策略和观念上的悖论,因为对民族性的执意坚守有可能造成人为的壁垒,使地球变得不平起来。中国电影要真正走向世界,就要把民族文化转化为世界文化,在电影创作中倡导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与普世价值的传达。
中图分类号: G206.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6-0001-07
《地球是平的》,这部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著作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世界正在变平的过程。事实上,书中写到的很多现象新鲜却并不陌生,有一些甚至是我们生活中接触过甚至直接参与过的行为。但是当弗里德曼把这所有的一切编织在一起时,便揭示了一个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动的变化——全球化趋势,世界也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得平坦。有一个很有趣的比喻:如果将每一个国家画成一个小圆,全球化经济作为连接这些小圆的纽带将它们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整体大圆,这与地球是圆的刚好吻合;沿着全球化经济纽带一路走去,如履平地,畅行无阻,等同于将立体圆平面化。在一个以迅猛之势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中,世界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科技、政治和经济革命正在消除各种壁垒,让世界变得更加平坦。平坦后的世界,对电影产业而言,似乎竞争环境变得越来越公平,彼此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均等。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中,电影是一种在市场上流通性更高的产品,流通性高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它是视听产品,是通过音像和声音进行传播的。在我们这个日趋变得平坦的世界里,只要你是一个畅销产品,就可能在全世界流通,不分国家和民族。比如说《泰坦尼克号》、《阿凡达》,人们不会去想象它是美国电影或者是英国电影,人们更多是把它当做娱乐产品进行全球的流通。
当托马斯·弗里德曼为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已经被新技术和跨国资本碾成一块没有边界的平地而兴奋不已、高谈阔论时,中国的电影从业者也在思考着一个巨大而沉重的话题,那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在当下这个似乎平坦的世界里如何走得更远?中国电影究竟以什么样的策略在当今这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展示出品牌化的“中国制造”、“中国意志”和“中国精神”?
一、产业化:困境与突破 来高校之前,笔者曾在中国六大电影基地之一的峨眉电影制片厂从事剧本创作和杂志编辑工作近十年,并任杂志主编,感同身受地体悟到了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叶这个阶段中国电影产业在好莱坞电影帝国的强式挤压下的生存困境。甚至在本世纪最初几年,虽然每年全国生产有两三百部电影,但大多数观众在影院几大院线看到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几个中国“名导”拍摄的影片最多不超过十部,在中国影院中票房名列前茅的却是中影公司引进的好莱坞电影。在好莱坞“大片”的挤压下,中国影业生存困难、举步维艰。对此,笔者在感同身受的同时,一度对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鼓噪的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和“全球化”策略提出质疑,认为这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理论界是两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对中国当下的电影产业毫无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笔者认为:一些研究电影的专家学者对中国电影产业的现实困境开出的“产业化”、“全球化”的药方是一个想当然的天方夜谭。他们天真地认为中国电影只要实现“产业化”,进入“全球化”,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就可以起死回生、一切OK!而现实是,中国电影的根本问题并不是一个“产业化”和“全球化”的策略问题。君不见,“产业化”、“全球化”发育得非常好的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电影产业,还有日本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的电影产业,在好莱坞电影帝国的强势竞争下也是朝不保夕、一片凋零。而印度和韩国电影业的繁荣却根本不是因为“全球化”,而是因为政府对好莱坞电影进入的限制和壁垒,在于一定程度的闭关锁国。
高 力 平坦的地球与流动的影像——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再思考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使笔者对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有了新的认识。就电影产量来说,自2005年以来,中国电影产量就排进了世界前五位。世界电影产量中印度电影最多,一年七八百部。第二是美国,中国有时排第三,有时是第四或第五。
2010年中国电影产量爆发式地增长,全年故事片达到526部,较2009年增长15%;同时生产动画影片16部,纪录影片16部,特种影片9部;电影频道出口数字电影100部。全国城市影院总票房达101.72亿元,较2009年增长63.9%。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为35.1亿元,较2009年增长26.9%。从数量上看,中国已成为世界电影生产大国,电影年产量已突破500部,居世界第三。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全年生产影片791部,全国票房总额131.15亿元,较2010年增长28.93%,票房总额仅次于美、日,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影市场。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城市影院数量突破2800家,银幕总数达到9200多块,平均每天新增银幕8.3块。与2000年票房总额不足10亿元相比,在入世之后的电影产业化进程中,全国城市电影票房增长了十多倍,进入21世纪,每年电影票房的增幅都超过35%。
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步入21世纪的中国电影产量排在世界票房的前五位,但电影产业化的规模还是较小;尽管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地位却依然很低。如2007年全球电影票房是267亿美金,中国电影的票房由人民币折合为美金为5亿,仅占全球电影票房的2%,可见中国电影市场规模非常小。而美国的电影市场却有96亿美金的票房,中国电影的票房仅为美国电影票房的5%稍微多一点,只有美国票房总额的七分之一,可是我们的人口却比美国多了四倍。可见中国电影的产业化程度仍需提高,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二、全球化:挑战与机遇 地球是平的!步入21世纪后,初步产业化的中国电影开始通过市场走向世界了。这与20世纪80年代末通过电影节走向世界的中国艺术电影不一样,尽管那以后在世界所有的A级电影节中中国电影都获得过大奖,然而在整个20世纪末的世界电影市场尤其是欧洲和北美市场,并没有中国电影的一席之地。中国电影仅仅还只能是通过电影节这个渠道作为一个差异性的文化奇观被电影圈和电影爱好者认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电影有了一个特别巨大的变化,进入了国外的主流商业院线,这是中国电影近年来最大的一个突破。而最近十年来,在整个北美市场上,排到外语片排行榜前十位的,至少有三部以上是华语片。
2007年中国的进口片和国产片的总票房是33亿,而国产片在海外创造的票房就已经达到了20亿,严格来说已经超过了在中国本地创造的票房。可以说,中国电影已经在世界电影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
中国电影之所以能够由国内走向世界,可以说是《卧虎藏龙》带来的启示。2000年中国港台资本和创作班子生产的武侠片《卧虎藏龙》,在亚洲地区播放,反响平平。然而,这部片子经购买其海外播放权的美国哥伦比亚公司重新宣传和包装后在欧洲和北美放映,票房却取得了极大成功,并获得了多项奥斯卡奖提名。从此以后,中国电影人突然意识到原来中国华语功夫电影在海外是有市场的。这之后就有张艺谋拍摄的《英雄》,当时播放该片的时候,中国电影全年票房加上进口电影票房共8亿多人民币,其中有3亿到4亿人民币票房是由外国电影创造的,《英雄》则在当年国产电影票房总收入约三四亿人民币中就占了2亿多的票房,并且也是第一部在北美市场战胜了好莱坞大片的中国电影,连续两周夺得北美票房冠军,全球票房1.77亿美元。可以说,《英雄》创造了中国电影的“海外传奇”。然而不论《英雄》在北美取得多高的票房,钱赚得再多,中国制片方却没得到多少好处,因为《英雄》的海外发行方式是被买断了的,中国制片方并不能参与海外票房的分红。不过不管怎样,《英雄》的成功仍然让中国电影人看到了中国电影拓展海外电影市场真正走向世界的可能性。
“2008年奥运会以后,中国人产生了大国崛起的想象。这个想象在某种程度上让国人产生了中国文化即将成为世界文化中心的错觉,甚至有人提出国产电影与好莱坞抗衡的宏伟抱负。在此语境下,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这对于我们的电影‘走出去’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1〕
第一,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最大机遇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电影生产大国。随着中国电影正式迈入“百亿时代”、国内市场观影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和电视剧产量雄踞世界第一,可以预见,未来国内影视文化产业的投资价值将更加凸显。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在传媒文化的产业属性不断受到重视、产业进程不断推进的趋势下,经济结构调整、精神文化需求释放以及国家提升文化实力战略,将使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迎来黄金十年。事实上,当下相当多中国电影是高投入、低产出、很难赚到钱的行业。近年来,每年生产的五六百部电影中近80%的电影不能进入院线。然而,来自各个行当的投资者却依然对国内电影的投资空前高涨,乐此不疲。不可否认,非“专业资金、非金融资金、非纯粹商业资金的注入,导致当下中国电影繁荣当中相当一部分是泡沫,但是这部分泡沫是大家愿意吹的。从这个意义来讲,不缺钱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机遇”〔2〕。
第二,中国是一个电影市场大国。“5年以前,我们排在世界电影市场第12位。而在2010年,我们排到了第5位,大概全年票房17亿美金,英国是17亿多,法国近18亿,日本是20多亿,美国是90多亿。2011年,中国可能达到18亿美金,排在世界第三或者第四。有这样一个强大本土市场的支撑,为电影发展提供了内在条件,这是韩国、日本其他很多国家很难具备的优势。”〔1〕
第三,中国电影被世界关注,并参与国际合作。随着《卧虎藏龙》、《英雄》等华语电影在欧洲和北美市场获得巨大成功,近年来中国电影也成为国际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和关注的对象,这对扩大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十分重要。而且,随着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中国电影产业已经成为国外投资者的“洼地”,影视制作的国际合作越来越频繁。
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地球是平的,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路途并不平坦。中国电影虽然步入了百亿时代,可是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却没有同步增加,相反还有逐步降低的倾向。《英雄》之后,《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中国古装武打大片在欧洲和北美市场反响平平。“2010年我国销往海外的电影为43部,是2004年以来中国电影海外销售部数最少的一年。最多的一年是2007年,达到78部。2010年北美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在北美是19万美金,中国本土之外的全球总票房30万美金,与《英雄》相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中国电影海外影响没有因为中国市场的发展逐渐增强,反而逐年减弱。另外,一些为了适应国际市场而拍的电影,在国内的票房却一塌糊涂,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非常脱节。再者,合拍片通常是国际输出最主要的途径,但是这几年其收入也非常少,几乎海内外的票房都不好。《寻龙夺宝》在国内有3000多万的票房,但在海外也没有取得很好成绩。”〔2〕
即使是中国电影产量呈爆发式增长的2010年,其出口数量也较上年略有减少。不过中国电影的海外总收入呈现出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了35.17亿元,同比增长27%。合拍片收入占比继续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58.8%上升至2010年的99.9%。2010年达成出口协议的影片共计47部,其中46部为中外合拍片。北美、亚太与欧洲仍是中国电影的主要输出地区。尽管收入总量有较大幅度提升,但表现出色的影片却寥寥无几。据不完全统计,2004~2008年中国电影海外收入超过1亿元的影片达16部,其中10部票房在2亿元以上。2010年中国电影在3亿~10亿元票房区间内的缺失表明本年度国产片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2010年平安夜,冯小刚电影《非诚勿扰2》在洛杉矶、纽约、旧金山、温哥华等北美主要华人聚居地的AMC影院上映,映期为两周,这是中国国产电影在北美市场首次与中国内地影院同步上映。据美国票房统计机构估算,24日至26日周末三天,《非诚勿扰2》在北美市场共进账21万美元,平均每家影院的票房收入为9040美元。《非诚勿扰2》的首映表现远好于另一部先期登陆北美的冯小刚影片《唐山大地震》。一些在国内获得巨大成功的电影,在海外市场却遭遇“寒流”。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的数据显示,《唐山大地震》虽创国内单片票房纪录,但在美国上映的票房仅6万美元;而导演吴宇森号称要让西方观众看懂的《赤壁》,在美票房仅有62万美元,最后竟遭发行方“退货”,被讽为“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的灾难”。 中国电影“西征”的惨痛经历,还包括为了海外发行而削足适履。《赤壁(上、下)》算是最照顾老外观众口味的华语电影,但它在海外发行时,美国发行商竟然提出:为什么是三国之争?改成两国之争不是更简单明了更容易看懂吗?导演吴宇森最终有没有“照单全收”,我们无从知晓,然而,在国际传播中,艺术上的妥协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夜宴》本来开始设计时没有章子怡的武打戏,但是国外一个发行公司的人问章子怡有没有武打戏,说没有就要减少多少钱来购买,逼得导演不得不加上章子怡的武打戏。其实越大的制作越不独立和自由,所有的市场都在支配你。其实《赤壁》还算是幸运的,毕竟最终在北美上映了——虽然票房只有可怜的62万美元;而其他很多国产片被买断海外发行权后,根本没机会露脸。在2011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导演冯小刚炮轰好莱坞知名片商哈维·韦恩斯坦是骗子,因为他的《夜宴》被此人买走北美发行权后却从未上映。
有权威机构预测说,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市场。不管这个预测是否准确,中国电影市场正飞速壮大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未必是中国影人的福音,因为面对这样庞大的一个市场,中国电影还拿不出相称的成绩单:尽管2011年电影票房达到了130亿,然而,仅仅暑期档上映的美国电影《变形金刚3》就轻松地拿走了10亿;而本土作战的中国电影,别说与之匹敌,就连想与之交手都还需走好长一段路;而且,有近80%的国产电影,如今连影院的门都还进不了。
地球是平的!然而在我们这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日显平坦的世界,中国电影是否真具备了跨洋空降、攻城略地的实力呢?
冯小刚曾经坦言:“《大腕》在海外发行时,据说发了200万美元,账单来了,发行成本230万美元,还倒过来欠着。所以我常提醒王中军、王中磊,别以为华谊兄弟上市了,就摆出一副上市公司、国际化公司的范儿,去这个电影节、那个电影节,办酒会、买广告、做宣传,结果卖10个国家还抵不过买一个宣传广告的钱。”不少电影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踏踏实实做国内电影市场,让老百姓爱看,才是“王道”。
2012年2月18日,中美两国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据悉,这一协议的签订意味着中国政府已经同意将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增加14部分账电影名额,且必须是3D电影或者是IMAX电影,而其票房分账比例也将由此前的13%提高到25%。统计表明,中国2011年电影总票房为131.15亿元人民币,20部美国分账大片就超过49.1亿元,占37%。而按照新的进口配额均和分账比例,美国大片将在中国得到更多票房。
笔者认为,美国大片新的进口配额均和分账比例对中国电影产业来说,并非是新一轮的“狼来了”的危机,而更多的是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鲶鱼效应”。诚如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王海教授在微博中所说:中美就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意味着中国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指导思想影响下更加明确而大胆地兑现当初中国加入WTO时文化产业对世界开放的承诺,在渐进式开放的大前提下,主动与国际接轨,加大引进代表世界电影发展潮流的美国大片的力度。同时,导入建立在片场制度、院线制度和制播分离等行业规范之上并经由市场考验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制作模式,以提升中国电影在全球拓殖的生命力。
“美国电影持续发展的历程中有很多环节是我们必须要补课的”,王海教授举例,比如片场制度、反垄断措施、好莱坞电影模式化等,没有这些市场化的必经阶段,中国电影根本谈不上所谓的国际标准。中美两国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确定引进的影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是为了促进中国电影技术的发展,这对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而言,机遇大于挑战。
三、走出去:悖论与策略 2012年2月,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在冲击美国奥斯卡金像奖中铩羽而归。有意思的是,中国影人的“冲奥”热情似乎格外高涨。奥斯卡设立最佳外语片奖已经64年,而华语影片中只有2000年拍摄的《卧虎藏龙》获奖,但这并不妨碍许多中国影人“屡败屡战”。地球是平的!不过当下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对外输出却呈现出“三少现象”,并面临着三大瓶颈。
来自国家广电总局等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电影的外销呈“三少现象”:一是海外票房少。2010年中国电影的海外票房仅为30多亿元,不到美国的1/40。二是连续增长少。近5年中国电影的海外收入虽增长113%,但明显低于国内票房410%的增幅。三是进入海外主流院线的中国影片少,2010年达成出口交易的纯国产影片仅1部。一些研究电影的专家学者认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效果不佳源于三大瓶颈:其一是影片表达内容狭隘,不会讲故事〔2〕。其二是语言译制障碍。缺乏专门的译制机构和标准,大大影响对外传播效果。其三是版权发行不畅。没有固定、权威的发行单位,“尚未与国外发行方无缝对接,大大降低了电影输出的数量与进度。针对制约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三大瓶颈,业内人士提出了三大策略以期助推中国电影在海外成功落地:其一是在电影制作中,须遵循‘中国主题、世界元素’的原则。其二是在电影传播中,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译制工作在电影走出去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借鉴国外译制模式和经验,完善我国的译制机制、提升译制水平和传播效果甚为必要。其三,在电影营销中,可推广‘3+1模式’解决版权发行不畅的难题,即由国内影片版权方、中国电影译制拷贝制作方和国外院线方三方联动,并借助海外华裔的支持,共同推动中国电影的海外落地”〔2〕。
笔者认为,有关专家针对中国电影走出去“三少”、“三瓶颈”而提出的“三策略”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中国电影要在真正意义上“走向世界”,还需梳理和扬弃两个策略和观念上的悖论。
悖论之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鲁迅先生的这个论断是具有普世性的,然而放在国际商业电影领域却并不“放之四海而皆准”。一些专家学者往往举出载歌载舞的印度宝莱坞电影作为电影民族性的佐证,这一点当然没错,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种民族性鲜明的印度本土电影基本是自给自足的本土自销,并不具备走向世界市场的国际性。长期在美国好莱坞拍片的中国香港导演吴宇森总结的经验是:要拍一个能让东西方观众都接受的电影,你一定要对东西方的文化都有充分的研究,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切入点,这样就会让东西方的观众都认同你。美国文化呈现出的是一种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多元文化形态,笔者认为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市场获得巨大成功跟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不无关系。对美国电影进行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好莱坞电影都隐匿了自己的民族性和国家性,其故事不仅取材于欧洲、非洲、亚洲各民族各色人种,甚至故意模糊自己的美国电影身份,让大家觉得这是世界电影、国际电影,这也是美国电影风行世界的原因之一。诚如尹鸿先生所说:美国电影,“隐匿自己的国家和身份,当然不是说它的电影里没有包含国家和身份,但是它要让自己的电影成为普世文化和普世电影”。譬如,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阿凡达》中,用潘多拉星球上纳美人的“家园之树”和“灵魂之树”,以表达对东方“天人合一”古老哲学思想的敬意。地球是平的!对民族性过分刻意强调和执意坚守往往会造成人为的壁垒和接受的障碍,使地球变得不平起来。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要真正走向世界,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民族文化转化为世界文化。事实上,只有真正成为世界的,民族的文化才能够被弘扬、被传播、被传达。在全球化的交流过程中,中国电影首先要做到的重要一点就是要把自身的民族性变成国际之间的可交流性,所以我们的电影创作需要倡导一些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与普世价值的传达。从传播现象看,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只有做到多元文化共融才能被世界市场接受。《卧虎藏龙》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尽情释放了中美两国或东西方文化元素。再如《哈利·波特》、《指环王》,也将不同民族文化融汇得天衣无缝。而那些根本不考虑多元文化融入、缺乏国际视野又一味坚守“民族性”的中国电影却很难在世界电影市场上分走一杯羹。 事实上,民族性和世界性并不是相互对立存在的,而是互为依存、相互融合的。可以说在每一种民族传统文化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面向全球的意识,都有一定的与世界综合为一体的趋势。这也表现出各民族文化在经济、政治、科学、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趋势和发展可能,表现出世界人民的生活与愿景的趋同性,表现出世界各民族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聚合趋势。好莱坞电影正是抓住了文化中的世界性,从多民族的个性文化中抽出世界文化的共同元素,充分利用,深度酿造,选择全人类关注的题材,以构置故事,提炼主题。在表现形式上,它虽是个性化的,但主题却是共性的,由此赢得了观众,也就赢得了票房。而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步履蹒跚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把准电影的世界性这一脉搏;没有从全球语境来选择题材,开掘主题;在对传统文化筛选、鉴别中,寻找世界性文化元素不够,还有让表象淹没本质、没有抓住要害等症结。因此,在“走出去”的中国电影的创作和制作中,如何将民族性融入世界性,把中国文化元素与世界文化的共同元素融合一起,以增强国际电影市场认同性和观影人群的普适性,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悖论之二:“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要恪守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中国内核,国际表达”,这已经成为当下相当一部分电影业内人士的共识,即中国电影在学习运用国外的先进表现手法和技术手段的同时,也要保留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然而,尽管一些学者把诸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的价值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和道义担当,“厚德载物”、“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品格和道德追求,“兼相爱,交相利”、“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人文追求等归结为“第三极文化”的“极”,而这个“极”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及基于这些核心价值所生成和建构的民族精神。但笔者依然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却是一个相当宽泛和粗疏的概念。其实有关专家学者的这个论点是针对美国电影所体现的“美国价值观”和“美国精神”而提出来的,因为美国通过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传播他们的主流价值观,使受众在接触影像作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美国的价值观。好莱坞在全球的传播和营销,是为美国国家战略、国家利益服务的,“讲人类的故事”,把美国精神和美国价值观塑造成“普世价值”并在全球传播,是美国既定的战略和策略,也是美国电影的独特优势。那些由美国人讲述给自己或者全世界听的故事,大都通过巧妙的叙述角度、生动的人物形象、奇观化的娱乐包装,以彰显符合美国文化、美国利益的价值观。事实上,所谓“美国价值观”、“美国精神”所蕴含的自由、平等、博爱、公正、坦诚、理性、正义,以及充满激情、富于幻想、勇于开拓、乐于劳作等精神,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人类普世的价值观,而在这种显在和潜在的价值观指导下,大多美国电影呈现出一种最基本的超阶级、超民族、超种族的审美形态。笔者认为,之所以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如此举步维艰,除了创作和制作技术不如人以外,主要原因还是缺乏一种全人类共享的价值观。“恪守中国文化核心价值”提出当然没有错,然而悖论却在于:如果我们的文化价值观连国人都被说服不了的话,我们怎么能用它去说服全世界?另一个隐含的悖论还在于:地球是平的!然而,如果一味强调我们的“主流价值观”,会不会造成一种人为的障碍,使这个世界变得不平坦呢?诚如尹鸿先生所言:“中国电影的国际输出仍面临很大压力,一方面我们的电影工业还需进一步完善才能发展和强大;另一方面要有现代文化的体系和环境,才会有现代电影的文化和现代电影文明,而现代电影文明一定植根于具有普世价值观的现代社会文明。所以,中国电影要走出去,还需要耐心,需要首先建构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电影文明。”〔1〕
中国电影和强大的美国好莱坞电影相比,实在是太弱小了,不管是产业化程度、艺术的完整性,或者说资源的丰富性,都有很大的距离。用美国电影的标准来看中国电影,应该说中国电影目前还处在刚刚步入正轨的发展阶段,离真正意义上的“走向世界”还差得太远。
地球是平的!然而,进入21世纪正致力于“走出去”的中国电影的目标理应不只是用一个高科技全球化的“平”的世界来替代落后的、传统的电影产业,而是要利用它来实现中国电影真正的走向世界电影市场这个远大目标和辉煌理想,因为这是一个互相关联的世界,一个科技共享的世界,一个最有效率最低成本的世界,而且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平等、相互融合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尹 鸿.文代会代表尹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需有耐心〔N〕.中国艺术报,20111123(3).
〔2〕周 宁,白 瀛.中国电影走出去难在哪儿?〔N〕.人民日报,20111120(4).
摘 要: 《地球是平的》为中国电影事业全球化创造了机遇,但也带来了挑战。中国电影“走出去”的瓶颈并不仅仅是产业化程度不够、影片内容表达狭隘、缺乏专门的译制机构和标准、版权发行不畅等问题,还在于思维上的偏差。中国电影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扬弃“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和“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要恪守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这两个策略和观念上的悖论,因为对民族性的执意坚守有可能造成人为的壁垒,使地球变得不平起来。中国电影要真正走向世界,就要把民族文化转化为世界文化,在电影创作中倡导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与普世价值的传达。
中图分类号: G206.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6-0001-07
《地球是平的》,这部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著作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世界正在变平的过程。事实上,书中写到的很多现象新鲜却并不陌生,有一些甚至是我们生活中接触过甚至直接参与过的行为。但是当弗里德曼把这所有的一切编织在一起时,便揭示了一个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动的变化——全球化趋势,世界也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得平坦。有一个很有趣的比喻:如果将每一个国家画成一个小圆,全球化经济作为连接这些小圆的纽带将它们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整体大圆,这与地球是圆的刚好吻合;沿着全球化经济纽带一路走去,如履平地,畅行无阻,等同于将立体圆平面化。在一个以迅猛之势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中,世界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科技、政治和经济革命正在消除各种壁垒,让世界变得更加平坦。平坦后的世界,对电影产业而言,似乎竞争环境变得越来越公平,彼此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均等。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中,电影是一种在市场上流通性更高的产品,流通性高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它是视听产品,是通过音像和声音进行传播的。在我们这个日趋变得平坦的世界里,只要你是一个畅销产品,就可能在全世界流通,不分国家和民族。比如说《泰坦尼克号》、《阿凡达》,人们不会去想象它是美国电影或者是英国电影,人们更多是把它当做娱乐产品进行全球的流通。
当托马斯·弗里德曼为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已经被新技术和跨国资本碾成一块没有边界的平地而兴奋不已、高谈阔论时,中国的电影从业者也在思考着一个巨大而沉重的话题,那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在当下这个似乎平坦的世界里如何走得更远?中国电影究竟以什么样的策略在当今这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展示出品牌化的“中国制造”、“中国意志”和“中国精神”?
一、产业化:困境与突破 来高校之前,笔者曾在中国六大电影基地之一的峨眉电影制片厂从事剧本创作和杂志编辑工作近十年,并任杂志主编,感同身受地体悟到了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叶这个阶段中国电影产业在好莱坞电影帝国的强式挤压下的生存困境。甚至在本世纪最初几年,虽然每年全国生产有两三百部电影,但大多数观众在影院几大院线看到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几个中国“名导”拍摄的影片最多不超过十部,在中国影院中票房名列前茅的却是中影公司引进的好莱坞电影。在好莱坞“大片”的挤压下,中国影业生存困难、举步维艰。对此,笔者在感同身受的同时,一度对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鼓噪的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和“全球化”策略提出质疑,认为这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理论界是两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对中国当下的电影产业毫无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笔者认为:一些研究电影的专家学者对中国电影产业的现实困境开出的“产业化”、“全球化”的药方是一个想当然的天方夜谭。他们天真地认为中国电影只要实现“产业化”,进入“全球化”,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就可以起死回生、一切OK!而现实是,中国电影的根本问题并不是一个“产业化”和“全球化”的策略问题。君不见,“产业化”、“全球化”发育得非常好的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电影产业,还有日本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的电影产业,在好莱坞电影帝国的强势竞争下也是朝不保夕、一片凋零。而印度和韩国电影业的繁荣却根本不是因为“全球化”,而是因为政府对好莱坞电影进入的限制和壁垒,在于一定程度的闭关锁国。
高 力 平坦的地球与流动的影像——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再思考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使笔者对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有了新的认识。就电影产量来说,自2005年以来,中国电影产量就排进了世界前五位。世界电影产量中印度电影最多,一年七八百部。第二是美国,中国有时排第三,有时是第四或第五。
2010年中国电影产量爆发式地增长,全年故事片达到526部,较2009年增长15%;同时生产动画影片16部,纪录影片16部,特种影片9部;电影频道出口数字电影100部。全国城市影院总票房达101.72亿元,较2009年增长63.9%。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为35.1亿元,较2009年增长26.9%。从数量上看,中国已成为世界电影生产大国,电影年产量已突破500部,居世界第三。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全年生产影片791部,全国票房总额131.15亿元,较2010年增长28.93%,票房总额仅次于美、日,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影市场。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城市影院数量突破2800家,银幕总数达到9200多块,平均每天新增银幕8.3块。与2000年票房总额不足10亿元相比,在入世之后的电影产业化进程中,全国城市电影票房增长了十多倍,进入21世纪,每年电影票房的增幅都超过35%。
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步入21世纪的中国电影产量排在世界票房的前五位,但电影产业化的规模还是较小;尽管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地位却依然很低。如2007年全球电影票房是267亿美金,中国电影的票房由人民币折合为美金为5亿,仅占全球电影票房的2%,可见中国电影市场规模非常小。而美国的电影市场却有96亿美金的票房,中国电影的票房仅为美国电影票房的5%稍微多一点,只有美国票房总额的七分之一,可是我们的人口却比美国多了四倍。可见中国电影的产业化程度仍需提高,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二、全球化:挑战与机遇 地球是平的!步入21世纪后,初步产业化的中国电影开始通过市场走向世界了。这与20世纪80年代末通过电影节走向世界的中国艺术电影不一样,尽管那以后在世界所有的A级电影节中中国电影都获得过大奖,然而在整个20世纪末的世界电影市场尤其是欧洲和北美市场,并没有中国电影的一席之地。中国电影仅仅还只能是通过电影节这个渠道作为一个差异性的文化奇观被电影圈和电影爱好者认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电影有了一个特别巨大的变化,进入了国外的主流商业院线,这是中国电影近年来最大的一个突破。而最近十年来,在整个北美市场上,排到外语片排行榜前十位的,至少有三部以上是华语片。
2007年中国的进口片和国产片的总票房是33亿,而国产片在海外创造的票房就已经达到了20亿,严格来说已经超过了在中国本地创造的票房。可以说,中国电影已经在世界电影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
中国电影之所以能够由国内走向世界,可以说是《卧虎藏龙》带来的启示。2000年中国港台资本和创作班子生产的武侠片《卧虎藏龙》,在亚洲地区播放,反响平平。然而,这部片子经购买其海外播放权的美国哥伦比亚公司重新宣传和包装后在欧洲和北美放映,票房却取得了极大成功,并获得了多项奥斯卡奖提名。从此以后,中国电影人突然意识到原来中国华语功夫电影在海外是有市场的。这之后就有张艺谋拍摄的《英雄》,当时播放该片的时候,中国电影全年票房加上进口电影票房共8亿多人民币,其中有3亿到4亿人民币票房是由外国电影创造的,《英雄》则在当年国产电影票房总收入约三四亿人民币中就占了2亿多的票房,并且也是第一部在北美市场战胜了好莱坞大片的中国电影,连续两周夺得北美票房冠军,全球票房1.77亿美元。可以说,《英雄》创造了中国电影的“海外传奇”。然而不论《英雄》在北美取得多高的票房,钱赚得再多,中国制片方却没得到多少好处,因为《英雄》的海外发行方式是被买断了的,中国制片方并不能参与海外票房的分红。不过不管怎样,《英雄》的成功仍然让中国电影人看到了中国电影拓展海外电影市场真正走向世界的可能性。
“2008年奥运会以后,中国人产生了大国崛起的想象。这个想象在某种程度上让国人产生了中国文化即将成为世界文化中心的错觉,甚至有人提出国产电影与好莱坞抗衡的宏伟抱负。在此语境下,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这对于我们的电影‘走出去’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1〕
第一,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最大机遇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电影生产大国。随着中国电影正式迈入“百亿时代”、国内市场观影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和电视剧产量雄踞世界第一,可以预见,未来国内影视文化产业的投资价值将更加凸显。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在传媒文化的产业属性不断受到重视、产业进程不断推进的趋势下,经济结构调整、精神文化需求释放以及国家提升文化实力战略,将使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迎来黄金十年。事实上,当下相当多中国电影是高投入、低产出、很难赚到钱的行业。近年来,每年生产的五六百部电影中近80%的电影不能进入院线。然而,来自各个行当的投资者却依然对国内电影的投资空前高涨,乐此不疲。不可否认,非“专业资金、非金融资金、非纯粹商业资金的注入,导致当下中国电影繁荣当中相当一部分是泡沫,但是这部分泡沫是大家愿意吹的。从这个意义来讲,不缺钱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机遇”〔2〕。
第二,中国是一个电影市场大国。“5年以前,我们排在世界电影市场第12位。而在2010年,我们排到了第5位,大概全年票房17亿美金,英国是17亿多,法国近18亿,日本是20多亿,美国是90多亿。2011年,中国可能达到18亿美金,排在世界第三或者第四。有这样一个强大本土市场的支撑,为电影发展提供了内在条件,这是韩国、日本其他很多国家很难具备的优势。”〔1〕
第三,中国电影被世界关注,并参与国际合作。随着《卧虎藏龙》、《英雄》等华语电影在欧洲和北美市场获得巨大成功,近年来中国电影也成为国际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和关注的对象,这对扩大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十分重要。而且,随着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中国电影产业已经成为国外投资者的“洼地”,影视制作的国际合作越来越频繁。
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地球是平的,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路途并不平坦。中国电影虽然步入了百亿时代,可是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却没有同步增加,相反还有逐步降低的倾向。《英雄》之后,《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中国古装武打大片在欧洲和北美市场反响平平。“2010年我国销往海外的电影为43部,是2004年以来中国电影海外销售部数最少的一年。最多的一年是2007年,达到78部。2010年北美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在北美是19万美金,中国本土之外的全球总票房30万美金,与《英雄》相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中国电影海外影响没有因为中国市场的发展逐渐增强,反而逐年减弱。另外,一些为了适应国际市场而拍的电影,在国内的票房却一塌糊涂,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非常脱节。再者,合拍片通常是国际输出最主要的途径,但是这几年其收入也非常少,几乎海内外的票房都不好。《寻龙夺宝》在国内有3000多万的票房,但在海外也没有取得很好成绩。”〔2〕
即使是中国电影产量呈爆发式增长的2010年,其出口数量也较上年略有减少。不过中国电影的海外总收入呈现出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了35.17亿元,同比增长27%。合拍片收入占比继续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58.8%上升至2010年的99.9%。2010年达成出口协议的影片共计47部,其中46部为中外合拍片。北美、亚太与欧洲仍是中国电影的主要输出地区。尽管收入总量有较大幅度提升,但表现出色的影片却寥寥无几。据不完全统计,2004~2008年中国电影海外收入超过1亿元的影片达16部,其中10部票房在2亿元以上。2010年中国电影在3亿~10亿元票房区间内的缺失表明本年度国产片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2010年平安夜,冯小刚电影《非诚勿扰2》在洛杉矶、纽约、旧金山、温哥华等北美主要华人聚居地的AMC影院上映,映期为两周,这是中国国产电影在北美市场首次与中国内地影院同步上映。据美国票房统计机构估算,24日至26日周末三天,《非诚勿扰2》在北美市场共进账21万美元,平均每家影院的票房收入为9040美元。《非诚勿扰2》的首映表现远好于另一部先期登陆北美的冯小刚影片《唐山大地震》。一些在国内获得巨大成功的电影,在海外市场却遭遇“寒流”。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的数据显示,《唐山大地震》虽创国内单片票房纪录,但在美国上映的票房仅6万美元;而导演吴宇森号称要让西方观众看懂的《赤壁》,在美票房仅有62万美元,最后竟遭发行方“退货”,被讽为“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的灾难”。 中国电影“西征”的惨痛经历,还包括为了海外发行而削足适履。《赤壁(上、下)》算是最照顾老外观众口味的华语电影,但它在海外发行时,美国发行商竟然提出:为什么是三国之争?改成两国之争不是更简单明了更容易看懂吗?导演吴宇森最终有没有“照单全收”,我们无从知晓,然而,在国际传播中,艺术上的妥协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夜宴》本来开始设计时没有章子怡的武打戏,但是国外一个发行公司的人问章子怡有没有武打戏,说没有就要减少多少钱来购买,逼得导演不得不加上章子怡的武打戏。其实越大的制作越不独立和自由,所有的市场都在支配你。其实《赤壁》还算是幸运的,毕竟最终在北美上映了——虽然票房只有可怜的62万美元;而其他很多国产片被买断海外发行权后,根本没机会露脸。在2011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导演冯小刚炮轰好莱坞知名片商哈维·韦恩斯坦是骗子,因为他的《夜宴》被此人买走北美发行权后却从未上映。
有权威机构预测说,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市场。不管这个预测是否准确,中国电影市场正飞速壮大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未必是中国影人的福音,因为面对这样庞大的一个市场,中国电影还拿不出相称的成绩单:尽管2011年电影票房达到了130亿,然而,仅仅暑期档上映的美国电影《变形金刚3》就轻松地拿走了10亿;而本土作战的中国电影,别说与之匹敌,就连想与之交手都还需走好长一段路;而且,有近80%的国产电影,如今连影院的门都还进不了。
地球是平的!然而在我们这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日显平坦的世界,中国电影是否真具备了跨洋空降、攻城略地的实力呢?
冯小刚曾经坦言:“《大腕》在海外发行时,据说发了200万美元,账单来了,发行成本230万美元,还倒过来欠着。所以我常提醒王中军、王中磊,别以为华谊兄弟上市了,就摆出一副上市公司、国际化公司的范儿,去这个电影节、那个电影节,办酒会、买广告、做宣传,结果卖10个国家还抵不过买一个宣传广告的钱。”不少电影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踏踏实实做国内电影市场,让老百姓爱看,才是“王道”。
2012年2月18日,中美两国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据悉,这一协议的签订意味着中国政府已经同意将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增加14部分账电影名额,且必须是3D电影或者是IMAX电影,而其票房分账比例也将由此前的13%提高到25%。统计表明,中国2011年电影总票房为131.15亿元人民币,20部美国分账大片就超过49.1亿元,占37%。而按照新的进口配额均和分账比例,美国大片将在中国得到更多票房。
笔者认为,美国大片新的进口配额均和分账比例对中国电影产业来说,并非是新一轮的“狼来了”的危机,而更多的是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鲶鱼效应”。诚如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王海教授在微博中所说:中美就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意味着中国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指导思想影响下更加明确而大胆地兑现当初中国加入WTO时文化产业对世界开放的承诺,在渐进式开放的大前提下,主动与国际接轨,加大引进代表世界电影发展潮流的美国大片的力度。同时,导入建立在片场制度、院线制度和制播分离等行业规范之上并经由市场考验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制作模式,以提升中国电影在全球拓殖的生命力。
“美国电影持续发展的历程中有很多环节是我们必须要补课的”,王海教授举例,比如片场制度、反垄断措施、好莱坞电影模式化等,没有这些市场化的必经阶段,中国电影根本谈不上所谓的国际标准。中美两国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确定引进的影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是为了促进中国电影技术的发展,这对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而言,机遇大于挑战。
三、走出去:悖论与策略 2012年2月,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在冲击美国奥斯卡金像奖中铩羽而归。有意思的是,中国影人的“冲奥”热情似乎格外高涨。奥斯卡设立最佳外语片奖已经64年,而华语影片中只有2000年拍摄的《卧虎藏龙》获奖,但这并不妨碍许多中国影人“屡败屡战”。地球是平的!不过当下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对外输出却呈现出“三少现象”,并面临着三大瓶颈。
来自国家广电总局等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电影的外销呈“三少现象”:一是海外票房少。2010年中国电影的海外票房仅为30多亿元,不到美国的1/40。二是连续增长少。近5年中国电影的海外收入虽增长113%,但明显低于国内票房410%的增幅。三是进入海外主流院线的中国影片少,2010年达成出口交易的纯国产影片仅1部。一些研究电影的专家学者认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效果不佳源于三大瓶颈:其一是影片表达内容狭隘,不会讲故事〔2〕。其二是语言译制障碍。缺乏专门的译制机构和标准,大大影响对外传播效果。其三是版权发行不畅。没有固定、权威的发行单位,“尚未与国外发行方无缝对接,大大降低了电影输出的数量与进度。针对制约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三大瓶颈,业内人士提出了三大策略以期助推中国电影在海外成功落地:其一是在电影制作中,须遵循‘中国主题、世界元素’的原则。其二是在电影传播中,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译制工作在电影走出去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借鉴国外译制模式和经验,完善我国的译制机制、提升译制水平和传播效果甚为必要。其三,在电影营销中,可推广‘3+1模式’解决版权发行不畅的难题,即由国内影片版权方、中国电影译制拷贝制作方和国外院线方三方联动,并借助海外华裔的支持,共同推动中国电影的海外落地”〔2〕。
笔者认为,有关专家针对中国电影走出去“三少”、“三瓶颈”而提出的“三策略”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中国电影要在真正意义上“走向世界”,还需梳理和扬弃两个策略和观念上的悖论。
悖论之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鲁迅先生的这个论断是具有普世性的,然而放在国际商业电影领域却并不“放之四海而皆准”。一些专家学者往往举出载歌载舞的印度宝莱坞电影作为电影民族性的佐证,这一点当然没错,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种民族性鲜明的印度本土电影基本是自给自足的本土自销,并不具备走向世界市场的国际性。长期在美国好莱坞拍片的中国香港导演吴宇森总结的经验是:要拍一个能让东西方观众都接受的电影,你一定要对东西方的文化都有充分的研究,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切入点,这样就会让东西方的观众都认同你。美国文化呈现出的是一种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多元文化形态,笔者认为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市场获得巨大成功跟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不无关系。对美国电影进行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好莱坞电影都隐匿了自己的民族性和国家性,其故事不仅取材于欧洲、非洲、亚洲各民族各色人种,甚至故意模糊自己的美国电影身份,让大家觉得这是世界电影、国际电影,这也是美国电影风行世界的原因之一。诚如尹鸿先生所说:美国电影,“隐匿自己的国家和身份,当然不是说它的电影里没有包含国家和身份,但是它要让自己的电影成为普世文化和普世电影”。譬如,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阿凡达》中,用潘多拉星球上纳美人的“家园之树”和“灵魂之树”,以表达对东方“天人合一”古老哲学思想的敬意。地球是平的!对民族性过分刻意强调和执意坚守往往会造成人为的壁垒和接受的障碍,使地球变得不平起来。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要真正走向世界,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民族文化转化为世界文化。事实上,只有真正成为世界的,民族的文化才能够被弘扬、被传播、被传达。在全球化的交流过程中,中国电影首先要做到的重要一点就是要把自身的民族性变成国际之间的可交流性,所以我们的电影创作需要倡导一些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与普世价值的传达。从传播现象看,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只有做到多元文化共融才能被世界市场接受。《卧虎藏龙》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尽情释放了中美两国或东西方文化元素。再如《哈利·波特》、《指环王》,也将不同民族文化融汇得天衣无缝。而那些根本不考虑多元文化融入、缺乏国际视野又一味坚守“民族性”的中国电影却很难在世界电影市场上分走一杯羹。 事实上,民族性和世界性并不是相互对立存在的,而是互为依存、相互融合的。可以说在每一种民族传统文化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面向全球的意识,都有一定的与世界综合为一体的趋势。这也表现出各民族文化在经济、政治、科学、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趋势和发展可能,表现出世界人民的生活与愿景的趋同性,表现出世界各民族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聚合趋势。好莱坞电影正是抓住了文化中的世界性,从多民族的个性文化中抽出世界文化的共同元素,充分利用,深度酿造,选择全人类关注的题材,以构置故事,提炼主题。在表现形式上,它虽是个性化的,但主题却是共性的,由此赢得了观众,也就赢得了票房。而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步履蹒跚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把准电影的世界性这一脉搏;没有从全球语境来选择题材,开掘主题;在对传统文化筛选、鉴别中,寻找世界性文化元素不够,还有让表象淹没本质、没有抓住要害等症结。因此,在“走出去”的中国电影的创作和制作中,如何将民族性融入世界性,把中国文化元素与世界文化的共同元素融合一起,以增强国际电影市场认同性和观影人群的普适性,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悖论之二:“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要恪守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中国内核,国际表达”,这已经成为当下相当一部分电影业内人士的共识,即中国电影在学习运用国外的先进表现手法和技术手段的同时,也要保留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然而,尽管一些学者把诸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的价值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和道义担当,“厚德载物”、“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品格和道德追求,“兼相爱,交相利”、“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人文追求等归结为“第三极文化”的“极”,而这个“极”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及基于这些核心价值所生成和建构的民族精神。但笔者依然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却是一个相当宽泛和粗疏的概念。其实有关专家学者的这个论点是针对美国电影所体现的“美国价值观”和“美国精神”而提出来的,因为美国通过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传播他们的主流价值观,使受众在接触影像作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美国的价值观。好莱坞在全球的传播和营销,是为美国国家战略、国家利益服务的,“讲人类的故事”,把美国精神和美国价值观塑造成“普世价值”并在全球传播,是美国既定的战略和策略,也是美国电影的独特优势。那些由美国人讲述给自己或者全世界听的故事,大都通过巧妙的叙述角度、生动的人物形象、奇观化的娱乐包装,以彰显符合美国文化、美国利益的价值观。事实上,所谓“美国价值观”、“美国精神”所蕴含的自由、平等、博爱、公正、坦诚、理性、正义,以及充满激情、富于幻想、勇于开拓、乐于劳作等精神,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人类普世的价值观,而在这种显在和潜在的价值观指导下,大多美国电影呈现出一种最基本的超阶级、超民族、超种族的审美形态。笔者认为,之所以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如此举步维艰,除了创作和制作技术不如人以外,主要原因还是缺乏一种全人类共享的价值观。“恪守中国文化核心价值”提出当然没有错,然而悖论却在于:如果我们的文化价值观连国人都被说服不了的话,我们怎么能用它去说服全世界?另一个隐含的悖论还在于:地球是平的!然而,如果一味强调我们的“主流价值观”,会不会造成一种人为的障碍,使这个世界变得不平坦呢?诚如尹鸿先生所言:“中国电影的国际输出仍面临很大压力,一方面我们的电影工业还需进一步完善才能发展和强大;另一方面要有现代文化的体系和环境,才会有现代电影的文化和现代电影文明,而现代电影文明一定植根于具有普世价值观的现代社会文明。所以,中国电影要走出去,还需要耐心,需要首先建构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电影文明。”〔1〕
中国电影和强大的美国好莱坞电影相比,实在是太弱小了,不管是产业化程度、艺术的完整性,或者说资源的丰富性,都有很大的距离。用美国电影的标准来看中国电影,应该说中国电影目前还处在刚刚步入正轨的发展阶段,离真正意义上的“走向世界”还差得太远。
地球是平的!然而,进入21世纪正致力于“走出去”的中国电影的目标理应不只是用一个高科技全球化的“平”的世界来替代落后的、传统的电影产业,而是要利用它来实现中国电影真正的走向世界电影市场这个远大目标和辉煌理想,因为这是一个互相关联的世界,一个科技共享的世界,一个最有效率最低成本的世界,而且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平等、相互融合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尹 鸿.文代会代表尹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需有耐心〔N〕.中国艺术报,20111123(3).
〔2〕周 宁,白 瀛.中国电影走出去难在哪儿?〔N〕.人民日报,2011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