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而作为基础课程的小学数学则是一门极具科学个性,能激发学生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课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还必须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要从小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谈看法。
1.在课堂训练中发展创新思维
在基础的训练中要防止死记硬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熟记口诀,运用“对子数”熟记了20以内进位加法表,如有个低年级学生做了一道8 9=?的题,先想8 8=16,因为8 9比8 8多1,所以8 9=17。这样在熟记加法口诀表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记忆和思维创新能力,缩短了记忆口诀的时间,增强了练习的效果。
2.在新授知识中发展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一环是新授知识,新授知识过程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讲解要生动有趣,善于提出问题,运用直观教具,注重边讲边练,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是小学数学所要培养的基础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假设等能力。创造条件和机会给他们交流和思考,达到让学生会估、会量、会比画的效果。这样的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给学生提供了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实现和实践的机会。情境的创设,目标明确,给思维创新动力。随意的三根小棒都能拼成三角形,建立了积极健康的数学情感,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在课堂练习中发展创新思维
一堂课应该留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当前数学课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课堂教师讲得多而学生练得少,课堂练习变成了课后练习或课外练习,从而占用了学生的休息和游戏玩耍时间;而且课外作业多,影响了健康,又影响了学习效果。学生忙于作业,能谈得上发展智力吗?因此,课堂练习首先要保证在课内完成,学生安心在教室里认真思考,认真做作业。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主要手段。好的课堂教学,练习设计必须做到扎实有效。课堂上,有的老师只重视对课本例题的讲解和分析,学生独立练习的时间少;有的老师设计练习过多地模仿例题,布置的练习题一个模式,很少设计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量小,质量低,效率不高。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精心设计练习:(1)练习形式应灵活多样;(2)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开放性;(3)练习要联系学生实际。
练习不能单纯追求数量,还要讲究质量,避免清一色的练习。昨天教加法应用题,练习的全是加法,今天教两步应用题,练习的都是两步应用题。看上去练得多,其实对发展学生智力不利,反而导致思维僵化。选编练习题要“练新带旧”、“新旧搭配”。教科书中大部分是巩固新知识练习,新旧知识综合在一起的练习很少,教师要注意补充。课堂练习要提高效率,要有重点,时间要花费在刀刃上。使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灵活地去解决问题,并能使知识融会贯通。
在学生列出解法以后,还要引导学生讲出道理,充分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有一道应用题,桌上有两堆苹果,一堆9个,一堆15个,平均分給4个孩子,每人分得几个?多数同学的解法是(9 15)÷4=24÷4=6(个)。有一个学生的解法很特别:9÷4=2……1,15 1=16,16÷4=4,4 2=6。讨论时同学们都说这个解法不好,老师让这个学生讲讲自己的理由,他说:“我认为在具体分苹果时,如果有两袋苹果分给4个人,总是先拿一袋来分,把余下的并在第二袋中再分。”老师肯定了这个学生讲的道理,于是启发他:“你的分法和大家的分法哪一种分得快一些呢?”经过讨论,活跃了创新思维,开拓了思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提高了学习效率。
4.在课外活动中发展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后,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减轻,有利于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既能巩固、加深和拓展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思维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育对开发学生的智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以普及性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智力开发的全部任务,因而需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来补充。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类比能力、构造模型能力、利用信息能力、数值处理和空间想象能力等,都是与数学教育有关的,知识面广博与智力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心理学家发现一般爱好活动的人,思维都比较敏捷。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课外活动对发展智力创新思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育与学生智力思维提高是有联系的,是密不可分的,是互相促进的。课内打基础,课外促发展,课内外相结合一定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素养得到发展,更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在课堂训练中发展创新思维
在基础的训练中要防止死记硬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熟记口诀,运用“对子数”熟记了20以内进位加法表,如有个低年级学生做了一道8 9=?的题,先想8 8=16,因为8 9比8 8多1,所以8 9=17。这样在熟记加法口诀表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记忆和思维创新能力,缩短了记忆口诀的时间,增强了练习的效果。
2.在新授知识中发展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一环是新授知识,新授知识过程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讲解要生动有趣,善于提出问题,运用直观教具,注重边讲边练,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是小学数学所要培养的基础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假设等能力。创造条件和机会给他们交流和思考,达到让学生会估、会量、会比画的效果。这样的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给学生提供了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实现和实践的机会。情境的创设,目标明确,给思维创新动力。随意的三根小棒都能拼成三角形,建立了积极健康的数学情感,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在课堂练习中发展创新思维
一堂课应该留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当前数学课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课堂教师讲得多而学生练得少,课堂练习变成了课后练习或课外练习,从而占用了学生的休息和游戏玩耍时间;而且课外作业多,影响了健康,又影响了学习效果。学生忙于作业,能谈得上发展智力吗?因此,课堂练习首先要保证在课内完成,学生安心在教室里认真思考,认真做作业。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主要手段。好的课堂教学,练习设计必须做到扎实有效。课堂上,有的老师只重视对课本例题的讲解和分析,学生独立练习的时间少;有的老师设计练习过多地模仿例题,布置的练习题一个模式,很少设计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量小,质量低,效率不高。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精心设计练习:(1)练习形式应灵活多样;(2)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开放性;(3)练习要联系学生实际。
练习不能单纯追求数量,还要讲究质量,避免清一色的练习。昨天教加法应用题,练习的全是加法,今天教两步应用题,练习的都是两步应用题。看上去练得多,其实对发展学生智力不利,反而导致思维僵化。选编练习题要“练新带旧”、“新旧搭配”。教科书中大部分是巩固新知识练习,新旧知识综合在一起的练习很少,教师要注意补充。课堂练习要提高效率,要有重点,时间要花费在刀刃上。使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灵活地去解决问题,并能使知识融会贯通。
在学生列出解法以后,还要引导学生讲出道理,充分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有一道应用题,桌上有两堆苹果,一堆9个,一堆15个,平均分給4个孩子,每人分得几个?多数同学的解法是(9 15)÷4=24÷4=6(个)。有一个学生的解法很特别:9÷4=2……1,15 1=16,16÷4=4,4 2=6。讨论时同学们都说这个解法不好,老师让这个学生讲讲自己的理由,他说:“我认为在具体分苹果时,如果有两袋苹果分给4个人,总是先拿一袋来分,把余下的并在第二袋中再分。”老师肯定了这个学生讲的道理,于是启发他:“你的分法和大家的分法哪一种分得快一些呢?”经过讨论,活跃了创新思维,开拓了思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提高了学习效率。
4.在课外活动中发展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后,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减轻,有利于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既能巩固、加深和拓展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思维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育对开发学生的智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以普及性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智力开发的全部任务,因而需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来补充。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类比能力、构造模型能力、利用信息能力、数值处理和空间想象能力等,都是与数学教育有关的,知识面广博与智力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心理学家发现一般爱好活动的人,思维都比较敏捷。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课外活动对发展智力创新思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育与学生智力思维提高是有联系的,是密不可分的,是互相促进的。课内打基础,课外促发展,课内外相结合一定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素养得到发展,更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