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西藏地理位置特殊,位于我国西南边境地区,且气候高寒,地广人稀,因此长期以来,由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塑造,西藏地区人民的风俗也与我国其他地区有着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清朝时期如《四川通志》等史料上记载的尤为详细[1]。因此,本文尝试综合笔者学习经验以及相关史料,从各个角度分析我国西藏地区在清朝时期各种文化习俗的表现。
关键词:清朝时期;西藏地区;风俗文化;饮食文化;婚嫁
引言:
西藏文化早在千年以前就已形成,藏传佛教对其影响甚深,除此之外,由于当地与众不同的气候,藏民的生活习性也由此而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塑造。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论是在其饮食方面,还是在其生老病死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习俗,都和其他民族有着不同的差异。
一、 浅析清朝时期西藏地区居住方面的风俗
人们想在变幻莫测的自然环境当中寻求一个得以遮蔽一己之身的居所,就离不开“住”这个词。从古至今,从木制房屋到水泥房屋,再到如今不断发展的节能型建筑,人们的居住环境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1]。而在清朝时期,西藏地区由于受到其独特的劳动方式的影响——放牧,因此帐篷这一居住方式也是最为常见的。除此之外,也有定居的农区盖房。
以帐篷为主要居住方式的,包括生活于西藏地区广袤的藏北草原上的多数牧民。根据史料的记载,藏族人民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季节放牧情况的需要,选择了帐篷这种可以随时迁移的居住方式。而帐篷根据其外观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有黑账和白帐,还有花账等等,其中最为常见的,还是黑账[1]。
其次是楼房,这一建筑在清朝时期,多分布在西藏地区的半畜牧半农业地带以及其城市地区[2]。然而不论是藏区还是其他地区,贫富差异同样是普遍存在的,且全都体现在了居住方式上。在藏区,同样是富人居住高楼且装饰华美,穷人则居住外观和装饰都较为单一的楼房。
二、浅析清朝时期西藏地区饮食方面的习俗
在清朝时期,西藏地区的主要饮食来源和当前一样,都是青稞这一农作物以及牛羊肉。一般而言,就和我国其他地区习惯将主要作物水稻和小麦加工为大米和面粉并以此为主食一样,在西藏地区,人们同样习惯将青稞这一农作物加工为糌粑,并将其作为主食。一般而言,糌粑的制作流程如下:先将青稞准备好的青稞炒熟,接下来,采用工具将其磨成粉,最后只需在想要食用的时候,加适量水将其制作成糌粑即可[2]。除了糌粑这一主食之外,在清朝时期,西藏也已引进了许多内地的作物。其中不仅有马铃薯,还有大麦小麦等等,尤其是在其中汉人聚集较多的区域,这些作物更是较为流行。
除此之外,藏族人民还习惯以牛肉羊肉等作为重要的补充热量的来源。而他们制作牛羊肉的方式也适应于其生活方式,较为简单容易操作。由于西藏地区地广人稀,因此风力较强,所以室外的风干肉也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最后,藏族群众还喜欢吃酥油,酥油既可以用于供奉其寺庙,又可以制成酥油茶。与此同时,藏族人民日常还喜欢饮用用牛羊奶制成的甜茶,可以为其补充充足的热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众所周知的青稞酒等等。都是藏族人民的日常饮料。
三、浅析清朝时期西藏地区的婚嫁习俗
在清朝时期,西藏地区就已有三种主要的婚姻形式,这些形式也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例如其中的一妻多夫制,就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除此之外,还有我国古代较为普遍的一夫多妻制和一夫一妻制[3]。
除此之外,在婚嫁方面,我们能够显著发现西藏的阶级差异。例如,如果是在普通人家,除了父母代替子女选择配偶的方式之外,其实还普遍流行着青年人自主择偶的方式。而在西藏的贵族阶层就不同了,他们和内地一样,流行着“门当户对”的说法。西藏的贵族男子一般都会选择家庭条件相当,还具有美貌,且性格贤淑的女子作为理想的婚配对象[3]。而且他们婚嫁之前,都会遵循藏传佛教的礼仪,将双方的生辰八字等交给当地德高望重的喇嘛为其进行占卜[3]。
四、浅析清朝时期西藏地区的丧葬习俗
西藏地区一直以来最为流行的丧葬方式就是天葬。一般而言,天葬的过程就是将死者的尸体进行解剖,然后吹响小笛,并将其给秃鹫食之[3]。在藏族人的观念当中,天葬是一种崇高的丧葬习俗。除此之外,西藏人民經常使用的丧葬形式还有水葬。也就是将死者的尸体沉入水底,供鱼类食之。其次,还有土葬的方法,也就是亲人会将死者的尸体抛弃在荒僻的地点,如果其尸体均被野兽等食之,则是吉兆。而火葬的形式,在藏区则只有德高望重的僧人才能够享用。且在高僧焚化之后,会留下舍利子,流传于世间[3]。
五、结束语
由于西藏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寒冷的气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和自身完善的不断进步,形成了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从清朝时期的藏族文化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包括衣食住行、婚嫁、丧葬等在内的藏族重要习俗[3]。希望能够以此提升我国其他民族的同胞对藏族风俗的深入了解,从而为西藏文化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王睿.浅谈清朝时期西藏风俗文化[J].中国民族博览,2017(6):00011-00012.
[2]吴亚云.清初藏族婚姻、丧葬风俗礼仪研究——以《西藏志》《西藏见闻录》为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38(2):000116-000119.
[3]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评《西藏民俗文化》[J].中国藏学,2014(2):000113-000114.
关键词:清朝时期;西藏地区;风俗文化;饮食文化;婚嫁
引言:
西藏文化早在千年以前就已形成,藏传佛教对其影响甚深,除此之外,由于当地与众不同的气候,藏民的生活习性也由此而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塑造。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论是在其饮食方面,还是在其生老病死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习俗,都和其他民族有着不同的差异。
一、 浅析清朝时期西藏地区居住方面的风俗
人们想在变幻莫测的自然环境当中寻求一个得以遮蔽一己之身的居所,就离不开“住”这个词。从古至今,从木制房屋到水泥房屋,再到如今不断发展的节能型建筑,人们的居住环境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1]。而在清朝时期,西藏地区由于受到其独特的劳动方式的影响——放牧,因此帐篷这一居住方式也是最为常见的。除此之外,也有定居的农区盖房。
以帐篷为主要居住方式的,包括生活于西藏地区广袤的藏北草原上的多数牧民。根据史料的记载,藏族人民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季节放牧情况的需要,选择了帐篷这种可以随时迁移的居住方式。而帐篷根据其外观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有黑账和白帐,还有花账等等,其中最为常见的,还是黑账[1]。
其次是楼房,这一建筑在清朝时期,多分布在西藏地区的半畜牧半农业地带以及其城市地区[2]。然而不论是藏区还是其他地区,贫富差异同样是普遍存在的,且全都体现在了居住方式上。在藏区,同样是富人居住高楼且装饰华美,穷人则居住外观和装饰都较为单一的楼房。
二、浅析清朝时期西藏地区饮食方面的习俗
在清朝时期,西藏地区的主要饮食来源和当前一样,都是青稞这一农作物以及牛羊肉。一般而言,就和我国其他地区习惯将主要作物水稻和小麦加工为大米和面粉并以此为主食一样,在西藏地区,人们同样习惯将青稞这一农作物加工为糌粑,并将其作为主食。一般而言,糌粑的制作流程如下:先将青稞准备好的青稞炒熟,接下来,采用工具将其磨成粉,最后只需在想要食用的时候,加适量水将其制作成糌粑即可[2]。除了糌粑这一主食之外,在清朝时期,西藏也已引进了许多内地的作物。其中不仅有马铃薯,还有大麦小麦等等,尤其是在其中汉人聚集较多的区域,这些作物更是较为流行。
除此之外,藏族人民还习惯以牛肉羊肉等作为重要的补充热量的来源。而他们制作牛羊肉的方式也适应于其生活方式,较为简单容易操作。由于西藏地区地广人稀,因此风力较强,所以室外的风干肉也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最后,藏族群众还喜欢吃酥油,酥油既可以用于供奉其寺庙,又可以制成酥油茶。与此同时,藏族人民日常还喜欢饮用用牛羊奶制成的甜茶,可以为其补充充足的热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众所周知的青稞酒等等。都是藏族人民的日常饮料。
三、浅析清朝时期西藏地区的婚嫁习俗
在清朝时期,西藏地区就已有三种主要的婚姻形式,这些形式也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例如其中的一妻多夫制,就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除此之外,还有我国古代较为普遍的一夫多妻制和一夫一妻制[3]。
除此之外,在婚嫁方面,我们能够显著发现西藏的阶级差异。例如,如果是在普通人家,除了父母代替子女选择配偶的方式之外,其实还普遍流行着青年人自主择偶的方式。而在西藏的贵族阶层就不同了,他们和内地一样,流行着“门当户对”的说法。西藏的贵族男子一般都会选择家庭条件相当,还具有美貌,且性格贤淑的女子作为理想的婚配对象[3]。而且他们婚嫁之前,都会遵循藏传佛教的礼仪,将双方的生辰八字等交给当地德高望重的喇嘛为其进行占卜[3]。
四、浅析清朝时期西藏地区的丧葬习俗
西藏地区一直以来最为流行的丧葬方式就是天葬。一般而言,天葬的过程就是将死者的尸体进行解剖,然后吹响小笛,并将其给秃鹫食之[3]。在藏族人的观念当中,天葬是一种崇高的丧葬习俗。除此之外,西藏人民經常使用的丧葬形式还有水葬。也就是将死者的尸体沉入水底,供鱼类食之。其次,还有土葬的方法,也就是亲人会将死者的尸体抛弃在荒僻的地点,如果其尸体均被野兽等食之,则是吉兆。而火葬的形式,在藏区则只有德高望重的僧人才能够享用。且在高僧焚化之后,会留下舍利子,流传于世间[3]。
五、结束语
由于西藏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寒冷的气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和自身完善的不断进步,形成了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从清朝时期的藏族文化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包括衣食住行、婚嫁、丧葬等在内的藏族重要习俗[3]。希望能够以此提升我国其他民族的同胞对藏族风俗的深入了解,从而为西藏文化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王睿.浅谈清朝时期西藏风俗文化[J].中国民族博览,2017(6):00011-00012.
[2]吴亚云.清初藏族婚姻、丧葬风俗礼仪研究——以《西藏志》《西藏见闻录》为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38(2):000116-000119.
[3]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评《西藏民俗文化》[J].中国藏学,2014(2):000113-0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