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都知道“鬼斧神工”这个词,那是形容木匠的手艺是何等的不同凡响。可是当年庄子讲的真实故事却一点也不传奇: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技艺高超的木匠叫梓庆。他能制作精巧的木器,人们看了都非常佩服,不相信这是人能做出来的,好像出于鬼神之手。“鬼斧神工”这个词由此进入中国人的词典。
鲁国的君主也连声叫绝,特地问梓庆:“你是用什么法术制作它的?”梓庆笑笑说:“我是一个凡人,哪里有什么法术。”鲁国的君主听他这样说不高兴了,就说,“怎么对我也保密?”
梓庆忙解释说,确实没什么,要说有什么不同,可能是我每次都不急于上手去干活。比如我接了你的活,我每次都要用三天的时间,在家里足不出门,忘掉干这个活会给我带来多少金钱的好处;再用两天时间,我会忘掉这是给您干的活,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口碑;最后再用两天时间,我会把我自己也给忘了。这样,7天后我走进林子里,用我木匠的直觉去捕捉树木的天性规律,心里想象着要做成的木工活的影像。加工制作时,把所有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上面,心里只想着那个影像。经过这样的专心致志和精雕细刻,就制成了这个木工活。哪里有什么“鬼斧神工”呀!庄子这时加了一个评语,梓庆以木匠的“真常”应对树木的“真常”,叫做“以天合天”,也就是古人偈语中所说的“真常应物”,以真实的常态应对任何变化的事物。
木匠梓庆的真常应物,被人们说成“鬼斧神工”。不按常理出牌的李书福,也常常被认为是疯狂得没边了。
李书福7年前就开始琢磨沃尔沃,因此这次收购绝非头脑发热一时冲动,更不能看作趁经济危机海外抄底。这是在一个恰当时机做了一件蓄谋已久的事。这件事在他看来简单自然,他早就想造豪华轿车,现在福特要卖沃尔沃,他当然不会放过。
这事在外界看来却颇具颠覆性,“蛇吞象”游戏常常不被人看好,重点是如何消化得下。李书福像个神定气闲的道医,先给沃尔沃号脉。他的诊断果然邪门:福特对沃尔沃爱护太多,造成了沃尔沃危机感不强。加上沃尔沃战略从属于福特战略,束缚了手脚,现在福特在自顾不暇中放弃沃尔沃,对福特是一个不错的抉择,对沃尔沃则更好。
李书福开出的处方更是让人叫绝:“这个品牌不能放在动物园笼子里,要放虎归山,恢复它的野性和捕食能力。”
呵呵,原来李书福不是一个征服者,而是一个解放者和牧者。牧者不是要施展什么控制手段,而是要回归沃尔沃的生命本能,释放它的野性和捕食能力。可谓独辟蹊径,自有妙思。
沃尔沃的野性确实需要释放。10年了,沃尔沃被福特公司纳入怀中,在享受着无尽父爱的同时,也没有了冲动的自由,一切都要服从于福特公司的总体战略。沃尔沃到底需要什么?它需要一次解放。需要按照本性来施展或延展自己。没有危机感,是无论如何不会把它的本性或野性释放出来的,只有在危机真正降临的时候,野性才会偶尔露峥嵘。
吉利不同于福特,它还没有儿孙满堂,它的创始人还在一个个业务现场头拱地,因此也就没有福特的父爱主义。吉利富有年轻人的梦想和危机感,那种敬畏、警醒、敏锐、灵活,是中年福特所无法比拟的。而且,沃尔沃的前途维系于中国市场,这是真正的市场高地。你把这个高地明确起来,把这个高地烘托出来,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反复看李书福的招数,也没有什么不同凡响的东西藏匿其中,李书福依然泛着那标志性的微笑,这就是李书福的“真常”。
事情往往是这样,旁观者戴上了各种各样的有色眼镜,看到了花花绿绿的世界,感觉这是一种常态;而当事人没有佩戴有色眼镜,他看到了真实状况。他一旦说出真实的看法,旁观者却直呼怪异。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技艺高超的木匠叫梓庆。他能制作精巧的木器,人们看了都非常佩服,不相信这是人能做出来的,好像出于鬼神之手。“鬼斧神工”这个词由此进入中国人的词典。
鲁国的君主也连声叫绝,特地问梓庆:“你是用什么法术制作它的?”梓庆笑笑说:“我是一个凡人,哪里有什么法术。”鲁国的君主听他这样说不高兴了,就说,“怎么对我也保密?”
梓庆忙解释说,确实没什么,要说有什么不同,可能是我每次都不急于上手去干活。比如我接了你的活,我每次都要用三天的时间,在家里足不出门,忘掉干这个活会给我带来多少金钱的好处;再用两天时间,我会忘掉这是给您干的活,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口碑;最后再用两天时间,我会把我自己也给忘了。这样,7天后我走进林子里,用我木匠的直觉去捕捉树木的天性规律,心里想象着要做成的木工活的影像。加工制作时,把所有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上面,心里只想着那个影像。经过这样的专心致志和精雕细刻,就制成了这个木工活。哪里有什么“鬼斧神工”呀!庄子这时加了一个评语,梓庆以木匠的“真常”应对树木的“真常”,叫做“以天合天”,也就是古人偈语中所说的“真常应物”,以真实的常态应对任何变化的事物。
木匠梓庆的真常应物,被人们说成“鬼斧神工”。不按常理出牌的李书福,也常常被认为是疯狂得没边了。
李书福7年前就开始琢磨沃尔沃,因此这次收购绝非头脑发热一时冲动,更不能看作趁经济危机海外抄底。这是在一个恰当时机做了一件蓄谋已久的事。这件事在他看来简单自然,他早就想造豪华轿车,现在福特要卖沃尔沃,他当然不会放过。
这事在外界看来却颇具颠覆性,“蛇吞象”游戏常常不被人看好,重点是如何消化得下。李书福像个神定气闲的道医,先给沃尔沃号脉。他的诊断果然邪门:福特对沃尔沃爱护太多,造成了沃尔沃危机感不强。加上沃尔沃战略从属于福特战略,束缚了手脚,现在福特在自顾不暇中放弃沃尔沃,对福特是一个不错的抉择,对沃尔沃则更好。
李书福开出的处方更是让人叫绝:“这个品牌不能放在动物园笼子里,要放虎归山,恢复它的野性和捕食能力。”
呵呵,原来李书福不是一个征服者,而是一个解放者和牧者。牧者不是要施展什么控制手段,而是要回归沃尔沃的生命本能,释放它的野性和捕食能力。可谓独辟蹊径,自有妙思。
沃尔沃的野性确实需要释放。10年了,沃尔沃被福特公司纳入怀中,在享受着无尽父爱的同时,也没有了冲动的自由,一切都要服从于福特公司的总体战略。沃尔沃到底需要什么?它需要一次解放。需要按照本性来施展或延展自己。没有危机感,是无论如何不会把它的本性或野性释放出来的,只有在危机真正降临的时候,野性才会偶尔露峥嵘。
吉利不同于福特,它还没有儿孙满堂,它的创始人还在一个个业务现场头拱地,因此也就没有福特的父爱主义。吉利富有年轻人的梦想和危机感,那种敬畏、警醒、敏锐、灵活,是中年福特所无法比拟的。而且,沃尔沃的前途维系于中国市场,这是真正的市场高地。你把这个高地明确起来,把这个高地烘托出来,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反复看李书福的招数,也没有什么不同凡响的东西藏匿其中,李书福依然泛着那标志性的微笑,这就是李书福的“真常”。
事情往往是这样,旁观者戴上了各种各样的有色眼镜,看到了花花绿绿的世界,感觉这是一种常态;而当事人没有佩戴有色眼镜,他看到了真实状况。他一旦说出真实的看法,旁观者却直呼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