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向读者介绍了如何制作DV作品,并通过一个简单的由二人全程包揽的DV专题片的制作,向读者讲述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在这样的任务中两人应该怎样的协作才能把任务完成得既快又顺利。
关键词:DV 分镜头;蒙太奇;协同学;协作
1.前言
DV技术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当索尼、松下等世界主要大公司组成了“高清晰度数字录像机协会”时,才开始协商并制定了全球统一的民用数字记录标准,这就是DV格式。伴随着电脑的普及应用,DV摄像机已经成为了一种民用消费和专业应用上的常见数码产品,尤其是在电脑非线性编辑出现之后,DV技术达到了十分成熟的境地。不仅大多数专业编辑人员会用,连普通的非专业人员也会操作,所以,对一般的人员来说,要想会制作DV影片,已经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了,但如果是在团队协作的情况之下,我们不能只按照自己意愿来行事,这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从DV制作说起。
2.DV制作的步骤
DV(Digital Video)是指定义压缩图像和声音数据记录及回放过程的记录标准,它是用数字方式来记录视音频的一种格式,也是整个数字视频技术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对于非专业人员的制作者说,或许不是需要别人来帮助他们怎样去构思,因为构思总会在一定的时刻闪耀出智慧的火花,而是需要知道该怎样来一步一步地完成DV的制作。
2.1 设备和构思
首先必须具有的是设备,及一台DV摄像机和一台可以通过IEEE 1394接口(或专业采集卡)采集图像、装有视频编辑软件(如Premiere、Edius、DVStorm Edit、品尼高 Liquid Edition)的电脑。构思也是需要的,而且是多种多样的,不过应该首先确定我们要拍摄的是剧情片、纪录片、实验作品、MTV还是专题,这样,我们才能拟出一个比较详细的故事大纲。
2.2 分镜头稿本
将拟出的故事大纲改写成文学剧本之后,我们已经很清楚地知道将要拍摄哪些内容,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剧本来编写分镜头稿本。所谓分镜头,是指把文学剧本的全部内容改写成镜头,用镜头的形式来描绘出其中的细节,如写得细致一点,包括镜号、景别、拍摄方法、画面内容、音响、音乐、动效、特技等。这样,在现场拍摄的时候就不用对着文学剧本去琢磨该拍些什么,而是查看分镜头稿本,依照其中的指示拍摄就行了。
2.3 日程安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DV的制作者,得事先拟出一个周密的拍摄计划表,各个镜头分别安排在哪个时候、哪个场景下拍摄,如雨景,就可能会安排在同一天进行拍摄,这既能节约时间,又不容易发生冲突,便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是会打乱拍摄的顺序。这是前期准备工作的最后一项,也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
2.4 拍摄、场记
拍摄时一般需要了解摄影、灯光等技术细节,懂得一定的拍摄技巧和画面构图原理等。为了使后期编辑更加的快捷方便,在人手和时间条件允许之下最好能有一个记场记的人员,专门把拍摄的场景顺序、内容,时间、拍摄次数等一一记录下来。因为在特殊情况下,某些场景可能会被打乱,在导演或负责人的指示下记下场记,这可以为后期制作节约时间,也是在检查哪些场景是拍摄过的,哪些场景被漏拍了。
2.5 观看素材
获得了所有的镜头之后,我们进入了后期的制作阶段。首先要进行的是通过采集接口,将DV磁带上的视音频信号采集到电脑硬盘上,然后观看素材。在观看的同时,有必要对各个镜头做一些记录,并把这些记录与拍摄过程中所作的场记做一对照,再按照分镜头稿本的思路将其重新整理出来。
2.6 影片剪辑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需要对非线性编辑软件有个基本的了解,首先要做的是选择出同一镜头拍摄得最成功的一次,并按照分镜头稿本中的顺序来整理,另外,注意镜头之间蒙太奇手法的使用。所谓蒙太奇,是指镜头与镜头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排列组合的方法。在必要的时候加上一些特效和背景音乐,以增加真实场景的感觉。
2.7 输出成DV作品
当所有素材经过剪辑,不再需要修改的时候,我们便可将时间线上的视频以某种需要的格式输出成DV作品,如有必要长期保存,可将其刻录成光盘。
3.协作在DV制作中的重要性
在19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协同学(Synergetics),说的就是一种“合作的科学”(Science of Cooperation),“Syn”指在一起引起的协调和合作,“ergetics”指组织结构和功能。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高度强调了协作的重要性,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指出:“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分散展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么,在一场简单的DV制作中,协作又有什么重要性呢?
3.1 克服不良情绪,营造好的合作氛围
由少数几个成员组成的DV制作群体,相互之间有了一定的依赖和激发,就能在某种程度上消除焦躁和不安的情绪。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大家在一起工作,难免会出现个人无主意或想法的情况,这个时候容易感到焦虑,如果其他成员能帮你出出主意什么的,不仅能很快解决问题,还能让你消除焦虑,放松心情。
协作的成员虽是伙伴,有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同沉同浮,但也有各自的分工,看到别的成员都在认真地做事,自己却想停下来或给自己放假的话,可能会有些限制,当然也不甘落后,大家相互提醒,相互鼓励,去营造一种好的合作氛围,充分的发挥群体的动力和集体协同合作的协同效应。
3.2 有利于交流和促进工作协调
当几个成员为了完成同样的任务而在一起工作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集多人智慧于一体,尽量采纳简单而又有创意的想法,互相学习、讨论、交流、配合,使工作效率达到最佳。多人组成的群体就好像一个临时的局域网,个人的大脑就好比一台主机,我们可以相互借鉴主机中存储的资源和信息,相互补充、利用,以达到有效的交流和应用。不仅如此,各成员在完成了各自的那份职责之后,还可以帮助其他的成员,分担部分工作,也可以分享快乐。
各个协作者之间为了把磁带上的视音频信号制作成DV作品而达成了伙伴关系,相互之间就可能会对共同关心的问题,比如这个镜头该如何组接,而展开讨论与协商,从相互的交流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与思路,并在争论中达成共识,促进了工作的协调进行。
3.3 提高责任心
每一个加入群体的人都对自己的那份协作分工负有责任,虽然群体的目标一样,但各自的进度却不能慢于群体,为达到目标,并期望成就早点实现,每个人都增强了时间观念和群体协作意识,责任心也由此增强。
因为做事的人不止自己一个,或许会产生依赖和推托思想,且个性化容易受到牵制,但协作讲求的就是一种协调,为的是早点完成工作,应以团体为重,所以,一定要配合默契才行。
4.如何处理DV制作中的协作关系
协作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团体协作中,要把一件事情做好,除了天时、地利,最重要的还得人和。曾经有这样的感受,与某些人合作会觉得特别的轻松,而与另外一些人合作总觉得烦恼,我想,这不仅体现了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团队协作能力的体现。这种能力不是可以轻松掌握的,也不可以听之任之,必须要懂得怎样去协调和组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靠大家携起手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团队协作能力就正好可以确保众人的合力大于单个人的力量。但怎样才能把这种协作关系处理得最佳呢?
4.1 有充分的前期准备和自组织安排
万事俱备,才能安心的等待后面事情的到来。在专题片的DV制作中,二位制作者既扮演导演的角色,又是技术者的身份。从接受这项任务开始,他们就在认真仔细地计划该怎样来进行内容的安排和拍摄。
因为时间紧促,为了使拍摄进展顺利,明确需要拍摄的内容,制作者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协作方,并让他们尽快把解说词写出来,至少给制作者一个提纲,才好事先从拍摄的艺术和技术角度去进行构思和策划,在哪里拍摄,拍些什么,时间和地点怎样定等等。在准备工作中,制作者检查了所有的设备,两台摄像机,一个三角架,一台数码相机,磁带,电源,充电器,包括话筒延长线等,确保全都无误才行。
在前期的拍摄过程中,根据计划安排表和临时情况决策,需要有两手准备,一人采用定机位拍摄,一人采用移动机位拍摄,这样既有稳定的画面,也有随意的画面,可以进行补充,再发挥数码相机的强大作用,该有的画面都能被我们捕捉到。
两个人去包揽这一条龙式的拍片、制片工作,也是一项需要有耐心的工作,要细心地做好记录,才不易出现漏洞。经过这样的良好的自组织和周密安排,形成了一个有秩序的小组织系统,工作便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4.2团结互助,相互谦让、信任
拍摄期间是紧张的,合作的又仅仅只有两个人,如果任何一人出现什么问题,都可能会导致计划的失败,所以,在这个时候,二人只有齐心协力,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必须把工作扛下来,不分彼此,不计较个人利益和得失,相互关心、帮助、谦让和信任,避免产生不合作情绪和应付的心理。两个人的分工很明显,人人都有事做,不至于闲下来。
在闲暇之余,还能用数码相机拍下一些工作镜头和场面,忙里偷闲的时候还可拿出来欣赏以增加工作乐趣。在密切配合制作方,帮助他们设计场景、服装、台词和姿势的同时,相互采纳协作对方的意见,去劣取优。尽量满足制作方提出的要求,不辞辛苦,能用换位思考方式去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把个人的性格抛开,以大局为重,避免争执,这才是和谐的根源所在。
4.3 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在每个人的心中,协作或许会有着不同的概念。哲学家会说:“协作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结合美。”作家会说:“是创意、笔和文字结合的精美诗篇。”舵手会说:“是大家力挽狂澜的默契配合。”画家会说:“是五彩颜色绘出的壮美图画。”将军会说:“是指挥者运筹帷幄与士兵的服从间的巧妙配合。”多么美妙而合理的定义,结合不同的工作给以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它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态度是一种心态,心态好了,做事的激情就高了,效率自然也就会提高。
4.4经常交谈,认识和了解个人能力
交谈是了解别人的最好方式,在挑选伙伴进行DV制作之前,应该适当考虑一下这个人是否适合做这项工作。在工作时,如果对彼此的工作能力没有一定的了解,或许会让工作走一些弯路,所以,有必要经常与对方交谈,从中去认识这个人,了解他的个人能力。
一个小的制作团体,就和一个球队一样,要想成为具有生产力的团队,每个球员不仅要了解整个系统运作的抽象模型,还必须要有能力完成自身角色所赋予的职责,这两种能力加在一起才是“团队协作能力”。要是能够做到以增强个人的能力来增强团队的群体能力,就更能推动整个群体系统的发展和演化。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仅适合应用于与敌人的交战,也适合于内部群体的团结协作。
4.5 利用自己所长,主动承担有把握的工作
对于符合自己专长的工作,最好是主动承担,并且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果遇到大家都不熟悉的问题,积极地查阅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料,不要有怨言,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好。
4.6 协商作决定,采纳最佳方法
在拍摄或制作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拿不定主意的地方,比如说这句解说词该用哪个镜头好,这两段画面之间该怎样来组接,怎么办呢?不可能都用,也不可能全都丢掉,这时,不妨听听对方的意见,相互讨论一下,说出各自的想法,看谁的更有道理,去劣取优,采纳最佳意见。
4.7 有责任心,不推卸手头任务
另外,有责任心也是使协作达到和谐的关键。既然是共同把任务接了下来,就应该明白各人身上都肩负着同样的职责,用这一份责任心去做事,用相互之间的信任和承诺去做事,抛开个人性格杂念去做事,事情就会做得更好。
总之,在这样的群体协作中,就是要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不管是领导别人,还是被别人领导,都要相互协作和信任,主动承担有把握的任务,用心做事,才能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协作氛围。
5.结束语
DV制作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而协作是一种精神与能力的结合,如果在DV制作中让这种精神得到发扬,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的话,那么这样的合作将是一场轻松而愉快的合作,不仅能增进感情,学会交流,还能互相学习,增加进度,提高办事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治安,沈小峰《协同论》[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
[2]刘川平,郑柳君《DV玩家技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与协作学习模式》[J]
关键词:DV 分镜头;蒙太奇;协同学;协作
1.前言
DV技术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当索尼、松下等世界主要大公司组成了“高清晰度数字录像机协会”时,才开始协商并制定了全球统一的民用数字记录标准,这就是DV格式。伴随着电脑的普及应用,DV摄像机已经成为了一种民用消费和专业应用上的常见数码产品,尤其是在电脑非线性编辑出现之后,DV技术达到了十分成熟的境地。不仅大多数专业编辑人员会用,连普通的非专业人员也会操作,所以,对一般的人员来说,要想会制作DV影片,已经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了,但如果是在团队协作的情况之下,我们不能只按照自己意愿来行事,这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从DV制作说起。
2.DV制作的步骤
DV(Digital Video)是指定义压缩图像和声音数据记录及回放过程的记录标准,它是用数字方式来记录视音频的一种格式,也是整个数字视频技术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对于非专业人员的制作者说,或许不是需要别人来帮助他们怎样去构思,因为构思总会在一定的时刻闪耀出智慧的火花,而是需要知道该怎样来一步一步地完成DV的制作。
2.1 设备和构思
首先必须具有的是设备,及一台DV摄像机和一台可以通过IEEE 1394接口(或专业采集卡)采集图像、装有视频编辑软件(如Premiere、Edius、DVStorm Edit、品尼高 Liquid Edition)的电脑。构思也是需要的,而且是多种多样的,不过应该首先确定我们要拍摄的是剧情片、纪录片、实验作品、MTV还是专题,这样,我们才能拟出一个比较详细的故事大纲。
2.2 分镜头稿本
将拟出的故事大纲改写成文学剧本之后,我们已经很清楚地知道将要拍摄哪些内容,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剧本来编写分镜头稿本。所谓分镜头,是指把文学剧本的全部内容改写成镜头,用镜头的形式来描绘出其中的细节,如写得细致一点,包括镜号、景别、拍摄方法、画面内容、音响、音乐、动效、特技等。这样,在现场拍摄的时候就不用对着文学剧本去琢磨该拍些什么,而是查看分镜头稿本,依照其中的指示拍摄就行了。
2.3 日程安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DV的制作者,得事先拟出一个周密的拍摄计划表,各个镜头分别安排在哪个时候、哪个场景下拍摄,如雨景,就可能会安排在同一天进行拍摄,这既能节约时间,又不容易发生冲突,便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是会打乱拍摄的顺序。这是前期准备工作的最后一项,也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
2.4 拍摄、场记
拍摄时一般需要了解摄影、灯光等技术细节,懂得一定的拍摄技巧和画面构图原理等。为了使后期编辑更加的快捷方便,在人手和时间条件允许之下最好能有一个记场记的人员,专门把拍摄的场景顺序、内容,时间、拍摄次数等一一记录下来。因为在特殊情况下,某些场景可能会被打乱,在导演或负责人的指示下记下场记,这可以为后期制作节约时间,也是在检查哪些场景是拍摄过的,哪些场景被漏拍了。
2.5 观看素材
获得了所有的镜头之后,我们进入了后期的制作阶段。首先要进行的是通过采集接口,将DV磁带上的视音频信号采集到电脑硬盘上,然后观看素材。在观看的同时,有必要对各个镜头做一些记录,并把这些记录与拍摄过程中所作的场记做一对照,再按照分镜头稿本的思路将其重新整理出来。
2.6 影片剪辑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需要对非线性编辑软件有个基本的了解,首先要做的是选择出同一镜头拍摄得最成功的一次,并按照分镜头稿本中的顺序来整理,另外,注意镜头之间蒙太奇手法的使用。所谓蒙太奇,是指镜头与镜头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排列组合的方法。在必要的时候加上一些特效和背景音乐,以增加真实场景的感觉。
2.7 输出成DV作品
当所有素材经过剪辑,不再需要修改的时候,我们便可将时间线上的视频以某种需要的格式输出成DV作品,如有必要长期保存,可将其刻录成光盘。
3.协作在DV制作中的重要性
在19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协同学(Synergetics),说的就是一种“合作的科学”(Science of Cooperation),“Syn”指在一起引起的协调和合作,“ergetics”指组织结构和功能。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高度强调了协作的重要性,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指出:“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分散展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么,在一场简单的DV制作中,协作又有什么重要性呢?
3.1 克服不良情绪,营造好的合作氛围
由少数几个成员组成的DV制作群体,相互之间有了一定的依赖和激发,就能在某种程度上消除焦躁和不安的情绪。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大家在一起工作,难免会出现个人无主意或想法的情况,这个时候容易感到焦虑,如果其他成员能帮你出出主意什么的,不仅能很快解决问题,还能让你消除焦虑,放松心情。
协作的成员虽是伙伴,有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同沉同浮,但也有各自的分工,看到别的成员都在认真地做事,自己却想停下来或给自己放假的话,可能会有些限制,当然也不甘落后,大家相互提醒,相互鼓励,去营造一种好的合作氛围,充分的发挥群体的动力和集体协同合作的协同效应。
3.2 有利于交流和促进工作协调
当几个成员为了完成同样的任务而在一起工作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集多人智慧于一体,尽量采纳简单而又有创意的想法,互相学习、讨论、交流、配合,使工作效率达到最佳。多人组成的群体就好像一个临时的局域网,个人的大脑就好比一台主机,我们可以相互借鉴主机中存储的资源和信息,相互补充、利用,以达到有效的交流和应用。不仅如此,各成员在完成了各自的那份职责之后,还可以帮助其他的成员,分担部分工作,也可以分享快乐。
各个协作者之间为了把磁带上的视音频信号制作成DV作品而达成了伙伴关系,相互之间就可能会对共同关心的问题,比如这个镜头该如何组接,而展开讨论与协商,从相互的交流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与思路,并在争论中达成共识,促进了工作的协调进行。
3.3 提高责任心
每一个加入群体的人都对自己的那份协作分工负有责任,虽然群体的目标一样,但各自的进度却不能慢于群体,为达到目标,并期望成就早点实现,每个人都增强了时间观念和群体协作意识,责任心也由此增强。
因为做事的人不止自己一个,或许会产生依赖和推托思想,且个性化容易受到牵制,但协作讲求的就是一种协调,为的是早点完成工作,应以团体为重,所以,一定要配合默契才行。
4.如何处理DV制作中的协作关系
协作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团体协作中,要把一件事情做好,除了天时、地利,最重要的还得人和。曾经有这样的感受,与某些人合作会觉得特别的轻松,而与另外一些人合作总觉得烦恼,我想,这不仅体现了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团队协作能力的体现。这种能力不是可以轻松掌握的,也不可以听之任之,必须要懂得怎样去协调和组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靠大家携起手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团队协作能力就正好可以确保众人的合力大于单个人的力量。但怎样才能把这种协作关系处理得最佳呢?
4.1 有充分的前期准备和自组织安排
万事俱备,才能安心的等待后面事情的到来。在专题片的DV制作中,二位制作者既扮演导演的角色,又是技术者的身份。从接受这项任务开始,他们就在认真仔细地计划该怎样来进行内容的安排和拍摄。
因为时间紧促,为了使拍摄进展顺利,明确需要拍摄的内容,制作者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协作方,并让他们尽快把解说词写出来,至少给制作者一个提纲,才好事先从拍摄的艺术和技术角度去进行构思和策划,在哪里拍摄,拍些什么,时间和地点怎样定等等。在准备工作中,制作者检查了所有的设备,两台摄像机,一个三角架,一台数码相机,磁带,电源,充电器,包括话筒延长线等,确保全都无误才行。
在前期的拍摄过程中,根据计划安排表和临时情况决策,需要有两手准备,一人采用定机位拍摄,一人采用移动机位拍摄,这样既有稳定的画面,也有随意的画面,可以进行补充,再发挥数码相机的强大作用,该有的画面都能被我们捕捉到。
两个人去包揽这一条龙式的拍片、制片工作,也是一项需要有耐心的工作,要细心地做好记录,才不易出现漏洞。经过这样的良好的自组织和周密安排,形成了一个有秩序的小组织系统,工作便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4.2团结互助,相互谦让、信任
拍摄期间是紧张的,合作的又仅仅只有两个人,如果任何一人出现什么问题,都可能会导致计划的失败,所以,在这个时候,二人只有齐心协力,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必须把工作扛下来,不分彼此,不计较个人利益和得失,相互关心、帮助、谦让和信任,避免产生不合作情绪和应付的心理。两个人的分工很明显,人人都有事做,不至于闲下来。
在闲暇之余,还能用数码相机拍下一些工作镜头和场面,忙里偷闲的时候还可拿出来欣赏以增加工作乐趣。在密切配合制作方,帮助他们设计场景、服装、台词和姿势的同时,相互采纳协作对方的意见,去劣取优。尽量满足制作方提出的要求,不辞辛苦,能用换位思考方式去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把个人的性格抛开,以大局为重,避免争执,这才是和谐的根源所在。
4.3 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在每个人的心中,协作或许会有着不同的概念。哲学家会说:“协作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结合美。”作家会说:“是创意、笔和文字结合的精美诗篇。”舵手会说:“是大家力挽狂澜的默契配合。”画家会说:“是五彩颜色绘出的壮美图画。”将军会说:“是指挥者运筹帷幄与士兵的服从间的巧妙配合。”多么美妙而合理的定义,结合不同的工作给以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它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态度是一种心态,心态好了,做事的激情就高了,效率自然也就会提高。
4.4经常交谈,认识和了解个人能力
交谈是了解别人的最好方式,在挑选伙伴进行DV制作之前,应该适当考虑一下这个人是否适合做这项工作。在工作时,如果对彼此的工作能力没有一定的了解,或许会让工作走一些弯路,所以,有必要经常与对方交谈,从中去认识这个人,了解他的个人能力。
一个小的制作团体,就和一个球队一样,要想成为具有生产力的团队,每个球员不仅要了解整个系统运作的抽象模型,还必须要有能力完成自身角色所赋予的职责,这两种能力加在一起才是“团队协作能力”。要是能够做到以增强个人的能力来增强团队的群体能力,就更能推动整个群体系统的发展和演化。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仅适合应用于与敌人的交战,也适合于内部群体的团结协作。
4.5 利用自己所长,主动承担有把握的工作
对于符合自己专长的工作,最好是主动承担,并且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果遇到大家都不熟悉的问题,积极地查阅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料,不要有怨言,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好。
4.6 协商作决定,采纳最佳方法
在拍摄或制作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拿不定主意的地方,比如说这句解说词该用哪个镜头好,这两段画面之间该怎样来组接,怎么办呢?不可能都用,也不可能全都丢掉,这时,不妨听听对方的意见,相互讨论一下,说出各自的想法,看谁的更有道理,去劣取优,采纳最佳意见。
4.7 有责任心,不推卸手头任务
另外,有责任心也是使协作达到和谐的关键。既然是共同把任务接了下来,就应该明白各人身上都肩负着同样的职责,用这一份责任心去做事,用相互之间的信任和承诺去做事,抛开个人性格杂念去做事,事情就会做得更好。
总之,在这样的群体协作中,就是要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不管是领导别人,还是被别人领导,都要相互协作和信任,主动承担有把握的任务,用心做事,才能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协作氛围。
5.结束语
DV制作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而协作是一种精神与能力的结合,如果在DV制作中让这种精神得到发扬,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的话,那么这样的合作将是一场轻松而愉快的合作,不仅能增进感情,学会交流,还能互相学习,增加进度,提高办事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治安,沈小峰《协同论》[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
[2]刘川平,郑柳君《DV玩家技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与协作学习模式》[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