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关系, “优良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教育,很难说是良好的教育。
大学师生关系经农业社会的萌芽、成型,工业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大学师生关系在理论上存在较大的局限,在实践中面临许多困惑。理论上的局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对大学师生关系的认识是以“主客二分”思维作为哲学认识论基础,导致了一种机械的、分裂的、线性的思维方式;第二,在大学师生关系的价值追求上,片面强调学生的发展(且这种发展是在社会和教师的预设框架中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往往被忽视了,最多也就是发展其作为“教学工具”的工具性价值;第三,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和观念依然盛行,师生的地位存在明显的不平等;第四,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高等教育中,师生关系蜕变为知识传承的工具,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而信息社会的到来,高等教育正经历着复杂、深刻、多角度的变化,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市场运行机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渗透,实践中的大学师生关系也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师生关系逐渐疏离和庸俗化等等。传统大学师生关系的理论和现实状况对人才培养和教育自身健康发展的不利影响日益明显。重构符合时代要求、适应信息社会高等教育需要的新型大学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背景中大学师生关系历史考察
师生关系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不仅承载着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互动行为,而且反映了当前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既具有教育的功能,又具有发展的功能。因而,理解师生关系必然要进行历史考察。
(一)儒家文化背景中的大学师生关系
儒家文化发端于先秦时期,由孔子所创立,经由弟子的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且在中国几千年文化史上占据着主体地位。自汉代开始,儒家体系经儒家大师们的改造逐步演变成以阴阳五行为框架的具有神学内容的新儒学体系,表现在师生关系上也体现出不同的特征,由先秦时期较为自由、开明的关系一步步迈向神圣化的“师道尊严”。
1. 孔门师生关系和稷下学宫师生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学术官守”、“学在官府”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形成了“天子失宫,学在四夷”的历史现实。春秋时期,私学兴起并初步繁荣,战国时代,养士风盛行。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主要以私学为主,且都允许施教者自由择徒,随处讲学;求学者可以自由择师,随处求学。这一时期的部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大学教育的性质。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首开私学之风,在他四十余年的从教生涯中,提倡“有教无类”,广收门徒,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弟子们在生活中患难与共,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平等相待,结成了亲密的师生关系。孔门师生关系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相互尊重、亲密坦诚、学术开明,是当时师生关系的典型代表。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中心和缩影,其特点是思想自由、学术繁荣、人才竟出。稷下学宫是当时最大也是最繁荣的教育机构,“是封建王朝较早设立的一所颇有影响的高等学府。”稷下师生最多时达数万人,可谓盛极一时,求学者广泛求学,学业无常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讲座和论辩,师生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和服从,是比较自由的师生关系。
总之,先秦时期在文化上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大学师生关系也表现为一种比较自由和民主的关系。
2. “师道尊严”神圣地位的确立和没落
“师道尊严”是封建专制时期大学师生关系的传统和总体特征,是已走向僵化的儒家文化在教育领域的重要表征。秦代的“焚书坑儒”、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封建专制在教育文化领域的突出体现。在当时的大学教育中,师生关系也必然体现出“唯师独尊”一元专制的文化特征。
1911年的民主革命结束了中国大地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新型的、民主的大学师生关系开始启蒙。“师道尊严”逐渐走向没落。“五四”新文化运动,大学师生关系中民主、平等的观念不断增强。新中国成立后,儒家文化和封建专制的教育文化传统完全失去了其宗法制度基础和文化根基,开始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义教育体系。
然而,思想体系的崩溃并不等于这些思想的灭绝,长期以来积累的“师道尊严”观念在科技和民主观念迅速发展的今天,仍在人们思想观念深处产生影响。
(二)西方文化背景中的大学师生关系
在西方国家的大学教育史上,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和两个派别,即传统主义的教师中心论和现代主义的学生中心论。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源于中世纪的宗教教育。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自由和个性。教师中心论者在中世纪以奥古斯丁为代表,在西方近代史上以赫尔巴特为代表。中世纪师生关系特征是,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受绝对的控制。近代教育师生关系则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主人,学生处于被动甚至被奴役的地位。
在西方近代史上,学生中心论的代表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美国的主流文化主要由三种文化传统组成:即个人主义文化、共和文化和宗教文化。这三种文化传统对美国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改革产生重大影响。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他认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教师不应该去主宰,而只能做“自然的仆人”。在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美国学校里学生的自由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二、当代中国师生关系理论的阐发与生成
(一)西方师生关系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流变
基于西方教育思想的流传和传统师道尊严理念的沿袭,中国师生关系的研究经历了单纯理解到多角度、多层次理解的发展道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从研究和实证研究的角度对师生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逐步完善和深化了师生关系的理论,先后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的观点:
教师主体论。这是一种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师生观。在师生关系中主张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学生是被动的知识容器。
学生主体论。这是以美国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师生观。在师生关系中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在儿童“做”的过程中给予帮助。
主导主体论。针对“教师主体论”和“学生主体论”各执一端的极端倾向而提出的“教师主导”的理论学说。
类主体论。该观点主张放弃培养学生的占有性个人主体性,而代之以类主体性。它摒弃了上述几种理论中单一的“主—客”模式,而认为在教师和学生构成的总体上的“主客”关系中,是以师生间的“主—主”交往为中介的,强调“主—主”关系对于主体构建的决定性影响,并赋予“交往”以独特的教育学意义。认为师生之间教育活动模式可以表示为:“主体—交往—客体”。
我国教育理论界关于师生关系的学说总体都在“主客二分”思维指导下,“主体性”得到不断强化,强化的结果是导致对客体“自在性”和能动性的忽略。
(二)现时代大学师生关系的转换
现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时代以其全新的要素——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使高等教育深受冲击,其中师生关系变化尤为突出。现时代大学生已完全不同于在封闭社会和计划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青年,现代化的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信息传媒构成他们成长的起点。网络是海量的知识库,它直接解构着教师的知识权威。在这样一个信息多元时代,由于学生有极强的学习能力,自学系统将扮演主要角色,现行的教育系统将被知识网所组织的开放式教育制度取代。现时代大学师生关系转换特征主要体现为: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向走向多维、由依赖走向平等、从分立走向合作、由他塑走向自塑。
事实上,信息时代的大学师生关系是比单纯的人际交往要复杂得多的交往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是双方物质和精神世界的相互接触和作用,而且还包含着知识、技能、思想及各种信息的传递、接纳和融通。
三、创建大学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大学师生关系已无法承载起发展现代大学教育,发展人自身的使命。基于现时代大学师生关系转换特征,新型的和谐的大学师生关系表述为与传统的大学师生关系截然不同的理论特质,从而在实践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个性和气质。
(一)构建“和谐的,交往、互动式的”师生关系
交往的内在目的就是打破主体的封闭性,形成主体间性,克服人自身“为我性”的占有心理,使主体相互“理解”和“共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在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中形成的。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师生才能彼此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主体体现出自身的生命价值,从而达到发展个性的目标。师生交往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主体—主体关系,这种关系将更多地体现为师生双方在交流和讨论中“协调信息”,在此过程中相互影响,从而使各自的观点和行为得以改善和提高。同时,师生关系也体现为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社会互动关系。师生的互动是双向的。对教师而言,交往互动意味着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对于学生而言,交往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凸显、创造性的张扬、真正主体性的提升。
(二)构建“和谐的,平等、对话式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的是主体间“平等、对话”的非线性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进行知识对话和情感的沟通。世界不存在普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性,人性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教育过程不再是权威主义式的对既定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接受的过程,教育成了民主、宽容的气氛中鼓励学生创造、建构自己的世界观、知识观和人生观的过程。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获得了完全的人生体验。教师和学生的作用都可以得到重建,教育的真正内涵被完整的保留并贯彻到师生互动的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由干预、控制走向了对话、商讨、相互的激发和感化。
(三)构建“和谐的,关心、理解式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之间不仅仅只是知识或自下而上技能的传递,还应有彼此之间的关心、理解和同情,这是人之为人的尊严、情感和品格。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相互理解、品德熏陶比权威主义下的知识传递更为重要。和谐教育不再用主客二分、中心和边缘、优越与劣等对立的观点与思维方式来看待事物,而是强调师生之间的关心、理解和共生。主张教师应注重学生宽容、理解、协作与交流意识的培养,以学会尊重他者,在与他者的沟通、合作过程中共同生存和提高。
(四)构建“和谐的,个性、多元化的”师生关系
现时代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设定的培养一种通体为善的“标准化”的完人目标,认为教师应以每个学生个体的独特发展为目标。教师应以培养个性、鼓励创造、以开放和多元的心态处理师生关系。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要保存差异而不是压制差异,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是多样的和歧义的,而教师也应该从多视角出发认识理解教育过程中的学生。
大学的师生关系,它具有很强的能动性。新型的大学和谐师生关系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去构建。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傅定涛. 试论孔门师生关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4).
[3]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4]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大学师生关系经农业社会的萌芽、成型,工业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大学师生关系在理论上存在较大的局限,在实践中面临许多困惑。理论上的局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对大学师生关系的认识是以“主客二分”思维作为哲学认识论基础,导致了一种机械的、分裂的、线性的思维方式;第二,在大学师生关系的价值追求上,片面强调学生的发展(且这种发展是在社会和教师的预设框架中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往往被忽视了,最多也就是发展其作为“教学工具”的工具性价值;第三,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和观念依然盛行,师生的地位存在明显的不平等;第四,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高等教育中,师生关系蜕变为知识传承的工具,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而信息社会的到来,高等教育正经历着复杂、深刻、多角度的变化,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市场运行机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渗透,实践中的大学师生关系也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师生关系逐渐疏离和庸俗化等等。传统大学师生关系的理论和现实状况对人才培养和教育自身健康发展的不利影响日益明显。重构符合时代要求、适应信息社会高等教育需要的新型大学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背景中大学师生关系历史考察
师生关系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不仅承载着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互动行为,而且反映了当前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既具有教育的功能,又具有发展的功能。因而,理解师生关系必然要进行历史考察。
(一)儒家文化背景中的大学师生关系
儒家文化发端于先秦时期,由孔子所创立,经由弟子的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且在中国几千年文化史上占据着主体地位。自汉代开始,儒家体系经儒家大师们的改造逐步演变成以阴阳五行为框架的具有神学内容的新儒学体系,表现在师生关系上也体现出不同的特征,由先秦时期较为自由、开明的关系一步步迈向神圣化的“师道尊严”。
1. 孔门师生关系和稷下学宫师生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学术官守”、“学在官府”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形成了“天子失宫,学在四夷”的历史现实。春秋时期,私学兴起并初步繁荣,战国时代,养士风盛行。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主要以私学为主,且都允许施教者自由择徒,随处讲学;求学者可以自由择师,随处求学。这一时期的部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大学教育的性质。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首开私学之风,在他四十余年的从教生涯中,提倡“有教无类”,广收门徒,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弟子们在生活中患难与共,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平等相待,结成了亲密的师生关系。孔门师生关系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相互尊重、亲密坦诚、学术开明,是当时师生关系的典型代表。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中心和缩影,其特点是思想自由、学术繁荣、人才竟出。稷下学宫是当时最大也是最繁荣的教育机构,“是封建王朝较早设立的一所颇有影响的高等学府。”稷下师生最多时达数万人,可谓盛极一时,求学者广泛求学,学业无常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讲座和论辩,师生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和服从,是比较自由的师生关系。
总之,先秦时期在文化上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大学师生关系也表现为一种比较自由和民主的关系。
2. “师道尊严”神圣地位的确立和没落
“师道尊严”是封建专制时期大学师生关系的传统和总体特征,是已走向僵化的儒家文化在教育领域的重要表征。秦代的“焚书坑儒”、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封建专制在教育文化领域的突出体现。在当时的大学教育中,师生关系也必然体现出“唯师独尊”一元专制的文化特征。
1911年的民主革命结束了中国大地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新型的、民主的大学师生关系开始启蒙。“师道尊严”逐渐走向没落。“五四”新文化运动,大学师生关系中民主、平等的观念不断增强。新中国成立后,儒家文化和封建专制的教育文化传统完全失去了其宗法制度基础和文化根基,开始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义教育体系。
然而,思想体系的崩溃并不等于这些思想的灭绝,长期以来积累的“师道尊严”观念在科技和民主观念迅速发展的今天,仍在人们思想观念深处产生影响。
(二)西方文化背景中的大学师生关系
在西方国家的大学教育史上,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和两个派别,即传统主义的教师中心论和现代主义的学生中心论。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源于中世纪的宗教教育。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自由和个性。教师中心论者在中世纪以奥古斯丁为代表,在西方近代史上以赫尔巴特为代表。中世纪师生关系特征是,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受绝对的控制。近代教育师生关系则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主人,学生处于被动甚至被奴役的地位。
在西方近代史上,学生中心论的代表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美国的主流文化主要由三种文化传统组成:即个人主义文化、共和文化和宗教文化。这三种文化传统对美国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改革产生重大影响。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他认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教师不应该去主宰,而只能做“自然的仆人”。在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美国学校里学生的自由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二、当代中国师生关系理论的阐发与生成
(一)西方师生关系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流变
基于西方教育思想的流传和传统师道尊严理念的沿袭,中国师生关系的研究经历了单纯理解到多角度、多层次理解的发展道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从研究和实证研究的角度对师生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逐步完善和深化了师生关系的理论,先后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的观点:
教师主体论。这是一种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师生观。在师生关系中主张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学生是被动的知识容器。
学生主体论。这是以美国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师生观。在师生关系中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在儿童“做”的过程中给予帮助。
主导主体论。针对“教师主体论”和“学生主体论”各执一端的极端倾向而提出的“教师主导”的理论学说。
类主体论。该观点主张放弃培养学生的占有性个人主体性,而代之以类主体性。它摒弃了上述几种理论中单一的“主—客”模式,而认为在教师和学生构成的总体上的“主客”关系中,是以师生间的“主—主”交往为中介的,强调“主—主”关系对于主体构建的决定性影响,并赋予“交往”以独特的教育学意义。认为师生之间教育活动模式可以表示为:“主体—交往—客体”。
我国教育理论界关于师生关系的学说总体都在“主客二分”思维指导下,“主体性”得到不断强化,强化的结果是导致对客体“自在性”和能动性的忽略。
(二)现时代大学师生关系的转换
现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时代以其全新的要素——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使高等教育深受冲击,其中师生关系变化尤为突出。现时代大学生已完全不同于在封闭社会和计划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青年,现代化的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信息传媒构成他们成长的起点。网络是海量的知识库,它直接解构着教师的知识权威。在这样一个信息多元时代,由于学生有极强的学习能力,自学系统将扮演主要角色,现行的教育系统将被知识网所组织的开放式教育制度取代。现时代大学师生关系转换特征主要体现为: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向走向多维、由依赖走向平等、从分立走向合作、由他塑走向自塑。
事实上,信息时代的大学师生关系是比单纯的人际交往要复杂得多的交往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是双方物质和精神世界的相互接触和作用,而且还包含着知识、技能、思想及各种信息的传递、接纳和融通。
三、创建大学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大学师生关系已无法承载起发展现代大学教育,发展人自身的使命。基于现时代大学师生关系转换特征,新型的和谐的大学师生关系表述为与传统的大学师生关系截然不同的理论特质,从而在实践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个性和气质。
(一)构建“和谐的,交往、互动式的”师生关系
交往的内在目的就是打破主体的封闭性,形成主体间性,克服人自身“为我性”的占有心理,使主体相互“理解”和“共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在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中形成的。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师生才能彼此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主体体现出自身的生命价值,从而达到发展个性的目标。师生交往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主体—主体关系,这种关系将更多地体现为师生双方在交流和讨论中“协调信息”,在此过程中相互影响,从而使各自的观点和行为得以改善和提高。同时,师生关系也体现为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社会互动关系。师生的互动是双向的。对教师而言,交往互动意味着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对于学生而言,交往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凸显、创造性的张扬、真正主体性的提升。
(二)构建“和谐的,平等、对话式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的是主体间“平等、对话”的非线性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进行知识对话和情感的沟通。世界不存在普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性,人性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教育过程不再是权威主义式的对既定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接受的过程,教育成了民主、宽容的气氛中鼓励学生创造、建构自己的世界观、知识观和人生观的过程。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获得了完全的人生体验。教师和学生的作用都可以得到重建,教育的真正内涵被完整的保留并贯彻到师生互动的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由干预、控制走向了对话、商讨、相互的激发和感化。
(三)构建“和谐的,关心、理解式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之间不仅仅只是知识或自下而上技能的传递,还应有彼此之间的关心、理解和同情,这是人之为人的尊严、情感和品格。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相互理解、品德熏陶比权威主义下的知识传递更为重要。和谐教育不再用主客二分、中心和边缘、优越与劣等对立的观点与思维方式来看待事物,而是强调师生之间的关心、理解和共生。主张教师应注重学生宽容、理解、协作与交流意识的培养,以学会尊重他者,在与他者的沟通、合作过程中共同生存和提高。
(四)构建“和谐的,个性、多元化的”师生关系
现时代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设定的培养一种通体为善的“标准化”的完人目标,认为教师应以每个学生个体的独特发展为目标。教师应以培养个性、鼓励创造、以开放和多元的心态处理师生关系。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要保存差异而不是压制差异,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是多样的和歧义的,而教师也应该从多视角出发认识理解教育过程中的学生。
大学的师生关系,它具有很强的能动性。新型的大学和谐师生关系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去构建。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傅定涛. 试论孔门师生关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4).
[3]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4]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