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是人才的摇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主动更新管理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目标,重视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不抛弃、不放弃,让一切学生都能成才。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更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0-00-0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人才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高校是人才的摇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在新时期人才观的引领下努力更新管理理念,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然而,传统的人才观重视的是学生的知识,由此,人们对高校学生管理的认识也产生了误区:一是认为让学生考高分是学校的首要任务,由此认为管理服务于成绩的提高,管理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存在;二是认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關系是一种主从关系,高校是主动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学生则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和管理客体,学生只需被动的接受高校的管理和教育。
根据现今科学的人才观和新人才观的理念,真正的人才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化知识,更需要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完善的人格。只会学习而缺乏实践能力的学生不能成为新时期的真正的人才。所以,高校管理者必须更新管理理念,帮助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以“管”促学生主动性,以“理”实现“育人”新目标
首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转变以学校为主体的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管理,不是强制性地规范与约束,而是强调通过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其自主性、能动性,使之自觉地抵制不良文化、思想的干扰,锻炼自身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这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本,注意“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紧紧围绕其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需要来进行管理,而不是以主观的臆断来代替客观现实。
第二,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停留在学生“被动成长”上,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管理,实现主动成长才是其最终目标。“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比单纯的外部管理更为重要,高校不能仅依靠强势来威慑学生,高校学生管理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校管理工作者也必须由传统的“师傅”、“保姆”角色转变为大学生“良师益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面对挫折,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成长。最终,当他们走出社会后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真正人才。
二、珍视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造性
传统的管理理念在学生工作中具体体现就是严格的“制度管理”,过分强调“统一性”,追求一个步调、一种风格、一种色彩,这种追求统一的模式虽然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但是它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不符合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要求。以致于近百年来,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发现和发明,没有一项是属于中国人的;甚至在新中国成立60年多年来,仍然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发明专利的总数是日、美的1/30,是韩国的1/4,而且我国发明专利转化为生产力者约有15%到20%,很多脱离实际的论文,只是样品、展品、装饰品,难以给社会发展带来福祉……因此,时代特别渴望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
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应该抛弃传统的理念,不能一味打压学生的“个性”,而应该珍视学生“个性”,仔细甄别学生“个性”中的积极成分和消极成分,帮助他们去除个性中不良因素,引导个性中的积极成分,保护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行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生活、学习当中主动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力争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三、“不抛弃、不放弃”,相信学生能“成器”
在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往往仍然按照“以分数和‘表现’来论优劣”的原则,把学习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归为“优生”,把成绩不好、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定义为“差生”。对于那些不遵守学校纪律、不注重学习的传统意义上的“差生”,在教育和管理上容易产生失望情绪,消极对待,甚至放弃管理和教育,认为此类学生无法成才。这样的做法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的目标和信心,看不到出路,虚度时光而真的不能成才。
科学的人才观主张“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人人都能成才”。如果在学生管理中,对这些所谓的“差生”多鼓励、多教育,因材施教,按照他们的特点去识别、选拔、开发他们,他们同样可以成为人才,甚至很多在学校并不被老师看好的“差生”走入社会以后更能发挥他们的潜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学生管理工作不应该抛弃、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本着“一切学生都能成才”的观念,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树桐.浅论科学人才[J]. 党史文苑,2009年第46期。
[2]戴光辉.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镇江高专学报,2004年第1期。
[3]任晓萍,王振波,王宏.高校学生工作要适应新形探索新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4期
[4]秦元海.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创新人才评价机制[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第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更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0-00-0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人才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高校是人才的摇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在新时期人才观的引领下努力更新管理理念,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然而,传统的人才观重视的是学生的知识,由此,人们对高校学生管理的认识也产生了误区:一是认为让学生考高分是学校的首要任务,由此认为管理服务于成绩的提高,管理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存在;二是认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關系是一种主从关系,高校是主动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学生则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和管理客体,学生只需被动的接受高校的管理和教育。
根据现今科学的人才观和新人才观的理念,真正的人才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化知识,更需要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完善的人格。只会学习而缺乏实践能力的学生不能成为新时期的真正的人才。所以,高校管理者必须更新管理理念,帮助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以“管”促学生主动性,以“理”实现“育人”新目标
首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转变以学校为主体的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管理,不是强制性地规范与约束,而是强调通过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其自主性、能动性,使之自觉地抵制不良文化、思想的干扰,锻炼自身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这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本,注意“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紧紧围绕其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需要来进行管理,而不是以主观的臆断来代替客观现实。
第二,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停留在学生“被动成长”上,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管理,实现主动成长才是其最终目标。“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比单纯的外部管理更为重要,高校不能仅依靠强势来威慑学生,高校学生管理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校管理工作者也必须由传统的“师傅”、“保姆”角色转变为大学生“良师益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面对挫折,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成长。最终,当他们走出社会后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真正人才。
二、珍视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造性
传统的管理理念在学生工作中具体体现就是严格的“制度管理”,过分强调“统一性”,追求一个步调、一种风格、一种色彩,这种追求统一的模式虽然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但是它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不符合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要求。以致于近百年来,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发现和发明,没有一项是属于中国人的;甚至在新中国成立60年多年来,仍然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发明专利的总数是日、美的1/30,是韩国的1/4,而且我国发明专利转化为生产力者约有15%到20%,很多脱离实际的论文,只是样品、展品、装饰品,难以给社会发展带来福祉……因此,时代特别渴望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
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应该抛弃传统的理念,不能一味打压学生的“个性”,而应该珍视学生“个性”,仔细甄别学生“个性”中的积极成分和消极成分,帮助他们去除个性中不良因素,引导个性中的积极成分,保护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行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生活、学习当中主动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力争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三、“不抛弃、不放弃”,相信学生能“成器”
在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往往仍然按照“以分数和‘表现’来论优劣”的原则,把学习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归为“优生”,把成绩不好、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定义为“差生”。对于那些不遵守学校纪律、不注重学习的传统意义上的“差生”,在教育和管理上容易产生失望情绪,消极对待,甚至放弃管理和教育,认为此类学生无法成才。这样的做法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的目标和信心,看不到出路,虚度时光而真的不能成才。
科学的人才观主张“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人人都能成才”。如果在学生管理中,对这些所谓的“差生”多鼓励、多教育,因材施教,按照他们的特点去识别、选拔、开发他们,他们同样可以成为人才,甚至很多在学校并不被老师看好的“差生”走入社会以后更能发挥他们的潜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学生管理工作不应该抛弃、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本着“一切学生都能成才”的观念,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树桐.浅论科学人才[J]. 党史文苑,2009年第46期。
[2]戴光辉.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镇江高专学报,2004年第1期。
[3]任晓萍,王振波,王宏.高校学生工作要适应新形探索新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4期
[4]秦元海.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创新人才评价机制[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