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固定资产由于外部及内部环境会产生折旧以外的无形损耗,所以需要对该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会计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分析了资产减值在会计上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9-8283(2009)10-0139-01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在期末计价时,对比资产的账面价值(或成本)与市价(或可变现净值或可回收金额),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如成本高于市价,即资产发生了减值。资产减值在会计核算中体现为资产的减少和费用的增加。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上均需列示。
1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必要性
2006年,《企业会计制度》颁布之后,许多人认为折旧是为了避免固定资产发生减值而计提的准备,对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显得多余,其实并非如此。
(1)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固定资产由于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时间较长,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进步可能对固定资产未来经济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导致固定资产大幅减值。按历史成本反映的固定资产必然存在一定“水分”,这将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不符合相关性的要求,会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错误的经济决策。
(2)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由此可见,固定资产有较长的使用时间,而在其间存在着诸如自然,经济,技术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必定导致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就是针对于市价持续下跌,技术陈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固定资产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计提的。因此,企业固定资产有必要计提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准备政策选择的原因
2.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体现会计稳健性
资产减值准备政策的选择。实质上是会计政策的选择。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使企业及时剔除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资产中的潜在亏损因素。充分体现会计稳健性原则,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不得多计提资产或收益,减少负债或费用,不得设嚣秘密准备,使企业财务报告更加真实可靠。
2.2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体现会计客观性
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提出的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树立了资产减值(可回收金额)的理念。新准则规定“适用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殊规定以外的其他减值的处理。例如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资公司的投资等,在扩大减值使用范围的同时,明确生物资产,存货,投资,建造合同和金融资产等,相关准则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缩小了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空间。
2.3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利于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资产减值准备有关规定的颁布实施对遏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监管上市公司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新准则明确规定了“已经计提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
3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
3.1坏账准备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等信息予以合理估计。这对于那些资产较好。会计核算规范的企业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反之,则成为部分企业调节财务状况的砝码。
3.2存赞跌价准备
存货准则规定,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量。由于准则允许企业对存货的跌价准备进行单个或分类计提,以及对发生存货计提情况的判断有企业自行决定的灵活性,又不免给一些企业空隙可钻。
3.3短期投资减值准备
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在运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短期投资进行期末评价时,可根据其具体状况,分别采用单项比较,分类比较和总额比较的方法比较短期投资的市价和成本。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重较大(占整个短期投资10%以上),应按单项比较为基础计算。这给了一些企业灵活选择的空间,使部分企业通过对计提方法的选择达到左右利润的目的。
3.4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投资准则要求。企业应当定期对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逐项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长期投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损益法两种。一般情况下。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长期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一般情况下投资比例不低于20%即可参与权益法核算)。反之,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权益法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当期损益要记入“投资收益”,也就是被投资企业的盈利或损失将影响到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因此,部分企业就根据自身的利益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比例20%上下随意变动,以达到控制利润的目的。
4资产减值准入有关问题的对策
4.1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此次颁布的新准则就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然而我们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解决技术层面的同时还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考虑我国的资产管理条例,重新审视各项资产准备的计提要求。
4.2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
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具有内容特珠,金额较大,情况复杂等特点,在该项目的实务审计过程中,应由专业理论比较扎实,职业经验较为丰富的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计划及审计工作底稿。
4.3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会计控制不仅具有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等作用,更重要的事对于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4.4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及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业务,胜任工作,更重要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对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判断和表达,应当基于客观的立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现实的会计实务中,业务素质等原因使会计人员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可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自律性管理迫在眉睫。
5结论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时代的进步有了很大的改进,顺应了会计发展的要求,能够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随着新准则在企业的应用,会计从业人员及有关部门应该密切关注资产减值会计在实际执行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力求对其进一步完善,缩小利润操纵的空间。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9-8283(2009)10-0139-01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在期末计价时,对比资产的账面价值(或成本)与市价(或可变现净值或可回收金额),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如成本高于市价,即资产发生了减值。资产减值在会计核算中体现为资产的减少和费用的增加。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上均需列示。
1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必要性
2006年,《企业会计制度》颁布之后,许多人认为折旧是为了避免固定资产发生减值而计提的准备,对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显得多余,其实并非如此。
(1)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固定资产由于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时间较长,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进步可能对固定资产未来经济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导致固定资产大幅减值。按历史成本反映的固定资产必然存在一定“水分”,这将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不符合相关性的要求,会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错误的经济决策。
(2)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由此可见,固定资产有较长的使用时间,而在其间存在着诸如自然,经济,技术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必定导致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就是针对于市价持续下跌,技术陈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固定资产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计提的。因此,企业固定资产有必要计提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准备政策选择的原因
2.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体现会计稳健性
资产减值准备政策的选择。实质上是会计政策的选择。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使企业及时剔除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资产中的潜在亏损因素。充分体现会计稳健性原则,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不得多计提资产或收益,减少负债或费用,不得设嚣秘密准备,使企业财务报告更加真实可靠。
2.2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体现会计客观性
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提出的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树立了资产减值(可回收金额)的理念。新准则规定“适用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殊规定以外的其他减值的处理。例如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资公司的投资等,在扩大减值使用范围的同时,明确生物资产,存货,投资,建造合同和金融资产等,相关准则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缩小了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空间。
2.3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利于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资产减值准备有关规定的颁布实施对遏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监管上市公司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新准则明确规定了“已经计提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
3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
3.1坏账准备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等信息予以合理估计。这对于那些资产较好。会计核算规范的企业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反之,则成为部分企业调节财务状况的砝码。
3.2存赞跌价准备
存货准则规定,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量。由于准则允许企业对存货的跌价准备进行单个或分类计提,以及对发生存货计提情况的判断有企业自行决定的灵活性,又不免给一些企业空隙可钻。
3.3短期投资减值准备
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在运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短期投资进行期末评价时,可根据其具体状况,分别采用单项比较,分类比较和总额比较的方法比较短期投资的市价和成本。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重较大(占整个短期投资10%以上),应按单项比较为基础计算。这给了一些企业灵活选择的空间,使部分企业通过对计提方法的选择达到左右利润的目的。
3.4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投资准则要求。企业应当定期对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逐项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长期投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损益法两种。一般情况下。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长期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一般情况下投资比例不低于20%即可参与权益法核算)。反之,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权益法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当期损益要记入“投资收益”,也就是被投资企业的盈利或损失将影响到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因此,部分企业就根据自身的利益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比例20%上下随意变动,以达到控制利润的目的。
4资产减值准入有关问题的对策
4.1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此次颁布的新准则就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然而我们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解决技术层面的同时还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考虑我国的资产管理条例,重新审视各项资产准备的计提要求。
4.2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
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具有内容特珠,金额较大,情况复杂等特点,在该项目的实务审计过程中,应由专业理论比较扎实,职业经验较为丰富的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计划及审计工作底稿。
4.3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会计控制不仅具有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等作用,更重要的事对于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4.4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及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业务,胜任工作,更重要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对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判断和表达,应当基于客观的立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现实的会计实务中,业务素质等原因使会计人员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可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自律性管理迫在眉睫。
5结论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时代的进步有了很大的改进,顺应了会计发展的要求,能够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随着新准则在企业的应用,会计从业人员及有关部门应该密切关注资产减值会计在实际执行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力求对其进一步完善,缩小利润操纵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