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要体现德法相融、儿童立场、教学共生的基本理念。本文以课例分析的形式,阐述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行动转化,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道德 法治 开放 共生
2019年起,全国义务教育学校都统一使用了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本套教材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及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教材编写依据也整合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四份重要文件的意见,对义务教育阶段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重新进行了架构和补充。小学低学段的教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将德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落实课标要求和大纲精神。二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坚持儿童立场的编写视角。三是用教学合一的编写理念,促进教与学。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是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最后一课。这一课针对国人易大声喧哔的习惯所设计,意识到小点儿声就是一种公共文明习惯,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就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修养。怎样通过本课的学习让二年级的学生能懂得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能根据具体场合判断音量大小,并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呢?结合学科育人价值的新要求,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德法相融,体现课程新特质
统编教材在课程的名称上启用了新的提法,强调了课程新的特质。即要将法治教育融入传统的品德课中,使法治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落地,体现课标意识、课程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从备课伊始就在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以上方面的要求。在学生充分认识到公共场所言语轻轻、勿扰他人,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文明修养后,相机向学生推荐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是1987年由国务院颁布的一部行政法规。法规里对公共场所有明确的界定,公共场所卫生从(1)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2)水质;(3)采光、照明;(4)噪音;(5)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都有明确的管理标准。学生通过阅读与交流,进一步明确了生活中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仅是文明的表现,更是公共卫生的需要.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公共规则。
二、开放课堂,贴近儿童真生活
教室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最熟悉的地方,每天都有许多故事发生。但对于“小声说话”这件事绝大部分学生都很难做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性情率真、情绪控制能力弱,课上课下和同学相处时也经常会不自觉地大喊大叫。为培养学生“小声说话”的意识和习惯,笔者在教学上采用了“三放三收”的推进策略。
“一放一收”:课前笔者有意识地用镜头记录下学生嘈杂的场景,在课堂上集中播放给学生看,并提问:你喜欢这样的教室吗?为什么?“回收”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放二收”:拓展“声音分贝与身体健康”的科普课件。“回收”学生的知识内化体验。
“三放三收”:启发提问,如何让我们的教室静下来,避免噪音的干扰呢?大家分小组讨论并记录下来。“回收”全班学生集体智慧。
预设:
(1)做个警示标志,张贴在教室,时刻提醒大家(随机学习静音标志);
(2)班级增设声音提醒员小岗位,提醒大家不能大声喧哗;
(3)课堂上为了不影响别人,可以通过书写或手势的方式沟通。
通过以上学习活动,学生对为什么要小声说话,如何做到小声说话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和完整的认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重要的是导之以行。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毕竟是低年级学生,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执行是必不可少的。
三、教学共生,层层推进深体验
教学活动从校园情景剧导入,吸引学生积极为“聪聪”解决烦心事。说话这件事也很有讲究,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接着从校园小点儿声、公共场合小点儿声两方面核心推进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课内外资源启发引导学生,相机渗透知识教学。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不断捕捉和运用好现场生成的资源,适时把法治条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教育、“食不言、寝不语”等中华美德教育渗透其中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在公共场所言语轻轻、勿扰他人,讲文明、懂礼貌可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最后用绘本《声音》拓展延伸,感受静能生慧,体会安静的力量,进一步激发大家在公共场所乐意保持安静的情感。结构关联地教、互动生成地學。整节课较好地体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同样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以上例谈只是笔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点思考和尝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是学校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重要阵地。学科内容包罗万象,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值得我们共同来研究。
【关键词】道德 法治 开放 共生
2019年起,全国义务教育学校都统一使用了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本套教材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及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教材编写依据也整合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四份重要文件的意见,对义务教育阶段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重新进行了架构和补充。小学低学段的教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将德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落实课标要求和大纲精神。二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坚持儿童立场的编写视角。三是用教学合一的编写理念,促进教与学。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是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最后一课。这一课针对国人易大声喧哔的习惯所设计,意识到小点儿声就是一种公共文明习惯,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就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修养。怎样通过本课的学习让二年级的学生能懂得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能根据具体场合判断音量大小,并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呢?结合学科育人价值的新要求,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德法相融,体现课程新特质
统编教材在课程的名称上启用了新的提法,强调了课程新的特质。即要将法治教育融入传统的品德课中,使法治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落地,体现课标意识、课程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从备课伊始就在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以上方面的要求。在学生充分认识到公共场所言语轻轻、勿扰他人,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文明修养后,相机向学生推荐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是1987年由国务院颁布的一部行政法规。法规里对公共场所有明确的界定,公共场所卫生从(1)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2)水质;(3)采光、照明;(4)噪音;(5)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都有明确的管理标准。学生通过阅读与交流,进一步明确了生活中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仅是文明的表现,更是公共卫生的需要.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公共规则。
二、开放课堂,贴近儿童真生活
教室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最熟悉的地方,每天都有许多故事发生。但对于“小声说话”这件事绝大部分学生都很难做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性情率真、情绪控制能力弱,课上课下和同学相处时也经常会不自觉地大喊大叫。为培养学生“小声说话”的意识和习惯,笔者在教学上采用了“三放三收”的推进策略。
“一放一收”:课前笔者有意识地用镜头记录下学生嘈杂的场景,在课堂上集中播放给学生看,并提问:你喜欢这样的教室吗?为什么?“回收”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放二收”:拓展“声音分贝与身体健康”的科普课件。“回收”学生的知识内化体验。
“三放三收”:启发提问,如何让我们的教室静下来,避免噪音的干扰呢?大家分小组讨论并记录下来。“回收”全班学生集体智慧。
预设:
(1)做个警示标志,张贴在教室,时刻提醒大家(随机学习静音标志);
(2)班级增设声音提醒员小岗位,提醒大家不能大声喧哗;
(3)课堂上为了不影响别人,可以通过书写或手势的方式沟通。
通过以上学习活动,学生对为什么要小声说话,如何做到小声说话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和完整的认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重要的是导之以行。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毕竟是低年级学生,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执行是必不可少的。
三、教学共生,层层推进深体验
教学活动从校园情景剧导入,吸引学生积极为“聪聪”解决烦心事。说话这件事也很有讲究,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接着从校园小点儿声、公共场合小点儿声两方面核心推进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课内外资源启发引导学生,相机渗透知识教学。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不断捕捉和运用好现场生成的资源,适时把法治条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教育、“食不言、寝不语”等中华美德教育渗透其中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在公共场所言语轻轻、勿扰他人,讲文明、懂礼貌可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最后用绘本《声音》拓展延伸,感受静能生慧,体会安静的力量,进一步激发大家在公共场所乐意保持安静的情感。结构关联地教、互动生成地學。整节课较好地体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同样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以上例谈只是笔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点思考和尝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是学校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重要阵地。学科内容包罗万象,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值得我们共同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