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与法相融,教与学共生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wh14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要体现德法相融、儿童立场、教学共生的基本理念。本文以课例分析的形式,阐述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行动转化,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道德 法治 开放 共生
  2019年起,全国义务教育学校都统一使用了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本套教材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及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教材编写依据也整合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四份重要文件的意见,对义务教育阶段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重新进行了架构和补充。小学低学段的教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将德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落实课标要求和大纲精神。二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坚持儿童立场的编写视角。三是用教学合一的编写理念,促进教与学。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是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最后一课。这一课针对国人易大声喧哔的习惯所设计,意识到小点儿声就是一种公共文明习惯,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就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修养。怎样通过本课的学习让二年级的学生能懂得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能根据具体场合判断音量大小,并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呢?结合学科育人价值的新要求,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德法相融,体现课程新特质
  统编教材在课程的名称上启用了新的提法,强调了课程新的特质。即要将法治教育融入传统的品德课中,使法治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落地,体现课标意识、课程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从备课伊始就在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以上方面的要求。在学生充分认识到公共场所言语轻轻、勿扰他人,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文明修养后,相机向学生推荐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是1987年由国务院颁布的一部行政法规。法规里对公共场所有明确的界定,公共场所卫生从(1)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2)水质;(3)采光、照明;(4)噪音;(5)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都有明确的管理标准。学生通过阅读与交流,进一步明确了生活中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仅是文明的表现,更是公共卫生的需要.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公共规则。
  二、开放课堂,贴近儿童真生活
  教室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最熟悉的地方,每天都有许多故事发生。但对于“小声说话”这件事绝大部分学生都很难做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性情率真、情绪控制能力弱,课上课下和同学相处时也经常会不自觉地大喊大叫。为培养学生“小声说话”的意识和习惯,笔者在教学上采用了“三放三收”的推进策略。
  “一放一收”:课前笔者有意识地用镜头记录下学生嘈杂的场景,在课堂上集中播放给学生看,并提问:你喜欢这样的教室吗?为什么?“回收”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放二收”:拓展“声音分贝与身体健康”的科普课件。“回收”学生的知识内化体验。
  “三放三收”:启发提问,如何让我们的教室静下来,避免噪音的干扰呢?大家分小组讨论并记录下来。“回收”全班学生集体智慧。
  预设:
  (1)做个警示标志,张贴在教室,时刻提醒大家(随机学习静音标志);
  (2)班级增设声音提醒员小岗位,提醒大家不能大声喧哗;
  (3)课堂上为了不影响别人,可以通过书写或手势的方式沟通。
  通过以上学习活动,学生对为什么要小声说话,如何做到小声说话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和完整的认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重要的是导之以行。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毕竟是低年级学生,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执行是必不可少的。
  三、教学共生,层层推进深体验
  教学活动从校园情景剧导入,吸引学生积极为“聪聪”解决烦心事。说话这件事也很有讲究,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接着从校园小点儿声、公共场合小点儿声两方面核心推进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课内外资源启发引导学生,相机渗透知识教学。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不断捕捉和运用好现场生成的资源,适时把法治条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教育、“食不言、寝不语”等中华美德教育渗透其中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在公共场所言语轻轻、勿扰他人,讲文明、懂礼貌可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最后用绘本《声音》拓展延伸,感受静能生慧,体会安静的力量,进一步激发大家在公共场所乐意保持安静的情感。结构关联地教、互动生成地學。整节课较好地体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同样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以上例谈只是笔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点思考和尝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是学校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重要阵地。学科内容包罗万象,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值得我们共同来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作业是检验语文教学效果的常见形式,它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既要有创意,又要根据学情精心设计形式和内容都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消除学生“怕作业”心理,避免“糊作业”行为。本文对语文作业形式和内容提出了四种设计尝试:“演”“录”“做”“选”作业,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作业兴趣,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 作业设计 生活化
【摘要】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但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却因教师过多地强调字词讲授,或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对小学生在精神感悟方面的引导与启发,进而导致学生在古诗文学习过程中,不愿深入解读,造成了“买椟还珠”的现象。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学古诗文教学有效性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 策略 解读 古诗文  近年来,随着学界对国学教学的重视,古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重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是影响科学课程实施的核心要素。由于缺乏意义理解,导致教师在进行科学课的教学设计时出现了过度关注科学知识点的诵记,不强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的不良倾向。科学教师应认识到“意义理解对于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改变传统教学设计时只强调科学知识记忆的现状,树立“为理解而教”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设计 理解 意义  一、《摆》的教学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摆》是
【摘 要】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其主要的任务是立德树人。徐州市新元小学在课程建设的探索中,遵循美育育人规律,开设“慧美”特色美育课程,突显了“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孕慧、以美益心”的课程特色,初步实现了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的转变。  【关键词】美育 特色课程建设 探索与实践  一、美育基础:学校概况与育人理念  在悠悠故黄河畔,一座绿色的校园,在徐州奥体旁静静“绽放”,它就是徐州市新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重塑 小学数学  一、源起:教师的不在意VS学生的执着研究  (一)第一次震撼  在最近的毕业总复习练习时遇到这样一道题:在一个长5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中,最多可以画多少个直径为6厘米的圆?  这可谓是一个经典的老题目,我也曾专门讲解过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用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去除以直径,看长和宽分别包含多少个直径,然后相乘得到总个数)。具体解答过程如下:50÷6=8(个
[摘要]学习品质的培养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环节,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也是国家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在诉求。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检索阐述学生学习品质的教育意蕴,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及数学学科属性提出学生学习品质要素的数学化定位,通过具体实践例谈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品质培养途径。  [关键词]学习品质 教育意蕴 核心要素 培养途径  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理
雨点  1  我刚跨出旅馆,就被一阵雨点子打了回来。老板娘从柜台上捡了把伞递过来。“大哥,莫要嫌弃。”  是桃红色的小阳伞。感觉滑稽,但还是接了。  东岳庙街的青石板路已湿了,油汪汪的。稀稀几个行人,提着鸟笼、水烟筒,走得慢条斯理,也不打伞,不戴草帽。小馆子开了两家,有小学生在吃米线,韭菜的味道隔街传过来,冲鼻子的清香。隔壁的理发铺开了半扇木门,里边有男人在响亮地打喷嚏。昨晚我推着拉杆箱进来时,已
母亲曾告诉我,那是一条真实的鲤鱼,大得吓死人。黄河决口后,它搁浅在城北一片沼泽里。发现它时,已是遍体鳞伤,只在鳃边含一团泥浆,它不仅顽强地活着,身上剩下的鱼鳞依然金光闪闪……  那片沼泽就在母亲的村子附近。母亲说,很多年后,还有人在那里捡到过一片碗口大的鱼鳞……  那条鱼曾是我少年时代最难受也最感动的记忆。  ——谨以此作献给那条不死的鱼!  ——作者题记  第一章  天空蓝得澄澈,只几片白云浮在
【摘要】我集团校在打造体现“综合”与“实践”特质的“怀德”数学课堂新形态中,以“探索怀德数学课程统整实施的有效方式”为切入点,进行数学课程统整实施的实践研究。本文以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主题单元统整教学研究为例,进行教学实践与反思。  【关键词】主题单元 统整教学 实践与反思  怀德教育集团在成为市小学数学课程基地以后,在“怀德”数学课程实施中,我们积极探索丰富多彩、鲜活灵动的课堂范式和样态,打造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不是千篇一律,就是无感而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其主要原因是缺少习作素材的积累。如果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多彩生活,体验多样活动,那么学生就会获得取之不尽的素材之源,從而“乐于写”“善于写”。  [关键词]习作素材 观察生活 多样活动  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会与周围的一切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