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同源同形同音词的分化原因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tou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同源同形同音词,是现代汉语范畴中比较特殊的一种词,“同形同音”因其“现时感觉意义无联系”,“同源”因其“词源上有联系”。本文将结合词语的本义及古代释义,从人的认识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词汇系统内部的调整三方面,分析其日后分化成为同源同形同音词的原因。
  【关键词】:同源同形同音词;分化;原因
  同源同形同音词,是指那些历史上来源于同一个词,但随时间推移使得意义发生分裂的同形同音词,它们在词源上有联系。这一类词的形成过程与偶然形成的同形同音现象相比,具有“同源”的特殊性。与多义词的产生相比,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多义词的产生的词义引申的结果;而同源同形同音词,是词汇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词义分化的产物。词义分化是需要历史现实条件的,是与社会的发展、人的认识的深化紧密相关的。可能促使同源同形同音词分化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的认识的发展导致词汇本义在不同方向的分化
  太古之初,每一个词以字形符号的形式创造出来,它的意义基本都是单纯的、浑含的、不细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产生活经验在增长,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在发展。汉字词汇的意义,便在人日益复杂的语言表达需求中,日益细化。含混统一的词义朝着不同方向分化为多个词义,甚至彼此渐离渐远,最终变得现实感觉意义无联系,而它们在词源上是有联系的,因此是同源同形同音词。
  比如“生”,《说文》解释为“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到了上古时期,“生”字有两个主要意义:一个是“生育”的“生”:《诗·小雅》“父母生我”。另一个是“生死”的“生”:《论语》“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可见上古时期,“生”的词义已发生分化,循着这两条意义线索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两组无关联的义项,变成同源同形同音词。一组由“生育”的“生”发展而来:生?①生育;出生②生长③生存;活(跟“死”相对)④生计⑤生平⑥具有生命力的;活的⑦产生;发生⑧使柴、煤等燃烧。另一组由“生死”的“生”发展而来:生?①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②(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③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④生疏⑤生硬;勉强⑥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前面)。两组义项虽无现实关联,却不可否认其同源关系。
  再如“比”,《说文》解释为“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它的本义是“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在这个意义中,隐含着两个“子意义”,一个是“比较,比齐”,另一个是“接近,挨着”。之后它的词义就朝这两个方向发展开来:“比较,比齐”:《楚辞·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接近,挨着”:《史记·汲黯列传》“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今天“比”的义项就在此基础上分为两组:比?①比较;较量②对着,向着③仿照④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比?①紧靠;挨着②依附;勾结③近来④等到。成为同源同形同音词。
  二、社会的发展导致词汇本义与引申义的分裂
  造词之初,基本上每个词的义项都是单一的,所表达的意义都是具体的、实在的,由此形成每个词最初的“本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的进步,语言表达的需要,词具体实在的“本义”便有了抽象的“引申义”。时代进一步发展,一些具体的历史名词不再被人们所使用,它们的本义消失在了时代的长河中,而它们的引申义却沿用至今。久而久之,造成本义和引申义的脱离,使原本一脉相承的两个义项变得没有关联,而其同源关系不可否认,所以为同源同形同音词。
  如“尊”和“爵”,在古代均为“酒器”之意。周代“尊”各有制,所以引申为尊卑之称,也逐步发展为现在的:尊?①地位或辈分高②敬重;尊崇③敬辞,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物④量词。“爵”由古代的“酒器”,引申为“爵位,爵号,官位”,即为现在的:爵?爵位,是其目前最通用的义项。今日,作为酒器的“尊”和“爵”都已不再使用,“酒器”的义项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消失,只存在于古书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分别记为: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具);爵?古代饮酒的器皿,分别为两者的本义,而分别与“尊?”和“爵?”的引申意义割裂,成为同源同形同音词。
  再如“序”,《说文》解释为“东西墙”,即是它的本义。由此引申出具体意义“正屋两侧东西厢房”“古代学校的别名”;也引申出抽象意义“次第,次序”:《易·文言》“与四时合其序”;《荀子·君子》“长幼有序”。时至今日,“序”的“东西墙”“正屋两侧东西厢房”“古代学校的别名”等义项不再常用,便与抽象意义也是常用义的“次第,次序”分离,形成两组义项:序?①次序②排次序③開头的④在正式内容以前的⑤序文;序?①古代指厢房②古代由地方举办的学校。成为同源同形同音词。
  三、词汇系统内部的调整导致词性的分化
  词义最初的单纯含混,也导致词性的单一、不复杂,而随着引申义、比喻义等的形成,词义不再单纯、简单,不同的词义在使用中也承担起不同的功能,有的“表动作”,成为动词;有的承担“修饰”作用,成为形容词,有的“表程度”,成为副词。用途分工的不同,发展到今天,造成词性的不同。由于词汇系统内部的调整,导致有些不同词性的词看似没有关联,而其同源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为同源同形同音词。
  比如“薄”,“林薄,林木相迫之义”,引申为凡事物相迫都说薄:《尚书》“外薄四海”;《传》说“薄,迫也”;《易经》“雷风相薄”;《左传》“宋师未陈而薄之”等都是“迫”义。相迫则无间可入,物单薄不厚也无间可入,所以又引申为薄厚之薄。发展到现代汉语,表示“薄厚”的“薄”与表示“迫近”的“薄”词性发生分工,前者作为形容词,后者作为动词,于是有了:薄?①薄(báo)②轻微;少③不强健;不壮实④不厚道;不庄重⑤(土地)不肥沃⑥(味道)不浓;淡⑦看不起;轻视,慢待;薄?迫近;靠近。成为同源同形同音词。
  再如“甲”,本义是“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六书故》“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在这个义项中,由“种子萌芽”引申出“第一”的意义,由“种壳”引申出“硬壳”的意义,并在日后逐渐分化发展,承担不同的词性、用法。在现代汉语中,甲?作名词和动词,义为①天干的第一位②居第一位;甲?作名词,义为: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由于本义消失,两组义项看似毫不相关,而其同源关系客观存在,实为同源同形同音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同源同形同音词的产生,是词义分化的结果。通过对同源同形同音词词源的研究及分化原因的探索,可以发现古今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认识的发展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任何事物,都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下应运而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有助于促进对同源同形同音词的理解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许慎(东汉).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 孙良明.词义和释义[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82.
  [3]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 许威汉.训诂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一、我对宗教的认识  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我对宗教的认识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谈。  第一是宗教的起源。有人认为宗教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敬畏,有人认为宗教起源于对超自然力量的渴求,有人认为宗教起源于神话故事,祭祀的需要......我认为综合来说是在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影响下,人们需要一种像
期刊
【摘要】:一部中国画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画的创新发展史。“从传统中进去,再从传统中出来。”大凡在中国画历史上有成就的画家,无一不在这两个基点上能完美结合,才最终获得成功。中国画的创新,必须在传承中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中国画;发展;创新  中国画家要对自身文化深入研究,在理性基础上达到创新意识,产生新的艺术思维,以全新的艺术形式代替古老陈旧的艺术形式,进一步推进中国画向前发展。创新并不等于只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关于鬼的文化观念和表现技巧通过或隐或现的方式流入现代文学的经脉里。“鬼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古代作家关于鬼的观念以及作品所隐含的鬼神母题和“鬼文学”的审美经验等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艺,具有无法替代的艺术价值,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響。笔者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同的“鬼形象”来分析阐释“鬼文化”。  【关键词】:鬼文化
期刊
【摘要】: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发展的学科,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和通过生物间、人类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运用生态系统的相关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动态变化、相互作用等,目的是使景观格局更优美,结构更合理,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研究与可持续景观设计研究在内核上具有一致性,对于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期刊
【摘要】:摇滚乐的起源和发展可追溯到西方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其中著名的摇滚乐队有“披头士”(The Beatles),“滚石”(The Rolling Stones)等。英国摇滚乐,以其独特的旋律,沙哑的音调,一直令众多音乐爱好者沉迷。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元素加入到英国摇滚乐之中。二十世纪晚期另一个英国摇滚乐队“酷玩”(Coldplay)成立,再一次带领人们走进如痴如醉的摇滚世界。  本文主
期刊
【摘要】:《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最著名的小说。作者独具匠心的运用了反讽技术,本文将运用反讽的相关理论,从人物塑造的反讽和情境反讽来解构该小说,探索作者对维多利亚时期,对宗教,对现实社会,两性关系等的独特见解。  【关键词】:约翰·福尔斯;反讽;人物反讽;情境反讽  一、引言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最著名的小说荣获史密斯文学奖和国际笔会银奖。该小说从出版以来
期刊
【摘要】:通过资料查阅了解南京玄武湖、西湖的总体情况,实地调查玄武湖、西湖的植被现状,对玄武湖、西湖的植物景观的植物种类选择、配置方式、空间构成、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的关系及植物景观特色这几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玄武湖、西湖的植物景观特点,针对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玄武湖;西湖;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Abstract】: through literature to unde
期刊
【摘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最南端,这里聚居着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等1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并与缅甸、老挝等国家相邻,地理位置优越,是近年来国内旅游炙手可热且迅速发展的地区之一,而作为西双版纳的主体民族,傣族的灿烂民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与发展。西双版纳傣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当下的旅游行业碰撞交织,使得傣族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情境下被迅速的开发与重构,在
期刊
【摘要】: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要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而基层文化馆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为了确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本文就南京市高淳区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務体系建设中的工作为例,分析了基层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与成效,及其问题;探讨了基层文化馆在服务意识,服务机制,
期刊
【摘要】:语料库文体学将语料库方法与传统文体学分析相结合,为文学作品分析提供了新视角。本研究基于语料库软件Antconc对美国作家索尔贝娄的作品《勿失良辰》的主题词进行分析,通过量化分析,验证了语料库文体学的优势,显示出对传统文体学强大的补充。  【关键词】:Antconc;《勿失良辰》;主题词  引言  《勿失良辰》发表于1956年,标志着作者贝娄创作形式的完全成熟。贝娄通过巧妙的布局,将小说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