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教科书资源,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078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用课堂具体实例说明如何开发和利用历史教科书资源,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课程资源 教科书 学生 历史课堂 教学实效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只有多元化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这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应时代的需要产生了。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了广大一线教师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和工作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因具体的环境的不同,学校间的课程资源会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的。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学校比拥有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学校的课程资源肯定会有较大的缺乏。但即使如此,我们仍可以从实际出发,对有限的课程资源,特别是教材资源进行深挖利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
  教科书是专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在征求大量的一线教师的意见的基础上经多次的去粗存精而编写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课程改革后,新的历史教科书选取了大量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生活,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需要。所以,教科书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基本资源,是核心层的课程资源,条件好的学校应充分用好教科书,条件差的学校更应充分挖掘教科书,用足教科书资源。只有吃透教科书,独具慧眼地挖掘教科书,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才会使历史课堂教学获得肥沃的土壤,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认为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挖掘利用教科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合课文,灵活处理课文内容
  历史教科书中每一课时的篇幅不长,语言精简,但内容量大,结构组成多样,表现形式多样,除了正文部分外,还有目录标题、导入框、楷体字、动脑筋、文献资料、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和活动课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科书,根据实际进行取舍整合课文,引导学生用活教科书,重建新的知识体系,以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这种例子很多,几乎存在在初中历史的每一个课堂中。如在“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的学习中,学生普遍只对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感兴趣,而忽略其他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⑴列宁同志“清扫地球”指的是什么事件?他“清扫”的对象有哪些?⑵为什么说列宁同志是在“清扫地球”而不是“清扫俄国”?⑶列宁“清扫”到中国了吗?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探索。在思考第⑶问时,学生之间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讨论,教师要趁机引导学生阅读同一目的文献资料,并思考:为什么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样,通过整合教科书的内容,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同时训练了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时空观得到发展强化,能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把握,加深对《中国历史》的知识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理解,深刻认识到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俄国学习,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与胜利。在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目时,因其文字篇幅较长,信息量大,涉及内容广泛而深涩,重新整合灵活处理课文内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科书中的文献资料“邓小平语”引导学生探究:⑴“列宁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列宁的思路”比较好?⑵苏联模式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后来僵化了?⑶中国吸取苏联的教训经验提出了怎样的发展模式?这样,使学生把握了苏联前后两种不同的历史发展方式、中国和苏联两种不同的历史发展模式,加深理解“历史是发展的”。
  二、让引言引好路
  历史教科书在每一课前都设计有一小段引言,虽然用语不多,但每段都是编者根据该课的具体内容精心设计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引言,充分发挥引言的潜在价值。或用引言创设历史情境导入新课,或用引言提出问题引发探究导入新课,或用引言勾勒新课的历史线索,或用引言点出新课的重点内容。《北伐战争》的教学中,我是这样使用引言的:课前我请同事把黄埔军校门口的对联在宣纸上写好,一上课就把它贴在黑板上,让学生鉴赏评价。趁学生热情高潮之时提出:“这副对联会张贴在什么地方?体现了什么旨意?”这样,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探究的课堂气氛就轻松地形成了。
  三、让图片动起来
  大量使用图片是历史教科书的一大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是否恰当使用这些插图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这些图片用好了,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热情,引起学生思考,使学生乐于探究,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反之,如果没有使用或使用不当,这些图片就会变成教科书中一个可有可无的图饰,会永远遗忘在历史书中的“角落”。比如《俄国十月革命》中的图片《“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在学习中很少会有学生关注到的。在课堂中我故意抛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是一艘再普通不过的船只了,可它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却非比寻常,在某一天,它的炮声震惊了世界。这艘船的名字叫什么呢?它出现在什么历史事件中?为什么它的炮声会震惊世界?”通过这个图片的使用,让学生体验了十月革命的活生生的历史场景,轻松地掌握了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吸取新知识中增强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又如《美苏争霸》一目中的漫画《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因其形象有趣,极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如果不注意加以利用的话,学生可能笑笑也就罢了。教师不妨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⑴谁在较量?⑵他们的较量反映什么历史事件?⑶该漫画的寓意是什么?这几个问题的答案是简单的,但它却使学生看到了一段复杂的历史现象,轻松地记住了“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史实。总之,历史教科书中的图片形象生动又准确客观地强调了史实的重要,是文字不能替代的。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图片,让学生发展思维,任其思绪翱翔,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
  总之,历史教科书资源的内容本身就是丰厚历史的高度浓缩,是人类发展历史知识长河的精华。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充分挖掘并予以利用,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学会生存.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08).
  [2]朱慕菊. 走进新课堂——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傅建明.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1(7).
  [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其他文献
物理新课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基本理念。既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强调探究学习、鼓励全体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材料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而习题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物理浮力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
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者、神经系统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统而无迹象之可求。”他认为美育是实现世界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陶冶人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完美而和谐地渗透美育呢?笔者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总结看法如下:  一、咬定教材不放松  小学语文教材,是一方芬芳扑鼻,摇曳多姿的美的园圃课。几乎每篇课文都隐藏着美神的纤纤佳影,她轻
“目前,对于别墅市场来说,已经冷到了极点。”亚豪机构分析师表示。一方面由于大市不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市场上别墅同质化程度太高。大部分都是500万元和200-500平米左右的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调控决定着课堂气氛。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师生间、同学间关系正常、和谐、热情,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刻、扎实的印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所以教师应掌握一些课堂调控的艺术。  一、课堂教学要注意审美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要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还要注意自己形象的美。其中包括仪表、语言、行动,凡是涉及“五讲四
莎氏说过:“人是万物的灵长。”在当今语文教学高扬人文性旗帜的背景下,我以为,我们的首要工作便是让孩子在语文课中幸福地成长,使之成为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与巨大的创造力量的人。  今天的语文教学该教给孩子们什么呢?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知识。”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能力。”我想说:“我们该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心境,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发自内心地说:‘我喜欢学习语文’。”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各种方
2011年,北京市实施了农机政策性保险政策,为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保障,包括农机损失保险、农机具机上人员责任保险和农机具第三者责任保险3个险种。市级补贴保
概述我厂是耗能重点用户,而天然气耗量约占能源总耗量的40%,因此加强对天然气的计量管理,提高计量的准确性、可靠性,对节能管理有重要意义。为做好这一工作,我们设计制造了这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材,写作的资源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苏教版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好素材,让学生模仿这些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  苏教版第九册《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具体介绍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随着语文课改地深入,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等观念和做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学生的语文作业却依然沿袭着巩固、掌握知识这一传统的学习途径,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这非常不利于对学生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果我们作业设计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定会在一种愉悦的环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  蚂蚁很嫉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奖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去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起头气呼呼地说:“喂,蜂儿,我问你一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