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一是高中政治学习的一个重要节点,不少初中政治学习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感觉非常不适应。能否适应高中政治的学习,是摆在高中新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政治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厌学,进而可能影响整个高中所有学样的学习。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引导高一新生积极适应,提高学习效率?
一、首先让学生清楚高中政治与初中政治学习特点的变化,帮助学生主动调控学习心理。
1.政治语言的变化
初高中学科虽然相同,但初中重基础,知识比较浅;高中重能力,知识的广度、难度加大。初中的政治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政治以抽象的语言,思维梯度大。在教学中可以多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降低思维难度,循序渐进地培养训练学生以形象,通俗的文字语言与高中抽象性逻辑性强语言互相转化,提升学生的语言“悟”性。
2.思维方式的变化。
初中阶段,很多教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型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把主观题分几类,并因此确定了常见的思维模式。因此,高一学生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思维。而高中政治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变化使很多高一学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当然,只要高一学生能努力摆脱初中的思维定势,就能较快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型思维。
3.内容数量的变化。
高中政治比初中政治的知识内容在“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被动、依赖心理重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
4.考查方式的变化
高中政治采用闭卷方式考查,而初中采用开卷的方式。很多学生无法适应。
二、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心理状态。
第一,树立正确学习的正常心态。经过中考,部分学生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的同学,就错误地认为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但高中政治的难度远非初中政治能比,需要三年的艰苦努力,加上高考的内容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具有很强的选拔性,想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很多知识是不可能一时半会就能掌握并应用的。在教学中,要提倡学生:高一打好基础,高二是关键,高三出成绩,三年各有侧重,培养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第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切忌“死记硬背”,倡导“活学活用”。老师上课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让高一新同学有改变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准备;同时,在课堂上研究讨论各种困难问题,让高一新同学体会、强化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优化学习策略,强化成就思想,科学学习。
高中学生不仅要想学,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第一,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计划先由老师指导督促,再要自己切实完成,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第二,课前预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第三,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上课要专心听讲,重点难点,有的放失,并把老师补充的内容和不能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第四,及时复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復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第五,独立完成作业。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
第六,通过解决疑难问题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对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反复思考或请教同学和老师,并要经常把容易错的地方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请教老师和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2)研究学科特点,逐步培养学生政治解题能力。
第一,精心设计问题或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根据波利亚提出的最佳动机原则,导致学生学习最佳动机的是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和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相信政治是有趣的,所讨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学生在探索的心智活动中能找到乐趣,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积极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学政治的时候要学会读书,把厚书读薄。在读书的过程中掌握"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记忆不读书"两个基本原则,二者合而为一,具体体现在:勾画书本上。凡是勾了的就背,没勾的就不背,就这样把范围缩小,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二,教会学生审题,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审题是发现解法的前提,其重要性可用一句话来概括:“问题想得透彻,意味着问题解决了一半”。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审题,要让学生做到以下几方面:初步的全面理解题意,能清楚地理解全部条件和结论;准确地作出必要的图形,包括示意图;必要时,要把不便进行政治处理的语言化为便于政治处理的语言;发现比较隐蔽的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就应从学生审题这一环节开始抓起,引导学生参与多角度观察,找联系,由表及里抓本质。
要提高阅读速度。也许现在要求同学们“一目十行”实在太难了。但是你今天一行,明天二行,……这样,就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了,特别到高三时,此能力会立大功的。
一、首先让学生清楚高中政治与初中政治学习特点的变化,帮助学生主动调控学习心理。
1.政治语言的变化
初高中学科虽然相同,但初中重基础,知识比较浅;高中重能力,知识的广度、难度加大。初中的政治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政治以抽象的语言,思维梯度大。在教学中可以多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降低思维难度,循序渐进地培养训练学生以形象,通俗的文字语言与高中抽象性逻辑性强语言互相转化,提升学生的语言“悟”性。
2.思维方式的变化。
初中阶段,很多教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型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把主观题分几类,并因此确定了常见的思维模式。因此,高一学生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思维。而高中政治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变化使很多高一学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当然,只要高一学生能努力摆脱初中的思维定势,就能较快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型思维。
3.内容数量的变化。
高中政治比初中政治的知识内容在“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被动、依赖心理重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
4.考查方式的变化
高中政治采用闭卷方式考查,而初中采用开卷的方式。很多学生无法适应。
二、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心理状态。
第一,树立正确学习的正常心态。经过中考,部分学生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的同学,就错误地认为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但高中政治的难度远非初中政治能比,需要三年的艰苦努力,加上高考的内容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具有很强的选拔性,想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很多知识是不可能一时半会就能掌握并应用的。在教学中,要提倡学生:高一打好基础,高二是关键,高三出成绩,三年各有侧重,培养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第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切忌“死记硬背”,倡导“活学活用”。老师上课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让高一新同学有改变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准备;同时,在课堂上研究讨论各种困难问题,让高一新同学体会、强化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优化学习策略,强化成就思想,科学学习。
高中学生不仅要想学,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第一,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计划先由老师指导督促,再要自己切实完成,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第二,课前预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第三,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上课要专心听讲,重点难点,有的放失,并把老师补充的内容和不能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第四,及时复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復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第五,独立完成作业。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
第六,通过解决疑难问题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对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反复思考或请教同学和老师,并要经常把容易错的地方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请教老师和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2)研究学科特点,逐步培养学生政治解题能力。
第一,精心设计问题或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根据波利亚提出的最佳动机原则,导致学生学习最佳动机的是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和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相信政治是有趣的,所讨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学生在探索的心智活动中能找到乐趣,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积极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学政治的时候要学会读书,把厚书读薄。在读书的过程中掌握"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记忆不读书"两个基本原则,二者合而为一,具体体现在:勾画书本上。凡是勾了的就背,没勾的就不背,就这样把范围缩小,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二,教会学生审题,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审题是发现解法的前提,其重要性可用一句话来概括:“问题想得透彻,意味着问题解决了一半”。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审题,要让学生做到以下几方面:初步的全面理解题意,能清楚地理解全部条件和结论;准确地作出必要的图形,包括示意图;必要时,要把不便进行政治处理的语言化为便于政治处理的语言;发现比较隐蔽的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就应从学生审题这一环节开始抓起,引导学生参与多角度观察,找联系,由表及里抓本质。
要提高阅读速度。也许现在要求同学们“一目十行”实在太难了。但是你今天一行,明天二行,……这样,就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了,特别到高三时,此能力会立大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