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瘀血证48例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瘀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正天丸(6g/次,3次/日,口服)治疗偏头痛瘀血证48例,观察治疗前后头痛症状、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以及血浆黏度、脑血流速度的改善程度。结果:正天丸能明显改善头痛缓解时间、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头痛伴症、舌脉象等,降低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以及血浆黏度,有改善或调整脑血流速度的作用。结论:正天丸是治疗偏头痛瘀血证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 正天丸 偏头痛 瘀血证 临床观察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患,尽管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至今未能彻底阐明,但现代研究认为偏头痛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管内皮完整性受到破坏,同时伴有血液黏滞度、血小板聚集力增加等因素有着密切关联,符合中医血瘀证特征[1]。我们应用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瘀血证48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观察对象为2006年11月~2007年1月48例门诊偏头痛患者,均符合偏头痛瘀血证纳入及排除标准[2,3]。男21例,女27例;年龄21~56岁,平均38.4±9.17岁;病程0.5~22年,平均6.92±3.58年。
  治疗方法:予正天丸日3次口服,每次6g。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观察。
  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头痛缓解时间、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头痛伴症、舌脉象等症状、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以及血浆黏度、脑血流速度的改善程度。
  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综合疗效分析:经治疗,痊愈22例,显效14例,好转7例,无效5例,愈显率75.0%,总有效率89.58%。 止痛起效时间:治疗后止痛起效时间为2.67±0.61小时。
  头痛缓解时间:治疗后头痛缓解时间为8.63±4.05小时。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在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头痛伴症(恶心、呕吐、畏光、畏声)、舌脉象等均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X±S,mPs·S,L/s,n=48):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收缩期TCD指标(X±S,CM/s,n=48):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收缩期TCD指标均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讨 论
  偏头痛属于中医学“头风病”、“偏头风”的范畴。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五藏六腑之清气皆上注于头”。如果脏腑功能失调,虚实夹杂,气血不畅,瘀阻清空则发头痛。瘀阻于上,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神明被扰,瘀阻不散,闭塞不通,神明失司,气壅则气血逆乱,血随之而聚。头痛日久不愈,“久病多瘀”、“久痛多瘀”,气血壅滞,气滞血瘀,脑脉瘀阻,不通则痛;瘀久而新血难生,五藏精华、六腑清气难于上注于头,清窍失养,不荣则痛。因此,“瘀血阻滞”必然成为本病共同的病理机制。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机制与血管功能紊乱和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现代检测手段已经证实偏头痛患者存在血管活性物质、血液流变学和颅内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另外研究显示,偏头痛患者的血液黏度显著升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粘附功能亢进,血液处于高黏、高凝状态,无论是发作期和间歇期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等指标均高于正常人。上述偏头痛的典型病理改变都符合中医血瘀证特征。针对“瘀血阻滞”作为本病共同的病理机制,以“活血化瘀止痛”作为本病的治疗大法,可使脑脉复通,气血调畅;瘀血去而新血生,五藏精华、六腑清气复注于头,清窍得养,经上法调治,头痛诸症方可消除。正天丸以活血、通络、止痛为主治,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偏头痛,能使气血运行通畅,缓解或减轻血管痉挛的程度、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等,疗效显著。研究证实正天丸可抑制血小板异常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抑制血栓形成,调节脑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改善脑循环[4],使脑血管处于稳定状态,从而控制偏头痛,以达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 潘殿卿,何新霞,陈玉生.海克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判定和和TCD研究.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5(2):91.
  2 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5-109.
  3 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83-384.
  4 王小娟,郭建生,江艳娟,等.正天丸对血瘀型偏头痛血流动力学及多普勒超声(TCD)的影响.中成药,2001,23(5):343.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参考诸福棠主编《实用儿科学》第6版。1998年2月~2005年8月收治流行性腮腺炎患儿180例,男98例,女82例,年龄4~13.5岁。有并发症者68例,占37.78%,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4.5~13岁,平均8.5岁。68例并发症发生于腮腺炎前4例,占发病者2.22%,占并发症5.89%;与腮腺炎同时发生45例,占发病者25%,占并发症66.18%;发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3年7月~2007年7月共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20例,男2例,女18例;年龄20~58岁;均为口服农药中毒,服毒量80~250ml。  种类:甲胺磷4例,乐果4例,敌敌畏10例,1605农药1例,混配性有机磷农药1例。服毒至就诊时间:33cm,确保达到有效吸痰。C.适时吸痰:常规0.5~1.0小时吸痰1次,痰量较多时,适当增加吸痰次数,切实做到有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治疗经验。方法:38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均给予彻底清除毒物,应用特效解毒剂美兰(亚甲兰)治疗,疗效显著。附以氧气疗法(包括中高流量吸氧,高压氧仓,呼吸机扶助给氧),呼吸兴奋剂合理应用及其他降颅压药、利尿剂,纠正肺水肿、心功能不全药物治疗。结果:美兰治疗愈率100%,平均住院2~3天,呼吸衰竭发生率2.6%,循环衰竭发生率2.6%,意识障碍发生率5.2%。结
期刊
资料与方法  1998年7月~2002年7月收治流行性腮腺炎合并多器官损害患者93例,男63例,女31例;年龄3~6岁12例,7~9岁 29例,>9岁 52例,平均9.7岁。均符合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  方法:均测血、尿、粪常规,PHA、PPD。根据病儿临床症状,选择性检测血、尿淀粉酶、心肌酶、肝功能、肾功能等项目;有头晕、头痛、呕吐、嗜睡(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结果异常者为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期刊
资料与方法  1985年10月~1999年10月收治内科保守止血治疗无效患者27例,男11例,女16例;年龄21~64岁,平均43岁。24小时内咯血量1000ml者4例;初次咯血9例,反复咯血18例;病因为支气管扩张症13例,肺结核8例,肺脓肿3例,支气管炎症2例,肺癌1例。  出血灶定位:根据胸片或原有支气管碘造影片诊断9例,根据胸部CT诊断12例,根据纤支镜面反射诊断5例,根据病史、体征诊断2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微创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将中心静脉导管植入心包内引流积液。结果:治疗CR率96.7%,疗效满意。结论:微创置管引流、注药治疗心包积液能明显提高患者生话质量、延长生存期。  关键词 微创置管引流 全身化疗 恶性胸腹水 心包积液    对象与方法  2004~2007年收治心包积液患者61例,男34例,女27例,年龄16~78岁,平均54.8岁。结核性心包积液17例,化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4年6月~2006年5月于生后3天内收治的经头颅B超或(和)头颅CT检查确诊为Ⅲ~Ⅳ度颅内出血的早产儿作为治疗组,共15例。2002年6月~2004年5月于生后3天内收治的经头颅B超或(和)头颅CT检查确诊为Ⅲ~Ⅳ度颅内出血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共17例。其分度均参照《实用新生儿学》[1]。两组患儿在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围产期病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丹葶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丹葶胶囊观察组30例,丹葶喷雾剂对照组30例,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实验方法。结果:观察组28例(脱落2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29例(脱落1例),总有效率82.7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主要症状改善和理化指标方面比较,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安全性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收治肩周炎患者86例,其中男34例,女52例,年龄36~76岁,病程1个月~3年。  压痛点注射;选用药物为当归注射液2ml,曲安缩松注射液2.5ml,2%利多卡因注射液3ml,肩关节周围找准压痛点常规消毒,选用7号针头垂直进针,针尖抵达骨质后略退1~2mm,注入药物。每3~4天注入1次,总共注射3次。  肩臂功能锻炼方法:①以患者肩关节盂为中心,将手臂下垂伸直,做360°旋前旋后绕
期刊
例1:患者,女,76岁,农民。2006年9月23日初诊,咳嗽、咳痰20余日。自9月下旬开始出现咳嗽、咳黄稠痰,在当地市医院诊断为:左下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Ⅳ级,高血压病Ⅱ期(极高危组),慢性咽炎,胆囊切除术后,脂肪肝病史。诊查:BP160/95mmHg。刻下症见咳大量白色黏痰,咳嗽,纳少怕冷,眠差,夜间不能平卧,双下肢不肿,舌淡暗,苔薄黄白腻,脉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