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孙志纯的新作采用了与他惯用材料不同的丙烯,丙稀颜料给他带来了全新的感觉。他的这批新作已不再是观察后的作品,而是思索引导的创作之果。那些感觉似乎是偶然来到,但是那些偶然来到的、那些刮刀带出来的迹象,却是画家内心里想要迸发出来的心声。
【关键词】 孙志纯;“纯属偶然”;审美意向;人性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前两天孙志纯先生发给我28幅新作,打破了我对他的作品渐渐形成的固有感觉,假如不是他亲自发给我,还真不敢相信是他的近期作品。紧接着,他又发来一张他的个展即将开幕的请柬,四个醒目的展览主题“纯属偶然”。因无主语,亦没宾语,“纯属偶然”就有了特别的理解空间。在他的审美路线上,出现纯属偶然的偶然之作,这些新作采用了与他惯用材料不同的丙烯,丙稀颜料给他带来全新的感觉。也不完全是材料媒介引起的改变,说得严重点,应该是他对自己的创作路线作了审慎的思索,思索引导他的审美判断。他的这一全新感觉是反着来的,与他一贯以来的审美趣味截然不同。以前他是通过观察引导审美,让内心情感与外在的感性感觉混为一体,这批作品与之前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甚至大相径庭,那么这个全新感觉是其语言个性的一个延续还是否定?
不管是浓烈的色彩处理,还那些大刀阔斧的笔触,都像是一阵强烈的台风,将他之前所有作品的感觉一扫而空,即便全新的导航系统亦难找到他的审美家园。难道是他的盛年变法?这个念想闪过,再回首孙志纯先生的每一幅新作,那种坚决果断率性跃然画上,我的眼前浮现一位朝气蓬勃的画家形象,这个形象释放出某种超然物外的自信。审美是感性的现象,那种观察得来的审美更多的是自然之存在,而思索引起的审美带有更多的内在力量,超然物外的自信或许是内在力量的外显。新作中有一幅作品用那么纯粹的蓝色,纯粹到让眼睛感觉炫目,似乎是群青,又比群青略微厚实沉着,使我想起他以前水彩作品的那种飘逸而简约的风格,似乎是反其道而行之。每一幅新作的色彩远比之前水彩作品浓郁,可能是丙烯引起的饱和度,但我想不能归结于丙稀颜料带来的结果,因为丙烯材料同样可通过稀释使其清淡。那么在创作前他想过这个问题吗?他的创作动机可能与之前的作品没关联性,但任何一幅作品都是画家内在性之外化,他不可能没有意识到新作与之前自己求索的审美趣味之间的差异。假如现在的创作与过去还有联系,那么其新作系列的审美趣味是对以往作品的一个否定。
否定的说法可能过于武断,可能是之前审美趣味的发展,可以说是之前语言形式的反向变化。不管是变化还是发展,审美可以完成自我的循环,当它循环到相反的那一面,呈现出来的变化就包含部分的否定,也可能是对之前的肯定后之否定。这个否定或许不是审美层面上,而是对被描绘的物质性现象之否定,因为之前的美感包含更多的物质性,而这次新作是有一个从物质性回返心灵的迹象。感性的印象是一个物质性记忆,再怎么经过技术处理,那个记忆仍然是物质性幻相,当画家意识到这个物质性幻相的时候,就很想从物质性那里走向精神,人都是精神动物,何况画家!
从物质性那里走向内心,必然要经过一个怀疑环节。怀疑曾经的执着,怀疑那些好不容易得来的表现技术,怀疑这怀疑那,最终回到对自己的怀疑。怀疑自己远比怀疑真理痛苦得多,只有自信的艺术家才敢于质疑自己。在这里用怀疑、质疑、否定这些字眼,好像越过了审美界限而到达那个思考的范畴,思考无时无刻不在跨界,也只有思想能够走得很远,当画家走到很远的那个点上,他仍然可以在那个点上面建立全新的感觉,所以他的这批新作已不再是观察后的作品,而是思索引导的创作之果。那些感觉似乎是偶然来到,但是那些偶然来到的那些刮刀带出来的迹象,却是画家内心里想要迸发出来的心声。
这里出现一个反讽的现象,我们不妨稍作分析。那些来到刀下的色彩形块,已不再是具象的感受,又怎么能被说成是画家心里的情感流露呢,是不是画家爱咋样就咋样,外人又怎么相信畫家的意向性选择呢?越往精神去的作品越抽象,越走向自我的个性化作品越难被理解,超凡脱俗总是与流行的审美意识格格不入。伟大的艺术都有那种令人不悦的因素,因为那是一个召唤,将审美判断从熟悉标准引导到陌生感觉,好像审美有一个否定式可能性。审美感觉顺着自然去,还是源自自然又悖逆自然,画家为什么不愿停在自然感觉那里,为什么不直接表现那些有形的自然而选择那些无形的意向。当画家想透一切之后,就想着从有形的约束那里逃向自由,就想着从物质性沉重那里释放出轻松,当所有离个体而去时才能意识到什么是画家自己真正的存在。这就是真正大家最终都走向精神性表现的原因,孙志纯先生近期作品之蜕变是一个不易的挣脱。
从感性对象那里挣脱出来,因为被画对象还是那些自然现象,作画过程必有一个挣脱,使那些来到画家内心里的激发已不再是自然的感觉,好像那个激发里多了一口气,他要将气吐纳出来,好像要将那些自然对象经过一个刮垢磨光的过程,使之符合内心里那个审美意向,而这个审美意向只有经过心灵过滤之后,才能以陌生感突发出偶然的一刹那灵动,那些分不清是感觉还是悟得的形与色随刮刀顺势而来。到底是刮刀带动情绪,还是情绪推动刮刀,估计是一个悬案,即便画家本人亦难细究。就像休谟弄不清楚是印象先于观念还是观念随印象而来,果可能是因,因即是果。观赏他的这批新作,可感受滚滚而来的情绪,作品已不再是自然的反映,而是画家内心情绪的释放,情绪使这批作品有温度,那种感人的激情。情绪是偶然的现象,“纯属偶然”似可诠释为偶然之情绪,唯有情绪是心灵最真。当然不能说之前的作品不真,那时候其作品的真是对自然的反映,而现在作品之真是发自内心,因此,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发生了一个由此及彼的转向,从物之描画朝向心之呈现,心之所向不再是偶然,更是艺术之必然。
“纯属偶然”可能是一个偶然来到心里的念想,但作为一个创作个案来说,却有一个不是偶然的创作问题,值得我们将它提出来。创作到底是一个先因后果还是先果究因的现象,因果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首先要考察孙先生的审美意向如何产生的问题,我们可以怀疑在他的头脑里存有那些形式化意向,那些意向形成很可能是丙烯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换另一个画家都会出现同样的作品。这个说法全部否定了前文所有的分析,材料决定论肯定不等于艺术思考,艺术思考也不是材料媒介所能替代得了的。材料媒介再怎么神奇,终归是物质,物质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它不可能自身变为精神,它要有精神的活动。只有画家的内心活动才能使材料媒介鲜活起来,于是就有画家想画画到了那种不画画难受的程度,画画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孙先生之前就做了这件很简单的事。当他把很简单的事做到很不简单的时候,他发现那不是他的审美归宿,于是有了这批蜕变的全新作品。这不是小说式的夸张语言,可能带有点不经画家认可的随意揣测,还好,学术分析允许逻辑推理,我奉劝自己一定要合情合理看问题。 事实上,画家作画完全是一件求情求理的事,就是要在那幅作品里有自己的情又合自己的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孙先生之前的作品,恕我冒昧,情理之中有余,意料之外不足。这只是一个概观式判断,主要是为了文章分析之便,可能与真实情况不符。应该说孙先生最早那批简约的水彩作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在他的心中有股浓厚的情,那些简约的水彩形式感形成了他的审美之理,同时又有那种简约处理带来的惊奇。但艺术之悖论是一个画家不可能重复一个感觉,他渐渐地回到感性世界,那个感性世界足够他画一阵子,他的处理技术与内在境界越来越纯熟,也在这个过程中登上了情理之中的巅峰,到了不必看标签即可辨识他的作品。发展到了这个程度,画家是功成名就,等待不断传来的赞美之声。他不是到此为止容易满足的画家,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正是在这一点上我对他感佩至深。
否定别人容易,否定外在事物不难,唯独否定自己不易且难。何况是否定自己曾经获得的成就,否定可能不是一个严谨的词,质疑会更加确切一些。质疑早期作品里那些情与理,那些真情与那些越来越贴近自然的理,自然在他的手里变得顺从。意料之外没有了,之前的创作活动告一段落,这期新作使人耳目一新,意外的惊奇再次来到作品里。可以感觉到他在这批新作的创作状态,肯定是那种一鼓作气而浩然率真,一种深入到内心里的任性,好像要把慢慢在内心里形成的意向呈现出来,到了那种不如此不痛快之境。
分析到此,畫家内心里的那个审美意向源自哪里的问题,似乎有那么点清晰起来了,审美意向是源自自然又从于内心。从于内心的成分多了,意料之外的形式感更强,顺乎自然的成分多了,看似合情合理也使人愉悦,缺少了一点使人不悦之感。艺术作品到底要使人愉悦还是令人不悦,这或许是一个无法论证的问题。但是,有一条律令是所有事都要符合人性,既要符合审美形式,又要发自画家的心性。
孙先生心里开始有了质疑,可理解为心性不老,也是他的生命力旺盛之征兆,他已到了那种不顺心不罢休的创作高度。一件好的作品肯定是要符合画家的心性,至于个性语言要不要符合自然之理尚需要更多分析,假如艺术是精神产物,那么它要回到人性。而人性,只有人性,才是艺术最后的归宿。
作者简介: 黄永生,集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协水彩画会副会长,福建省美协水彩艺委会副主任,全国水彩高级研究专业认证委员会特聘导师,厦门水彩画会会长,厦门桃源书画院院长。
【关键词】 孙志纯;“纯属偶然”;审美意向;人性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前两天孙志纯先生发给我28幅新作,打破了我对他的作品渐渐形成的固有感觉,假如不是他亲自发给我,还真不敢相信是他的近期作品。紧接着,他又发来一张他的个展即将开幕的请柬,四个醒目的展览主题“纯属偶然”。因无主语,亦没宾语,“纯属偶然”就有了特别的理解空间。在他的审美路线上,出现纯属偶然的偶然之作,这些新作采用了与他惯用材料不同的丙烯,丙稀颜料给他带来全新的感觉。也不完全是材料媒介引起的改变,说得严重点,应该是他对自己的创作路线作了审慎的思索,思索引导他的审美判断。他的这一全新感觉是反着来的,与他一贯以来的审美趣味截然不同。以前他是通过观察引导审美,让内心情感与外在的感性感觉混为一体,这批作品与之前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甚至大相径庭,那么这个全新感觉是其语言个性的一个延续还是否定?
不管是浓烈的色彩处理,还那些大刀阔斧的笔触,都像是一阵强烈的台风,将他之前所有作品的感觉一扫而空,即便全新的导航系统亦难找到他的审美家园。难道是他的盛年变法?这个念想闪过,再回首孙志纯先生的每一幅新作,那种坚决果断率性跃然画上,我的眼前浮现一位朝气蓬勃的画家形象,这个形象释放出某种超然物外的自信。审美是感性的现象,那种观察得来的审美更多的是自然之存在,而思索引起的审美带有更多的内在力量,超然物外的自信或许是内在力量的外显。新作中有一幅作品用那么纯粹的蓝色,纯粹到让眼睛感觉炫目,似乎是群青,又比群青略微厚实沉着,使我想起他以前水彩作品的那种飘逸而简约的风格,似乎是反其道而行之。每一幅新作的色彩远比之前水彩作品浓郁,可能是丙烯引起的饱和度,但我想不能归结于丙稀颜料带来的结果,因为丙烯材料同样可通过稀释使其清淡。那么在创作前他想过这个问题吗?他的创作动机可能与之前的作品没关联性,但任何一幅作品都是画家内在性之外化,他不可能没有意识到新作与之前自己求索的审美趣味之间的差异。假如现在的创作与过去还有联系,那么其新作系列的审美趣味是对以往作品的一个否定。
否定的说法可能过于武断,可能是之前审美趣味的发展,可以说是之前语言形式的反向变化。不管是变化还是发展,审美可以完成自我的循环,当它循环到相反的那一面,呈现出来的变化就包含部分的否定,也可能是对之前的肯定后之否定。这个否定或许不是审美层面上,而是对被描绘的物质性现象之否定,因为之前的美感包含更多的物质性,而这次新作是有一个从物质性回返心灵的迹象。感性的印象是一个物质性记忆,再怎么经过技术处理,那个记忆仍然是物质性幻相,当画家意识到这个物质性幻相的时候,就很想从物质性那里走向精神,人都是精神动物,何况画家!
从物质性那里走向内心,必然要经过一个怀疑环节。怀疑曾经的执着,怀疑那些好不容易得来的表现技术,怀疑这怀疑那,最终回到对自己的怀疑。怀疑自己远比怀疑真理痛苦得多,只有自信的艺术家才敢于质疑自己。在这里用怀疑、质疑、否定这些字眼,好像越过了审美界限而到达那个思考的范畴,思考无时无刻不在跨界,也只有思想能够走得很远,当画家走到很远的那个点上,他仍然可以在那个点上面建立全新的感觉,所以他的这批新作已不再是观察后的作品,而是思索引导的创作之果。那些感觉似乎是偶然来到,但是那些偶然来到的那些刮刀带出来的迹象,却是画家内心里想要迸发出来的心声。
这里出现一个反讽的现象,我们不妨稍作分析。那些来到刀下的色彩形块,已不再是具象的感受,又怎么能被说成是画家心里的情感流露呢,是不是画家爱咋样就咋样,外人又怎么相信畫家的意向性选择呢?越往精神去的作品越抽象,越走向自我的个性化作品越难被理解,超凡脱俗总是与流行的审美意识格格不入。伟大的艺术都有那种令人不悦的因素,因为那是一个召唤,将审美判断从熟悉标准引导到陌生感觉,好像审美有一个否定式可能性。审美感觉顺着自然去,还是源自自然又悖逆自然,画家为什么不愿停在自然感觉那里,为什么不直接表现那些有形的自然而选择那些无形的意向。当画家想透一切之后,就想着从有形的约束那里逃向自由,就想着从物质性沉重那里释放出轻松,当所有离个体而去时才能意识到什么是画家自己真正的存在。这就是真正大家最终都走向精神性表现的原因,孙志纯先生近期作品之蜕变是一个不易的挣脱。
从感性对象那里挣脱出来,因为被画对象还是那些自然现象,作画过程必有一个挣脱,使那些来到画家内心里的激发已不再是自然的感觉,好像那个激发里多了一口气,他要将气吐纳出来,好像要将那些自然对象经过一个刮垢磨光的过程,使之符合内心里那个审美意向,而这个审美意向只有经过心灵过滤之后,才能以陌生感突发出偶然的一刹那灵动,那些分不清是感觉还是悟得的形与色随刮刀顺势而来。到底是刮刀带动情绪,还是情绪推动刮刀,估计是一个悬案,即便画家本人亦难细究。就像休谟弄不清楚是印象先于观念还是观念随印象而来,果可能是因,因即是果。观赏他的这批新作,可感受滚滚而来的情绪,作品已不再是自然的反映,而是画家内心情绪的释放,情绪使这批作品有温度,那种感人的激情。情绪是偶然的现象,“纯属偶然”似可诠释为偶然之情绪,唯有情绪是心灵最真。当然不能说之前的作品不真,那时候其作品的真是对自然的反映,而现在作品之真是发自内心,因此,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发生了一个由此及彼的转向,从物之描画朝向心之呈现,心之所向不再是偶然,更是艺术之必然。
“纯属偶然”可能是一个偶然来到心里的念想,但作为一个创作个案来说,却有一个不是偶然的创作问题,值得我们将它提出来。创作到底是一个先因后果还是先果究因的现象,因果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首先要考察孙先生的审美意向如何产生的问题,我们可以怀疑在他的头脑里存有那些形式化意向,那些意向形成很可能是丙烯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换另一个画家都会出现同样的作品。这个说法全部否定了前文所有的分析,材料决定论肯定不等于艺术思考,艺术思考也不是材料媒介所能替代得了的。材料媒介再怎么神奇,终归是物质,物质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它不可能自身变为精神,它要有精神的活动。只有画家的内心活动才能使材料媒介鲜活起来,于是就有画家想画画到了那种不画画难受的程度,画画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孙先生之前就做了这件很简单的事。当他把很简单的事做到很不简单的时候,他发现那不是他的审美归宿,于是有了这批蜕变的全新作品。这不是小说式的夸张语言,可能带有点不经画家认可的随意揣测,还好,学术分析允许逻辑推理,我奉劝自己一定要合情合理看问题。 事实上,画家作画完全是一件求情求理的事,就是要在那幅作品里有自己的情又合自己的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孙先生之前的作品,恕我冒昧,情理之中有余,意料之外不足。这只是一个概观式判断,主要是为了文章分析之便,可能与真实情况不符。应该说孙先生最早那批简约的水彩作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在他的心中有股浓厚的情,那些简约的水彩形式感形成了他的审美之理,同时又有那种简约处理带来的惊奇。但艺术之悖论是一个画家不可能重复一个感觉,他渐渐地回到感性世界,那个感性世界足够他画一阵子,他的处理技术与内在境界越来越纯熟,也在这个过程中登上了情理之中的巅峰,到了不必看标签即可辨识他的作品。发展到了这个程度,画家是功成名就,等待不断传来的赞美之声。他不是到此为止容易满足的画家,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正是在这一点上我对他感佩至深。
否定别人容易,否定外在事物不难,唯独否定自己不易且难。何况是否定自己曾经获得的成就,否定可能不是一个严谨的词,质疑会更加确切一些。质疑早期作品里那些情与理,那些真情与那些越来越贴近自然的理,自然在他的手里变得顺从。意料之外没有了,之前的创作活动告一段落,这期新作使人耳目一新,意外的惊奇再次来到作品里。可以感觉到他在这批新作的创作状态,肯定是那种一鼓作气而浩然率真,一种深入到内心里的任性,好像要把慢慢在内心里形成的意向呈现出来,到了那种不如此不痛快之境。
分析到此,畫家内心里的那个审美意向源自哪里的问题,似乎有那么点清晰起来了,审美意向是源自自然又从于内心。从于内心的成分多了,意料之外的形式感更强,顺乎自然的成分多了,看似合情合理也使人愉悦,缺少了一点使人不悦之感。艺术作品到底要使人愉悦还是令人不悦,这或许是一个无法论证的问题。但是,有一条律令是所有事都要符合人性,既要符合审美形式,又要发自画家的心性。
孙先生心里开始有了质疑,可理解为心性不老,也是他的生命力旺盛之征兆,他已到了那种不顺心不罢休的创作高度。一件好的作品肯定是要符合画家的心性,至于个性语言要不要符合自然之理尚需要更多分析,假如艺术是精神产物,那么它要回到人性。而人性,只有人性,才是艺术最后的归宿。
作者简介: 黄永生,集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协水彩画会副会长,福建省美协水彩艺委会副主任,全国水彩高级研究专业认证委员会特聘导师,厦门水彩画会会长,厦门桃源书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