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一则故事令我感慨。
有一个官员来到阎王殿,声称自己生前无论到哪里,只喝一杯清水,无愧于鬼神。阎王说,设立官职是为了治理民众的事情,仅认为不要钱就是好官,那么把木偶放在大堂上,它连一杯水也不喝,不更胜过你么?官员辩解道,我虽不为,也没有出什么大问题。阎王怒曰: 不为就是最大的问题。
为官不为,历朝历代大有人在,几成顽瘴痼疾,成为当政者心头之患,更为群众深恶痛绝。
其实,近年来,教育队伍中,为师不为者也屡见不鲜!
成长中的孩子不可避免地要犯下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错误,这时理应得到教师第一时间的批评纠正、教育引导,就像树苗需要老农及时修枝剪杈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样。可是,一段时间以来,这种“常理”在一些学校却遭到了“颠覆”: 有的教师利欲熏心,一头钻进钱眼里,吃拿卡要,戴有色眼睛看人,课堂不讲辅导班讲,靠有偿家教或推销教辅资料牟利,该做的事情却不愿做;有的对待工作不尽心尽力,不积极主动,不学习钻研业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职业倦怠,尸位素餐,本领恐慌,教学无方,管理乏力,该做的事情却不会做;有的以弱者自居,怕批评学生“引火烧身”,对一些棘手问题,能推则推,能躲就躲,即使分内之责也推诿、扯皮,做“好好先生”,该做的事情卻不敢做。
古人云,为官避事平生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理念固然重要,但绝不能矫枉过正,漠视学生的过错,不敢对学生说重话,怕被指责为“伤害学生心灵,侵犯学生权益”,就不愿、不会、不敢批评学生。滥用惩罚肯定不对,但如果教师总是一味地讨好和迁就学生,即使学生有了错误也不予以过问,长此以往,“教不严,师之惰”。可以肯定地说,教师在教育中合理地运用惩罚,不仅没有过错,反而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履行的职责。
客观上讲:信息时代的师道尊严被“颠覆”。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师生关系不再是“我讲你听”的惟师命马首是瞻,而是平等的首席。家长和学生最喜欢的不再是好心的严师,而是全才型温柔智慧的能者。同时,老师批评学生,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最难的也是家长的支持。如果护犊心切,容不得孩子在校受一丝“委屈”,那么老师的压力会更大。只要老师批评得对,家长就应该闻过则喜。只有在家校共育的基础上,教育方式建立起信任的情况下,才能让孩子在家校这两个重要教育平台上真正健康茁壮成长。
对教师教育惩罚没有清晰的法律依据。像《教育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这些法规光有宽泛的原则要求,而缺乏具体明确的界定,操作性不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让人感到无所适从。在遇到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时,教师还是觉得有些模糊,因而会犹豫不决。
当然,我们也不讳言少数老师师德境界不高,职业倦怠,师能欠佳,本领恐慌,对学生不会批评,不敢批评,不愿批评。但是,“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是职业的追求,也是做人的境界。老师干的是良心活,有错不指,有偏不纠,错失了孩子的最佳纠正期、成长期就是一种罪过。打铁还需自身硬,生活不相信眼泪,命运不同情弱者。教师们不要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要勤于学习,不断实践,反思借鉴,用情用智用心教育学生、发展学生、完善学生,才是教育的真谛、为师职责。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翼云中学)
有一个官员来到阎王殿,声称自己生前无论到哪里,只喝一杯清水,无愧于鬼神。阎王说,设立官职是为了治理民众的事情,仅认为不要钱就是好官,那么把木偶放在大堂上,它连一杯水也不喝,不更胜过你么?官员辩解道,我虽不为,也没有出什么大问题。阎王怒曰: 不为就是最大的问题。
为官不为,历朝历代大有人在,几成顽瘴痼疾,成为当政者心头之患,更为群众深恶痛绝。
其实,近年来,教育队伍中,为师不为者也屡见不鲜!
成长中的孩子不可避免地要犯下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错误,这时理应得到教师第一时间的批评纠正、教育引导,就像树苗需要老农及时修枝剪杈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样。可是,一段时间以来,这种“常理”在一些学校却遭到了“颠覆”: 有的教师利欲熏心,一头钻进钱眼里,吃拿卡要,戴有色眼睛看人,课堂不讲辅导班讲,靠有偿家教或推销教辅资料牟利,该做的事情却不愿做;有的对待工作不尽心尽力,不积极主动,不学习钻研业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职业倦怠,尸位素餐,本领恐慌,教学无方,管理乏力,该做的事情却不会做;有的以弱者自居,怕批评学生“引火烧身”,对一些棘手问题,能推则推,能躲就躲,即使分内之责也推诿、扯皮,做“好好先生”,该做的事情卻不敢做。
古人云,为官避事平生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理念固然重要,但绝不能矫枉过正,漠视学生的过错,不敢对学生说重话,怕被指责为“伤害学生心灵,侵犯学生权益”,就不愿、不会、不敢批评学生。滥用惩罚肯定不对,但如果教师总是一味地讨好和迁就学生,即使学生有了错误也不予以过问,长此以往,“教不严,师之惰”。可以肯定地说,教师在教育中合理地运用惩罚,不仅没有过错,反而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履行的职责。
客观上讲:信息时代的师道尊严被“颠覆”。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师生关系不再是“我讲你听”的惟师命马首是瞻,而是平等的首席。家长和学生最喜欢的不再是好心的严师,而是全才型温柔智慧的能者。同时,老师批评学生,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最难的也是家长的支持。如果护犊心切,容不得孩子在校受一丝“委屈”,那么老师的压力会更大。只要老师批评得对,家长就应该闻过则喜。只有在家校共育的基础上,教育方式建立起信任的情况下,才能让孩子在家校这两个重要教育平台上真正健康茁壮成长。
对教师教育惩罚没有清晰的法律依据。像《教育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这些法规光有宽泛的原则要求,而缺乏具体明确的界定,操作性不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让人感到无所适从。在遇到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时,教师还是觉得有些模糊,因而会犹豫不决。
当然,我们也不讳言少数老师师德境界不高,职业倦怠,师能欠佳,本领恐慌,对学生不会批评,不敢批评,不愿批评。但是,“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是职业的追求,也是做人的境界。老师干的是良心活,有错不指,有偏不纠,错失了孩子的最佳纠正期、成长期就是一种罪过。打铁还需自身硬,生活不相信眼泪,命运不同情弱者。教师们不要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要勤于学习,不断实践,反思借鉴,用情用智用心教育学生、发展学生、完善学生,才是教育的真谛、为师职责。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翼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