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在智慧中浸润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_s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堂以其特有的体验式、开放性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让老师们欣喜不已。随着实践的深入,不少老师却从开始的激动逐渐走向困惑,在强调创新、追求前卫中迷失了方向,在“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平等对话”等理念的束缚中,迷失了自我。于是,热热闹闹的课堂背后,透射着“德”的无奈,“育”的无力。要温度,也要深度,品德课堂的生命活力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热闹上,更需要思维的力度,道德的内化与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指引。品德课堂是学校进行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孩子的课堂生活直接影响着他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只有批判地审视品德课堂的教学现状,并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才会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我们今后前进的步伐才会更稳健。
  一、 智慧的课堂,请从智慧的解读开始
  【案例】一位老师在执教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一册《小马虎旅行记》时,创设了故事般的情境,教材中的“儿童——丁丁”,在马虎国的种种荒诞离奇的事引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在笑声中体会到“小马虎”的辛酸之后,老师继续按照教材的要求提出,请孩子们续编这个“小马虎”的故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纷纷想象丁丁还会出现哪些马虎粗心造成的错误,指责之声不绝于耳。这时的课堂教师已经无法控制,最终仍然没有让孩子明白该怎样克服马虎的坏习惯。
  【反思】教材,你读懂了吗?在故事的情境中,让儿童体会“马虎”造成的麻烦,这是值得肯定的。可教材安排续编这个“小马虎”的故事,并不是要学生想象教材中的“儿童”是怎样继续犯错的,而是引导学生续想“小马虎”如何改掉这个毛病。案例中的课堂看似热闹,实际上却偏离了令学生从“培养细心,不马虎的品质”的教育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回到了起点。重复的教学设计,没能帮助学生解决急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通过努力,找到克服粗心马虎这个坏习惯的方法。而且我们都知道,低龄儿童常常喜好找别人的毛病,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没有思维深度地重复教材中“丁丁”的错误,不仅没有帮助孩子由故事联想到自己,对平时的习惯进行反思,反而助长了他们“严于对人,宽于对己”的行为。
  【对策】同样的运用教材中的续编故事环节,在充分感受到“马虎”给自己及他人的生活带来的麻烦和辛酸之后,启发学生想想“丁丁喜欢这次旅行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他改掉马虎的坏习惯呢”?再次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续编故事,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指导、帮助教材中的“儿童”克服“马虎”的毛病,这样帮助“丁丁”脱险的过程也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仔细认真的品质”。课堂上,虽说师生以童话故事为线索,谈论的是故事情节的发展,实际上是引领儿童经历生活中的真实事情,真正帮助课堂上的儿童实现精神成长。
  二、 回归生活,用孩子的心灵看世界
  【案例】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册《平安回家》一课的教学中,老师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帮助学生学习“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学会看交通信号灯,开展了这样的活动:让一个学生手举红绿灯的指示牌,另外几个学生扮演车辆及行人在不同的车道看不同的信号灯,或停或行,或转弯。在全班集体指导后,又分小组活动。学生从开始积极地投入游戏到后来无聊地走来走去,大部分时间就这样在喧嚣中度过,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反思】这是孩子的生活吗?面对这种热闹背后只有浮躁与肤浅的课堂,我们不禁质疑:课堂上这样的活动有意义吗?这应该属于生活情境的模拟游戏活动,活动的初衷是好的,却没有考虑到“红灯停,绿灯行”的常识,孩子早在幼儿时期就已经通过儿歌、童谣等有所接触,并在父母的引导下,在生活情境中多次体验感悟。教师授课时只要调动起这些生活经验,哪怕没有安排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的头脑中也会自动浮现出这些情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扮演交通信号灯、模拟车辆的方式是在回(下转第54页)(上接第52页)归生活、帮助体验,还是在造就机器、以致更脱离实际?答案显然是后者。事实上过于简单的分小组活动不仅重复耗时,也逐渐消磨了孩子的学习热情。
  【对策】本课课题是《平安回家》,先让孩子们观察从学校回家的路上会遇到哪些交通标志、信号、标线,然后画一画回家的路线图。课堂上就以一条相对复杂的路线为例,用孩子喜欢的下“交通棋”的形式进行游戏活动。将教材中出现的及常见的交通标志、人行横道、路口的多向红绿灯以及过街行人按钮,用图片的形式一一出示,教师有意识地渗透交通规则。孩子们在快乐地送“小明”(虚拟人物)回家的路上便自觉意识到交通安全有多么重要,原先比较难认、难记的交通标志、标线也在“寓教于乐”的生活化方式中被牢记。实践证明,真正源于儿童生活,更贴近儿童生活的课堂才能提高品德学科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即使结束了,但真正的生活才刚开始,品德课的教学就是要为学生打开生活之门,由学生自己在真实的、每天面对的生活情境中继续完成对身边人的新认识、新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 成功的期许,让课堂生活灿如夏花
  【案例】我曾经在全区执教一节公开课(《品德与社会》第二册《有多少人为了我》),导入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许许多多人正为我们辛勤付出,于是安排分小组讨论并记录下“在社会中,到底有多少人在为我的健康成长、幸福生活而忙碌”?再请组长以竞赛的方式汇报,而其他学生只有等待。当孩子说得兴起时,我又怕耽误太多时间而影响后面的教学,便赶紧打断。学生那执著高举的小手,被打断的黯淡眼神,让人深思……
  【反思】鼓励,你学会了吗?公开课上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遇到小组讨论总会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来汇报。长此以往,课堂创造出的是个别的精英,大多数学生却成了课堂上的“多余人”“冷漠者”。在上一课例中,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语言 “抢断”学生的发言……这样的唯教案、唯自我的教学难道还是“人的教育”吗?善于表现,充满求知欲的学生遭到这样的打击,还能再开启那“德性生长”的大门吗?答案是否定的。
  【对策】课堂是儿童正在进行的生活,这个特定的生活空间,是孩子成长的精神家园,精神生命的成长需要激励。在上一课例中,我们不妨给孩子自主的权利,在各小组讨论完毕后选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成员予以补充。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被调动起来,听得也格外认真。老师也努力倾听,别急着“过教案”,学生补充的劳动者越多,不正说明“为我们成长付出辛劳的人”越多吗?同时还应及时鼓励后来积极补充的孩子,说明他们是生活的有心人啊!当学生心情愉悦时,相信他们的内心体验更深刻,道德评价更准确,反应更敏捷,品德教学也将走进“带着情绪去体验情境的第三个时代”(斯托曼)。
  在新课程理念下,近距离审视我们的日常教学实践,不难发现真正的品德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塑造的是人格,唤起的是精神,品德教育具有更长远的意义。因此,着眼于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品德课堂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我相信,当我们在课堂上与孩子实现沟通心灵的对话时,课堂就会流淌美妙的旋律,师生在这如歌的美丽中栖居,精神升华了、人格提升了,课堂教学就是美丽的、有价值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放眼孩子的生命成长,改造我们的课堂,放飞孩子的想象,那么教与学就都将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其他文献
计算课是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课型,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计算课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像一杯白开水,显得枯燥无味。那么如何添加配料,让白开水变成每个学生都喜欢喝的饮料?在教学备课四年级的《笔算两位数乘三位数》一课时,我一直也有这样的困惑:在学生已有的笔算知识基础上,应该如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提高课堂的效率?又该如何避免学生的轻视现象,让他们能真正地静下心认真地去学呢?笔算,四年级的学生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一练有这样一题:  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从题目本身来看,老师们普遍认为偏难:过去“奥数”的题目现在作为第一层次的练习题,学生理解思考上难度较大,所以为学生搭建思维的“脚手架”很有必要。基于这样的考虑,往年教学此内容时,不少老师都不敢放手,教学过程大体如下:  师:读完题目,你获得哪些
情感向来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复杂生理现象,要想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离不开情感教育,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来说,尤为如此。小学思想品德是学生健全人格及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土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营造和谐气氛,引发师生情感共鸣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自身应该带着积极、亲切的情绪,这样才能主导整个课堂的气氛,营造轻松的课
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产生舒适感受,产生最佳效益。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课堂犹如一个“微型的社会”,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让学生有真真切切的“以人为本”的和谐之感,让学生在这种和谐之感中享受学习乐趣。下面,我就以自己的语文课堂为实例,谈谈对
一次与同事聊天,谈及如何让学生学会创新,同事埋怨现在的教育与社会体制没有给孩子一个全方位的生活空间,作文教学依然只能“牵着牛鼻子”走“老八股”的路子,学生根本不能体会课标所要求的“作文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 有的只是“穿新鞋而走老路”的情形,大量的学生作文照样是形式单调、内容空洞、感情虚假。对此笔者以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主动创造新生。只要教者提供足够的写作训练空间,还学生以施展才华的天地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虽然已上完一堂课,但是对于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却毫不清楚;或者在教师的备课本上明明写有三维教学目标,但课堂内却未见其踪影。看来这教学目标,这教学之灵魂,还没有在一些老师心中引起重视。而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是评价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它绝不是为了完成教案文本而去履行的 “公事”,而是保障教学过程中师生具有明确的共同指向的必不可少的设计。教学目标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教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逐步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的不懈追求。课堂中教师如何才能与孩子打成一片,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目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倾力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作为一名教师,想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十分重视课堂氛围的作用,去创造良好的积极的课堂氛围,使之成为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提高觉悟的催化剂。想优化好课堂教学氛围,就要从下面几点入手:  首先,处
见到刘敏涛的前一天,她在剧组拍戏,半夜收工后,她一直在回味角色。第二天早晨5点多,她就醒了,继续琢磨昨天的戏,越琢磨越对,越想越开心。直至采访时,还没回过神,描述起来,神采飞扬的。从小野到大  儿时,刘敏涛拥有三个外号:“小辣椒”、“小蚂蚱”“小芋毛”。因为她嘴硬要强,喜欢蹦蹦跳跳,头发少又软。她给我们讲了两个儿时的故事,带着青春年少时的荒野,又令人遐想,显得可爱迷人。  她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次
《信任》是一篇充满生活哲理的文章。它讲述了一对夫妇因对桃园告示牌感到好奇,于是驱车前往桃园自采桃子的故事。文中沒有出现第三个人物,但“告示牌”“留言条”“猫”“狗”的侧面描写烘托出了桃园主人真诚、朴实的心。文末“那片果林、那间小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一个朴实而又真诚的地方。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揭示出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深意,平实却又发人深省。  听障学生由于听觉
“太阳照着的时候,那水在微风里摇晃着,宛然是西方小姑娘的眼。”(《瑞士》)  “那两边平水上的冰,被当众乱冰挤破了,往岸上跑,那冰能挤到岸上有五六尺远。”(《老残游记》)  这两段话分别引自朱自清的《瑞士》和刘鹗的《老残游记》。上至清末的刘鹗,下至现代的朱自清,都把游记写得惟妙惟肖,意蕴深邃。其中,《老残游记》还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影响巨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  由以上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