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馒头引发的事件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wh14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名中学老师,09年8月在南京哓庄学院进行专业培训。午餐时间,我和在校的大学生们一起购买饭菜,隐约中听见有人叫:“周老师。”我回头看了一下,并没有发现我认识的人,心想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应该不会有人认识我,可能是我听错了或是在叫别人吧。我购买完饭菜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尽情享用。没过多久,一个穿着朴素,身体健壮,皮肤略显黝黑的大学生端着饭盒站在我面前叫了声:“周老师。”我下意识地“啊”了一声,脑海中迅速搜索此人信息,并得出一结论:面熟。那大学生和我面对面坐了下来说:“周老师,你不认识我啦!我是08届高三12班的李斌啊。”他见我仍在思索又用稍带害羞的语气说,“我,我就是那个在食堂踢馒头的学生。”经他这么一提醒我恍然大悟,原来是他。
  那是在他读高二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有一天我值班,和往常一样来到食堂维持课间餐秩序。李斌匆忙买了四个馒头一杯豆浆。他一手拿着馒头,一手拿着豆浆和同学有说有笑找位置就餐,就在他转身落座的时候,一不小心手里的一个馒头掉在地上:本以为他会捡起来放进食堂指定的剩菜剩饭桶里,可是接下来的一幕让我愤怒了。他先是爆出一句粗口,接着又甩起一脚把馒头踢飞了,馒头在地上滚出很远的一段距离。我上前严厉地责问道:“你哪个班的?把食堂当球场啊!馒头是球啊!这样糟蹋粮食不怕天打雷劈啊!”刹那间,食堂所有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在我和他的身上。我命令他去把馒头捡起来,他立在原地不动,只是脸涨得通红。我提高嗓门说:“怎么着,不捡是吧。”他边上一位同学见我一副不善罢甘休的架势,赶紧跑过去帮他捡了起来。我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说:“先吃饭,吃完别走,好好反思反思。”
  课间餐结束后,我带着他来到办公室,苦口婆心地从“粒粒皆辛苦”谈到尊敬别人、学会感恩等等,而他只是默默地低着头。我曾多次试图打开他的话匣,换回的只是“呃”、“是”、“没有”、“不是”、“知道”等简短的几个字。多年与学生打交道的经验告诉我,这样的学生仅仅说教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必须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让他内心深处有所触动,才能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目的。于是我问道:“你住校吗?”他回答:“是。”我接着又问:“明天早晨5:30到食堂来有困难吗?”他回答:“没有。”我说:“那好,明天早晨5:30我在食堂等你。你先回去吧!”
  第二天早晨5:30我准时到食堂,透过玻璃门,远远地看见李斌早已在那等我。见了面,我说:“你很守承诺,是个讲信用的人。”经我这么一表扬,他放松了许多。冬天的早晨5:30,天刚蒙蒙亮,可食堂里却是灯火通明,热气腾腾。师傅们正各自忙着手里的活。我们来到面点张师傅面前,简单说明情况后张师傅向我们介绍了馒头的制作过程,尤其对和面、揉面过程做了详细介绍和演示。张师傅拿出一小碗面粉,调好水和面粉的比例对李斌说:“来!同学,你试着揉一团面。”李斌看了我一眼接过面盆。我说:“你试试吧。”他洗了手开始试着揉面,刚开始手上、盆边粘得到处都是潮湿的面粉,他有点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张师傅在旁边耐心地指导说:“双手对搓,充分搅拌,用手腕挤压。要做到盆光、手光、面光。”他按照张师傅说的要领一一照做。大约七八分钟后,一团雪白、光滑的面团呈现在我们面前。张师傅笑着说:“嗯,有做厨师的潜力!”我们都笑了。张师傅接着说:“同学,你平时吃的馒头需要经过六道工序,这只是其中的一道,后面还有发酵、成形、上蒸笼、出笼几道工序。做个馒头也不容易啊!”我注意观察了李斌当时的表情,他好像是在思考什么,又好像是欲言又止的样子。
  我们谢过张师傅,来到食堂大厅。我请他吃早饭,他不好意思要我请,但最终还是被我说服了。在吃早饭的过程中我们聊了许多,他也不再像第一次进我办公室时那样一言不发了,而是敞开心扉和我真诚地交流。从聊天中得知:他家主要以种田为生,而且母亲身体不是很好,父亲经常在外打零工。他是他们村里唯一考上高中的学生,在村民们的心中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至于踢馒头的行为还真有点鬼使神差,事后他自己也非常后悔等等。我要他本周做两件事情:一是收集5条我国乃至全世界关于缺粮的新闻报道,10条关于节粮的警言警句。二是调查我们学校学生浪费粮食的情况,并义务做一周节俭监督员。他一一答应,并承诺一定完成。下一周的星期五下午,他主动来找我。他把收集到的新闻和警句以及调查报告给我,并汇报了一周来做节俭监督员的工作感受。他保证今后一定不浪费粮食,并且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注意节俭,发扬传统。
  事隔一年,没想到我和李斌竞又在食堂相遇,但现在他已是一名大学生了。李斌对我说:“现在虽然上大学了,但是每当看见馒头,都会想起那段不光彩的历史,也想起您,周老师对我的教诲。事情虽不光彩,但它却时刻给我敲响警钟,提醒我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好几次放假回家去母校看您,很不巧,您都不在学校。自己只好望着母校的一景一物,回忆着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以及曾在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非常怀念高中三年的生活。”听到毕业了的学生这样说,我感到非常的欣慰,感受到教育关乎人的一生,也体验到做老师的幸福。想到这,我的内心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其他文献
岁月随意地来来去去,不用征得你的同意。  行走在海边,岁月把渺小刻在岸上;跋涉在山间,岁月把孤独捧在山巅。当你轻抚日渐苍老的容颜,岁月正在云端漂浮;当你掠起新添的白发,岁月正在风中远航。时间无声流淌,岁月永不驻足。  大师们一个个离去的时候,岁月唱着忧伤的歌;新贵们一个个走红的时候,岁月鼓起快乐的帆。看着眼前的红男绿女,觉得自己就像被尘世遗弃的孤魂。站在物欲横流的人潮中,努力寻找一片精神栖息的空间
期刊
著名的教育学家朱永新说:“一个老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回首惊觉,为师七载已在一眨眼问飞逝。  一路走来,虽满脚泥泞,有过苦,有过累,但从未缺少过爱。因为爱,因为用心,师生情浓如歌,让我心醉……    一封快递的感动    2006年教师节的前夕,一封来自美国的特快翩然而至。展阅方知,这是一年前教过的一名学生唐辉,如今他已移民到美国。他说:“初到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语言
期刊
我8岁的时候,有一次到姨妈丽比家过周末。晚上,一个中年男子来了,他和姨妈寒暄之后就开始和我这个小孩子聊起天来。  那阵子,我正为船舶而着迷。他和我聊起了各种各样的船,我高兴极了。在他走后,我兴奋地谈起他,说这个人真不赖,知道的那么多。姨妈告诉我,他是一个纽约商人,其实对船舶的事情并不关心,对这个话题也不感兴趣。  “那他为什么一直和我聊船舶呢?”我问。  “因为他是一位绅士,知道你喜欢,就尽他所知
期刊
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一般的科任老师而言,他们由于基本不参与或较少参与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所以工作相对轻松。但问题是在班级日常生活、学习中,偶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就需要从两个层面来解决问题:一是班主任层面,二是科任老师层面。如果班主任能和各科老师做到互通有无、相互信任、和谐共处,这自然是最理想的境界。但事实上,班级管理一直都是班主任的“独角戏”。这样,对于班主任而言,如何将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隐蔽自己的教育意图,开掘别样的治班点子,能收到不错的效果。下面是我的一些有效的尝试:    一、设立班级图书交换日    倩格向我提出建议:希望班上能设立一个小小图书角,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我就对她说:“你的建议很好。根据以前的经验,这需要对所有的图书造好册,贴上标签
期刊
多年的中学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班主任不仅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说服教育工作,更要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下面几种平平淡淡的做法,在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管理效能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此写出来与广大教育同行共勉。    一面镜子——既能美化学生的形象,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以前我在带班的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总是随身带着一面小镜子,有的学生甚至在
期刊
辑一束回忆的浪花,  撷一朵精致的回忆,  送上一份幸福与快乐,  带给您一份别致的温暖与感动!    最惊喜的礼物    去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礼物。  那天,我收到了一份特快专递——一张光盘。我很纳闷,迫不及待地放进电脑播放,一看,我一下子惊呆了,这是去年毕业的那届学生自己刻录的。张胜还是那么稳重:“老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大家一起走过的三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祝您永远幸福!”李
期刊
一、学生去个性化现象:责任到哪里去了    一个令人深思的真实事例:  某高中晚自修后,突然从男生公寓五楼扔下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刚好砸在路过楼下的一位女生头上,顿时该女生头部血流如注,昏厥过去,当即被送往医院抢救。事后得知,扔矿泉水瓶的男生张某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一个平时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事?他在反省书中写道:“当时五楼同学很多,天气又热,有的同学往楼下泼水,有的扔水果皮,我
期刊
2008年普通的一天,我所带的高三(8)班学生突然找到我说:“老师,您的‘经济政策’比李连杰的‘壹基金’还要早,班级里的同学十分自豪,别班的同学都羡慕我们班呢!”我感到万分诧异,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班里自2006年起实行的“经济政策”竟然与李连杰的“壹基金”有那么一点“雷同之处”,无怪乎学生们如此兴奋!事情还得从2005年的岁末说起。  2005年。学校让我担任此班的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
期刊
这样的话,我只悄悄地说给你听。  王老师跟我说:某某喜欢谁了。我心念一笑:又花开一朵。  唐人杜牧《赠别》诗中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初三,十四五了吧,称之为“豆蔻花开”应该还是恰当的。然而再稍往后一点,你会发现,古时女子十五称为“及笄之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意思是,到了待嫁年龄的女子,可以行束发插簪的笄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