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生去个性化现象:责任到哪里去了
一个令人深思的真实事例:
某高中晚自修后,突然从男生公寓五楼扔下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刚好砸在路过楼下的一位女生头上,顿时该女生头部血流如注,昏厥过去,当即被送往医院抢救。事后得知,扔矿泉水瓶的男生张某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一个平时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事?他在反省书中写道:“当时五楼同学很多,天气又热,有的同学往楼下泼水,有的扔水果皮,我就随手扔下了矿泉水瓶。当时没想到那么多,更没有想到要负什么责任,看见别人扔我也扔,要是一个人我绝对不会扔,我平时连张纸片也没扔过的……”
为什么学生单独个体不会做的事情处在学生群体中就会去做呢?群体中个体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到哪里去了?这种现象社会心理学叫做“去个性化现象”,这种行为叫做“去个性化行为”。
去个性化现象是指个人的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一旦人们处于去个性化状态,个体就会表现出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降低。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所说:“去个性化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评价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减弱,从而使压抑行为外露的阈值降低,使人表现出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促使了不道德行为的增加。”去个性化现象在学校学生身上是比较常见的,剖析和思考学生去个性化现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导致学生去个性化现象的主要因素:责任为何遗失
导致学生去个性化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匿名诱因和责任分散,其他因素还有学生信心不足和自我迷失等。这些因素很复杂,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1 匿名诱因——隐者无忌。生活在群体中的人既有代表群体的一面,也有代表个体的一面。当他代表群体或以群体的面目出现时,由于可以匿名,使人难以辨认个体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谁也不知道他是谁以及他在干什么;由于可以匿名,责任的承担就无明确的对象,此时的责任在个体看来是虚无的存在。因此,匿名诱因很可能导致个体任意行为,无所顾忌,不受规范的约束,此时群体无标准的整体行为战胜了个体的规则行为,个体的独特性没有了,个体的自我纠正能力没有了。现实生活中学生聚众无端闹事、集体起哄等事例已证明了这一点。
2 责任分散——法不责众。一个学生违反纪律,是一个人的事,所谓“一人做事一人当”,但如果是许多学生一起闹,那么责任完全由一个人承担的可能性就相当小,个体甚至可以把责任推给别人。中国有句话叫“法不责众”,如果责任过度分散,是很难追究责任到个体的。如我们可以发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常常在分组练习过程出现部分学生违纪的行为:他们或者围站在一起闲聊,或者相互打闹、追逐,更有甚者,某些学生还成群结伙地损坏公物、大打出手等。这种责任分散、法不责众的心态若加上匿名情境,就容易驱使一些不谙世事的学生忘掉责任感,做出一些错事来。
3 信心不足——奉承迎合。自信心不足是产生去个性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在群体活动和交往中因感到自信心不足、力量有限,就会不顾判断标准去奉承迎合群体的心理,丧失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的学生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遇事无主见,做事缺乏信心,总是迎合别人,这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不利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又害怕出错,从而迎合群体的现象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4 自我迷失——随波逐流。去个性化行为的发生离不开群体诱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群体情境必然导致去个性化行为。换句话说,个体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去个性化行为会不会发生的关键因素。当一个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意识到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他就能做出正确的自我导向,即使外界的去个性化诱因十分强烈,他也不会产生去个性化行为。但如果个体在群体中自我意识水平降低,迷失了自我,就会忘掉自己的责任,随大流去做一些错事。如八个高一同学在一起吃饭喝酒,有一个同学提出饭后去弄点钱用用,这个想法得到五个同学响应,其他三个心里不是很想去,但最后还是去了,结果八个同学因抢劫而被带到公安机关处理。
三、避免学生去个性化现象:将淹没的责任高高挂起
学生去个性化现象给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难度,对学生健康成长也不利。因此,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教育,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去个性化”的程度,避免“去个性化”所带来的危害。根据前面分析的去个性化产生的因素,主要是要采取措施消除匿名情境、明确责任和增强自控力。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1 强化自我同一性,使去个性化“心理断乳”。
自我同一性是确信我就是我本身而非其他人的一种心理过程,主要包括我的持续性和统一性两个方面。简单地说,就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外显的和内隐的回答。按照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观点,自我同一性是人所有行为的逻辑出发点,是个体和环境互动关系的中介,是个体人格正常发展的内在保证。在学生群体中,学生个体容易失去自己的身份感和对自我的自觉度,对群体有一种潜在的心理依赖感和无原则的认同度。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身份感和自我责任感,使学生确信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有自己个性的个体,帮助学生与群体去个性化现象进行“心理断乳”。如,上面例子中扔矿泉水瓶的男生张某平时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教育者如果强化他的这种身份状态和自我意识感,那么他的责任意识就会增强,他可能在学生群体中就不会做出这种严重违纪甚至是违法的事情了。实践证明:自我同一性越强,人的自我责任感也就越强。人要有自我概念,需要说出并感觉到“我就是我”,这是自我同一性养成的基础,也是个体努力摆脱群体去个性化现象的心理基础。
2 实施分类分层的教育和管理,使去个性化“无处藏身”。
现在,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学校一个年级就有20多个班,甚至更多。学校规模大,学生人数多,学生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现象就更明显。老师都有这种感叹:学校大了,学生更难管了,违纪事件急剧增加了。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教育和管理是避免学生去个性化现象带来消极影响的一种有力措施。实施分类分层教育和管理其实就是要明确每个类层学生的责任,将他们各自的责任“高高挂起”。
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相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类层,教育者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学生明确学生与社会人员是不同的,并将他们贴上学生“标签”。在教育实践中,为了预防去个性化的不良影响,教师应该消除学生匿名的条件。如强调学 生要戴校徽、穿校服、佩胸牌,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戴校徽、穿校服、佩胸牌的学生在公交车上就比较主动让座,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也会热情地去帮助别人。
学校的学生也属于各个类层,有的是团员、有的是业余党校学员、有的是学生会干部、有的是班干部、有的是寝室长、有的是值日生,等等。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对各类层的学生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使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职责,这样去个性化的一些不良言行就“无处藏身”。如,学生团员集会时佩带团徽比没有佩带团徽时的纪律要好得多。我曾经发现,虽然班级里安排了值日生,可是卫生工作却做得很不好,甚至有时候没学生去做,后来我要求班干部把每天值日生的名字都写在黑板上,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3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去个性化“四面楚歌”。
使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反复教育提高其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力,是使学生不卷入去个性化行为的重要保证。如果仅就某些学生去个性化行为本身进行教育,那只不过是应急措施,权宜之计。为此,要从提高全体学生思想素质入手,以经常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在学校德育中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等方面引导与耐心教育,不断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念和修养水平,强化组织纪律观念,提高自制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完善学生心理素质。学生自我控制力增强了,他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就越强烈。学生自我控制力增强了,去个性化行为便没有了市场,其必然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4 精心营造校园文化,使去个性化“名言明语”。
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于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德、智、体均衡发展和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校园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会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激发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约束学生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校园中,有些情境容易使学生出现去个性化现象,教育者要针对这些去个性化行为设计独特的校园文化,对可能出现的去个性化现象作出明白的提示并进行深刻的“温馨警示”。这种做法其实就是要把被淹没的责任进行“文化外化、责任物化”,有的学者把这种文化叫做“责任外显文化”。例如:
这些“温馨警示”可以是让学生牢记在心的口号,可以是在显眼位置的牌语,也可以是班级班会活动的主题。如一所中学的住在公寓高层的男生,经常向楼下走过的女生扔东西,而且比看谁扔得准,学校经常教育但效果不大。后来,学校在五楼和六楼的显眼位置挂上了一幅铜牌,上面刻着“下有行人、伤人伤己、请你自重”字样。从那以后,朝楼下走过的女生扔东西的现象就没有发生过了。
学生去个性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正视这一现象,对这一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并在实践中辨证地对待它。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心理效应现象是十分丰富的,学生去个性化现象仅仅是其中一例。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各种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一个令人深思的真实事例:
某高中晚自修后,突然从男生公寓五楼扔下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刚好砸在路过楼下的一位女生头上,顿时该女生头部血流如注,昏厥过去,当即被送往医院抢救。事后得知,扔矿泉水瓶的男生张某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一个平时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事?他在反省书中写道:“当时五楼同学很多,天气又热,有的同学往楼下泼水,有的扔水果皮,我就随手扔下了矿泉水瓶。当时没想到那么多,更没有想到要负什么责任,看见别人扔我也扔,要是一个人我绝对不会扔,我平时连张纸片也没扔过的……”
为什么学生单独个体不会做的事情处在学生群体中就会去做呢?群体中个体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到哪里去了?这种现象社会心理学叫做“去个性化现象”,这种行为叫做“去个性化行为”。
去个性化现象是指个人的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一旦人们处于去个性化状态,个体就会表现出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降低。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所说:“去个性化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评价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减弱,从而使压抑行为外露的阈值降低,使人表现出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促使了不道德行为的增加。”去个性化现象在学校学生身上是比较常见的,剖析和思考学生去个性化现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导致学生去个性化现象的主要因素:责任为何遗失
导致学生去个性化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匿名诱因和责任分散,其他因素还有学生信心不足和自我迷失等。这些因素很复杂,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1 匿名诱因——隐者无忌。生活在群体中的人既有代表群体的一面,也有代表个体的一面。当他代表群体或以群体的面目出现时,由于可以匿名,使人难以辨认个体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谁也不知道他是谁以及他在干什么;由于可以匿名,责任的承担就无明确的对象,此时的责任在个体看来是虚无的存在。因此,匿名诱因很可能导致个体任意行为,无所顾忌,不受规范的约束,此时群体无标准的整体行为战胜了个体的规则行为,个体的独特性没有了,个体的自我纠正能力没有了。现实生活中学生聚众无端闹事、集体起哄等事例已证明了这一点。
2 责任分散——法不责众。一个学生违反纪律,是一个人的事,所谓“一人做事一人当”,但如果是许多学生一起闹,那么责任完全由一个人承担的可能性就相当小,个体甚至可以把责任推给别人。中国有句话叫“法不责众”,如果责任过度分散,是很难追究责任到个体的。如我们可以发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常常在分组练习过程出现部分学生违纪的行为:他们或者围站在一起闲聊,或者相互打闹、追逐,更有甚者,某些学生还成群结伙地损坏公物、大打出手等。这种责任分散、法不责众的心态若加上匿名情境,就容易驱使一些不谙世事的学生忘掉责任感,做出一些错事来。
3 信心不足——奉承迎合。自信心不足是产生去个性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在群体活动和交往中因感到自信心不足、力量有限,就会不顾判断标准去奉承迎合群体的心理,丧失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的学生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遇事无主见,做事缺乏信心,总是迎合别人,这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不利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又害怕出错,从而迎合群体的现象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4 自我迷失——随波逐流。去个性化行为的发生离不开群体诱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群体情境必然导致去个性化行为。换句话说,个体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去个性化行为会不会发生的关键因素。当一个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意识到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他就能做出正确的自我导向,即使外界的去个性化诱因十分强烈,他也不会产生去个性化行为。但如果个体在群体中自我意识水平降低,迷失了自我,就会忘掉自己的责任,随大流去做一些错事。如八个高一同学在一起吃饭喝酒,有一个同学提出饭后去弄点钱用用,这个想法得到五个同学响应,其他三个心里不是很想去,但最后还是去了,结果八个同学因抢劫而被带到公安机关处理。
三、避免学生去个性化现象:将淹没的责任高高挂起
学生去个性化现象给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难度,对学生健康成长也不利。因此,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教育,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去个性化”的程度,避免“去个性化”所带来的危害。根据前面分析的去个性化产生的因素,主要是要采取措施消除匿名情境、明确责任和增强自控力。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1 强化自我同一性,使去个性化“心理断乳”。
自我同一性是确信我就是我本身而非其他人的一种心理过程,主要包括我的持续性和统一性两个方面。简单地说,就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外显的和内隐的回答。按照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观点,自我同一性是人所有行为的逻辑出发点,是个体和环境互动关系的中介,是个体人格正常发展的内在保证。在学生群体中,学生个体容易失去自己的身份感和对自我的自觉度,对群体有一种潜在的心理依赖感和无原则的认同度。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身份感和自我责任感,使学生确信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有自己个性的个体,帮助学生与群体去个性化现象进行“心理断乳”。如,上面例子中扔矿泉水瓶的男生张某平时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教育者如果强化他的这种身份状态和自我意识感,那么他的责任意识就会增强,他可能在学生群体中就不会做出这种严重违纪甚至是违法的事情了。实践证明:自我同一性越强,人的自我责任感也就越强。人要有自我概念,需要说出并感觉到“我就是我”,这是自我同一性养成的基础,也是个体努力摆脱群体去个性化现象的心理基础。
2 实施分类分层的教育和管理,使去个性化“无处藏身”。
现在,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学校一个年级就有20多个班,甚至更多。学校规模大,学生人数多,学生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现象就更明显。老师都有这种感叹:学校大了,学生更难管了,违纪事件急剧增加了。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教育和管理是避免学生去个性化现象带来消极影响的一种有力措施。实施分类分层教育和管理其实就是要明确每个类层学生的责任,将他们各自的责任“高高挂起”。
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相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类层,教育者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学生明确学生与社会人员是不同的,并将他们贴上学生“标签”。在教育实践中,为了预防去个性化的不良影响,教师应该消除学生匿名的条件。如强调学 生要戴校徽、穿校服、佩胸牌,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戴校徽、穿校服、佩胸牌的学生在公交车上就比较主动让座,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也会热情地去帮助别人。
学校的学生也属于各个类层,有的是团员、有的是业余党校学员、有的是学生会干部、有的是班干部、有的是寝室长、有的是值日生,等等。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对各类层的学生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使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职责,这样去个性化的一些不良言行就“无处藏身”。如,学生团员集会时佩带团徽比没有佩带团徽时的纪律要好得多。我曾经发现,虽然班级里安排了值日生,可是卫生工作却做得很不好,甚至有时候没学生去做,后来我要求班干部把每天值日生的名字都写在黑板上,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3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去个性化“四面楚歌”。
使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反复教育提高其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力,是使学生不卷入去个性化行为的重要保证。如果仅就某些学生去个性化行为本身进行教育,那只不过是应急措施,权宜之计。为此,要从提高全体学生思想素质入手,以经常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在学校德育中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等方面引导与耐心教育,不断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念和修养水平,强化组织纪律观念,提高自制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完善学生心理素质。学生自我控制力增强了,他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就越强烈。学生自我控制力增强了,去个性化行为便没有了市场,其必然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4 精心营造校园文化,使去个性化“名言明语”。
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于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德、智、体均衡发展和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校园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会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激发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约束学生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校园中,有些情境容易使学生出现去个性化现象,教育者要针对这些去个性化行为设计独特的校园文化,对可能出现的去个性化现象作出明白的提示并进行深刻的“温馨警示”。这种做法其实就是要把被淹没的责任进行“文化外化、责任物化”,有的学者把这种文化叫做“责任外显文化”。例如:
这些“温馨警示”可以是让学生牢记在心的口号,可以是在显眼位置的牌语,也可以是班级班会活动的主题。如一所中学的住在公寓高层的男生,经常向楼下走过的女生扔东西,而且比看谁扔得准,学校经常教育但效果不大。后来,学校在五楼和六楼的显眼位置挂上了一幅铜牌,上面刻着“下有行人、伤人伤己、请你自重”字样。从那以后,朝楼下走过的女生扔东西的现象就没有发生过了。
学生去个性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正视这一现象,对这一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并在实践中辨证地对待它。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心理效应现象是十分丰富的,学生去个性化现象仅仅是其中一例。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各种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