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使实验用具实用化是每个科学教师必须思考的。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实验的重要性,实验器材的重要性,实验器材的不足,如何改进创新等方面谈谈几点做法。
关键词:实用;重要性;创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引言
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好这门课程对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课大部分的知识是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在实验中去发现,以达到理解掌握科学知识的目的。实验是学科学最有效的手段,它能够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但是,目前的实验课中的实验用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学生不能很好的应用实验用具开展实验,那么如何使实验用具实用化呢?本文将重点论述这个问题。
一、实验器材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一些不足
就我们学校的实验室器材来说,有植物、动物标本,有烧杯、试管、量筒、酒精灯等玻璃实验器材,有声学、光学、电学等实验盒,有天平称、弹簧测力计,有放大镜、显微镜等诸多仪器。
小学科学实验器材是科学教师实验教学必备的教学工具,我们应该充分用好实验室的实验器材,上好科学课,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操作等学习活动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但是就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说,我也发现了有些实验器材在实验中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说实验器材不完善,仪器性能差,不精良,实验效果不明显等现象。我们现在的科学教材内容形式多样,灵活性强,实验的数量多,有些实验根本没有配置好的实验器材,也很难找到替代的物品。一些新配置的实验器材无法匹配书本实验。我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得出,现存的实验器材的确存在着仪器质量差,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例如在教授五年级《沉与浮》这一课的时候,学生所要使用到的橡皮泥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橡皮泥在水中放的时间久一点就会被稀释,变得比较稀烂,捏不起来形状了。而且在我多次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数学生是无法使用橡皮泥来达到书本上实验的预期结果,这就和真实结论相悖,使得学生对实验结论产生怀疑。在此过程中,学生也提出了使用超轻黏土来做实验,但是也无法满足全部条件。因此,我也做了一些改进,让学生将橡皮泥和超轻黏土混合后使用,这样就能够大致满足实验要求,得出正确的结论。
所以说,虽然实验器材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灵活多变,积极创新,认真去探究,将这些仪器加固和改进是完全可以达到使用效果的。
二、改进创新,让实验器材更加实用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运用到科学实验器材改进中也很合适。“善事”指的是较好地完成科学实验,“利器”则是指合适的实验器材。想要使存在问题的实验器材发挥它的作用,主要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明确使用实验器材的目的
做实验前,需要给学生提出使用该实验器材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操做。因此,明确使用实验器材的目的,如何使用,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这能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去发现、去思考,该实验器材是否能够完成我想要的结果,如果不可以,那我是否可以改进它。
2、因地制宜开拓实验器材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器材的选择不应该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在学生自己的家里、社区、超市等。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新的因地制宜的器材。例如在教授《我们周围的材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平时逛街的时候注意一下服装店做衣服的材料、超市包装商品的材料、娱乐场所活动器材材料、家居装修材料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选材,亲自观察并把每次的亲历亲为过程都记录下来,从而了解了材料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等,通过这些可使学生获得学习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有力数据。
3、“本地取土”选取实验原材料
学校周围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根据具体实验的需要,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地取土”进行实验原材料的选择。例如我在让学生做树皮的拓印时,实验材料需要纸、笔和树木,于是我就在上课时带领学生在校园内的树木上获取实验素材。在教授《观察一种动物》时,我还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观察蚂蚁、蜗牛、蜘蛛等小动物的活动情况。我们的学生生活的环境,既有实验的劣势,指的是实验器材不足,也有实验的优势,指的是天然的教学资源。学校的周围有丰富的资源,能为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上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
4、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而实验器材的创新使用则能够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大大提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动脑思考、自主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改变了实验器材的性能,体现了器材的一物多用,尽显其能。这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的时候,需要检测的物体很多。当我们连接好电路去检测我们想要检测的物体时,学生就会发现,需要不停的将连接好的电路断开,连接好下一个待测物体之后再次连通电路。这个过程很耗费时间,也很耗费电池的电量。因此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一次改进实验器材的活动,没想到第二天就有學生来告诉我他的创新点。这个学生是想要将电路安装在一块木板上,接头的地方用两个鳄鱼夹来接,并将我们想要检测的物体一一用橡胶固定在木板上,这样当我们想要检测的时候,就用鳄鱼夹去夹住物体的两端,这样通过电路的通断就可以判断出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了。这就是学生的自主创新,我觉得非常的好,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开发,可以发现很多优秀的闪光点,不光改进了实验器材,还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小学科学课上的实验器材,不但是学校重要硬件设施之一,而且又是老师上好科学课最基本的元素。因此,只有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搞好小学科学实验器材准备,满足师生教学活动的需要,才能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的科学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完成科学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黄昭明 戴礼章:走向高效课堂,山东文艺出版社。
[2]肖兰聪: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验教学[J].科学课,2016(5):60—61.
关键词:实用;重要性;创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引言
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好这门课程对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课大部分的知识是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在实验中去发现,以达到理解掌握科学知识的目的。实验是学科学最有效的手段,它能够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但是,目前的实验课中的实验用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学生不能很好的应用实验用具开展实验,那么如何使实验用具实用化呢?本文将重点论述这个问题。
一、实验器材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一些不足
就我们学校的实验室器材来说,有植物、动物标本,有烧杯、试管、量筒、酒精灯等玻璃实验器材,有声学、光学、电学等实验盒,有天平称、弹簧测力计,有放大镜、显微镜等诸多仪器。
小学科学实验器材是科学教师实验教学必备的教学工具,我们应该充分用好实验室的实验器材,上好科学课,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操作等学习活动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但是就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说,我也发现了有些实验器材在实验中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说实验器材不完善,仪器性能差,不精良,实验效果不明显等现象。我们现在的科学教材内容形式多样,灵活性强,实验的数量多,有些实验根本没有配置好的实验器材,也很难找到替代的物品。一些新配置的实验器材无法匹配书本实验。我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得出,现存的实验器材的确存在着仪器质量差,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例如在教授五年级《沉与浮》这一课的时候,学生所要使用到的橡皮泥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橡皮泥在水中放的时间久一点就会被稀释,变得比较稀烂,捏不起来形状了。而且在我多次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数学生是无法使用橡皮泥来达到书本上实验的预期结果,这就和真实结论相悖,使得学生对实验结论产生怀疑。在此过程中,学生也提出了使用超轻黏土来做实验,但是也无法满足全部条件。因此,我也做了一些改进,让学生将橡皮泥和超轻黏土混合后使用,这样就能够大致满足实验要求,得出正确的结论。
所以说,虽然实验器材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灵活多变,积极创新,认真去探究,将这些仪器加固和改进是完全可以达到使用效果的。
二、改进创新,让实验器材更加实用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运用到科学实验器材改进中也很合适。“善事”指的是较好地完成科学实验,“利器”则是指合适的实验器材。想要使存在问题的实验器材发挥它的作用,主要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明确使用实验器材的目的
做实验前,需要给学生提出使用该实验器材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操做。因此,明确使用实验器材的目的,如何使用,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这能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去发现、去思考,该实验器材是否能够完成我想要的结果,如果不可以,那我是否可以改进它。
2、因地制宜开拓实验器材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器材的选择不应该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在学生自己的家里、社区、超市等。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新的因地制宜的器材。例如在教授《我们周围的材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平时逛街的时候注意一下服装店做衣服的材料、超市包装商品的材料、娱乐场所活动器材材料、家居装修材料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选材,亲自观察并把每次的亲历亲为过程都记录下来,从而了解了材料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等,通过这些可使学生获得学习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有力数据。
3、“本地取土”选取实验原材料
学校周围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根据具体实验的需要,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地取土”进行实验原材料的选择。例如我在让学生做树皮的拓印时,实验材料需要纸、笔和树木,于是我就在上课时带领学生在校园内的树木上获取实验素材。在教授《观察一种动物》时,我还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观察蚂蚁、蜗牛、蜘蛛等小动物的活动情况。我们的学生生活的环境,既有实验的劣势,指的是实验器材不足,也有实验的优势,指的是天然的教学资源。学校的周围有丰富的资源,能为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上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
4、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而实验器材的创新使用则能够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大大提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动脑思考、自主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改变了实验器材的性能,体现了器材的一物多用,尽显其能。这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的时候,需要检测的物体很多。当我们连接好电路去检测我们想要检测的物体时,学生就会发现,需要不停的将连接好的电路断开,连接好下一个待测物体之后再次连通电路。这个过程很耗费时间,也很耗费电池的电量。因此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一次改进实验器材的活动,没想到第二天就有學生来告诉我他的创新点。这个学生是想要将电路安装在一块木板上,接头的地方用两个鳄鱼夹来接,并将我们想要检测的物体一一用橡胶固定在木板上,这样当我们想要检测的时候,就用鳄鱼夹去夹住物体的两端,这样通过电路的通断就可以判断出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了。这就是学生的自主创新,我觉得非常的好,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开发,可以发现很多优秀的闪光点,不光改进了实验器材,还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小学科学课上的实验器材,不但是学校重要硬件设施之一,而且又是老师上好科学课最基本的元素。因此,只有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搞好小学科学实验器材准备,满足师生教学活动的需要,才能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的科学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完成科学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黄昭明 戴礼章:走向高效课堂,山东文艺出版社。
[2]肖兰聪: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验教学[J].科学课,2016(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