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阶段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并获得终身的发展创造条件。通过接受教育,学生要具备灵活处理各种信息、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并创造性地进行工作等等能力。用叶老的话,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何等的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学生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012
在新的世纪,为了培养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所需求的新型人才,我国对高中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改革。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一位高中语文教师,该怎样把握这一次改革的方向,尤其是如何在课堂实践中探索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模式,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话题。
下面,我就以平时的语文教学为例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通过朗读,让学生自我感受情感
一般来说,由于时间关系,课上安排朗读比较少,反复朗读更少。但是学生通过朗读可以自主探究文章包含着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其要点是心悟口诵,有助于理解作者在文中包含的情感和思想,能读通文意。
以教学欧阳斌先生的《生命的暗示》(此为课外阅读文)为例,这是一篇思索生命的价值的散文,对正处于需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阶段的学生有启发和帮助作用。在整堂课中,我安排了三次朗读。第一次是由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有关作者对生命的理解的两段文段。通过朗读和聆听,学生感知到了生命的特点,在阅读过程中能对文意做到提纲挈领。
第二次是全体同学朗读体现生命的价值问题的两段文段,在大家已理解了生命的特点,思考和讨论了生命的价值之后,这时全班朗读,声音响亮,因为大家已受到了文中或者是同学讨论过程中积极人生态度感染,心中自然会生出积极向上的情绪。这时朗读,能起到巩固情绪的作用。读后,寻找自己喜欢的富有哲理的句子,对主旨的把握,对情绪的调动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到最后,课文分析快要结束时,师生共同朗读第三小节中有关秋虫的部分:“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全部价值,而必然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这些内容作者是以反问句的形式呈现的,在文章开头起到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引导学生留意过,但仅仅是作为引出话题的物象来对待的,并没有引导学生思考秋虫为何昼夜而鸣。在教学过程接近尾声时,又回到文章开头,首先从安排上来说是做到了首尾呼应,教学结构完整。其次,我和学生一起朗读,学生受到鼓励,气氛更为融洽。再次,把原文读了一遍后,要求同学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再读一遍,通过改变句式,通过朗读,文意自通,主旨昭然若揭: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显价值。秋虫如此,何况是人!
这三次朗读安排,并不是随意的,而是由浅到深,由提炼文章信息到体会升华文章主题,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他们通过自己的口诵心悟品味到了生命的真谛。以后我要尽可能有效地安排诸如此类的教学环节,而且,还可注意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以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
二、问题情境的预设,推动学生生成新的体验
传统的语文教学趋向于“一言堂”、“满堂灌”,或者教学参考上怎么说,教师就把学生往哪儿引,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生自己的想法、观点。而我在教学语文课本时,时常想的是充分挖掘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让他们在自己的感悟领会中体会文章的意义。我不想把如今在上的课文当作传统意义上的课文,它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情境、提供选择。学生可以根据书里的内容,体验四周的事物,再创造自己的新经验。要不然,就是“但知读书,忘却人生”。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不仅要求学生积极思考,而且要求学生积极倾听和开口。
在教学欧阳斌先生的《生命的暗示》一文中,我设计了很多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或让学生抓文本(结构良好的问题),如“是什么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索?我们的生命又是怎样的呢?面对着苦难和幸福共存,渺小和伟大共存的生命,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或引发学生讨论、探询更多的答案,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结构不良的问题),如“为什么作者由这些会联想到人的生命,它们的内在联系是什么?那怎样做才不亵渎神圣的生命?请同学列举出符合文义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你准备为你的生命涂上怎样的色彩?”等等诸如此類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认识的学生有三十多人,其中不乏对生命的独到的认识。甚至,对于同一个问题还引起了学生间的争论:“我们看到很多不珍惜生命的事例:由于利欲的驱使或缺乏安全意识,矿难还时有发生。我们也看到过这样的报道:有人掉在河水中,围观的群众有几百个,却没有一个跳进水中救另一个生命。对于这种‘珍惜生命’的做法,你是如何看待的?”有的说自己不会游泳就不该救,有的说这样不道德,应该想办法救等等,最后,经过讨论,总结出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很多问题是预设的,可是在品味过程中,却生发出了我没想到的精彩的发言。
三、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的结合中,重视学生的个体思维
从学生上课交流的情况中,我发觉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思路很广。比如,在教欧阳斌先生的《生命的暗示》时,学生由生命应该怎样度过联想到了很多的人物,有古今中外的名人,也有芸芸众生中的平凡人,也有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体会,大家在举例讨论中其实就是在受作者积极人生观的熏陶。当然,他们可能也受到了刚教学过的《泪珠与珍珠》《我为什么而活》这些文章的影响,因为它们也是对生命的思索,属于同一类型。这就是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融合,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有丰富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看,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习角度说,就是要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成为学生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多加强学生的体验活动,可以使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和人格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有关生命价值的精彩的发言就是证明。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关系一直是困扰着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问题,对“灌输式”和“启发式”这两种教学方式,其实,教育工作者也都明白孰弊孰利,只是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在教学时对学生的主体性关注比较少,而这却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阶段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才能并获得终身的发展创造条件。通过接受教育,学生要具备灵活处理各种信息、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并创造性的进行工作的能力等等。用叶老的话,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何等的重要。让我们更深入地去领会、体验叶老的教育思想,让我们教师当好领路人,引导学生走进文学作品,走进作者的心灵,让他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学到知识,学到做人的道理。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关键词]新课程学生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012
在新的世纪,为了培养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所需求的新型人才,我国对高中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改革。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一位高中语文教师,该怎样把握这一次改革的方向,尤其是如何在课堂实践中探索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模式,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话题。
下面,我就以平时的语文教学为例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通过朗读,让学生自我感受情感
一般来说,由于时间关系,课上安排朗读比较少,反复朗读更少。但是学生通过朗读可以自主探究文章包含着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其要点是心悟口诵,有助于理解作者在文中包含的情感和思想,能读通文意。
以教学欧阳斌先生的《生命的暗示》(此为课外阅读文)为例,这是一篇思索生命的价值的散文,对正处于需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阶段的学生有启发和帮助作用。在整堂课中,我安排了三次朗读。第一次是由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有关作者对生命的理解的两段文段。通过朗读和聆听,学生感知到了生命的特点,在阅读过程中能对文意做到提纲挈领。
第二次是全体同学朗读体现生命的价值问题的两段文段,在大家已理解了生命的特点,思考和讨论了生命的价值之后,这时全班朗读,声音响亮,因为大家已受到了文中或者是同学讨论过程中积极人生态度感染,心中自然会生出积极向上的情绪。这时朗读,能起到巩固情绪的作用。读后,寻找自己喜欢的富有哲理的句子,对主旨的把握,对情绪的调动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到最后,课文分析快要结束时,师生共同朗读第三小节中有关秋虫的部分:“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全部价值,而必然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这些内容作者是以反问句的形式呈现的,在文章开头起到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引导学生留意过,但仅仅是作为引出话题的物象来对待的,并没有引导学生思考秋虫为何昼夜而鸣。在教学过程接近尾声时,又回到文章开头,首先从安排上来说是做到了首尾呼应,教学结构完整。其次,我和学生一起朗读,学生受到鼓励,气氛更为融洽。再次,把原文读了一遍后,要求同学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再读一遍,通过改变句式,通过朗读,文意自通,主旨昭然若揭: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显价值。秋虫如此,何况是人!
这三次朗读安排,并不是随意的,而是由浅到深,由提炼文章信息到体会升华文章主题,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他们通过自己的口诵心悟品味到了生命的真谛。以后我要尽可能有效地安排诸如此类的教学环节,而且,还可注意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以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
二、问题情境的预设,推动学生生成新的体验
传统的语文教学趋向于“一言堂”、“满堂灌”,或者教学参考上怎么说,教师就把学生往哪儿引,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生自己的想法、观点。而我在教学语文课本时,时常想的是充分挖掘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让他们在自己的感悟领会中体会文章的意义。我不想把如今在上的课文当作传统意义上的课文,它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情境、提供选择。学生可以根据书里的内容,体验四周的事物,再创造自己的新经验。要不然,就是“但知读书,忘却人生”。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不仅要求学生积极思考,而且要求学生积极倾听和开口。
在教学欧阳斌先生的《生命的暗示》一文中,我设计了很多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或让学生抓文本(结构良好的问题),如“是什么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索?我们的生命又是怎样的呢?面对着苦难和幸福共存,渺小和伟大共存的生命,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或引发学生讨论、探询更多的答案,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结构不良的问题),如“为什么作者由这些会联想到人的生命,它们的内在联系是什么?那怎样做才不亵渎神圣的生命?请同学列举出符合文义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你准备为你的生命涂上怎样的色彩?”等等诸如此類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认识的学生有三十多人,其中不乏对生命的独到的认识。甚至,对于同一个问题还引起了学生间的争论:“我们看到很多不珍惜生命的事例:由于利欲的驱使或缺乏安全意识,矿难还时有发生。我们也看到过这样的报道:有人掉在河水中,围观的群众有几百个,却没有一个跳进水中救另一个生命。对于这种‘珍惜生命’的做法,你是如何看待的?”有的说自己不会游泳就不该救,有的说这样不道德,应该想办法救等等,最后,经过讨论,总结出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很多问题是预设的,可是在品味过程中,却生发出了我没想到的精彩的发言。
三、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的结合中,重视学生的个体思维
从学生上课交流的情况中,我发觉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思路很广。比如,在教欧阳斌先生的《生命的暗示》时,学生由生命应该怎样度过联想到了很多的人物,有古今中外的名人,也有芸芸众生中的平凡人,也有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体会,大家在举例讨论中其实就是在受作者积极人生观的熏陶。当然,他们可能也受到了刚教学过的《泪珠与珍珠》《我为什么而活》这些文章的影响,因为它们也是对生命的思索,属于同一类型。这就是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融合,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有丰富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看,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习角度说,就是要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成为学生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多加强学生的体验活动,可以使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和人格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有关生命价值的精彩的发言就是证明。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关系一直是困扰着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问题,对“灌输式”和“启发式”这两种教学方式,其实,教育工作者也都明白孰弊孰利,只是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在教学时对学生的主体性关注比较少,而这却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阶段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才能并获得终身的发展创造条件。通过接受教育,学生要具备灵活处理各种信息、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并创造性的进行工作的能力等等。用叶老的话,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何等的重要。让我们更深入地去领会、体验叶老的教育思想,让我们教师当好领路人,引导学生走进文学作品,走进作者的心灵,让他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学到知识,学到做人的道理。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