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教学策略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编排的“快乐读书吧”内容,要求教师能够对其进行认真的教学探索,重视课外阅读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阅读主题,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建立学生的日常阅读习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能够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学生参与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每册都编排了“快乐读书吧”内容,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曾说:“没有课外阅读,那语文教学就只是‘半截子’的。新编语文教材主张读书为主,读书为要。”他还表示,“课改必须用高考来撬动,来推动阅读、写作的教学。预计未来高考中,命题人会在更大范围内采取更加灵活多变的题型考查学生的名著阅读、文化经典阅读情况”。由此可见,认真落实好“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大埔县小学语文学科教研中心组曾对全县小学开展语文教学调研,发现大部分语文教师对“快乐读书吧”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重视,只是发布了阅读任务,而没有作进一步的检查、监督、指导。学生对“快乐读书吧”的阅读内容掌握得怎样呢,效果如何呢?通过对高年部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能完成三本阅读任务的约占19.6%;看完1~2本的约占总人数的32%;只看一部分或随便翻的,约占总人数的48.4%。由以上数据可见,学生的阅读状况堪忧。这说明“快乐读书吧”在缺少教师推动、引导的情况下,难以实现教材编排的设计意图,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经过学科教研中心组九位教师一年多的教学探索,我们认为“快乐读书吧”要达到有效地教学,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阅读主题,进行有效指导
  小学各年级,语文教材编排者设计了不同的阅读主题。比如二年级上册是“童话故事”;三年级下册是“寓言故事”;四年级下册是“科普读物”;五年级包括“民间故事”和“古典读物”;六年级是“成长小说”与“世界名著”。整个小学阶段的“快乐读书吧”的内容设计不是随意的,而是系统性的、全方位的,学生能通过这些读物接触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一样的阅读方法,比如科普读物重在用学过的方法理解科学术语,学会质疑和探索;古典四大名著是章回体小说,要学会看回目;等等。教师应围绕主题作阅读指导,让学生有方向感,有关注的侧重点。
  二、围绕阅读主题,建立日常阅读习惯
  经过调查了解可以发现,山区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只有10%左右的学生因为家长重视、家长监督到位或个人兴趣等原因能坚持每天阅读。阅读要达到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等目的,非一日之功、一书之功可以完成,必须要坚持数年才能见效。因此,教师应围绕“快乐读书吧”的阅读主题,布置每日阅读任务。每日阅读量不在多,贵在坚持。
  例如,布置学生每天看10~20页,周末或假期30~50页。每学期在完成课本上的必读书目之外,再根据阅读主题推荐2~3本,一学期的阅读量就能达到5~7本,再加寒暑假,每年读15本书左右。长期坚持,阅读量颇为可观,阅读能力就能从量变到质变。
  三、抓住某个情节,教给阅读方法
  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拥有了一定的阅读量,还得教给学生好的阅读方法。如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一本书的方法?除了强调“精读”“略读”外,抓住“线索”“脉络”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有了故事线索,便能在脑海中无形地构筑起一本书的思维导图。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童年》这本书时,可以首先选取《童年》中的一个惊险场面——“井边救人”。让学生翻到第125~126页,详看这一部分故事,点明这部分写的是阿廖沙与“三兄弟”玩耍建立的短暂友情。然后问学生:“我”有哪些好朋友?学生梳理出了“小茨冈”“好极了”“彼得大叔”……同时让学生说说:以上人物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影响到了“我”?接着让学生梳理出:“我”的亲人有哪些?学生很快说出了“母亲”“外公”“外婆”“舅舅”……他们是个怎样的人?做了些什么事?通过以上简短的分析,学生就懂得抓住“亲人”和“朋友”两条线索去弄懂《童年》小说里的人物关系。把握了人物关系,就对小说有了初步的掌握。所以,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线索,就像在茫茫沙漠中找到了一条路,征途就变得轻轻松松。
  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知识的敲门砖、是阅读的核心动力。教师应该通过“快乐读书吧”激发学生更广泛的课外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可以通过开展阅读交流会、开展辩论会等活动来激发,或者是通过设置有悬念的故事情节或句子来吸引学生。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童年》内容时,可以通过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就这样,我走向了人间”来展开阅读指导。教师可以说:“那时候的作者只有11岁,却要到人世间自谋生路。那接下来会发生怎样曲折的故事?作者的自传体小说第二部《在人间》就告诉了我们答案。同时,作者还写了自传体小说第三部《我的大学》,同学们可以课后找到这两本书来阅读。”因为是自传体三部曲中的关联性小说,这时候的学生肯定对阅读《在人间》《我的大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五、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快乐读书吧”中的推荐阅读书目,教师还应该点拨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管是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传说,还是小说名著,或者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美好追求,或者说明了某种哲理,或者体现了某种善恶是非观,或者体现人物的优秀品质……教师应该对此进行点拨,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比如在指导阅读《小英雄雨来》这部作品时,可以抓住“爱国”的主线展开。先让学生在阅读时找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及“这儿是中国的土地”这两句话在书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为什么要反复出现?然后向学生介绍“抗日战争”那段历史: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略并控制了东三省,并妄图进一步吞并中国。正是无数中国人民和革命先烈燃烧着“我们是中国人”“这儿是中国的土地”的顽强信念,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终于在1945年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免于国破家亡,也才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并告诉学生,“有国才有家”是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信仰,以此熏陶爱国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学生参与阅读
  通过有意义的活动来吸引学生、推动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利用寒暑假,布置学生具体的阅读书目,然后每人制作一张“阅读手抄报”。阅读手抄报的内容可以包括词句摘抄、人物形象分析、作者及作品介绍等,然后组织评比并颁发奖状,还可以进行读后感评比、开展阅读分享会等。有吸引学生的“奖品奖状”,有跟同学的“评比竞争”行为,学生对阅读就会更用心、更投入、更专注,效果也更好。
  著名教育家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写道:“魔杖”是什么?就是课外阅读。它有一种魔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平淡。
  阅读对学生的积极影响,需要语文教师积极推动才能实现,“快乐读书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指导学生阅读的好平台。只要語文教师对“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方法进行积极探索,就一定能快速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芳.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语文“砺志课堂”的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1(12).
  [2]王丽娟.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04).
  [3]何少华.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21(10).
  [4]宋娜.小学语文课堂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1(01).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在亲子陪伴中,孩子能获得安全感,形成信任、依恋、依赖、期待等积极情感,发展智力并学会与人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太忙,没时间管孩子”是很多家长不能陪孩子的理由。“总是很忙”的家长,当听到“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句很多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声,你的内心是否被触动?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陪伴他一起成长,对父母来说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  那么,职场父母在忙工作和陪孩子
星期一早上,我和爸爸来到爷爷奶奶家。  中午我正吃饭,爸爸对我说:“小宇,快点吃饭,吃完饭我送给你一个爸爸小时候玩过的小玩具!”  我听了,问道:“是什么玩具呀?”  爸爸说:“养马(音:yang ma)!”  我心想:养马,难不成这玩具还能养一匹马?我又惊喜又好奇,赶紧狼吞虎咽把饭吃完。刚放下饭碗我就跟爸爸上了楼,爸爸把我带到我和姐姐小时候称为“恐怖小屋”的那间房子,因为那里破破烂烂,听姐姐说还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曾有名句“功夫在诗外”,近代有一位乡村画师徐达章,用了陆游的思想教育儿子,造就了当代杰出的美术大师—徐悲鸿。徐悲鸿出生于太湖之滨的宜兴屹亭桥镇,父亲徐达章刻苦自学成为当地著名的画师,还擅长书法、篆刻、诗文,靠教书、卖字、卖画维持一家人清贫的生活。徐父毕生保持着不阿权贵的风骨,他的印章有“半耕半读半渔樵”、“儿女心肠,英雄肝胆”等,反映了他的心态。  徐悲鸿幼年由于家境贫寒,无钱就学
有人说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自己再次成长的过程。诚然,自从有了女儿,看她一天天成长,我总是不由得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情景。对于我的童年,我模糊的记忆总是开始于幼儿园中后期,生活在大院里,早上听着父母单位嘹亮的广播声起床,而再小的记忆,多半来自父母的阐述。  妈妈总是这样开头:从来没有再遇到与你一样聪明的孩子……在她的描述下,我知道,当我还蹒跚学步的时候,傍晚,我妈半倚床头,教大我两岁的姐姐读毛泽东诗词,
假期里,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写一篇游记。游记的内容可以是各地的名胜景点,也可以是家门前的小花园,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可以了。  开学后,我饶有兴致地询问孩子们:假期去哪里玩了?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争先恐后地报出自己游玩的地方。北京的故宫、长城,上海的外滩、城隍庙,杭州的西湖……孩子们去的地方很多,全国各个大小景点几乎都有涉及。  本以为有了这些丰富多彩的亲身经历,孩子们的作文一定可以写
艺术是感性、富于创造力和无限可能性的,它尊重差异、尊重个性、允許多元评价、诉诸感情与心灵交流,非常适合发展孩子自由的天性。  音乐、舞蹈、美术等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可以帮助孩子纾解内心的情绪:美好的、被压抑的或不被大人理解的;一个人如果能自小亲近艺术,不但能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和精神追求,也是建立人际交流的美好桥梁。  这个暑假,与其让孩子猫在家里与数码产品为伴,不如带他们踏上“艺术之旅”,参与各类针对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学定教”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一线教师的课堂,学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是制定教学目标、内容、活动的重要依据。学习起点的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红星照耀中国〉读前导读课》为例,分析在名著阅读中可利用大数据、“前概念”以及将学习起点与教学内容相联系,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状态。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
问题一  安仪姐,您好:  我的孩子和同学在学校讨论某个女生胸部很大,跑步时会晃动,还可以若隐若现看到突出的乳头,结果被女生的同学听到跑去告状。老师除了斥责、罚写之外,还要求要写悔过书,并要家长去学校签名背书,以后不能再犯同样的行为。这样的惩罚是对的吗?若是您,会如何处理呢?  谢谢您。  问题二  安仪姐,您好:  我儿子在学校与人打赌,谁敢跟某位女生大喊:“我要和你做爱!”就赢了,结果我儿子真
从小学到初中,是孩子必经的一个过渡阶段,孩子不仅需要学会独立,还要学会自主学习、完成从“要他学”到“他要学”的角色转换,更要学会与周围人打交道、增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在“小升初”这个暑假,父母也需要做一份“暑假作业”,帮孩子做好过渡阶段的身心准备。那么,从何入手好呢?本期我们特别邀请江苏省天一中学初一年级的几位同学来谈谈他们在“小升初”暑假所经过的心路历程,或许您就能从中受到一点启发呢!  清
摘要:新课标十分重视语文的人文价值,重视语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和达成。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和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因此,语文教师要切实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心理健康要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合理的评价来促进和激励学生的身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