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古代汉语常用句式之一的判断句,是今人阅读文言文最易忽视甚至发生理解偏差的句式之一。因此,笔者在继承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此拟就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常见形式作粗浅的梳理和探讨。
一、主语+者+谓语+也
古汉语的判断句,直接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在主语的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是最典型、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一般可译为现代汉语“……是……”。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蔺列传》)。
2.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4.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二、主语+谓语+也
只用“也”字表示坚决、确定的语气,不用“者”字提顿,构成“甲,乙也”的格式。如:
1.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2.制,严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3.赂秦而力亏,破灭道也(《六国论》)。
这里要说明的是,句末带有语气词“也”的句子也不一定全是判断句, 有表示肯定的陈述句。如:“晋国之忧可立俟也。”
三、主语+者+谓语
只用“者”字提顿,不用“也”字收尾,构成“甲者,乙”的格式。不过,这种句式相对来说比较少。如:
1.虎者,戾虫(《战国策·秦策》)。
2.地者,先君之地(《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八回》)。
四、主语+谓语+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一般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1.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主语+谓语
主语、谓语后面都不用语气词,构成了“甲,乙”的格式。例:
1.荀卿,赵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2.大将军,忠臣(《汉书·霍光传》)。
有时在句末会出现“耳”这种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常有修辞上的作用,即表示轻蔑。
3.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鸿门宴》)。
六、主语+副词+谓语
用副词“乃”、“则”、“即”等加强肯定判断,有时还用“皆”、“诚”、“素”等表示肯定,一般可译为“便是”、“就是”。值得一提的是“乃”、“则”、“即”等只是加强肯定判断而已,并非判断词。如:
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上面我们分析的都是肯定判断,判断句中还有一种就是否定判断句。古汉语否定判断句的常见格式是用否定副词“非”来否定谓语,一般译为“不是”。例:
1.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
2.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古代汉语中的“为”字句特别类似于判断句,如:
1.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鸿门宴》)。
王力先生指出:这是“用叙述句的形式表达判断句的内容”,因此这种句子不是判断句。
但我要说的是,“为”只是一个普通的动词,有“作为”、“成为”、“算是”等含义,不是判断词。如:木直中绳,揉以为轮(《荀子·劝学》)。
即使在判断句中,可以按现代汉语中的“是”去理解,也是普通动词在判断句中的运用,都不是专职的判断词,因为早在先秦时期,古汉语中尚无专职的判断词。
一、主语+者+谓语+也
古汉语的判断句,直接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在主语的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是最典型、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一般可译为现代汉语“……是……”。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蔺列传》)。
2.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4.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二、主语+谓语+也
只用“也”字表示坚决、确定的语气,不用“者”字提顿,构成“甲,乙也”的格式。如:
1.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2.制,严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3.赂秦而力亏,破灭道也(《六国论》)。
这里要说明的是,句末带有语气词“也”的句子也不一定全是判断句, 有表示肯定的陈述句。如:“晋国之忧可立俟也。”
三、主语+者+谓语
只用“者”字提顿,不用“也”字收尾,构成“甲者,乙”的格式。不过,这种句式相对来说比较少。如:
1.虎者,戾虫(《战国策·秦策》)。
2.地者,先君之地(《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八回》)。
四、主语+谓语+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一般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1.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主语+谓语
主语、谓语后面都不用语气词,构成了“甲,乙”的格式。例:
1.荀卿,赵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2.大将军,忠臣(《汉书·霍光传》)。
有时在句末会出现“耳”这种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常有修辞上的作用,即表示轻蔑。
3.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鸿门宴》)。
六、主语+副词+谓语
用副词“乃”、“则”、“即”等加强肯定判断,有时还用“皆”、“诚”、“素”等表示肯定,一般可译为“便是”、“就是”。值得一提的是“乃”、“则”、“即”等只是加强肯定判断而已,并非判断词。如:
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上面我们分析的都是肯定判断,判断句中还有一种就是否定判断句。古汉语否定判断句的常见格式是用否定副词“非”来否定谓语,一般译为“不是”。例:
1.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
2.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古代汉语中的“为”字句特别类似于判断句,如:
1.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鸿门宴》)。
王力先生指出:这是“用叙述句的形式表达判断句的内容”,因此这种句子不是判断句。
但我要说的是,“为”只是一个普通的动词,有“作为”、“成为”、“算是”等含义,不是判断词。如:木直中绳,揉以为轮(《荀子·劝学》)。
即使在判断句中,可以按现代汉语中的“是”去理解,也是普通动词在判断句中的运用,都不是专职的判断词,因为早在先秦时期,古汉语中尚无专职的判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