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哲人奥修对人的独特性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论你做什么都没有关系,你或许是一个三流的总统,你或许是一个一流的鞋匠,能够满足你的就是你享受你正在做的,你能够将你所有的能量都投放进去,你不想成为其他任何人,这就是你想要成为的,你同意‘自然’在这出戏里面所让你扮演的角色是对的,即使用总统和国王来跟你交换,你都不要。这就是真正的富有,这就是真正的权力。”数学课堂中经常会碰到学生的一些发言非常富有个性,充分了反映学生思维的差异性。有些看似不着边际的学生发言,其实包含着学生富有个性的、极富创新思维的思想方法和深深的童趣,对老师本身僵化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强大的冲击。
【教学案例】
(片段一)教学三年级下册内容《年、月、日》的“平年和闰年”的时候,老师提了这样一个平常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平年和闰年吗?”问题刚刚抛出去,就有一个小男生(唐佳豪同学)把手举得高高地要发言了,“我知道,平年就是平常的年份,我还猜想闰年可能就是跟平年相反的,就是不平常的年份。”
这个内容我教了好几年了,还从来没听到这样的回答,这倒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又故意紧急地追问:“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他接着说道:“通过预习,我知道2008年就是闰年,就是不平常的年份,2008年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如中国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还发生了汶川大地震等等。”显然这样的回答不能说服所有的学生,又有一个女生举手发言说:“你说2008年是不平常的年份,是闰年我赞同。但是2009年我觉得也是不平常的年份啊,2009年我们祖国建国60周年,可是书本却告诉我们2009年不是闰年啊,请你告诉我们这是怎么一回事啊?”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爱动脑筋的学生都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于是我觉得该是收网的时机了,“对啊,平年和闰年这是两个关于数学知识的时间概念,它的判断不是看‘平常’和‘不平常’,虽然起的名称叫平年,但是主要是看每年二月份的天数,至于什么年份是平年,什么年份是闰年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深入研究一下吧。”就这样,整节课下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一点都没有减少,效果出奇得好。尽管前面让学生争论了看似与本课知识无关的一些问题,好像浪费了教学时间,其实不然。我认为,当学生有话要说的时候,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把话说完;当学生回答的问题与标准答案有很大出入时,教师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堵还是疏,这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
(片段二)提前一天布置了课后作业,让学生思考:用16、17、18、19这四个数(每个数只用一次)编一道加减混合算式。
课堂上,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学生1:“把16、17、18、19看成6、7、8、9来做,6+9=15,15-7=8,所以16+19-17=18。”学生2:“我发现一个规律:中间相加等于头尾相加,即有16+19-18=17, 16+19-17=18,19+16-18=17,19+16-17=18。”
学生3:“应该有八种答案:因为16和19,17和18交换位置都可以。这样16、19在前有四种,17、18在前也有四种,所以共有八种答案。”
我对大家的踊跃发言及时地给予了表扬,正准备进行下一环节时,有个学生突然举手说他有更好的答案。“我把16、17、18、19看作1、2、3、4,这样,16就成了1,17就成了2,18就是3,19就是4。因为1+4-2=3,所以16+19-17=18。”同学们立刻茅塞顿开,交口称赞。我把握住时机激励这位同学道:“这个方法非常好,把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你能告诉大家你是如何想到这个方法的吗?”这个学生信心满满地说道:“以前妈妈住院的时候,我看病房门上标的是301、302、303、304,我怕记混了,就按1、2、3、4这样记,结果很好记。”我不由得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自我反思】
以上教学片段中,看似平常的一节课,看似普普通通的一个问题,却道出了一个不寻常的道理。片段一中学生的回答似乎与所学数学知识不搭界,不着边际,但是这种想法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如果我当时没有足够的耐心听完学生的回答,也许这么一个充分展示学生错误数学思维的过程就此夭折了,本可以利用的学生错误资源也就错过了。同样片段二中,倘若我当时按部就班,按照自己的教案设计,随着自己的意愿讲授,不让同学发言,势必就扼杀了一颗创新的童心,那样的损失将无可计量。我庆幸自己没有成为一个“刽子手”,更感谢新课程带给我的全新理念。新课程让我重新诠释了师生关系,体会到了学生的重要地位,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几个数字、了解几个题型、会做几道题等等,更重要的是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真正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我反复琢磨这些已经发生的教学片段,在为学生有着如此丰富想象力和巨大创造力而感叹的同时,更为自己平时没有“蹲下身子”欣赏学生而感到愧疚,为自己平时的主观臆断而感到不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克服的办法有哪些?我认为,有以下三点不容忽视。第一,我们经过长期的工作,已经形成太多的思维定势。今后,在教学中,我不应一味地依赖于传统的经验,而应使自己的思维放开,富于创新。第二,要“蹲下身子”,欣赏学生。作为老师尤其应学会耐心倾听,积极肯定,小心呵护。第三,在今后的课堂中,应真诚地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给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思维灵感一个出口。
作为教师,不仅要理解、宽容学生的错误,更要用指点迷津的睿智去化解、点拨学生的错误。要把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思维发展的教育资源,巧妙地加以利用。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能急着解释、下定论,而是要把错误抛还给学生,“将错就错”,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引导他们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给他们一些研究争论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同时还要利用好错误,让学生在求异中发展。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学生的创新求异,难免伴随着错误,但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即使是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藏着创新的火花。我们教师要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重创设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课堂,让他们没有因答错而被老师斥责的忧虑,也没有被同学讥笑的苦恼;引导学生不要因为怕犯错误而不敢创新,但要尽量避免犯一些不必要的低级错误,更要及时告别错误;在出现错误后要“吃一堑,长一智”,能对错误进行及时、认真的反思。让孩子们都能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习就是在不断出现错误、不断纠正错误中前进的,克服了错误就会获得胜利和成功!
(责编 张晶晶)
【教学案例】
(片段一)教学三年级下册内容《年、月、日》的“平年和闰年”的时候,老师提了这样一个平常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平年和闰年吗?”问题刚刚抛出去,就有一个小男生(唐佳豪同学)把手举得高高地要发言了,“我知道,平年就是平常的年份,我还猜想闰年可能就是跟平年相反的,就是不平常的年份。”
这个内容我教了好几年了,还从来没听到这样的回答,这倒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又故意紧急地追问:“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他接着说道:“通过预习,我知道2008年就是闰年,就是不平常的年份,2008年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如中国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还发生了汶川大地震等等。”显然这样的回答不能说服所有的学生,又有一个女生举手发言说:“你说2008年是不平常的年份,是闰年我赞同。但是2009年我觉得也是不平常的年份啊,2009年我们祖国建国60周年,可是书本却告诉我们2009年不是闰年啊,请你告诉我们这是怎么一回事啊?”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爱动脑筋的学生都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于是我觉得该是收网的时机了,“对啊,平年和闰年这是两个关于数学知识的时间概念,它的判断不是看‘平常’和‘不平常’,虽然起的名称叫平年,但是主要是看每年二月份的天数,至于什么年份是平年,什么年份是闰年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深入研究一下吧。”就这样,整节课下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一点都没有减少,效果出奇得好。尽管前面让学生争论了看似与本课知识无关的一些问题,好像浪费了教学时间,其实不然。我认为,当学生有话要说的时候,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把话说完;当学生回答的问题与标准答案有很大出入时,教师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堵还是疏,这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
(片段二)提前一天布置了课后作业,让学生思考:用16、17、18、19这四个数(每个数只用一次)编一道加减混合算式。
课堂上,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学生1:“把16、17、18、19看成6、7、8、9来做,6+9=15,15-7=8,所以16+19-17=18。”学生2:“我发现一个规律:中间相加等于头尾相加,即有16+19-18=17, 16+19-17=18,19+16-18=17,19+16-17=18。”
学生3:“应该有八种答案:因为16和19,17和18交换位置都可以。这样16、19在前有四种,17、18在前也有四种,所以共有八种答案。”
我对大家的踊跃发言及时地给予了表扬,正准备进行下一环节时,有个学生突然举手说他有更好的答案。“我把16、17、18、19看作1、2、3、4,这样,16就成了1,17就成了2,18就是3,19就是4。因为1+4-2=3,所以16+19-17=18。”同学们立刻茅塞顿开,交口称赞。我把握住时机激励这位同学道:“这个方法非常好,把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你能告诉大家你是如何想到这个方法的吗?”这个学生信心满满地说道:“以前妈妈住院的时候,我看病房门上标的是301、302、303、304,我怕记混了,就按1、2、3、4这样记,结果很好记。”我不由得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自我反思】
以上教学片段中,看似平常的一节课,看似普普通通的一个问题,却道出了一个不寻常的道理。片段一中学生的回答似乎与所学数学知识不搭界,不着边际,但是这种想法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如果我当时没有足够的耐心听完学生的回答,也许这么一个充分展示学生错误数学思维的过程就此夭折了,本可以利用的学生错误资源也就错过了。同样片段二中,倘若我当时按部就班,按照自己的教案设计,随着自己的意愿讲授,不让同学发言,势必就扼杀了一颗创新的童心,那样的损失将无可计量。我庆幸自己没有成为一个“刽子手”,更感谢新课程带给我的全新理念。新课程让我重新诠释了师生关系,体会到了学生的重要地位,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几个数字、了解几个题型、会做几道题等等,更重要的是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真正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我反复琢磨这些已经发生的教学片段,在为学生有着如此丰富想象力和巨大创造力而感叹的同时,更为自己平时没有“蹲下身子”欣赏学生而感到愧疚,为自己平时的主观臆断而感到不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克服的办法有哪些?我认为,有以下三点不容忽视。第一,我们经过长期的工作,已经形成太多的思维定势。今后,在教学中,我不应一味地依赖于传统的经验,而应使自己的思维放开,富于创新。第二,要“蹲下身子”,欣赏学生。作为老师尤其应学会耐心倾听,积极肯定,小心呵护。第三,在今后的课堂中,应真诚地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给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思维灵感一个出口。
作为教师,不仅要理解、宽容学生的错误,更要用指点迷津的睿智去化解、点拨学生的错误。要把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思维发展的教育资源,巧妙地加以利用。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能急着解释、下定论,而是要把错误抛还给学生,“将错就错”,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引导他们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给他们一些研究争论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同时还要利用好错误,让学生在求异中发展。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学生的创新求异,难免伴随着错误,但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即使是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藏着创新的火花。我们教师要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重创设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课堂,让他们没有因答错而被老师斥责的忧虑,也没有被同学讥笑的苦恼;引导学生不要因为怕犯错误而不敢创新,但要尽量避免犯一些不必要的低级错误,更要及时告别错误;在出现错误后要“吃一堑,长一智”,能对错误进行及时、认真的反思。让孩子们都能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习就是在不断出现错误、不断纠正错误中前进的,克服了错误就会获得胜利和成功!
(责编 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