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沟通让音乐学习更轻松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告诉我们“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突了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音乐教学中,要真正做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如果缺乏沟通,课堂的各种管理和教学策略都是纸上谈兵。小学生年龄小,但他同样需要被理解、被尊重、被欣赏。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讲究课堂教学沟通的艺术,不仅能准确的表达情意,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更好的激发和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产生追求美的欲望,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倍加轻松。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在音乐课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课堂讲解,恰到好处;体态语言,相得益彰;师生互动,亦师亦友的。
  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告诉我,学生在各科学习中的表现千差万别。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一模一样的,学生更是如此。在音乐教学中,这就不能要求“一刀切”,要善于沟通,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课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当然,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每一个学生就是“歌唱家”。几乎没有不喜欢音乐的学生,从他们成天哼哼着的流行歌就可以看出。无论他对音乐的感觉如何,他就那么爱哼哼。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在课堂上竭尽所能;想方设法与学生巧妙沟通,建立融洽,谐调的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而兴趣的激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沟通,沟通恰当,则事半功倍。
  
  一、课堂讲解,恰到好处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俄罗斯也有句民谚:“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o”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语言,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在音乐教学中,只有那些富有艺术性的生动风趣语言,以及教师出自肺腑的真诚的话语才能打动所有孩子的心,帮助他们发现音乐的美,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最终达到提高审美意识与情趣及增长智慧的目的。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孩子对音乐的感受不尽相同。教师要善于驾驭语言,激发和鼓励学生。哪怕学生所说的文不对题,也要以善意的鼓励的语言加以评价,千万不可冷嘲热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欣赏古筝曲《战台风》时,初听后,让学生谈谈对这首曲子的感受,四(2)班的陈宇航居然说“吵死了”。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说:“你说得没错,尤其是第二段,声音混乱而强烈,给人的感觉似乎吵死了。这段音乐,目的是渲染强台风袭击码头的惊险气氛,我们再听一遍,好吗?”然后又请班上小古筝手王志云表演《战台风》,让学生亲耳倾听,再次感受,放飞想象。陈宇航听得非常认真,身体随着音乐不时扭动,脸上的表情非常紧张。这时,他情不自禁地说:“这风真大呀!”
  学生在唱歌时,很多孩子含胸驼背,或者脚向前仲得远远,或撅着屁股缩着腿,姿势很不雅观。我扫视了全班同学一眼,面带微笑:“我们学过《黄山奇松》这一课吧,还记得最后一段吗?”学生齐声回答:“记得。”“能不能朗诵一下?”学生大声朗诵:“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仰或俯……”“背得真不错,你们的姿势也是千姿百态呀!”他们相互看一看,不好意思地笑了。他们马上自觉地两脚平放在地,身体挺得直直的。生动风趣的语言既是独特的教学手段,又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灵活而恰当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培养创新精神,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它可以使音乐课堂产生无穷的魅力,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成为一种享受,—种乐趣。
  在音乐课上,你会发现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同学学得不够认真,或者眼睛瞄着你,或者在桌肚里捣鼓着什么:或坐得端正却两眼发愣:或偷偷地搞着恶作刷。记得四(5)班教《水花花,泥巴巴》这首歌时,王刚同学嘴里唱着“噼啪噼噼啪拍”的词,脚却故意踩别人的脚。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说:“王剐同学唱得很投入,不但唱得好,动作做得也很好。”其他同学也边唱边动起来。王刚脸红了,但他学得更认真了。在音乐课上,你还会发现有的同学唱得非常认真,一本正经地唱,但她那非常明显的跑腔使得全班同学忍不住哈哈大笑。六(6)班的杨雪就是这样。我用琴声制止了。杨雪的脸涨得通红,头埋得低低的,眼泪都要流下来了。我非常认真地说:“杨雪唱得是有点走调,可是她那么投入,我相信只要她坚持不懈,一定能唱得好,至少说比现在好。人有所长,尺有所短,只要超越自己就是最优秀的。”有的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有的伸了伸舌头,而杨雪在以后的音乐课上她唱得认真了,眼神里流露出自信。
  
  二、体态语言,相得益彰
  
  教师生动,风趣,真诚的语言对于课堂沟通确实举足轻重,教师的体态语也不可小视,它有时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在音乐教师的体态语中,也许眼神最为重要。上课铃响了,教师走进教室习惯性的扫视四周,学生不由得坐正身子,个别开小差的学生也许觉得教室一下子寂静了,前后张望了一下也立即坐好。在课堂上,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眼神。一节课上,反馈的时间毕竟有限,照顾了能力差的学生能力强的就感到颓伤,我就用肯定的眼神赞赏的目光注视着他。这等于告诉他:你唱得很好,你的表现很出色。老师都知道。对那些自觉性差,经常开小差的学生,用眼神瞥一下,再盯住他瞧上那么一会儿,让他知道老师已经注意他了,他不能不认真听课。对那些平时表现较好,只是偶乐犯一下错误的学生,“瞥一下”然后微微笑一下,使他们“不好意思”不认真听课,让他们感到“老师认为我是一个好学生,不应该这么做的,如果不改,对自己没好处,也会让老师失望的”。而对那些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用眼神示意根本无济于事,则一边教学一边在他的座位附近走动甚至站立不动抑或用手轻轻拍肩执头等方法来加以控制。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表现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捉供机会。他们的表现或许不算好,但都要给予及时的正面的评价,给他一个微笑,向他翘起大姆指,轻轻抚摸他的头,可能足够让他快乐一整天了,也可能就此让他对自己树立了信心,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实践证明,看似无声的体态语言用得恰当胜过教师的苦口婆心,因为这样的方式能够弱化学生的自我防卫倾向,促使那些不具备良好行为的学生不断反思并积极改正,自卑的学生不断树立信心并能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友好,和谐融洽课堂气氛洋溢着浓浓的艺术性。
  
  三、师生互动,亦师亦友
  
  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增添学尘生的兴趣和信心。做教师的都有这样的休会,你只要给他一个微笑或主动与他说说话,或与他共同唱唱歌做做游戏,他会想方设法挨近你。在指导《对花》歌曲处理时,教师用二胡演奏范唱歌曲《对花》,让学生听后说出歌中有几种什么样的花,问与答用什么情绪唱。学生回答后,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唱出心中的感受:学生随老师琴声哼唱;学生提难点,教师教唱难点:老师唱问的部分,学生唱答的部分,进行师生对唱:教师拉二胡,学生之间互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较快地能按歌曲的情绪演唱歌词。学生对二胡感到惊奇,教师又去他们一同表演,上课的热情空前高涨。
  又如教学《拾稻穗的小姑娘》时,教师播放其旋律,与学生一起随着音乐律动。爱动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更何况与教师一起律动呢!当教完这首歌曲时,让学生演这首歌,学生争先恐后,并邀请教师与他们一起拾稻穗。作为教师,有什么比学生对你的信赖更心动的?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用音乐,用优美的语言,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使学生觉得这样的音乐课很有乐趣,这样的老师既是老师又像朋友。上课很轻松很开心,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单位: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江苏225811
其他文献
当前云计算在职业教育领域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应该加大对其研究,提高其应用水平。本文对云计算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内涵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中所存在的问
儿童的记忆、模仿能力特别强,且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是语言发展的佳期。小学开设英语课,不仅仅意味着学生可能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的是,它还可能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认知发展和社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是数学课程的四大目标之一。即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实是求事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等。因为积极的情感与态度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消极的情感态度阻碍学生的学习,削弱和降低数学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
我们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它强调了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语文课程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是在于教师引领学生体验、转化、积淀:笔者通过对语文教学进行探讨,力求培植直抵文化内核的、彰显文化旨趣的语文课堂
期刊
游戏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浅谈如下。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高效的、还是无效的。“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作为衡量质量效益的标准,通俗地说就是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学生所获得的有效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实施新课程以来的教师来说,到底有多少有效的准备?反思一下现今的一些有效教学课堂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浮躁与虚假的现象。  质疑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意昧着教师主导作用越少越好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格外明显,它所承载的内容和目标也越来越多,语文老师要主动擎起科技普及的大旗。如何把语文教学与科技普及结合起来呢?    一、深入挖掘,精心提炼    语文教材为科技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要善于深度挖掘其中的“科教元素”,稍加整理,我们就会发现,有些课文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