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词汇分类是批评性语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工具。词汇隐含着作者所属的社会阶级的意识形态。因此对词汇进行分类有助于了解作者真实的政治意图。本文以纽约时报对我国游泳运动员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上勇夺两金的两篇英语新闻报道为分析对象,从重新词化、过度词化、词汇缺乏、偏向化命名等方面对比两个新闻语篇的分类系统及其意识体现。并通过对比,观察同一媒体机构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前后立场态度是否一致。最后,揭示词汇的选择与新闻语篇所反映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权力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英语新闻;对比分析;词汇分类;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一、引言
人类的交往离不开语言。传统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最便捷的媒介。他们将语言视为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一直以来他们都把研究的重心放在语言的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以及指代性上,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性和政治性。事实上,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控制的工具"(Hodge & Kress, 1993:6)。带有社会意识形态烙印的语言能够建构并巩固人们的世界观。直到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的兴起,才弥补了传统语言学在语言的政治性方面研究的空缺。
批评语言学又称批评性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英国语言学Roger Fowler和Gunther Kress于1979年在他们编写的《语言与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们明确地指出"语言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普遍的关系。。。。。。语言是意识形态的载体。"(Fowler & Kress,1979:183)。批评语言学以法兰克福学派与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评理论为哲学基础,以大众语篇为批评对象,通过分析语篇来揭示语言与权力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二、批评性语篇分析中的词汇分类
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学学派,批评性语言学在国内外学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尤其是在欧美、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CDA的研究方兴未艾。Roger Fowler(英),Guther Kress(英),Van Dijk(荷)Norman Fairclough(英)等一大批学者为完善CDA理论做着不懈的努力。早在1979年,Fowler和Kress就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醒广大研究者,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时应该把及物性(transitivity)、情态(modality)、转换(transform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和连贯性(coherence)等隐含意识形态意义的因素作为重点考察对象。他们肯定了分类在批评性语篇分析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词汇来给事物分类是大众语篇的一大特色。分类是指语言赋予外部世界以秩序(Flower & Kress, 1979)。分类的目的在于使人们在观察相关联的事物时厘清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事物有系统全面的认识。没有分类人们无法将新概念或信息与已知的概念和词汇联系起来。因为概念和词汇的存在依赖于分类。Fowler(1991)曾用木匠需要对其所使用的工具进行分类来类比新闻语篇的作者同样需要使用分类手段来处理语篇中的诸多词汇。他(Fowler,1991)强调词汇的分类系统根据社会需求来展现世界的样貌。Roger Hodge和Grunther Kress(1993)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分类系统控制人们的思想,并统一语言所传达的任何思想。Fairclough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Fairclough, 1996)证实了不同语篇采用不同的词汇表明不一样的意识形态。
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一个语篇的意识形态意义最重要的因素是词汇。新闻编写者往往借助词汇分类手段不动声色地将其真实的政治意图隐蔽在看似客观公正的新闻语篇中。某些领域的词汇所蕴含的意义能够反映社会价值观。因此,词汇的分类分析有助于读者更清晰地了解新闻报道者的态度,更客观地评价新闻报道者的价值取向。可见,词汇分类是考察大众语篇意识形态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研究方法
本论文以纽约时报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对我国游泳运动员叶诗文夺取女子200米和400米混合泳冠军后所进行的两篇报道为分析对象。叶诗文在本届奥运会上的表现堪称神勇,尤其是在400米混合泳的比赛中,她在最后50米冲刺阶段的速度居然超过了男子400米混合泳的冠军,这一让人瞠目结舌的表现引发了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西方媒体记者的热议,甚至是非议。这两篇新闻中,一篇标题为China Pool Prodigy Churns Wave of Speculation,是在叶诗文以打破世界记录的成绩摘取她的首枚奥运金牌--400米混合泳的桂冠后对其不可思议的状态所进行的报道;另一篇标题为For Chinese Swimmer, Same Result,报道了叶诗文3天后在200米混合泳的比赛中再度登顶,并以打破奥运会记录的成绩夺冠所引发的新一波轰动效应。两篇报道分别发表于2012年7月30日和2012年8月1日。
本文着重对两则新闻中的词汇进行分类分析,以揭示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者对事件的不同态度和立场。并通过分析词汇的意识体现探讨同一新闻机构在一段时间内对同一事件进行连续报道时,其立场观点是否发生变化,并阐释可能引起变化的原因。
四、新闻语篇词汇分类的意识体现
英语词汇丰富,是近义词数量最多的一门语言之一。而近义词之间的区别又是细微的。在文体、情感、搭配及内涵等意义方面存在微妙差异的众多近义词当中进行选择正是受到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正如韩礼德(1978)所言,意念功能(即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是语言的元功能之一。分类是体现这一功能的惯用手段。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由大量的子系统构成的符号系统。其创始人韩礼德(转引自朱永生,严世清,2002:4)提出:"语言系统内的每个子系统都有一组可供选择的项目,每个项目都表达一定的意义,所以对任何一个选项的选择都是对意义的选择"。语篇中词汇的概念意义和命题意义暗示作者的意识形态(辛斌,2005)。在新闻中对所报道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词汇进行描绘体现了报道者的态度和立场。新闻语篇的词汇分类系统主要通过重新词化(relexicalization)、过度词化(overlexicalization)、词汇缺乏(underlexicalization)、偏向化命名(biased meaning)等手段来实施意识形态的功能。 (一)重新词化
重新词化是一个创造新词汇,或赋予旧词汇新意义的过程。按Halliday(1976:571)的话,就是"旧词换新貌"(new words for old)。重新词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创造新词(neologism),另一种则是改变旧词的原意,增添新的意义。总而言之,它是一个用创新的表达方式替代旧的表达方式,并形成对比的过程。重新词化是使语篇产生歧义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可以消除词汇原有的负面意义,使词义升格。从而"把行动、体制或社会关系描述或者重新描述,使之具有正面评价"(Thompson, 2005:63)。因此,重新词化可以反映报道者的倾向和政治意图。
在两篇关于叶诗文夺冠事件的报道中,当提到400米混合泳比赛的最后阶段,叶诗文游出了超过男子400米混合泳冠军的速度这一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时,两篇报道都采用了phenomenal, tremendous, remarkable等褒义词。说明两位报道者的都为叶诗文最终以绝对优势夺冠并打破世界记录的成绩惊叹。但对叶诗文这一成绩的评价,以及取得这一成绩的原因,两位报道者的态度大相径庭。他们分别用了如下词来对叶诗文的惊人速度发表看法(见表一):
China Pool Prodigy Churns
Wave of Speculation
For Chinese Swimmer, Same Result
speculation, uncertainty
embarrassment, between amazement and incredulity, gray area between celebration and suspicion
doping, scandal
disturbing performance
result, question,
achievement
tremendous accomplishment
blistering final 50 meters, amazing race
从上表列出的表达方式不难看出,第一篇新闻的作者显然对一个年仅16岁青少年的态度不太宽容。他将叶诗文的夺冠和服用违禁药品联系起来。在评论叶诗文所创造的世界记录是,他更多地采用了"suspicion","skepticism","speculation"等贬义词来表明自己对叶诗文的质疑。而第二篇新闻的作者则报道了叶诗文面对所有质疑时的回应。作者选择了question这一中性词替代第一篇新闻中的"suspicion","skepticism","speculation",表明了自己在这一事件中处于中立的态度。此外,用"result","tremendous accomplishment"来替换"scandal"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叶诗文的支持态度。在第二则新闻中,作者用中性词或褒义词来替代贬义词,使读者对叶诗文以超出常人想象的速度获得冠军这一事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打消他们的疑虑,从而对此做出更加客观、正面的评价。这正是一个重新词化的过程。借助这一手段,纽约时报对叶诗文的表现先抑后扬的态度也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过度词化
过度词化是指语言使用者在同一语篇内采用一系列的同义词来描述某一概念或经验。导致过度词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语言的竞争(verbal contest)。新闻语篇编写者在同一语篇中使用大量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来指称同一事物,以达到强化其意识观念的目的。过度词化有助于表明语言使用者及其所属阶级或群体关注的经验和价值领域,使语篇分析者确认语言使用者及其所属群体的意识形态特征(辛斌,2005)。
两篇报道都出现了过度词化的现象,但是两位报道者通过这一方法所呈现出来的立场和态度截然不同(见表二):
China Pool Prodigy Churns
Wave of Speculation
For Chinese Swimmer, Same Result
speculation - suspicion, skepticism, uncertainty, incredulity, under disputed circumstances
doping - banned substance, illicit substances, blood-boosting drug EPO, human growth hormone
not legitimate - illicit
result - accomplishment, achievement
win - outperform, set records, break records
tremendous - amazing, awesome
在第一篇报道中,对叶诗文的突出表现提出质疑时,报道者选取了含有"怀疑"这一意思的一系列近义词,以此来突出自己对此事的猜疑。他将叶诗文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和服用兴奋剂联系在一起。用了好几个"doping"的近义词来例数中国泳坛健将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发现服用禁药来提高成绩。这一连串的包含负面、消极意义的近义词不断出现在语篇中势必会误导读者,让他们误认为中国游泳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是通过不正常手段达成的。而事实上,这样的报道是有失偏颇的。相比较而言,第二篇报道中,作者的立场观点则显得更客观公正。在这篇报道中也有过度词化的现象。但作者采用的却多是中性词和褒义词。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消除读者的疑虑,让他们对此事件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如果说第一篇新闻的编写者企图通过过度词化来加深人们对叶诗文夺冠实力的误解,那么第二篇新闻的编写者则通过过度词化轻松化解了人们的误解。
(三)词汇缺乏
与过度词化截然相反,词汇缺乏是指缺少一套合适的词汇去表达准确细致的概念(Fowler, 1986)。它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独特的思维。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本是人的大脑中由于词汇量不足,而致使人无法存取相关概念或存取有困难(Fowler,1986)。但在大众语篇中引起词汇缺乏的原因很显然就不是作者词汇量不够这么简单了。而是作者故意要用单一的、语意模糊的词语来制造歧义,并以此来掩饰自己真正的政治意图,竟而达到将读者蒙在谷里的目的。 在第一篇报道中,作者在无法取证叶诗文是否服用违禁药品及服用了何种药品的情况下,试图用"substances"一词来模糊大众视听,并用"uncertainty"一词来说明叶诗文等中国游泳运动员的成绩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至于这些因素是什么,作者并不明说。作者有意将读者引入歧途的意图还体现在故意含糊其辞,回避消息的来源,如:"a former chief doctor for the Chinese gymnastics","state-run new outlets"都是无法确定可靠性的消息源。这些都有可能使部分不明就里的读者被欺瞒。相对于第一篇报道,第二篇报道作者的表达方式则更加直截了当。对于有无服用禁药这一质疑,文章中用了叶诗文自己的回答"absolutely not","never"等词来进行坚决否定。对于报道中引文的出处作者更是毫无避忌地一一明示,没有任何的隐瞒。第一篇新闻报道者的"词汇缺乏"和第二篇新闻报道者的直言不讳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偏向化命名
偏向化命名是控制和影响读者意识形态倾向的一种手段。名称根据其所指称的对象被赋予一定的特殊意义。在大众语篇中,对各类人及事物的命名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折射出语篇作者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的意识形态偏向。这被称为偏向化命名。换而言之,在新闻报道中,报道者常使用带有意识形态倾向的指称来为其所属的阶级以及社会权力关系服务(孙志祥,2009)。
以下这些命名出现在第一篇报道中,这些指称印证了报道者对中国运动员抱有偏见的事实(见表三):
state-sponsored doping,
a history of doping
grinding monotony
Chinese scandal
Disturbing performance
将中国运动员服用违禁药品命名为"政府支持的"服药行为,并且是由来已久的行为
将中国泳协对运动员的管理称为"令人难以忍受的"单调训练
将个别中国游泳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事件扩大化为"中国体育界的丑闻"
将叶诗文的卓越表现称为"令人不安的"表现
再对比第二篇报道,tremendous accomplishment, blistering final 50 meters, amazing races, feisty teenager等词都证实了报道者的命名同样是有偏向性的。但显而易见,他是倾向于相信叶诗文清白的。两篇报道,前者意图诋毁中国游泳运动员形象,而后者则旨在维护他们的形象。偏向化命名这一意识形态建构谋略将作者的意识倾向展露无疑。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分类是将新闻语篇作者的意识形态注入到语篇当中,并增强读者认同感的重要工具之一(张延续,1998)。以上通过对纽约时报两篇新闻语篇词汇的分类分析发现,两篇报道虽然出自同一新闻机构,但所反映出来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见解和主张。这同时也说明了,同一新闻机构在对同一事件的连续报道中,前后的立场观点会发生转变。尽管传媒机构都应该坚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来报道语言,但不可否认的是要做到完全绝对的中立立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何时何地报道者的语言都受到其所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意识形态的支配。
两篇出自同一新闻机构的先后报道之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的意识观念,与其所属的社会群体的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不无关系。报道一的作者显然和部分英国及其他西方媒体一样,认为身为黄皮肤的亚洲人的叶诗文在与欧美运动员的对抗中占有如此大的优势是难以接受的。这是对欧美游泳强国发起的挑战。她取得佳绩的原因也是可疑的。中国和美国在奥运会的奖牌榜中是竞争激烈的对手。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将中国游泳健将视如最大威胁。这点从作者的选词不难看出。而报道二之所以会转变之前的立场观点,则是受到舆论压力的缘故。在大多数主流媒体都对叶诗文的惊人表现大加赞赏时,作为美国乃至世界知名媒体,纽约时报如果还继续发表无中生有的言论,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更会被冠以"嫉妒"叶诗文才华的恶名。因此报道二的作者一改之前对叶诗文挑刺的态度,还为其正言。两篇系列报道在态度上的转变反映了报道者所属社会阶级的价值观的变化。语篇意识形态意义的转变正是通过词汇分类来实现的。
语言总是为一定的社会权力服务的。从两篇报道的词汇分类手段来看,报道者对同一新闻事件的见解是迥然不同的。大众语篇中所描绘的世界是通过语言进行分类后形成的世界。因此分类系统制约着人们的思维。它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及社会价值标记,偏向于权力关系中的某一方。新闻语篇作者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当的隐蔽性。而词汇分类对于新闻语篇中的意识形态意义的解释力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时,观察词汇的分类十分必要。这有利于我们客观的评判语篇所反映的意识形态,以避免被误导。
参考文献
[1] Fairclough, N. 1996. Language and Power [M]. New York: Longman.
[2] Fowler, R., Hodge, B. , Kress, G. , Trew, T. 1979. Language and Control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83.
[3] Fowler, R. 1991.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4] Halliday, M.A.K. Antilanguages [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76, 78(3): 570-584.
[5] Halliday, M.A.K.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M]. London: Edward Arnold: 571.
[6] Hodge, B., Kress G. 1993. Language as Ideology (2nd edition)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6.
[7] Thompson, J. B. 2005.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63.
[8]刘世生,曹金梅.思维风格与语言认知[J].清华大学学报,2006 (2), 106-113.
[9]孙志祥.2009.文本意识形态批评分析及其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辛斌.2005.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1] 张延续.批评语言学与大众语篇-对美国新闻周刊的批评性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 (6), 24-27.
[12] 朱永生,严世清.2002.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4页.
关键词:英语新闻;对比分析;词汇分类;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一、引言
人类的交往离不开语言。传统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最便捷的媒介。他们将语言视为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一直以来他们都把研究的重心放在语言的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以及指代性上,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性和政治性。事实上,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控制的工具"(Hodge & Kress, 1993:6)。带有社会意识形态烙印的语言能够建构并巩固人们的世界观。直到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的兴起,才弥补了传统语言学在语言的政治性方面研究的空缺。
批评语言学又称批评性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英国语言学Roger Fowler和Gunther Kress于1979年在他们编写的《语言与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们明确地指出"语言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普遍的关系。。。。。。语言是意识形态的载体。"(Fowler & Kress,1979:183)。批评语言学以法兰克福学派与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评理论为哲学基础,以大众语篇为批评对象,通过分析语篇来揭示语言与权力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二、批评性语篇分析中的词汇分类
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学学派,批评性语言学在国内外学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尤其是在欧美、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CDA的研究方兴未艾。Roger Fowler(英),Guther Kress(英),Van Dijk(荷)Norman Fairclough(英)等一大批学者为完善CDA理论做着不懈的努力。早在1979年,Fowler和Kress就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醒广大研究者,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时应该把及物性(transitivity)、情态(modality)、转换(transform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和连贯性(coherence)等隐含意识形态意义的因素作为重点考察对象。他们肯定了分类在批评性语篇分析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词汇来给事物分类是大众语篇的一大特色。分类是指语言赋予外部世界以秩序(Flower & Kress, 1979)。分类的目的在于使人们在观察相关联的事物时厘清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事物有系统全面的认识。没有分类人们无法将新概念或信息与已知的概念和词汇联系起来。因为概念和词汇的存在依赖于分类。Fowler(1991)曾用木匠需要对其所使用的工具进行分类来类比新闻语篇的作者同样需要使用分类手段来处理语篇中的诸多词汇。他(Fowler,1991)强调词汇的分类系统根据社会需求来展现世界的样貌。Roger Hodge和Grunther Kress(1993)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分类系统控制人们的思想,并统一语言所传达的任何思想。Fairclough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Fairclough, 1996)证实了不同语篇采用不同的词汇表明不一样的意识形态。
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一个语篇的意识形态意义最重要的因素是词汇。新闻编写者往往借助词汇分类手段不动声色地将其真实的政治意图隐蔽在看似客观公正的新闻语篇中。某些领域的词汇所蕴含的意义能够反映社会价值观。因此,词汇的分类分析有助于读者更清晰地了解新闻报道者的态度,更客观地评价新闻报道者的价值取向。可见,词汇分类是考察大众语篇意识形态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研究方法
本论文以纽约时报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对我国游泳运动员叶诗文夺取女子200米和400米混合泳冠军后所进行的两篇报道为分析对象。叶诗文在本届奥运会上的表现堪称神勇,尤其是在400米混合泳的比赛中,她在最后50米冲刺阶段的速度居然超过了男子400米混合泳的冠军,这一让人瞠目结舌的表现引发了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西方媒体记者的热议,甚至是非议。这两篇新闻中,一篇标题为China Pool Prodigy Churns Wave of Speculation,是在叶诗文以打破世界记录的成绩摘取她的首枚奥运金牌--400米混合泳的桂冠后对其不可思议的状态所进行的报道;另一篇标题为For Chinese Swimmer, Same Result,报道了叶诗文3天后在200米混合泳的比赛中再度登顶,并以打破奥运会记录的成绩夺冠所引发的新一波轰动效应。两篇报道分别发表于2012年7月30日和2012年8月1日。
本文着重对两则新闻中的词汇进行分类分析,以揭示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者对事件的不同态度和立场。并通过分析词汇的意识体现探讨同一新闻机构在一段时间内对同一事件进行连续报道时,其立场观点是否发生变化,并阐释可能引起变化的原因。
四、新闻语篇词汇分类的意识体现
英语词汇丰富,是近义词数量最多的一门语言之一。而近义词之间的区别又是细微的。在文体、情感、搭配及内涵等意义方面存在微妙差异的众多近义词当中进行选择正是受到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正如韩礼德(1978)所言,意念功能(即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是语言的元功能之一。分类是体现这一功能的惯用手段。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由大量的子系统构成的符号系统。其创始人韩礼德(转引自朱永生,严世清,2002:4)提出:"语言系统内的每个子系统都有一组可供选择的项目,每个项目都表达一定的意义,所以对任何一个选项的选择都是对意义的选择"。语篇中词汇的概念意义和命题意义暗示作者的意识形态(辛斌,2005)。在新闻中对所报道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词汇进行描绘体现了报道者的态度和立场。新闻语篇的词汇分类系统主要通过重新词化(relexicalization)、过度词化(overlexicalization)、词汇缺乏(underlexicalization)、偏向化命名(biased meaning)等手段来实施意识形态的功能。 (一)重新词化
重新词化是一个创造新词汇,或赋予旧词汇新意义的过程。按Halliday(1976:571)的话,就是"旧词换新貌"(new words for old)。重新词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创造新词(neologism),另一种则是改变旧词的原意,增添新的意义。总而言之,它是一个用创新的表达方式替代旧的表达方式,并形成对比的过程。重新词化是使语篇产生歧义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可以消除词汇原有的负面意义,使词义升格。从而"把行动、体制或社会关系描述或者重新描述,使之具有正面评价"(Thompson, 2005:63)。因此,重新词化可以反映报道者的倾向和政治意图。
在两篇关于叶诗文夺冠事件的报道中,当提到400米混合泳比赛的最后阶段,叶诗文游出了超过男子400米混合泳冠军的速度这一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时,两篇报道都采用了phenomenal, tremendous, remarkable等褒义词。说明两位报道者的都为叶诗文最终以绝对优势夺冠并打破世界记录的成绩惊叹。但对叶诗文这一成绩的评价,以及取得这一成绩的原因,两位报道者的态度大相径庭。他们分别用了如下词来对叶诗文的惊人速度发表看法(见表一):
China Pool Prodigy Churns
Wave of Speculation
For Chinese Swimmer, Same Result
speculation, uncertainty
embarrassment, between amazement and incredulity, gray area between celebration and suspicion
doping, scandal
disturbing performance
result, question,
achievement
tremendous accomplishment
blistering final 50 meters, amazing race
从上表列出的表达方式不难看出,第一篇新闻的作者显然对一个年仅16岁青少年的态度不太宽容。他将叶诗文的夺冠和服用违禁药品联系起来。在评论叶诗文所创造的世界记录是,他更多地采用了"suspicion","skepticism","speculation"等贬义词来表明自己对叶诗文的质疑。而第二篇新闻的作者则报道了叶诗文面对所有质疑时的回应。作者选择了question这一中性词替代第一篇新闻中的"suspicion","skepticism","speculation",表明了自己在这一事件中处于中立的态度。此外,用"result","tremendous accomplishment"来替换"scandal"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叶诗文的支持态度。在第二则新闻中,作者用中性词或褒义词来替代贬义词,使读者对叶诗文以超出常人想象的速度获得冠军这一事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打消他们的疑虑,从而对此做出更加客观、正面的评价。这正是一个重新词化的过程。借助这一手段,纽约时报对叶诗文的表现先抑后扬的态度也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过度词化
过度词化是指语言使用者在同一语篇内采用一系列的同义词来描述某一概念或经验。导致过度词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语言的竞争(verbal contest)。新闻语篇编写者在同一语篇中使用大量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来指称同一事物,以达到强化其意识观念的目的。过度词化有助于表明语言使用者及其所属阶级或群体关注的经验和价值领域,使语篇分析者确认语言使用者及其所属群体的意识形态特征(辛斌,2005)。
两篇报道都出现了过度词化的现象,但是两位报道者通过这一方法所呈现出来的立场和态度截然不同(见表二):
China Pool Prodigy Churns
Wave of Speculation
For Chinese Swimmer, Same Result
speculation - suspicion, skepticism, uncertainty, incredulity, under disputed circumstances
doping - banned substance, illicit substances, blood-boosting drug EPO, human growth hormone
not legitimate - illicit
result - accomplishment, achievement
win - outperform, set records, break records
tremendous - amazing, awesome
在第一篇报道中,对叶诗文的突出表现提出质疑时,报道者选取了含有"怀疑"这一意思的一系列近义词,以此来突出自己对此事的猜疑。他将叶诗文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和服用兴奋剂联系在一起。用了好几个"doping"的近义词来例数中国泳坛健将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发现服用禁药来提高成绩。这一连串的包含负面、消极意义的近义词不断出现在语篇中势必会误导读者,让他们误认为中国游泳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是通过不正常手段达成的。而事实上,这样的报道是有失偏颇的。相比较而言,第二篇报道中,作者的立场观点则显得更客观公正。在这篇报道中也有过度词化的现象。但作者采用的却多是中性词和褒义词。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消除读者的疑虑,让他们对此事件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如果说第一篇新闻的编写者企图通过过度词化来加深人们对叶诗文夺冠实力的误解,那么第二篇新闻的编写者则通过过度词化轻松化解了人们的误解。
(三)词汇缺乏
与过度词化截然相反,词汇缺乏是指缺少一套合适的词汇去表达准确细致的概念(Fowler, 1986)。它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独特的思维。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本是人的大脑中由于词汇量不足,而致使人无法存取相关概念或存取有困难(Fowler,1986)。但在大众语篇中引起词汇缺乏的原因很显然就不是作者词汇量不够这么简单了。而是作者故意要用单一的、语意模糊的词语来制造歧义,并以此来掩饰自己真正的政治意图,竟而达到将读者蒙在谷里的目的。 在第一篇报道中,作者在无法取证叶诗文是否服用违禁药品及服用了何种药品的情况下,试图用"substances"一词来模糊大众视听,并用"uncertainty"一词来说明叶诗文等中国游泳运动员的成绩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至于这些因素是什么,作者并不明说。作者有意将读者引入歧途的意图还体现在故意含糊其辞,回避消息的来源,如:"a former chief doctor for the Chinese gymnastics","state-run new outlets"都是无法确定可靠性的消息源。这些都有可能使部分不明就里的读者被欺瞒。相对于第一篇报道,第二篇报道作者的表达方式则更加直截了当。对于有无服用禁药这一质疑,文章中用了叶诗文自己的回答"absolutely not","never"等词来进行坚决否定。对于报道中引文的出处作者更是毫无避忌地一一明示,没有任何的隐瞒。第一篇新闻报道者的"词汇缺乏"和第二篇新闻报道者的直言不讳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偏向化命名
偏向化命名是控制和影响读者意识形态倾向的一种手段。名称根据其所指称的对象被赋予一定的特殊意义。在大众语篇中,对各类人及事物的命名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折射出语篇作者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的意识形态偏向。这被称为偏向化命名。换而言之,在新闻报道中,报道者常使用带有意识形态倾向的指称来为其所属的阶级以及社会权力关系服务(孙志祥,2009)。
以下这些命名出现在第一篇报道中,这些指称印证了报道者对中国运动员抱有偏见的事实(见表三):
state-sponsored doping,
a history of doping
grinding monotony
Chinese scandal
Disturbing performance
将中国运动员服用违禁药品命名为"政府支持的"服药行为,并且是由来已久的行为
将中国泳协对运动员的管理称为"令人难以忍受的"单调训练
将个别中国游泳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事件扩大化为"中国体育界的丑闻"
将叶诗文的卓越表现称为"令人不安的"表现
再对比第二篇报道,tremendous accomplishment, blistering final 50 meters, amazing races, feisty teenager等词都证实了报道者的命名同样是有偏向性的。但显而易见,他是倾向于相信叶诗文清白的。两篇报道,前者意图诋毁中国游泳运动员形象,而后者则旨在维护他们的形象。偏向化命名这一意识形态建构谋略将作者的意识倾向展露无疑。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分类是将新闻语篇作者的意识形态注入到语篇当中,并增强读者认同感的重要工具之一(张延续,1998)。以上通过对纽约时报两篇新闻语篇词汇的分类分析发现,两篇报道虽然出自同一新闻机构,但所反映出来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见解和主张。这同时也说明了,同一新闻机构在对同一事件的连续报道中,前后的立场观点会发生转变。尽管传媒机构都应该坚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来报道语言,但不可否认的是要做到完全绝对的中立立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何时何地报道者的语言都受到其所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意识形态的支配。
两篇出自同一新闻机构的先后报道之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的意识观念,与其所属的社会群体的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不无关系。报道一的作者显然和部分英国及其他西方媒体一样,认为身为黄皮肤的亚洲人的叶诗文在与欧美运动员的对抗中占有如此大的优势是难以接受的。这是对欧美游泳强国发起的挑战。她取得佳绩的原因也是可疑的。中国和美国在奥运会的奖牌榜中是竞争激烈的对手。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将中国游泳健将视如最大威胁。这点从作者的选词不难看出。而报道二之所以会转变之前的立场观点,则是受到舆论压力的缘故。在大多数主流媒体都对叶诗文的惊人表现大加赞赏时,作为美国乃至世界知名媒体,纽约时报如果还继续发表无中生有的言论,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更会被冠以"嫉妒"叶诗文才华的恶名。因此报道二的作者一改之前对叶诗文挑刺的态度,还为其正言。两篇系列报道在态度上的转变反映了报道者所属社会阶级的价值观的变化。语篇意识形态意义的转变正是通过词汇分类来实现的。
语言总是为一定的社会权力服务的。从两篇报道的词汇分类手段来看,报道者对同一新闻事件的见解是迥然不同的。大众语篇中所描绘的世界是通过语言进行分类后形成的世界。因此分类系统制约着人们的思维。它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及社会价值标记,偏向于权力关系中的某一方。新闻语篇作者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当的隐蔽性。而词汇分类对于新闻语篇中的意识形态意义的解释力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时,观察词汇的分类十分必要。这有利于我们客观的评判语篇所反映的意识形态,以避免被误导。
参考文献
[1] Fairclough, N. 1996. Language and Power [M]. New York: Longman.
[2] Fowler, R., Hodge, B. , Kress, G. , Trew, T. 1979. Language and Control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83.
[3] Fowler, R. 1991.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4] Halliday, M.A.K. Antilanguages [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76, 78(3): 570-584.
[5] Halliday, M.A.K.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M]. London: Edward Arnold: 571.
[6] Hodge, B., Kress G. 1993. Language as Ideology (2nd edition)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6.
[7] Thompson, J. B. 2005.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63.
[8]刘世生,曹金梅.思维风格与语言认知[J].清华大学学报,2006 (2), 106-113.
[9]孙志祥.2009.文本意识形态批评分析及其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辛斌.2005.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1] 张延续.批评语言学与大众语篇-对美国新闻周刊的批评性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 (6), 24-27.
[12] 朱永生,严世清.2002.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