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本有一种普及性似乎不高却披着神圣光环的体育运动,那就是相扑。大体看来,相扑其实跟中国的摔跤运动十分相像,画一个圈,比赛双方被限制在这个圈子里打拼争斗。摔跤运动是看谁把谁摔倒在地,然后用身体压住,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得翻身而判定输赢。相扑则因运动员庞大的身体形状,其胜负规则更简单,只要一方将另一方推出圈外,就算赢了。如此简单的游戏,却成为日本全国人民顶礼膜拜、带有很强宗教色彩仪式般的头号运动。同样,在韩国也有一种运动让全体国民心潮澎湃,心向往之,那就是韩国第一运动跆拳道,一项看上去也没有多少观赏性和美感,干干巴巴地踢来打去的简单游戏。每有跆拳道比赛,韩国人都会蜂拥而至,血脉贲张地呐喊助威,有一种要死要活的抓狂。
有次我在首尔的一条小街上散步,听见有孩子的呐喊声,就循着声音而去。胡同深处是一所规模不大的跆拳道教练所,类似我们这里的跆拳道课外班。学员是十来个七八岁的孩子,有男也有女,他们穿着同样的跆拳道标准服,一丝不苟地跟着教练比划,嘴里不时发出“唬唬”的喊声,很有气势。一男一女两个教练员穿着跆拳道服装,一脸威严,细心地纠正着孩子们的一招一式。我一直坚持观摩,不下半个小时。与在国内看到的这类课外班最大的不同,韩国的孩子非常遵守规则,训练就是训练,严格按照老师教给的套路出手,时常有一方将另一方掀翻在地。期间听不到嬉笑吵闹,或者要水喝、大小便、喊累喊苦,不亚于专业队的正规训练。训练结束,孩子们先给教练员鞠躬致谢,然后拿着自己的运动包,到更衣室换下训练服。教练员则一直站在门口,等待着孩子们换好衣服,一一拍手告别。有两三位家长来接孩子,但他们都站在离学校很远的地方等着,然后一起乘车回家。
或许我们对此毫无感觉,甚至产生些许的不解。但是只要耐下性子稍微研究点相扑和跆拳道在日本、韩国的历史,或者去看一场相扑、跆拳道的正式比赛,就会明白这两个国家的人们为什么如此追捧一项体育运动。简而言之,因为在这两个民族的骨子里有洗不掉的印记来自相扑或跆拳道,他们的民族性格刻在相扑和跆拳道这两项已经超越体育范畴的运动之上,那就是——道德。
健体养德,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孩子的最佳成长心态,是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最佳成绩所无法超越的。手头上没有相扑和跆拳道历史及其演变的资料,凭着个人微缩之见,相扑和跆拳道的源地大概还是在中国。及至日本、韩国再行衍变之道,从而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首先是装束的整齐划一,完全体现运动与民族的特点,这点十分像我们现在的武术和拳术。其次是礼节,包括见面礼、赛后礼、裁判礼、观众礼,都是合乎礼仪标准的,不可废置。重要的是实战中的精神风貌和战斗意志力,是这两项运动对民族精神最好的诠释。
其实,这点与中国早期的传统文化是完全合拍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夫子教弟子学习的六艺中,就有射、御两大项体育运动。射,就是射箭,有五射之说,大概就是五种玩法,至今射箭仍是奥运会比赛大项。御,就是驾驭,据说御也有五种,除了驾驭马车,其他估计有些像现在的马术运动,这也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项。当然,孔子时代的御除却运动的含义,还是一门实际应用的技术,出门远行要自己驾驭马车、牛车,否则只能徒步而行。孔子将射、御与礼、乐、书、数并列为六艺,不可偏废,可见其重视程度。不学礼无以立,不会射、御,相当于半残废。《史记》记孔子:“为儿嬉戏,常设俎豆,设礼容”,把运动与礼仪结合在一起,在嬉戏玩耍中锻造完美人格。
美国NBA是世界上公认的操作最为成功、完美,同时又是塑造球星、偶像的篮球运动却又超越篮球运动的娱乐大舞台。NBA的成功来自几个因素,其一是国际性,球员来自世界各国,中国的姚明,西班牙的加索尔兄弟,德国的诺维茨基,不一而足。他们既在NBA得到锤炼,球技得以长进,同时也为自己的祖国带来声誉,姚明就是很好的例证。其二是观赏性,NBA很好地把体育与娱乐结合起来,将必然与偶然结合起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其三是造星,在运动中适时推出每个时期、阶段、球队的偶像级球星。前有乔丹,后有科比,又有詹姆斯,还会有库里,一代接着一代,照耀着追星族疯狂的追星路。
当然,NBA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充满文化色彩的从小到大、从美国到国外的球员选秀制度,或者称之为选秀文化。美国的NBA球员全部清一色选自大学,而大学的优秀球员全部选自高中。这种层层选秀、层层递进的选秀文化演进,既保证了优秀球员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又使代有才人出的体制与机制运转正常。NBA球员在球场上勇猛善战、技艺高超,球场下看上去却是文质彬彬,接受采访一套一套的,因为他们有着我们的球员所不及的文化基础和素质。NBA有严格的规定,只要与篮球有关的场合,哪怕是去现场看球,球员也必须西装革履。NBA还规定赛后必须接受记者采访,没有特殊理由不得拒绝球迷签字及合影的要求。文化与体育并重是NBA健康发展,长久不衰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撑。
虽然孔子那么早就认识到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但是他并未使用体育或者运动的词语。孔子讲射箭,射了就行,他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生,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君子什么都不争,但是射箭除外,赛场上要玩真的。射完了箭,到了场下,作揖礼让,喝酒吃茶。后来孔子又进一步对此作出解释:“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意思是射箭比赛不以穿透程度为标准,因为人的力气不同,从古传下的规矩就是这样,完全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所以我们看到,在中国发明的几项运动,如蹴鞠、弹琉璃蛋,几乎没有人与人的身体接触,更谈不上对抗,活动活动筋骨就行了。尤其到了宋代以后,宋明理学盛行,重文轻武,主静抑动,大家喝喝茶,看看斗鸡斗狗斗蛐蛐,完全彻底地把人的精神龟缩在了瘦弱的躯体之中。如此一路下来,不运不动,再加上到近代又好上一口大烟,站都站不稳,走道都快被风吹倒。西方人见状,毫不吝啬地送给了我们一顶大帽子,那就是“东亚病夫”。
现代体育运动与体育精神是率先步入现代文明社会的英国佬创造的,英国人通过工业革命之后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促使本国经济大飞跃,在老百姓吃饱喝足之后,娱乐成为必需之事。当时,英国佬已经开始大规模海外扩张,为了适应长途跋涉、海外作战的体格需求,鼓吹了近千年的所谓绅士风度,被彪悍、强劲、拼搏、致胜的体育精神所取代。他们先是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立体育课程,提出通过体育运动使国民具有强健的体魄,坚毅的民族性格和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成长心态。于是,具有强力对抗的英式橄榄球、英式足球就是现代足球等一大批现代体育运动,在大英帝国风起云涌,并迅即随英国殖民地的扩大而扩散。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扛着长枪短炮进入中国的同时,也将体育这个概念带给封闭落后、喜欢躺在炕上吸食大烟的中国人。最初叫“体操”,意为通过四肢的操练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1923年北洋军阀政府将学校的“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体育才正式在中国得以登堂入室。而最早的“体操”一词一直延续至今,仍有“广播体操”第多少套在引导人们做运动。一百多年来,体育观念愈加在中国深入人心,体育运动带给国人健壮的体态、不屈的心态,以及更多奥运会等世界大型体育赛事的优良成绩。但是,体育运动尚未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学生时期包括小学、中学、大学都没有很好的运动习惯。体育功利主义主导体育运动和体育精神,将个人的运动视为纯粹的锻炼肌肉,家长让孩子参加各种体育运动训练班则是为孩子未来计划,专业运动员更是为成绩而成绩,忽视体育精神的本质。
“做到最好,比成为最好,更加重要”,这是体育精神的实质与内涵。美国心理学家卡劳德维克藉此提出了孩子最需要具备的“成长心态”,即:遇到困难、问题、挫折和失败时,不去责怪别人,也不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问题,而是告诉自己只不过还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而已。没有哪个人可以一辈子顺风顺水,没有哪个运动员是常胜将军,必会经历失败与挫折,只要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自我改善,就是一生的赢家。将自己常置身于竞技运动和体育精神之中,就能不断校正自己的“成长心态”,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更显重要。
有次我在首尔的一条小街上散步,听见有孩子的呐喊声,就循着声音而去。胡同深处是一所规模不大的跆拳道教练所,类似我们这里的跆拳道课外班。学员是十来个七八岁的孩子,有男也有女,他们穿着同样的跆拳道标准服,一丝不苟地跟着教练比划,嘴里不时发出“唬唬”的喊声,很有气势。一男一女两个教练员穿着跆拳道服装,一脸威严,细心地纠正着孩子们的一招一式。我一直坚持观摩,不下半个小时。与在国内看到的这类课外班最大的不同,韩国的孩子非常遵守规则,训练就是训练,严格按照老师教给的套路出手,时常有一方将另一方掀翻在地。期间听不到嬉笑吵闹,或者要水喝、大小便、喊累喊苦,不亚于专业队的正规训练。训练结束,孩子们先给教练员鞠躬致谢,然后拿着自己的运动包,到更衣室换下训练服。教练员则一直站在门口,等待着孩子们换好衣服,一一拍手告别。有两三位家长来接孩子,但他们都站在离学校很远的地方等着,然后一起乘车回家。
或许我们对此毫无感觉,甚至产生些许的不解。但是只要耐下性子稍微研究点相扑和跆拳道在日本、韩国的历史,或者去看一场相扑、跆拳道的正式比赛,就会明白这两个国家的人们为什么如此追捧一项体育运动。简而言之,因为在这两个民族的骨子里有洗不掉的印记来自相扑或跆拳道,他们的民族性格刻在相扑和跆拳道这两项已经超越体育范畴的运动之上,那就是——道德。
健体养德,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孩子的最佳成长心态,是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最佳成绩所无法超越的。手头上没有相扑和跆拳道历史及其演变的资料,凭着个人微缩之见,相扑和跆拳道的源地大概还是在中国。及至日本、韩国再行衍变之道,从而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首先是装束的整齐划一,完全体现运动与民族的特点,这点十分像我们现在的武术和拳术。其次是礼节,包括见面礼、赛后礼、裁判礼、观众礼,都是合乎礼仪标准的,不可废置。重要的是实战中的精神风貌和战斗意志力,是这两项运动对民族精神最好的诠释。
其实,这点与中国早期的传统文化是完全合拍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夫子教弟子学习的六艺中,就有射、御两大项体育运动。射,就是射箭,有五射之说,大概就是五种玩法,至今射箭仍是奥运会比赛大项。御,就是驾驭,据说御也有五种,除了驾驭马车,其他估计有些像现在的马术运动,这也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项。当然,孔子时代的御除却运动的含义,还是一门实际应用的技术,出门远行要自己驾驭马车、牛车,否则只能徒步而行。孔子将射、御与礼、乐、书、数并列为六艺,不可偏废,可见其重视程度。不学礼无以立,不会射、御,相当于半残废。《史记》记孔子:“为儿嬉戏,常设俎豆,设礼容”,把运动与礼仪结合在一起,在嬉戏玩耍中锻造完美人格。
美国NBA是世界上公认的操作最为成功、完美,同时又是塑造球星、偶像的篮球运动却又超越篮球运动的娱乐大舞台。NBA的成功来自几个因素,其一是国际性,球员来自世界各国,中国的姚明,西班牙的加索尔兄弟,德国的诺维茨基,不一而足。他们既在NBA得到锤炼,球技得以长进,同时也为自己的祖国带来声誉,姚明就是很好的例证。其二是观赏性,NBA很好地把体育与娱乐结合起来,将必然与偶然结合起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其三是造星,在运动中适时推出每个时期、阶段、球队的偶像级球星。前有乔丹,后有科比,又有詹姆斯,还会有库里,一代接着一代,照耀着追星族疯狂的追星路。
当然,NBA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充满文化色彩的从小到大、从美国到国外的球员选秀制度,或者称之为选秀文化。美国的NBA球员全部清一色选自大学,而大学的优秀球员全部选自高中。这种层层选秀、层层递进的选秀文化演进,既保证了优秀球员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又使代有才人出的体制与机制运转正常。NBA球员在球场上勇猛善战、技艺高超,球场下看上去却是文质彬彬,接受采访一套一套的,因为他们有着我们的球员所不及的文化基础和素质。NBA有严格的规定,只要与篮球有关的场合,哪怕是去现场看球,球员也必须西装革履。NBA还规定赛后必须接受记者采访,没有特殊理由不得拒绝球迷签字及合影的要求。文化与体育并重是NBA健康发展,长久不衰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撑。
虽然孔子那么早就认识到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但是他并未使用体育或者运动的词语。孔子讲射箭,射了就行,他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生,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君子什么都不争,但是射箭除外,赛场上要玩真的。射完了箭,到了场下,作揖礼让,喝酒吃茶。后来孔子又进一步对此作出解释:“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意思是射箭比赛不以穿透程度为标准,因为人的力气不同,从古传下的规矩就是这样,完全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所以我们看到,在中国发明的几项运动,如蹴鞠、弹琉璃蛋,几乎没有人与人的身体接触,更谈不上对抗,活动活动筋骨就行了。尤其到了宋代以后,宋明理学盛行,重文轻武,主静抑动,大家喝喝茶,看看斗鸡斗狗斗蛐蛐,完全彻底地把人的精神龟缩在了瘦弱的躯体之中。如此一路下来,不运不动,再加上到近代又好上一口大烟,站都站不稳,走道都快被风吹倒。西方人见状,毫不吝啬地送给了我们一顶大帽子,那就是“东亚病夫”。
现代体育运动与体育精神是率先步入现代文明社会的英国佬创造的,英国人通过工业革命之后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促使本国经济大飞跃,在老百姓吃饱喝足之后,娱乐成为必需之事。当时,英国佬已经开始大规模海外扩张,为了适应长途跋涉、海外作战的体格需求,鼓吹了近千年的所谓绅士风度,被彪悍、强劲、拼搏、致胜的体育精神所取代。他们先是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立体育课程,提出通过体育运动使国民具有强健的体魄,坚毅的民族性格和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成长心态。于是,具有强力对抗的英式橄榄球、英式足球就是现代足球等一大批现代体育运动,在大英帝国风起云涌,并迅即随英国殖民地的扩大而扩散。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扛着长枪短炮进入中国的同时,也将体育这个概念带给封闭落后、喜欢躺在炕上吸食大烟的中国人。最初叫“体操”,意为通过四肢的操练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1923年北洋军阀政府将学校的“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体育才正式在中国得以登堂入室。而最早的“体操”一词一直延续至今,仍有“广播体操”第多少套在引导人们做运动。一百多年来,体育观念愈加在中国深入人心,体育运动带给国人健壮的体态、不屈的心态,以及更多奥运会等世界大型体育赛事的优良成绩。但是,体育运动尚未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学生时期包括小学、中学、大学都没有很好的运动习惯。体育功利主义主导体育运动和体育精神,将个人的运动视为纯粹的锻炼肌肉,家长让孩子参加各种体育运动训练班则是为孩子未来计划,专业运动员更是为成绩而成绩,忽视体育精神的本质。
“做到最好,比成为最好,更加重要”,这是体育精神的实质与内涵。美国心理学家卡劳德维克藉此提出了孩子最需要具备的“成长心态”,即:遇到困难、问题、挫折和失败时,不去责怪别人,也不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问题,而是告诉自己只不过还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而已。没有哪个人可以一辈子顺风顺水,没有哪个运动员是常胜将军,必会经历失败与挫折,只要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自我改善,就是一生的赢家。将自己常置身于竞技运动和体育精神之中,就能不断校正自己的“成长心态”,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更显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