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土资源所的种种困难并非湖南独有,其实是一个根源于体制与大环境的全国性普遍存在。
眼下,随着标准化、规范化国土资源所建设活动不断推进,全国大部分国土资源所办公条件得以改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有部分国土资源所不但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而且人员配置不科学,责权利不对等,办公经费缺乏,人员编制得不到解决,甚至有的国土资源所连地位都不是特别明确,导致国土员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
与此同时,不少国土资源所面临“人少、事多、资金紧”3个老大难问题,在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工作中,承受着巨大压力。尽管如此,如同韦寿增一样,绝大多数国土员,一肩扛着工作压力,一肩扛着生活压力。
“一人所”的尴尬
个别地方至今没有国土资源所,“一人所”、“两人所”现象在东北和西部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
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县(市、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乡(镇)或区域设置国土资源管理所,为县(市、旗)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设置了国土资源所。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极少数地区至今没有设置国土资源所。
例如,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在青海省某自治州,国土资源体制改革后,只设立了州、县两级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所仍然是空白。该自治州总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共辖36个乡镇,424个行政村,总人口42.79万人。
近年以来,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重心逐渐向基层下移,但是由于没有设置国土资源所,存在不少问题。“全州五县国土资源系统共有人员100人,人均管理450平方公里的范围,管辖区域大,管理任务重,工作力量明显不足。条件好的县,只是在乡镇设立了兼职的国土资源管理员,经费不落实,工作难度大。”
该州国土资源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建议:“在全州五县农业乡镇设立中心国土资源所,培养一支作风硬、业务精、执法公正、服务热心、勤政为民的高素质队伍,是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
而我国东北和西部一些地方,尽管设置了国土资源所,但“一人所”、“两人所”现象依然存在,“人员不足导致国土资源所形同虚设。”
阵地建设的地域化差别
国土资源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存在很大的地域性差别
提到国土资源所阵地建设,记者对两件事情最有感触。
一件事情是2009年有媒体曝光,江苏某地一国土资源所建起了豪华办公楼,“一个只有8人办公的乡镇国土资源所,却拥有占地51亩的园林式办公场地。”
另一件事情是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采访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景洪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李建国,他谈起国土资源所建设时第一句话是——“国土资源所太苦了”。在当地,“尽管2005年就已经实现了垂直管理,但有两个国土资源所是在几十年前建成的,国土员还在危房里办公。”
强烈的对比释放出一个信号——标准化、规范化国土资源所建设,有着很大的地域性差别。
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国土资源所的硬件条件普遍较好,一般都有独立产权的办公房,办公设备比较齐全。
而在中西部一些地区,由于财力不足等原因,国土资源所的硬件条件相对落后。例如,记者去年曾到过山西某县的一个国土资源所,这个所租用别单位的房屋办公,“由于经费紧张,有时候国土资源所连水电费都交不起。”
在与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者的交流中,记者发现,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国土资源所建设好与坏的决定因素,“领导重视与否”往往起着关键作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财力有限,但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地方政府想方设法为国土资源所安排独立的办公房,必要的办公设备也一应俱全。
例如,在甘肃省庄浪县通化国土资源所和崆峒区四十里铺国土资源所,记者看到的是一个个拥有独立办公场所、现代化办公设施齐全、各项制度完备的标准化国土资源所。这样的国土资源所,即使与发达地区的国土资源所相比,也毫不逊色。
相反,在一些经济并不落后的地区,由于得不到重视,国土资源所的处境并不是很好。
例如,在西部某市,“上级领导和地方政府不太重视国土资源所建设,总觉得国土资源部门好多事情应该自行解决,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
一个所半个专业人
许多干部知识结构与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
“国土资源所干部队伍总体文化素质不高、业务知识缺乏,大多数干部知识结构与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这是2008年开展的国土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状况普查得出的结论。这项普查还显示,平均每个国土资源所只有0.5名专业人员。 不仅专业人员缺乏,工作人员不足也是个大问题。据统计,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有25718个国土资源所、126748名国土员,平均每个国土资源所只有4.9名工作人员。
调查中,大部分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只有3~7名;在江苏、浙江、湖北一些地方,工作人员能达到十几名,但由于辖区地广面大,“这些人员还远远不够。”
为了解决技术人员不足、素质偏低的问题,很多地区的国土资源部门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
在新疆福海县,“每年都会在冬季对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开展培训。积极选派国土资源所职工参加各类培训。乡镇国土资源所累计培训达500人次。”但也有国土员反映,虽然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开展过培训,但感觉次数太少、方式比较单一,且主要是国土资源所所长参加。
记者注意到,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很多国土员不堪重负,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尤其是江西省武宁县上汤乡国土资源所所长非正常死亡后,这个问题引起了重视。但让人遗憾的是,在参与调查的国土资源所中,没有一个地方在培训中为国土资源所开设心理疏导课程。
模糊体制带来“头身分离”
部分国土资源所人员虽然编制上收,但年终考核、评比仍由地方政府管辖,处于“头和身子分离”状态。
目前,绝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了对国土资源所的管理体制,但部分地区垂直管理还没有到位;部分地区虽然到位了,却出现“垂而不直”的情况,由此带来了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首先,国土资源所地位不够明确。国土资源所普遍不具备完整的受理权限,没有收费权,监督管理的权力不明确,使得垂直管理后在职能设置上陷入“既不能代乡镇政府行使权力,也不能代县(市)国土资源部门行使权力”的两难境地,社会地位和管理权威受到影响。
其次,人员编制问题。在东北某地,因垂直管理体制改革文件中没有对国土资源所人员的编制作出明确说明,县(市)及乡镇政府在人员上收过程中,虽然不明确反对,但坚决不肯将上收人员的编制交给国土资源系统,结果人员是上收了,但成了“编外”人员。这部分人员中,既有公务员编制的,有事业编制的。这个问题在各地较多存在。
第三,人员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部分国土资源所的人员虽然编制上收了,但年终考核、评比、奖励仍由乡镇政府管辖,形成了“头和身子分离”的状况。要解决这个问题,靠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自行协调解决的难度很大。
在湖北一个矿产资源型城市,记者了解到,这里的国土资源所属于“双头管理”,“我所属于市局派出机构,由市局和所在镇政府共同管理,市局负责人、财、物及业务管理,镇党委、政府负责党务等方面管理。”当地的一位国土员这样说。
有不少国土员反映,体制改革后,国土资源所以前是一个“婆婆”管,现在是多个“婆婆”管。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协调关系占了国土资源所相当大的精力。
福海县的一名国土员这样描述:“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受到双重管理,除开展本部门业务外,还要配合乡镇政府开展扶贫、抗旱防洪等工作,势必影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质量。”
(作者系《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
眼下,随着标准化、规范化国土资源所建设活动不断推进,全国大部分国土资源所办公条件得以改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有部分国土资源所不但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而且人员配置不科学,责权利不对等,办公经费缺乏,人员编制得不到解决,甚至有的国土资源所连地位都不是特别明确,导致国土员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
与此同时,不少国土资源所面临“人少、事多、资金紧”3个老大难问题,在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工作中,承受着巨大压力。尽管如此,如同韦寿增一样,绝大多数国土员,一肩扛着工作压力,一肩扛着生活压力。
“一人所”的尴尬
个别地方至今没有国土资源所,“一人所”、“两人所”现象在东北和西部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
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县(市、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乡(镇)或区域设置国土资源管理所,为县(市、旗)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设置了国土资源所。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极少数地区至今没有设置国土资源所。
例如,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在青海省某自治州,国土资源体制改革后,只设立了州、县两级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所仍然是空白。该自治州总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共辖36个乡镇,424个行政村,总人口42.79万人。
近年以来,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重心逐渐向基层下移,但是由于没有设置国土资源所,存在不少问题。“全州五县国土资源系统共有人员100人,人均管理450平方公里的范围,管辖区域大,管理任务重,工作力量明显不足。条件好的县,只是在乡镇设立了兼职的国土资源管理员,经费不落实,工作难度大。”
该州国土资源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建议:“在全州五县农业乡镇设立中心国土资源所,培养一支作风硬、业务精、执法公正、服务热心、勤政为民的高素质队伍,是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
而我国东北和西部一些地方,尽管设置了国土资源所,但“一人所”、“两人所”现象依然存在,“人员不足导致国土资源所形同虚设。”
阵地建设的地域化差别
国土资源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存在很大的地域性差别
提到国土资源所阵地建设,记者对两件事情最有感触。
一件事情是2009年有媒体曝光,江苏某地一国土资源所建起了豪华办公楼,“一个只有8人办公的乡镇国土资源所,却拥有占地51亩的园林式办公场地。”
另一件事情是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采访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景洪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李建国,他谈起国土资源所建设时第一句话是——“国土资源所太苦了”。在当地,“尽管2005年就已经实现了垂直管理,但有两个国土资源所是在几十年前建成的,国土员还在危房里办公。”
强烈的对比释放出一个信号——标准化、规范化国土资源所建设,有着很大的地域性差别。
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国土资源所的硬件条件普遍较好,一般都有独立产权的办公房,办公设备比较齐全。
而在中西部一些地区,由于财力不足等原因,国土资源所的硬件条件相对落后。例如,记者去年曾到过山西某县的一个国土资源所,这个所租用别单位的房屋办公,“由于经费紧张,有时候国土资源所连水电费都交不起。”
在与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者的交流中,记者发现,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国土资源所建设好与坏的决定因素,“领导重视与否”往往起着关键作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财力有限,但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地方政府想方设法为国土资源所安排独立的办公房,必要的办公设备也一应俱全。
例如,在甘肃省庄浪县通化国土资源所和崆峒区四十里铺国土资源所,记者看到的是一个个拥有独立办公场所、现代化办公设施齐全、各项制度完备的标准化国土资源所。这样的国土资源所,即使与发达地区的国土资源所相比,也毫不逊色。
相反,在一些经济并不落后的地区,由于得不到重视,国土资源所的处境并不是很好。
例如,在西部某市,“上级领导和地方政府不太重视国土资源所建设,总觉得国土资源部门好多事情应该自行解决,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
一个所半个专业人
许多干部知识结构与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
“国土资源所干部队伍总体文化素质不高、业务知识缺乏,大多数干部知识结构与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这是2008年开展的国土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状况普查得出的结论。这项普查还显示,平均每个国土资源所只有0.5名专业人员。 不仅专业人员缺乏,工作人员不足也是个大问题。据统计,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有25718个国土资源所、126748名国土员,平均每个国土资源所只有4.9名工作人员。
调查中,大部分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只有3~7名;在江苏、浙江、湖北一些地方,工作人员能达到十几名,但由于辖区地广面大,“这些人员还远远不够。”
为了解决技术人员不足、素质偏低的问题,很多地区的国土资源部门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
在新疆福海县,“每年都会在冬季对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开展培训。积极选派国土资源所职工参加各类培训。乡镇国土资源所累计培训达500人次。”但也有国土员反映,虽然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开展过培训,但感觉次数太少、方式比较单一,且主要是国土资源所所长参加。
记者注意到,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很多国土员不堪重负,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尤其是江西省武宁县上汤乡国土资源所所长非正常死亡后,这个问题引起了重视。但让人遗憾的是,在参与调查的国土资源所中,没有一个地方在培训中为国土资源所开设心理疏导课程。
模糊体制带来“头身分离”
部分国土资源所人员虽然编制上收,但年终考核、评比仍由地方政府管辖,处于“头和身子分离”状态。
目前,绝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了对国土资源所的管理体制,但部分地区垂直管理还没有到位;部分地区虽然到位了,却出现“垂而不直”的情况,由此带来了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首先,国土资源所地位不够明确。国土资源所普遍不具备完整的受理权限,没有收费权,监督管理的权力不明确,使得垂直管理后在职能设置上陷入“既不能代乡镇政府行使权力,也不能代县(市)国土资源部门行使权力”的两难境地,社会地位和管理权威受到影响。
其次,人员编制问题。在东北某地,因垂直管理体制改革文件中没有对国土资源所人员的编制作出明确说明,县(市)及乡镇政府在人员上收过程中,虽然不明确反对,但坚决不肯将上收人员的编制交给国土资源系统,结果人员是上收了,但成了“编外”人员。这部分人员中,既有公务员编制的,有事业编制的。这个问题在各地较多存在。
第三,人员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部分国土资源所的人员虽然编制上收了,但年终考核、评比、奖励仍由乡镇政府管辖,形成了“头和身子分离”的状况。要解决这个问题,靠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自行协调解决的难度很大。
在湖北一个矿产资源型城市,记者了解到,这里的国土资源所属于“双头管理”,“我所属于市局派出机构,由市局和所在镇政府共同管理,市局负责人、财、物及业务管理,镇党委、政府负责党务等方面管理。”当地的一位国土员这样说。
有不少国土员反映,体制改革后,国土资源所以前是一个“婆婆”管,现在是多个“婆婆”管。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协调关系占了国土资源所相当大的精力。
福海县的一名国土员这样描述:“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受到双重管理,除开展本部门业务外,还要配合乡镇政府开展扶贫、抗旱防洪等工作,势必影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质量。”
(作者系《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