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 _ 2010年4月11日
采访地点 _ 拉萨
典型人物:
人民日报援藏干部、西藏日报社副总编辑 崔士鑫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来到雪域高原已将近3年了。这是自己人生际遇中,极其难忘的3年。
迎考高与寒——克服高海拔带来的严峻考验,在雪域高原坚持长期夜班
西藏处于反分裂斗争第一线,新闻媒体肩负着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坚守舆论制高点的重任。西藏日报作为自治区党委机关报,责任更加重大。而在报纸编采工作中,夜班的版面把关,精神压力最大,也最为辛苦。尤其是在高原缺氧的西藏,长期夜班考验着精力和体力的极限。而长期轮值夜班,正是我到西藏日报后的首要工作。
刚到报社时,汉文报轮值夜班的只有包括我在内的两位副总编。2007年11月,另一位副总编到内地出差后,我连续值夜班共有近3个月。冬天的西藏,气候寒冷干燥,缺氧状况更甚。高海拔带来的失眠、头痛,在夜班造成的生物钟紊乱情况下,更趋严重。我以报社的“老夜班”孟晓林总编辑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的“老西藏精神”自勉,把艰苦看作是体验高原生活、树立援藏干部良好形象的契机,经受住了高寒缺氧条件下长期夜班的严峻考验。
与此同时,我针对夜班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出谋划策,改进版面和报道质量。西藏日报在我进藏前夕刚刚改为彩报,配备了不少年轻编辑组版。虽然他们素质很高,但编辑经验较为缺乏,在版面内容安排上随意性较大。同时,由于写作人手缺乏,版面上除了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外,基本上没有言论,报纸缺少思想性和指导性。
熟悉版面编辑业务,是自己的优势;人民日报重视版面言论的传统,也给自己提供了很好的业务经验。针对西藏日报改版后出现的问题,在报社领导支持下,我提出“栏目立版、言论带版、策划强版”的思路。即:以固定栏目确保版面风格统一、以新颖言论增强版面思想性和可读性、以“三级策划”(社、部、组)提高宣传报道的深度与声势。
经历血与火——关键时刻坚守岗位,不怕危险,积极参与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斗争
2008年3月14日,连续保持了18年稳定局面的西藏,发生了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事件发生时,我刚刚在北京安排完西藏日报社领导一行的走访活动,还没有来得及正式休假。接到消息后,在航班刚刚正常的3月18日就马上返回拉萨。当时拉萨局势极为紧张,街上被烧的汽车残骸等还到处可见,编辑楼的夜班平台上,还摆放着报社职工用于自卫的棍棒。在紧急状态下,西藏日报稳定人心、鼓舞士气、夺取舆论制高点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一连几天,都由部队护送当天印好的西藏日报到区党委、政府机关和机场等重要场所和渠道,向外界传达西藏的声音。
回拉萨后,我不顾高原反应的危险,当晚就开始值夜班。在孟晓林总编辑带领下,组织编发揭露拉萨事件真相、反击达赖集团造谣污蔑的稿件。随后,按党委安排,组织了揭批达赖分裂集团煽动拉萨事件险恶用心、从宗教角度揭批达赖披着宗教外衣从事分裂祖国活动的共计12篇系列评论员文章。为及时、高效地完成言论写作任务,自己在短短十天内,带头撰写了《严重玷污“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的恶行》等4篇评论员文章。西藏日报有关揭批达赖的言论文章,经中国西藏新闻网刊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
体验情和暖——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争取人民日报社的智力与物质支持
从出发到西藏的第一天起,我就深切地感受到了人民日报各级领导对援藏干部的关心与支持。这一切,给我提供了做好援藏工作、不负报社期望,在全国800多名第五批援藏干部中树立人民日报援藏干部良好形象的精神源泉和不懈动力。
在日常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加强与人民日报各部门全方位的沟通和合作,主动向“娘家人”求助。值夜班期间,在重要版面安排上,我经常与人民日报总编室进行沟通、咨询,准确把握和领会人民日报对重大新闻版面安排的精髓。西藏日报改为彩报后,照片制作人才奇缺,我积极与人民日报人事局和印刷厂协调,西藏日报选送了3位照片制作人员到人民日报学习。报社有关同志热情接待,认真施教,在短短时间内,就使他们掌握了较为熟练的照片制作技术,目前已成为西藏日报版面照片制作方面的骨干。
为提高西藏日报社印刷厂的印报质量,西藏日报希望人民日报能够在印报设备上给予支持。人民日报社编委会对西藏日报社的有关请求,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张研农社长专门做出重要批示,在认真听取了我休假期间回社的相关汇报后,张研农社长再次作出具体指示。2009年6月,价值110万元的CTP制版机在西藏日报社印刷厂顺利安装使用。在人民日报藏文版创刊期间,我按照两家报社领导的要求,积极协调办报事宜,保证了报纸的顺利出版。
克服险和难——不怕路途凶险、环境极端艰苦,贴近一线,深入基层
2008年6月,按报社党委安排,我负责组织策划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型采访活动“雪域边线行”,即派出采访组,以顺时针方向,沿着西藏与外国、外省(区)交界的各县(区)进行采访,全面反映西藏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报社先后派出4路采访组,分别对林芝、山南、日喀则、阿里、那曲、昌都等6个地区共33个县(区)进行采访。其中由我带队的有两组,采访范围包括6个地区的其中4个。
“雪域边线行”的采访点,多数分布在偏僻的深山、幽谷之中。有的海拔极高,高寒缺氧,有的人迹罕至,交通不便。我们一路克服千难万险,翻越皑皑雪山、跨过湍急的冰河,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访最基层的农牧民。我所带队的林芝采访组经过通麦天险,深入一路多发飞石、泥石流灾害的察隅县,采访了僜人村、缅民村等一般人很少实地考察的地点。就在这条路上,报社派出的其中一辆车,因路况复杂,撞上山崖,幸亏司机处理果断,才避免了车毁人亡。在昌都采访结束后,我们又赶往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那曲地区采访。之后,我又带领日喀则采访组,采访了多数位于喜马拉雅深山区的日喀则地区的全部9个边境县。
在2009年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雪域边线行”被评为一等奖。这在西藏日报历史上是第一次;区内媒体独立组织采访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也是西藏新闻界历史上的第一次。西藏日报社召开了隆重的庆功大会,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同志亲自批示表扬。
三年援藏工作时间,转眼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感到深深的怀恋。怀恋高原的蓝天白云,怀恋与高原人结下的深厚情谊。怀恋之余我更觉自豪。因为光阴没有虚度,自己没有辜负各级领导的期望,没有辜负组织赋予的神圣职责。在今后的援藏工作中,我将继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更加信心百倍地将援藏工作做好,为西藏的发展与稳定做出更大贡献。(人民论坛赴西藏采访组)
采访地点 _ 拉萨
典型人物:
人民日报援藏干部、西藏日报社副总编辑 崔士鑫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来到雪域高原已将近3年了。这是自己人生际遇中,极其难忘的3年。
迎考高与寒——克服高海拔带来的严峻考验,在雪域高原坚持长期夜班
西藏处于反分裂斗争第一线,新闻媒体肩负着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坚守舆论制高点的重任。西藏日报作为自治区党委机关报,责任更加重大。而在报纸编采工作中,夜班的版面把关,精神压力最大,也最为辛苦。尤其是在高原缺氧的西藏,长期夜班考验着精力和体力的极限。而长期轮值夜班,正是我到西藏日报后的首要工作。
刚到报社时,汉文报轮值夜班的只有包括我在内的两位副总编。2007年11月,另一位副总编到内地出差后,我连续值夜班共有近3个月。冬天的西藏,气候寒冷干燥,缺氧状况更甚。高海拔带来的失眠、头痛,在夜班造成的生物钟紊乱情况下,更趋严重。我以报社的“老夜班”孟晓林总编辑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的“老西藏精神”自勉,把艰苦看作是体验高原生活、树立援藏干部良好形象的契机,经受住了高寒缺氧条件下长期夜班的严峻考验。
与此同时,我针对夜班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出谋划策,改进版面和报道质量。西藏日报在我进藏前夕刚刚改为彩报,配备了不少年轻编辑组版。虽然他们素质很高,但编辑经验较为缺乏,在版面内容安排上随意性较大。同时,由于写作人手缺乏,版面上除了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外,基本上没有言论,报纸缺少思想性和指导性。
熟悉版面编辑业务,是自己的优势;人民日报重视版面言论的传统,也给自己提供了很好的业务经验。针对西藏日报改版后出现的问题,在报社领导支持下,我提出“栏目立版、言论带版、策划强版”的思路。即:以固定栏目确保版面风格统一、以新颖言论增强版面思想性和可读性、以“三级策划”(社、部、组)提高宣传报道的深度与声势。
经历血与火——关键时刻坚守岗位,不怕危险,积极参与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斗争
2008年3月14日,连续保持了18年稳定局面的西藏,发生了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事件发生时,我刚刚在北京安排完西藏日报社领导一行的走访活动,还没有来得及正式休假。接到消息后,在航班刚刚正常的3月18日就马上返回拉萨。当时拉萨局势极为紧张,街上被烧的汽车残骸等还到处可见,编辑楼的夜班平台上,还摆放着报社职工用于自卫的棍棒。在紧急状态下,西藏日报稳定人心、鼓舞士气、夺取舆论制高点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一连几天,都由部队护送当天印好的西藏日报到区党委、政府机关和机场等重要场所和渠道,向外界传达西藏的声音。
回拉萨后,我不顾高原反应的危险,当晚就开始值夜班。在孟晓林总编辑带领下,组织编发揭露拉萨事件真相、反击达赖集团造谣污蔑的稿件。随后,按党委安排,组织了揭批达赖分裂集团煽动拉萨事件险恶用心、从宗教角度揭批达赖披着宗教外衣从事分裂祖国活动的共计12篇系列评论员文章。为及时、高效地完成言论写作任务,自己在短短十天内,带头撰写了《严重玷污“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的恶行》等4篇评论员文章。西藏日报有关揭批达赖的言论文章,经中国西藏新闻网刊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
体验情和暖——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争取人民日报社的智力与物质支持
从出发到西藏的第一天起,我就深切地感受到了人民日报各级领导对援藏干部的关心与支持。这一切,给我提供了做好援藏工作、不负报社期望,在全国800多名第五批援藏干部中树立人民日报援藏干部良好形象的精神源泉和不懈动力。
在日常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加强与人民日报各部门全方位的沟通和合作,主动向“娘家人”求助。值夜班期间,在重要版面安排上,我经常与人民日报总编室进行沟通、咨询,准确把握和领会人民日报对重大新闻版面安排的精髓。西藏日报改为彩报后,照片制作人才奇缺,我积极与人民日报人事局和印刷厂协调,西藏日报选送了3位照片制作人员到人民日报学习。报社有关同志热情接待,认真施教,在短短时间内,就使他们掌握了较为熟练的照片制作技术,目前已成为西藏日报版面照片制作方面的骨干。
为提高西藏日报社印刷厂的印报质量,西藏日报希望人民日报能够在印报设备上给予支持。人民日报社编委会对西藏日报社的有关请求,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张研农社长专门做出重要批示,在认真听取了我休假期间回社的相关汇报后,张研农社长再次作出具体指示。2009年6月,价值110万元的CTP制版机在西藏日报社印刷厂顺利安装使用。在人民日报藏文版创刊期间,我按照两家报社领导的要求,积极协调办报事宜,保证了报纸的顺利出版。
克服险和难——不怕路途凶险、环境极端艰苦,贴近一线,深入基层
2008年6月,按报社党委安排,我负责组织策划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型采访活动“雪域边线行”,即派出采访组,以顺时针方向,沿着西藏与外国、外省(区)交界的各县(区)进行采访,全面反映西藏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报社先后派出4路采访组,分别对林芝、山南、日喀则、阿里、那曲、昌都等6个地区共33个县(区)进行采访。其中由我带队的有两组,采访范围包括6个地区的其中4个。
“雪域边线行”的采访点,多数分布在偏僻的深山、幽谷之中。有的海拔极高,高寒缺氧,有的人迹罕至,交通不便。我们一路克服千难万险,翻越皑皑雪山、跨过湍急的冰河,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访最基层的农牧民。我所带队的林芝采访组经过通麦天险,深入一路多发飞石、泥石流灾害的察隅县,采访了僜人村、缅民村等一般人很少实地考察的地点。就在这条路上,报社派出的其中一辆车,因路况复杂,撞上山崖,幸亏司机处理果断,才避免了车毁人亡。在昌都采访结束后,我们又赶往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那曲地区采访。之后,我又带领日喀则采访组,采访了多数位于喜马拉雅深山区的日喀则地区的全部9个边境县。
在2009年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雪域边线行”被评为一等奖。这在西藏日报历史上是第一次;区内媒体独立组织采访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也是西藏新闻界历史上的第一次。西藏日报社召开了隆重的庆功大会,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同志亲自批示表扬。
三年援藏工作时间,转眼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感到深深的怀恋。怀恋高原的蓝天白云,怀恋与高原人结下的深厚情谊。怀恋之余我更觉自豪。因为光阴没有虚度,自己没有辜负各级领导的期望,没有辜负组织赋予的神圣职责。在今后的援藏工作中,我将继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更加信心百倍地将援藏工作做好,为西藏的发展与稳定做出更大贡献。(人民论坛赴西藏采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