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站在历史和当下的时代坐标具有很深远的历史和当下意义。站在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任务坐标探索“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具有非凡的历史和当下意义,同时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为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的提出提供了某些方面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将对这些进行一个概要性的梳理,希望能够对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性借鉴和蓝本。
关键词: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历史意义;当下参照
新时代关于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的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当下意义。将“德艺双馨-审美創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放入历史和当下的维度去考察、去朔源。中国自古就非常注重人道德的修行和艺术品位。在艺术领域人们常常讲艺品如人品,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艺术修养的高低是和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人品具有直接的联系。笔者探究“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的思路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前瞻性,是将其纳入一个整体循环的系统来考量。整体性力求将“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系统性即将“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作为一个循环的系统,不断地审美创新、实践反思;前瞻性即“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符合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在德艺双馨的思想启迪下,教育者不断通过审美创新,不断前行探索,在实践中出真知,再反思中促进教学更加完善。将“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放在历史和当下的坐标系中去找寻相关的论述,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发,对人才培养和教学都会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见地。
一、中国历史思想崇德尚艺对“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提出提供了思考和启迪
中国在古时候就十分重视德育和艺术教育,有过很多教育家对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有过大量的论述,但没有“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整体性的相关论述,笔者只能从单一的方面获得思考,最终再把道德和艺术、审美和创新、实践与反思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不断循环向上的系统。如孔子把学、思、习、行视作人的道德修养非常重要的修炼过程,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切不可割裂开来看待,是一个学习思考修德的整体过程。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和思考,将习得在实践中践行,不断地进步,提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学养、习得能力和通过学习达成的效果。孟子曾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就是人要博学各种知识和技能,要认真的提出问题,谨慎的思考,明辨是非真理谬误,坚持真理并且努力的践行,他还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讲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要找寻事物发展的规律,努力的学习,知晓其中的道理,诚心诚意地意念追求真知,摆正自己求学问道的心态,这些都是为人、处世、治学之道的基本遵循,对我们当下的教育具有普遍性的启发意义。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博学,如果没有学问何以去传道、授业、解惑?其次还要善于审视发现问题,谨慎的思考,有明辨是非、真理、谬误的能力,并且能够很好的落实和践行,在实践中探索真理,在时间的过程中反思时间的效果和目标是否达成。
关于艺术中国古代也有过很多的论述,艺术在当时的社会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人对艺术十分重视。古代的艺术更多的是当“技术”来讲,也就是掌握某种能力,技能。例如:骑马的能力,射箭的能力等等。《晋书·艺术传序》中有言:“艺术之兴,由来尚矣。先王以是决犹豫,定吉凶,审存亡,省祸福。”这段话说明了艺术的重要性,艺术的功用,用艺术来决定凶吉祸福。由此可见,艺术的兴盛与国家的兴亡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中国古时候对艺术及其功用有过很多的论述,在当时世人的生活中艺术作为和友人共同分享的乐趣和可供交流学习的事宜,也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对今天研究艺术功能的学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史料意义。
二、中国当下的教育思想对“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象的提出提供了思考和启迪
我国当下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近些年来国家更加注重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专门提出了完善德育评价和改进美育评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国家的发展进步和人的道德修养息息相关,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人的道德修养、审美品味、创新能力、反思能力等方面息息相关。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优秀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之本,具有非常深远和长远的立体结构意义,对于一个立体全方位发展的人来讲这些是最根本的品质和最基本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提升审美品位和格调,开阔审美眼界和心胸。美是涤荡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对于提升全民的审美素养、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滋养人的心灵、激发全民创新、创造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培养青少年以审美的人生态度看待人生,人生无疑是美好的,其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减少青少年带来的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可见人的审美情感培养有多么的重要。审美教育应该与德育结合培养“德艺双馨”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优秀人才。可见蔡元培校长思想中具有真知灼见的时代意义和前瞻性。
三、外国历史中的美学思想对“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的提出提供思想上的启迪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有“和谐论”的美育思想萌生,古希腊人普遍认为和谐是美的,就提出了数的和谐之美,认为数是宇宙的本原,宇宙内的各个天体都处在数的和谐之中,和谐的距离产生和谐之音,也就是宇宙谐音,是可看、可听、可感知的,他们认为如此可感知到的宇宙为最高的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以整齐划一、方位比例、透彻明晰三种形式理论来界定美学理论。认为美一眼看过去就是令人愉快的,这种愉快是建立在他所提出的形式理论之上。1750年十七世纪德国学者鲍姆嘉通提出了“Aesthetica”(感性学)这一概念,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美学,他的思想和文章确立了美学学科的地位,给美学下定义为“感性认识的科学”,并在文中以大量的篇幅对此进行了论述。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提到:“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席勒还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的概念,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脉相承,只是今天又加进了劳动教育。席勒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而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美育让人的精神更加的丰盈,更加的充满审美的敏锐度和感知力,更加的充满愉悦感和幸福感。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德国古典美学开山鼻祖康德,他提出美给人带来感官上、道德上、审美上的愉悦,这一切皆为人的自然属性。审美是人对美的鉴赏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审美经验习得,审美鉴赏能力越强,对美的感知也就越强烈,获得的愉悦感也就越强烈。综上所述,外国古代关于美和美育的思想给“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的提出提供了思想上的启迪。 四、外国当下德育思想对“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的提出提供思想上的启迪
自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对于道德的心理结构及其形成过程逐渐地受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的重视,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和学派。其中产生广泛影响力的有美国教育家杜威、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对道德都有过相关论述和见解。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一书中,对道德教育进行了心理学分析,提出了他的德育过程思想主张。他认为,平常人是把品德简单地设想成为结果方面,但是品德的内容一定要转化成为个人自己的活动、习惯和欲望。因此,需要研究品德内部形成的体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杜威提出了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力量、理智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他认为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不是单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1971年,科尔伯格曾提出道德判断力发展阶段的学说。科尔伯格把道德判断力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并认为这些水平和阶段是随着人的成长逐渐到来的,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到达各个阶段,而且是普遍地不受社会文化条件制约和影响,反映着人格的连贯性和不受约束性。其强调提高道德判斷能力,而忽略了行为习惯的养成。社会学习论认为,道德行为是个体在所生活的社会中接受环境的影响,经过学习的过程而形成的,这一过程根据人的能力不同而达成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有的人会长一些,有的人会短一些。这一流派在道德教育上主张榜样的树立,对学生的得当行为进行奖励,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培育和养成。上述各种理论为揭示德育过程提供了一定的心理依据,主要是论述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用静态的眼光去看待。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人们都十分重视人道德品格的塑造。
总而言之,德育和美育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在人的成长教育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透过历史的维度并且关照当下时代的发展,这些思想为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的提出提供了前期的历史与当下启发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为“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今后内涵的完善提供了历史参照和当下思考,为新时代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启示。
校级课题立项项目: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探究”(立项编号:BYJG201716)。
作者简介:周斌,笔名:周邵文,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教师,中国高等教育影视学会会员,北海社会科学专家组专家,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关键词: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历史意义;当下参照
新时代关于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的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当下意义。将“德艺双馨-审美創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放入历史和当下的维度去考察、去朔源。中国自古就非常注重人道德的修行和艺术品位。在艺术领域人们常常讲艺品如人品,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艺术修养的高低是和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人品具有直接的联系。笔者探究“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的思路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前瞻性,是将其纳入一个整体循环的系统来考量。整体性力求将“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系统性即将“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作为一个循环的系统,不断地审美创新、实践反思;前瞻性即“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符合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在德艺双馨的思想启迪下,教育者不断通过审美创新,不断前行探索,在实践中出真知,再反思中促进教学更加完善。将“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放在历史和当下的坐标系中去找寻相关的论述,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发,对人才培养和教学都会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见地。
一、中国历史思想崇德尚艺对“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提出提供了思考和启迪
中国在古时候就十分重视德育和艺术教育,有过很多教育家对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有过大量的论述,但没有“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整体性的相关论述,笔者只能从单一的方面获得思考,最终再把道德和艺术、审美和创新、实践与反思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不断循环向上的系统。如孔子把学、思、习、行视作人的道德修养非常重要的修炼过程,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切不可割裂开来看待,是一个学习思考修德的整体过程。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和思考,将习得在实践中践行,不断地进步,提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学养、习得能力和通过学习达成的效果。孟子曾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就是人要博学各种知识和技能,要认真的提出问题,谨慎的思考,明辨是非真理谬误,坚持真理并且努力的践行,他还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讲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要找寻事物发展的规律,努力的学习,知晓其中的道理,诚心诚意地意念追求真知,摆正自己求学问道的心态,这些都是为人、处世、治学之道的基本遵循,对我们当下的教育具有普遍性的启发意义。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博学,如果没有学问何以去传道、授业、解惑?其次还要善于审视发现问题,谨慎的思考,有明辨是非、真理、谬误的能力,并且能够很好的落实和践行,在实践中探索真理,在时间的过程中反思时间的效果和目标是否达成。
关于艺术中国古代也有过很多的论述,艺术在当时的社会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人对艺术十分重视。古代的艺术更多的是当“技术”来讲,也就是掌握某种能力,技能。例如:骑马的能力,射箭的能力等等。《晋书·艺术传序》中有言:“艺术之兴,由来尚矣。先王以是决犹豫,定吉凶,审存亡,省祸福。”这段话说明了艺术的重要性,艺术的功用,用艺术来决定凶吉祸福。由此可见,艺术的兴盛与国家的兴亡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中国古时候对艺术及其功用有过很多的论述,在当时世人的生活中艺术作为和友人共同分享的乐趣和可供交流学习的事宜,也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对今天研究艺术功能的学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史料意义。
二、中国当下的教育思想对“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象的提出提供了思考和启迪
我国当下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近些年来国家更加注重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专门提出了完善德育评价和改进美育评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国家的发展进步和人的道德修养息息相关,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人的道德修养、审美品味、创新能力、反思能力等方面息息相关。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优秀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之本,具有非常深远和长远的立体结构意义,对于一个立体全方位发展的人来讲这些是最根本的品质和最基本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提升审美品位和格调,开阔审美眼界和心胸。美是涤荡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对于提升全民的审美素养、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滋养人的心灵、激发全民创新、创造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培养青少年以审美的人生态度看待人生,人生无疑是美好的,其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减少青少年带来的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可见人的审美情感培养有多么的重要。审美教育应该与德育结合培养“德艺双馨”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优秀人才。可见蔡元培校长思想中具有真知灼见的时代意义和前瞻性。
三、外国历史中的美学思想对“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的提出提供思想上的启迪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有“和谐论”的美育思想萌生,古希腊人普遍认为和谐是美的,就提出了数的和谐之美,认为数是宇宙的本原,宇宙内的各个天体都处在数的和谐之中,和谐的距离产生和谐之音,也就是宇宙谐音,是可看、可听、可感知的,他们认为如此可感知到的宇宙为最高的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以整齐划一、方位比例、透彻明晰三种形式理论来界定美学理论。认为美一眼看过去就是令人愉快的,这种愉快是建立在他所提出的形式理论之上。1750年十七世纪德国学者鲍姆嘉通提出了“Aesthetica”(感性学)这一概念,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美学,他的思想和文章确立了美学学科的地位,给美学下定义为“感性认识的科学”,并在文中以大量的篇幅对此进行了论述。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提到:“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席勒还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的概念,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脉相承,只是今天又加进了劳动教育。席勒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而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美育让人的精神更加的丰盈,更加的充满审美的敏锐度和感知力,更加的充满愉悦感和幸福感。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德国古典美学开山鼻祖康德,他提出美给人带来感官上、道德上、审美上的愉悦,这一切皆为人的自然属性。审美是人对美的鉴赏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审美经验习得,审美鉴赏能力越强,对美的感知也就越强烈,获得的愉悦感也就越强烈。综上所述,外国古代关于美和美育的思想给“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的提出提供了思想上的启迪。 四、外国当下德育思想对“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的提出提供思想上的启迪
自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对于道德的心理结构及其形成过程逐渐地受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的重视,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和学派。其中产生广泛影响力的有美国教育家杜威、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对道德都有过相关论述和见解。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一书中,对道德教育进行了心理学分析,提出了他的德育过程思想主张。他认为,平常人是把品德简单地设想成为结果方面,但是品德的内容一定要转化成为个人自己的活动、习惯和欲望。因此,需要研究品德内部形成的体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杜威提出了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力量、理智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他认为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不是单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1971年,科尔伯格曾提出道德判断力发展阶段的学说。科尔伯格把道德判断力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并认为这些水平和阶段是随着人的成长逐渐到来的,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到达各个阶段,而且是普遍地不受社会文化条件制约和影响,反映着人格的连贯性和不受约束性。其强调提高道德判斷能力,而忽略了行为习惯的养成。社会学习论认为,道德行为是个体在所生活的社会中接受环境的影响,经过学习的过程而形成的,这一过程根据人的能力不同而达成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有的人会长一些,有的人会短一些。这一流派在道德教育上主张榜样的树立,对学生的得当行为进行奖励,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培育和养成。上述各种理论为揭示德育过程提供了一定的心理依据,主要是论述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用静态的眼光去看待。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人们都十分重视人道德品格的塑造。
总而言之,德育和美育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在人的成长教育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透过历史的维度并且关照当下时代的发展,这些思想为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的提出提供了前期的历史与当下启发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为“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今后内涵的完善提供了历史参照和当下思考,为新时代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启示。
校级课题立项项目: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德艺双馨-审美创新-实践反思”教学思想探究”(立项编号:BYJG201716)。
作者简介:周斌,笔名:周邵文,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教师,中国高等教育影视学会会员,北海社会科学专家组专家,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