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江北机械厂技校,忆往昔——我们也曾经辉煌至极,为江机乃至吉林省的兵工企业甚至高校(如今天的长春理工大学)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甚至到上世纪80代初,我校依旧是吉林省乃至东北车工、铣工、钳工、数控、电工等加工制造业主要工种的一面大旗,无人可以小视和替代,当年红极一时、被全国职教业树为样板的“三段四化”技工教育模式就是我校的首创,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昔日的光环也渐渐退去,我校也同兄弟院校一样走进了困境,出现了成绩平平、招生困难的局面,但是,我院全体教师没有埋怨、没有气馁、更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找出了新的道路——“以赛促教”的新模式,不但打赢了招生的翻身仗,更完成了自己肩上的使命——2018年11月,我院以马志敏副教授为教练、以王法政、赵树松、张鹏为选手的教师团队,在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上一举夺得了二等奖,不仅再造了学院的辉煌,更为我省乃至东北地区夺回了应有的尊严和自信。
关键词:初心 使命 促教 辉煌
一、技能大赛的意义
技能大赛是由各相关院校的教师或在校学生参加,以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或学生职业技术能力为目标的比赛。它把教师的专业素质或在校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赛,以熟、快、准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用结合的目的。同时也起到了以点带面、以个人带动群体的示范作用。技能大赛反映了职业教育导向就业、对接企业、强化技能、重视综合素质的教学特点,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效果。
二、以赛促教的作用
1.以赛促教能够锻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配合各大赛的进行,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和前沿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现场表现力。这样把大赛贯穿到专业课程教学中,真正实现以赛促教的理念。
2.以赛促教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一大亮点
技能大赛的宗旨基本上都在于强调知识技能的实用性,促进学校的校企合作,使学生更好地走进企业。大赛中要求选手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参赛的选手无论是教师或是学生,在参赛过程中都要不断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和企业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制定合理方案并实施。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在引导教师和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工学结合之路。
三、以赛促教的内涵
以赛促教教学,是以课程“项目化”教学为中心,由专业指导教师和学生组成项目训练队伍,把学生在专业相关课程教学活动中必须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应用于训练。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技能大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反思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从而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而为更好地配合各项大赛的进行,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己,进一步拓展专业技术领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团队协作和临场应变能力。通过参赛学生的表现情况和比赛结果,反思自身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存在问题,从而提升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达到以赛促教的效果,实现教学相长。
四、以赛促教的实施
以赛促教能够起到: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薪火相传 打造适应新形势的教师队伍的作用。
如此次我院参加的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在赛项确定之初我院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个普通教师都高度重视,老教师更是不忘初心不遗余力的为青年教师铺路领航,在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的同时,更把为校争光、为国奉献的精神传授给他们。
这次大赛,既要求选手对工业机器人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全面,又要求选手要有一定的数控机床操作的水平,同时要对PLC编程、接线做到精通,这就要求担任教练的老师,必须具有以上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教师;选手的所有培训时间均是课余时间,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我院的马志敏老师正是这样一位经历丰富、学识扎实老教师,他从教30余年,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日,是市级学机电专业科带头人,国家级电工与电子技术学科带头人,国家级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专业学科带头人,“吉林省教书育人好教师”称号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学术研究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国际大赛裁判,国赛裁判,市赛裁判长,教育部微课专家,昆山登云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南方经典教育培训学院等两所高校客座教授,吉林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云科聚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特聘专家,无锡创驰电气有限公司、苏州龙成四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两家高新企业总工程师兼技术总监,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修辞学会理事,青少年获奖作品选刊杂志社编辑记者,青少年获奖作品选刊杂志社评委,中国文章研究会副主任,《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工作小组副组长,教育部“十三五”重点课题研究员及课题主持人,吉林省技工院校教研教改(课题研究)及师资培训专家。他获得了5个国家专利;先后出版了普通本科、高职高专和中职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14本;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4篇;2010年12月18日,吉林日报以《科技育人实践教学》为题做个人专题报道。
这次参赛的三位青年教师王法政、赵树松、张鹏也不负众望,不仅虚心向教练学习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更向马老师学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国奉献、视荣誉为生命的老兵工精神,经过数月没黑夜没白天苦练,终于在本次大赛中夺得全国二等奖,不仅为学院争得了荣誉、再现了学院昔日风采,更为我省乃至东北地区挣回来尊严。
关键词:初心 使命 促教 辉煌
一、技能大赛的意义
技能大赛是由各相关院校的教师或在校学生参加,以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或学生职业技术能力为目标的比赛。它把教师的专业素质或在校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赛,以熟、快、准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用结合的目的。同时也起到了以点带面、以个人带动群体的示范作用。技能大赛反映了职业教育导向就业、对接企业、强化技能、重视综合素质的教学特点,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效果。
二、以赛促教的作用
1.以赛促教能够锻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配合各大赛的进行,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和前沿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现场表现力。这样把大赛贯穿到专业课程教学中,真正实现以赛促教的理念。
2.以赛促教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一大亮点
技能大赛的宗旨基本上都在于强调知识技能的实用性,促进学校的校企合作,使学生更好地走进企业。大赛中要求选手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参赛的选手无论是教师或是学生,在参赛过程中都要不断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和企业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制定合理方案并实施。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在引导教师和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工学结合之路。
三、以赛促教的内涵
以赛促教教学,是以课程“项目化”教学为中心,由专业指导教师和学生组成项目训练队伍,把学生在专业相关课程教学活动中必须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应用于训练。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技能大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反思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从而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而为更好地配合各项大赛的进行,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己,进一步拓展专业技术领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团队协作和临场应变能力。通过参赛学生的表现情况和比赛结果,反思自身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存在问题,从而提升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达到以赛促教的效果,实现教学相长。
四、以赛促教的实施
以赛促教能够起到: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薪火相传 打造适应新形势的教师队伍的作用。
如此次我院参加的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在赛项确定之初我院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个普通教师都高度重视,老教师更是不忘初心不遗余力的为青年教师铺路领航,在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的同时,更把为校争光、为国奉献的精神传授给他们。
这次大赛,既要求选手对工业机器人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全面,又要求选手要有一定的数控机床操作的水平,同时要对PLC编程、接线做到精通,这就要求担任教练的老师,必须具有以上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教师;选手的所有培训时间均是课余时间,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我院的马志敏老师正是这样一位经历丰富、学识扎实老教师,他从教30余年,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日,是市级学机电专业科带头人,国家级电工与电子技术学科带头人,国家级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专业学科带头人,“吉林省教书育人好教师”称号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学术研究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国际大赛裁判,国赛裁判,市赛裁判长,教育部微课专家,昆山登云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南方经典教育培训学院等两所高校客座教授,吉林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云科聚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特聘专家,无锡创驰电气有限公司、苏州龙成四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两家高新企业总工程师兼技术总监,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修辞学会理事,青少年获奖作品选刊杂志社编辑记者,青少年获奖作品选刊杂志社评委,中国文章研究会副主任,《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工作小组副组长,教育部“十三五”重点课题研究员及课题主持人,吉林省技工院校教研教改(课题研究)及师资培训专家。他获得了5个国家专利;先后出版了普通本科、高职高专和中职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14本;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4篇;2010年12月18日,吉林日报以《科技育人实践教学》为题做个人专题报道。
这次参赛的三位青年教师王法政、赵树松、张鹏也不负众望,不仅虚心向教练学习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更向马老师学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国奉献、视荣誉为生命的老兵工精神,经过数月没黑夜没白天苦练,终于在本次大赛中夺得全国二等奖,不仅为学院争得了荣誉、再现了学院昔日风采,更为我省乃至东北地区挣回来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