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及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更新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期达到提升初中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落到实处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而在素质教育大力实施的今天,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因而,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初中生实际,采取措施实现学生真实的阅读,成为我不懈努力的方向。我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做法如下:
一、突出初中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课堂互动
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而阅读教学中互动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阅读课我们常见的课堂交流形式是教师主讲,学生接受,与实际意义上的讨论相距甚远;课堂上只有教师的告知、讲授,学生的聆听,记录,教学成了简单的知识复制,而无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对话、讨论,更无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探讨;讨论变成了公开课上的一种装饰、点缀,只不过使学生为传授者的教学增加环节,作为铺垫形式桥梁,使我们的课堂流程顺畅一些、教学过程顺利一些……这些情况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生的阅读主体的感受,只是成了老师个体的阅读体验和理解,问题都是老师的问题,感受也是老师的感受,学生只是被动地倾听和接受。教师因在认知、情感等方面占有优势,常常主宰学生的对话;学生中的优势群体垄断对话,而大部分学生因为害怕暴露自己的无知和错误,不敢说出所想所感,成为忠实的听众。除此霸权式的方式,另一种是无所依据的“民主对话”,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既然是民主的,就应该放弃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无所依据的炒热课堂,结果一节课下来一无所获,无法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热度。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把课堂延伸到课余,文本的阅读要与学生的认知实际联系起来,加强课前的知人论世的了解,与之相关的资料补充。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初中生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兴趣和文本内容有密切关系。低年级对故事性为主的篇章比较感兴趣,高年级的则是热衷于英雄人物的偶像崇拜,所以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的激发兴趣,从智力和非智力两个因素上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几种方法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注重诵读,突出“读”的重要性
《标准》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阅读教学要突出课堂中读的实效,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读:精读,略读,浏览,诵读,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书声琅琅是人们对学校的既定印象,那么语文课更应该承担这一重任,朗读就是最好的阵地。良好的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对文章内容的准确理解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在教学中要从音准、节奏、停顿、语气舒缓等进行优劣评价外,更要指导其中朗读不恰当、不符合作者意图的地方,并通过多种媒体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知道该怎样读效果才更好。有感情的朗读是朗读教学中的较高层次。既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又有助于理解课文的思路内容,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情感,还可以不定期进行朗读朗诵的比赛,激发参与度,从而转换为文本阅读的兴趣。
2.适当指引,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习惯受益一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的进行阅读实践,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在自我的反复阅读实践中,教师在加以适当的指导,进行周密的安排和选连,结合各个节日,热点问题,课内外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会,交流会,朗诵赛(现代诗文朗诵),改编课本剧(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等等,久而久之,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就能成为学生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实践演练,灵活采用不同阅读教学方法
新教材中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正是最好的阅读教学的例子,在培养学生体悟生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本阅读教学中,可灵活使用探究式阅读教学、对话式阅读教学、比较式阅读教学以及自主式阅读教学等方法。如《故乡》的教学,可以采用探究式阅读教学的方法。老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本课的几个探究主题,再分组研讨,分析闰土和楊二嫂的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一般是一个组一个内容,课后查资料,讨论,整理探究成果。第二三节各组推荐一位同学中心发言,同组其他同学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再深入讨论,鼓励学生多发散思维,教师根据情况再予以补充。最后通过师生互动,比较、鉴赏、评价,掌握阅读小说的基本技巧。
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时,可在课堂上设计学生与于勒进行对话,让学生自己作为见证人陪伴于勒,走进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菲利普夫妇对于亲人的冷漠与残酷。例如,菲利普夫妇的无情是否有其底层人物的辛酸与无奈,提出自己真实的疑惑和见解。在阅读教学中相似主题,相似文风的比较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横向比较能力。小说的比较阅读大多是人物形象的比较。在指引学生认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影响的主题中,笔者将《范进中举》与《孔乙己》联系起来阅读。在这一过程中同样要以生本为基础,要求学生自己搜集资料,了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衰落的过程,以及此种制度对文化政治的影响,更有助于阅读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在自读课文中则是以学生的“自主式阅读”为主,如与学生年龄经历相仿的《心声》《孤独之旅》,就是以学生的课外阅读为主,把他们的理解带到课堂交流,把他们的体会写进作文周记,真正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杜小康的成长就是学生的成长,不和谐的家庭学校人际关系就是社会的缩影,从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以教学改革为契机,以初中语文课堂为阵地,进行初中阅读教学探究,也采取以上措施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我觉得教无定法,常教常思,与时俱进是我们努力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而在素质教育大力实施的今天,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因而,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初中生实际,采取措施实现学生真实的阅读,成为我不懈努力的方向。我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做法如下:
一、突出初中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课堂互动
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而阅读教学中互动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阅读课我们常见的课堂交流形式是教师主讲,学生接受,与实际意义上的讨论相距甚远;课堂上只有教师的告知、讲授,学生的聆听,记录,教学成了简单的知识复制,而无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对话、讨论,更无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探讨;讨论变成了公开课上的一种装饰、点缀,只不过使学生为传授者的教学增加环节,作为铺垫形式桥梁,使我们的课堂流程顺畅一些、教学过程顺利一些……这些情况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生的阅读主体的感受,只是成了老师个体的阅读体验和理解,问题都是老师的问题,感受也是老师的感受,学生只是被动地倾听和接受。教师因在认知、情感等方面占有优势,常常主宰学生的对话;学生中的优势群体垄断对话,而大部分学生因为害怕暴露自己的无知和错误,不敢说出所想所感,成为忠实的听众。除此霸权式的方式,另一种是无所依据的“民主对话”,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既然是民主的,就应该放弃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无所依据的炒热课堂,结果一节课下来一无所获,无法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热度。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把课堂延伸到课余,文本的阅读要与学生的认知实际联系起来,加强课前的知人论世的了解,与之相关的资料补充。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初中生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兴趣和文本内容有密切关系。低年级对故事性为主的篇章比较感兴趣,高年级的则是热衷于英雄人物的偶像崇拜,所以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的激发兴趣,从智力和非智力两个因素上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几种方法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注重诵读,突出“读”的重要性
《标准》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阅读教学要突出课堂中读的实效,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读:精读,略读,浏览,诵读,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书声琅琅是人们对学校的既定印象,那么语文课更应该承担这一重任,朗读就是最好的阵地。良好的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对文章内容的准确理解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在教学中要从音准、节奏、停顿、语气舒缓等进行优劣评价外,更要指导其中朗读不恰当、不符合作者意图的地方,并通过多种媒体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知道该怎样读效果才更好。有感情的朗读是朗读教学中的较高层次。既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又有助于理解课文的思路内容,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情感,还可以不定期进行朗读朗诵的比赛,激发参与度,从而转换为文本阅读的兴趣。
2.适当指引,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习惯受益一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的进行阅读实践,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在自我的反复阅读实践中,教师在加以适当的指导,进行周密的安排和选连,结合各个节日,热点问题,课内外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会,交流会,朗诵赛(现代诗文朗诵),改编课本剧(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等等,久而久之,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就能成为学生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实践演练,灵活采用不同阅读教学方法
新教材中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正是最好的阅读教学的例子,在培养学生体悟生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本阅读教学中,可灵活使用探究式阅读教学、对话式阅读教学、比较式阅读教学以及自主式阅读教学等方法。如《故乡》的教学,可以采用探究式阅读教学的方法。老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本课的几个探究主题,再分组研讨,分析闰土和楊二嫂的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一般是一个组一个内容,课后查资料,讨论,整理探究成果。第二三节各组推荐一位同学中心发言,同组其他同学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再深入讨论,鼓励学生多发散思维,教师根据情况再予以补充。最后通过师生互动,比较、鉴赏、评价,掌握阅读小说的基本技巧。
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时,可在课堂上设计学生与于勒进行对话,让学生自己作为见证人陪伴于勒,走进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菲利普夫妇对于亲人的冷漠与残酷。例如,菲利普夫妇的无情是否有其底层人物的辛酸与无奈,提出自己真实的疑惑和见解。在阅读教学中相似主题,相似文风的比较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横向比较能力。小说的比较阅读大多是人物形象的比较。在指引学生认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影响的主题中,笔者将《范进中举》与《孔乙己》联系起来阅读。在这一过程中同样要以生本为基础,要求学生自己搜集资料,了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衰落的过程,以及此种制度对文化政治的影响,更有助于阅读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在自读课文中则是以学生的“自主式阅读”为主,如与学生年龄经历相仿的《心声》《孤独之旅》,就是以学生的课外阅读为主,把他们的理解带到课堂交流,把他们的体会写进作文周记,真正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杜小康的成长就是学生的成长,不和谐的家庭学校人际关系就是社会的缩影,从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以教学改革为契机,以初中语文课堂为阵地,进行初中阅读教学探究,也采取以上措施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我觉得教无定法,常教常思,与时俱进是我们努力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