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素材注重剪裁润色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生在运用素材时,要讲究语言的剪裁与润色。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展示素材独有的魅力,显出作文的风采。然而,许多考生在素材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语言刻板干瘪、单调幼稚、过于口语化等问题,没有对素材进行靓丽化处理,使作文失去了应有的文采,削弱了表达的力度。那么,应如何对素材进行靓丽化处理呢?
  有机点化素材——彰显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一则金素材,半篇好文章”,经典素材对作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典素材主要包括语言素材、情节素材、故事素材、人物素材等,经典素材运用得好,就能给作文增光添彩。具体运用时,考生可以根据作文的需要,对有关素材进行剪裁、加工。
  1.可以凝缩素材,取其一点:或舍去细节而概述总体,或舍去总体而取某一细节,定向叙述,深入挖掘。
  2.可以同类叠加,多角度组合:或从相同角度来论证中心,或从不同角度来论证观点。如果能够点面结合,构成有力的群例证明,则会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3.可以正反对比,相互映衬:在对比中,优与劣、好与坏、美与丑等会更加鲜明,从而使作文的中心更明确,主旨更突出。
  4.可以组装片段,剪辑组合:作文的每个片段都应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来表现主题,共同支撑作文的观点。考生可以用一条线索贯串每一个片段,使作文成为一个整体。
  慧眼识才,屈己让贤。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管仲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识才荐能的鲍叔,否则他这匹千里马就可能“骈死于槽枥之间”。所以管仲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成就管仲人生伟业的不只是他自身的才华,更有朋友鲍叔的识人慧眼与无私举荐。因此,“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百川归海,有容乃大。
  烽烟四起,刀光剑影,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鲍叔有功而不自傲,向齐桓公极言“欲成霸业,非管仲不可”,甘居管仲之下。这是何等开阔的胸怀,何等高远的境界啊!反观历史上的明争暗斗:庞涓妒孙膑之能,曹操恐杨修之智,周瑜嫉诸葛之才——他们在宽宏大度的鲍叔面前,怎能不自惭形秽呢?
  ——《大有大无鲍叔》
  上述文段写得有文采、有底蕴,主要得益于考生的旁征博引,有机点化,使语言典雅精辟,蕴藉充实。文段中涉及的《马说》《管晏列传》等经典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包含了多个话题,运用了多个角度,但考生在具体运用时采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方法,攻其一点,重点突出“慧眼识才,屈己让贤”的主旨。而列举鲍叔与庞涓、曹操、周瑜这4个人物素材,有机点化,将鲍叔精神世界的“大慧”和“大容”,与庞涓、曹操、周瑜等人的狭窄心胸形成鲜明对比,既强化了观点的表达,又增强了语言的魅力。语言有了书卷气和文学味,作文自然也就更有文采了。
  巧引名言素材——抢占语言艺术的制高点
  名言素材是作文的瑰宝,引用此类素材,不但能使作文语言简洁凝练、说理充分有力,而且能升华主题、画龙点睛,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孔子曾经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见文采对作文的重要性。诗文、名言、格言、警句、谚语、歇后语,甚至是优美清新的歌词,都能成为作文的点睛之笔,既可以展示考生深厚的文化积累,又可以丰富作文的内容,增强语言的文采,深化语言的意蕴。
  爱国,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深沉的民族信仰。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面对国之将破、无力回天的局面,屈原选择以死明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国破家亡,文天祥选择舍生取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国力衰弱、外敌入侵,林则徐选择勇担救亡图存的重任……他们,敢于用生命表达对家国的爱。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孔子家国情怀的表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责任意识的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胸襟气魄的展现……他们,敢于用一生的奋斗践行爱国精神。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古往今来,正是因为有了“爱国”这强大的精神支柱,才会出现如此之多的无私爱国者、无悔奉献者、无畏牺牲者……
  ——《高扬时代旗帜,弘扬爱國精神》
  上述文段运用了大量的名言名句来论述自己的观点,使作文文采飞扬。从屈原、文天祥、林则徐的爱国之情,到孔子、张载、范仲淹的报国之行,再到鲁迅对“中国的脊梁”的赞颂,这些论述从不同角度强调了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与伟大作用,增强了作文的文学色彩和文化底蕴,达到了“有文采”的发展等级要求。
  用修辞装饰素材,让作文“色彩斑斓”
  修辞是雕饰语言的常用手段,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会使作文增色不少。如巧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变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巧用排比,可以使语势强劲豪迈,节奏鲜明,富于韵律;巧用拟人,能够赋予万事万物以情感,使表达更灵动;巧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启发联想。
  织成一张新时代的伟大“天网”,需要发挥榜样的力量。一个普通的康巴汉子,一辆墨绿色的邮政车,一条雪白的天路——其美多吉奔波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漫漫雪山中,他像一颗螺丝钉,紧紧钉在川藏线上;半个世纪,一腔热爱,从青春到白发——“敦煌女儿”樊锦诗扎根大漠,她视敦煌石窟如自己的生命,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数字敦煌”项目的构建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这些感动中国的榜样人物,在默默坚守中成就了伟大,成为时代“天网”中不可或缺的卫星。而这些卫星,将指引我们不断前行。
  ——《织成一张新时代的伟大“天网”》
  考生列举其美多吉和樊锦诗的事例,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处理素材、综合渲染,丰富了人物形象,增强了论证效果,读来感情充沛,很有气势。
  以情景渲染素材,让作文生动形象
  设置、还原具体情景,使素材场景化,以细节描写演绎素材内涵,在具体场景中阐释素材要义,能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之感,收到增强感染力的效果。
  美美与共,美的是文化意识的亲切交流。
  驼铃阵阵,面纱轻舞,那吹了两千年的风,将我们带回到西汉:丝绸之路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用丝绸贸易将中国与西亚、欧洲联系了起来,让世界认识了中国。那风又带着历史的尘埃,把我们吹到了唐宋:这里有散发着浓郁墨香的印刷品,以印刷术为代表的“四大发明”在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推动了西方文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不仅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也促进了世界科技的进步。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上述文段中,考生运用“丝绸之路”这一素材,通过描写细节、呈现具体画面,为我们还原了历史场景。读着这些诗一般的句子,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年代,听到风声和驼铃声,看见戴着面纱跳舞的人们,闻到书籍浓郁的墨香,从而感受到“美美与共”的无穷魅力。
其他文献
非連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是相对于散文、小说等连续性文本而言的一种文本形式。一般而言,非连续性文本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的特点。  1.读懂图表  图表题貌似复杂,实则简单,考生要本着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大胆推测的原则去解答图表题。具体的解题步骤为:  第一,整体阅读图表内容。考生要关注图表的题目、表头,把握其主题和方向,同时还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如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
期刊
在生活中,是始終坚持自我,还是一味听从他人的意见随时改变自己,这是人生路上的一道难题。其实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坚守自我和择善而从同样重要,这两者原本就不是对立关系。我们要以坚持自己的想法为前提,再参考别人的意见来修炼自己。  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处处特立独行,对他人的意见一概忽略;或是全盘采纳他人的意见,惟他人之命是从,以致最终失去自我——这两种做法都是不足取的。最好的方法是以自己的想法为根,再参考
期刊
同为任务驱动型作文,由于题目类型和特点各异,审题立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无论命题人怎样变换题型,考生只要明辨“任务”,紧紧围绕题目指定的“任务”立意行文,都是符合题意的。此外,考生在审题时还要特别关注不同题型所给出的“任务”的差异,根据不同的命题指向,有区别、有针对性地选好切入点,确保立意精准,全面完成命题指定的各项“任务”。  一、明确“指令”  具有“指令性”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最大的特点。任务驱
期刊
热点聚焦  疫情无情人有情,人间最美是真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数万名医务工作者驰援前线,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坚守在疫情防控的阵地,他们被誉为“最美逆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最美逆行者”坚定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
期刊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近来,众多很“燃”的影视形象激发了国人的“燃点”,掀起了一股“燃文化”。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更应当顺应、弘扬这种“燃文化”。在此,我愿用个人的微薄之力,“燃”起同学们心中的星星之火,弘扬“燃文化”。  “燃文化”的兴起,表现了当代青年对向上的渴望,对“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渴望。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我们接受着良好的教育,享受著优越的物质条件。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
期刊
春时,历过寒冬的梧桐枝上长满了嫩黄的细芽,它们淡淡地、悄悄地进入人们的视线。夏日,梧桐开得烂漫,在远处看,如绿云浮动。《闲谈梧桐》中曾提到,梧桐叶不求巨臂擎天,但求荫庇一方。确实,梧桐叶为夏日的校园增添了许多清凉。秋来了,当丝丝秋风飞进梧桐叶间时,昨日深绿的叶,今日已换了装扮,裹着嫩黄的衣被,随秋风在空中游荡。深秋,大批大批的黄叶辞了枝头,相拥而落,洋洋洒洒。季节变了,它也紧随其后离开。丰子恺曾这
期刊
作文的形象化、诗意化、理趣化,似乎已成为当下对考生写作要求的一种趋势。尤其是对于议论文而言,增强议论文的美感和形象性是让议论文呈现出高境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考生要通过多阅读、多思考、多借鉴、多训练的方法进行掌握,在日常的议论文写作中要顺应这一趋势,完成转型,让自己的高考作文达到更高的水平。  技法点拨  1.营造如诗如画的意境  考生在写散文时,要把作文的亮点放在营造如诗如画的意境上,用精彩的
期刊
从前的人很朴实,那时,钥匙这个“小铁片子”是将大门锁上之后,放在门旁小石头下面的物件儿。   记忆中,在农忙时,家中小孩没了大人的约束,就撒了欢地跑,疯了似的闹。村庄里到处都是孩子们的乐园,村东头的柳条,编个绿色的草帽可真是有趣极了;村西头人家盖新房子,到那瞧一瞧也能有所收获。这不,一个线团儿,也不管它的主人是谁,我拣到那就是我的了;村北头的小竹林最近都没去过,正好去溜达溜达。再看看手中的“材料”
期刊
范本呈现  墙  ◎李国文  《诗经·郑风》里,有一首题名为《将仲子》的诗。  “将仲子兮,无踰我里,无折我树杞。……”“将仲子兮,无踰我墙,无折我树桑。……”“将仲子兮,无踰我园,无折我树檀。……”  讲的是一个女孩子,对邻居家的二哥屡次三番地跳墙过来与她相会,实在不胜其烦,便求他不要再来打扰她。古时候,二十五户为里,有里墙围着;住户的院子,有院墙围着;见面的园子,有园墙围着。这位二哥跳墙而来,
期刊
技法点拨  高考阅卷专家说:“就写作能力而言,审题准确是第一位的。”在写作过程中,精准审题是“1”,才思、文采、新意等都是“0”,有了精准审题这个“1”,后面的“0”才有意义。“一失”导致的结果是“万无”。广大考生要做到精准审题,就必须学会“三问”。  一问“是什么”。  审清这一问,需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界定”,即界定清楚文题中核心概念的基本内涵,厘清概念的外延和边界;第二步是“审视”,即审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