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最大的科普周刊之一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在2009年国际天文年,盘点并公布了世界九大神秘古观象台:1、秘鲁马丘比丘古城天文台;2、中国河南告成观星台;3、韩国庆州瞻星台;4、墨西哥奇琴伊察天文台;5、墨西哥卡斯蒂略金字塔;6、美国怀俄明州古天文台;7、秘鲁查基洛天文台遗址;8、英国巨石阵;9、爱尔兰纽格莱奇墓。
鲜为人知的是,在申遗之前它还曾入选过世界九大神秘古观象台,是我国唯一入选的观象台,在九大神秘古观象台中名列第二。
登封观星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之一,历史极为悠久,举世闻名。
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城区东南12公里处的告成镇周公祠院内,南依箕山,北望中岳嵩山,东西丘陵环抱,滨临颖河与五渡河的交汇处,环境幽雅,地望优越,曾是古代阳城所在地,创建于元代初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掌握四季时节气候变化规律,指导农业生产,设立专门机构,改进历法,郭守敬等人被指派主持此项工作。郭守敬(公元1231~1316年),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人,是中国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也是十三世纪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他用毕生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多有建树,曾先后任都水监、太史令等。公元1316年,郭守敬因病去世,享年86岁。为了纪念他,邮电部于1962年发行了绘有郭守敬半身像与简仪的两枚纪念邮票。1977年,经国际小行星研究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把在1964年发现的2012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郭守敬星”。1981年国际天文学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隆重纪念郭守敬诞辰七百五十周年,国际天文学会将美国在月球上发现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山”。郭守敬真正成了中国有名、世界有名、连天上也有名的伟大科学家。郭守敬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郭荣精通天文、数学、水利,是金元时期著名的学者。耳濡目染,郭守敬从小就对科学知识具有浓厚兴趣,20岁时就制作出了一台非常精确的铜质计时器。后来,他把这个计时器献给了元世祖忽必烈,又因其通晓水利,于是深得赏识,被任命为都水少监(水利官员)。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诏令郭守敬、王恂等著名天文学家,负责在全国北纬15°~65°之间,东起朝鲜半岛,西至河西走廊,北到西伯利亚,南达南中国海范围内,设立27个天文台和观测站,观星台为观测中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郭守敬等人来到阳城(今登封市告成镇)。历史上周公姬旦、南宫说、姚玄、一行等先贤都以此为大地中心,测量日影,验证季节时令的变化。经过考察,郭守敬在周公测景台旁,亲自设计,率众建造了一座中心观测台--观星台。如今,其他26处观测站已无迹可寻,只有告成观星台基本完好地保存至今。
观星台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城楼式建筑,整体青色,高大耸立,庄严巍峨,由台身和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身平面近正方形,下大上小,形似覆斗,台基边长16余米,向上逐渐收分,至台顶平台边长8米余,其收分比例表现出中国早期建筑的特征。台高9.46米,连同台顶明代增建的小室,通高达12.62米。台身北面,筑有东西对称的60级砖石阶梯踏道,可以盘旋拾级登临台顶,凭栏远眺,观测星象。踏道由红岩石条组成,在环形踏道及台顶边沿筑有1.05米高的阶栏与女儿墙,皆以青砖砌壁,其上部用红石雕顶封护。为了导泄台顶和踏道上的雨水,在踏道四隅各设水道一孔,水道出水口雕作石龙首状。台上是观测星象和计算测量数据的场所。台上东南隅放置一副汉白玉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也是当时从事堪舆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台顶北部的小室,据明代侯泰的《刻石记》载,始建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距元初建筑观星台时已有200余年,是为安放有关仪器和进行操作而建。台身北壁正中,砌有一个上下直通的凹形竖槽,凹槽南壁上下垂直,东西两壁明显上宽下窄,为此台的重要部位,起着测量日影的“高表”表身的作用。凹槽直壁之上的高表与台下的石圭是一组测量日影长度的元代圭表装置,因为它比以往的八尺之表高出5倍,故称为“高表”。石圭俗称“量天尺”,是测量水平的天文仪器,由台体下部北壁凹槽向外延伸31.19米,宽0.53米,南端高0.56米,圭面水平误差甚微,上面刻有两条平行双股水道,深2厘米,宽2.5厘米,间距15厘米。水道南端有方形注水池,北端有长条状泻水池,池两头有泻水孔,还刻有尺度,用以测量水准。石圭的方位与今天测子午的方向十分相符。观星台不只是一个观测站,同时也是一个固定的高表。表顶端就是高台上的横梁,距地面垂直距离四十尺。高台北面正南北横卧着石砌的圭。与通常使用的八尺高表比较,新的表高为原来表高的五倍,减小了测量的相对误差。郭守敬为了提高测影的精确度,把周代以来常用的八尺之表,加高五倍,变为四十尺的高表。其之所以敢于在各观测站都使用四丈高表而不怕表高导致的端影模糊,是因为他配合使用了景符,通过景符上的小孔,将表顶端的影像清晰地呈现在圭面上。测量时,台身凹槽上端四十尺处置有一架横梁,在石圭上面的两条平行水道之间装水取平,根据“针孔成像”的原理放置景符(小孔仪器)测其影,精确度在±2毫米之内,太阳照在观星台上时,根据日中时梁影在石圭上的长短变化,可以掌握日月和地球运转的规律,测定划分出二十四节气,特别是夏至和冬至、春分和秋分的精确时刻。每天正午,太阳光将台顶中间横梁的影子投在“量天尺”上。冬至这天正午的投影最长,夏至这天正午的投影最短;从一个冬至或夏至到下一个冬至或夏至,就是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中国古代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测定一年的长度,从而为指定历法奠定了基础。元初进行“四海测验”时,在此地观测北极星的记录,已载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阳城,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太弱”为古代一度的十二分之八)。元朝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为此作出了卓越贡献。
观星台为郭守敬等科学家观测天象、编定新历法提供了大量数据。他们利用简便而实用的天文观测仪器,测验各地的夏至日影、北极星出地高度及昼夜时刻等。经过数年的辛勤观测与推算,根据“四海测验”的结果,并参考了1000多年的天文资料,70多种历法,相互印证对比,排除了子午线日月五星和人间吉凶相连的迷信色彩,按照日月五星在太空运行的自然规律,在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郭守敬终于主持制订成了新历法--《授时历》,并于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由元世祖忽必烈颁布实行。《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郭守敬通过测量,推算出一个回归年周期为365.2425日,即一年为365日5时49分20秒,与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行使用的《格里高利历》(即公历、阳历)分秒不差,但《格里高利历》是公元1582年(明万历十年)由罗马教皇开始改革使用的历法,却比《授时历》晚了三百多年。与现代天文学家用精密仪器测出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365日5时49分46秒)相比,《授时历》仅差26秒,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科学研究的较高水平,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观星台的主要作用在于测量太阳的影长,以掌握与农业有关的四时节气变化。但是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陈宣所撰《周公祠堂记》有“观星台,甚高且宽,旧有挈壶漏刻以符日景,而求中之法尽矣。” 又据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孙承基撰《重修元圣周公祠记》碑载:“砖崇台以观星。台上故有滴漏壶,滴下注水,流以尺天。”《考古记》亦载:“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由此可知,在古代,观星和测景常常是相互配合的,观星台当是一座具有测景、观星和记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臺。
觀星台现存的一些天文仪器,如沈括浮漏、仰仪、正方案、景符等,其中的奥妙也令人叫绝。元初的天文仪器,都是宋、金时期遗留下来的,已破旧得不能使用了。郭守敬就在原仪器的基础上进行改制,并在实践中重新设计,在三年的时间里,改制和发明了十余种天文仪器。其中主要的是简仪、赤道经纬和日晷三种仪器合并归一,用来观察天空中的日、月、星宿的运动,改进后不受仪器上圆环阴影的影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郭守敬发明制作的简仪。现在南京紫金天文台上的简仪,是明代按照郭守敬的简仪仿制的。它集候极仪、立运仪、四游仪、正方案、星晷定时仪五种仪器于一体,用途广泛,测量精确。郭守敬用它对二十八宿作了重新测定,其精确度是史无前例的。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引用根舍赞叹古仪的话说:“欧洲人看做是文艺复兴后天文学主要进步之一的赤道仪,中国人在三个世纪以前就使用了。”
观星台园区周公祠内外,现存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照壁、大门、仪门、周公测景台、周公祠大殿与卷棚、观星台、帝尧殿与卷棚等。观星台南边系周公祠大殿,殿前立有周公测景台(“景”字古代同“影”),是一座纪念性的石圭表,高八尺(唐尺),俗称无影台,为我国古代立八尺表(土圭)测日影的遗制。告成,古称阳城,相传是四千多年前大禹建立夏王朝的都城,是中国最早的城邑。古代天文学家把阳城视为“地中”,因而在此设台观察天象,周时就有周公测景台。据《周礼》记载,此地为“地中”,世传西周初年周文王第四子、大政治家周公姬旦营建东都洛阳时,在这里垒土圭、立木表,进行天象观察和测量日影,定出二十四节气,从而创建了“测景台”。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进行天文观测时,又命太史监南宫说仿周公的土圭木表之制又刻立建造了现在的石圭石表,距今己有l2OO多年的历史,而周公测景台最初设立创建距今则已有三千多年了。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测量日影、验证时令季节及计年的一种天文仪器,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遗址。此台系青石制作,通高3.91米,由石圭和石表两个部分组成。石圭上小下大,好象台座,呈锥体梯形,四边稍有偏斜,各边宽窄不等。石表则象柱子,置于中间,高1.96米(相当于唐开元尺八尺),顶端为屋宇式盖顶,南面刻有“周公测景台”五个大字。周公通过测日影确定阳城(登封告成)立圭表处为大地的中心,因此,历史上不少天文学家、历法家都曾在此进行过天文观测活动。到了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看到周公测景台后,也认为找到了最理想的天文观测点,于是就在它的北面修建了观星台。
古老的观星台,历经沧桑,几经修葺。明代初期,在观星台前建立周公祠。嘉靖年间对台体及石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县令侯泰仿照旧制整修了坍塌的台体,同时又在台顶建造了北侧小室。清代又对周公祠等建筑进行了修葺。1944年中原沦陷,观星台惨遭侵华日军炮击,致使台顶东室倒塌,台体多处严重崩裂,东壁布满弹洞枪痕,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观星台进行了保护和整修,1975年拨专款修复加固了被日军炮击的台体和顶部小室,并找到了早已失散的量天尺圭石一方,恢复了量天尺原有三十六方圭石的原貌,还加固整修了周公测景台、照壁、山门和围墙,恢复了原有的周公祠大部分院落。
观星台不仅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也是自周公土圭测影以来测影技术发展的高峰。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科学建筑之一。其主体建筑观星台,为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进行全国范围内天文观测所建,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上的卓越成就,以及十三世纪中国科技建筑的建造水平,也是世界建筑史和科技史上的重要先驱作品,在世界天文史和建筑史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1日,登封观星台等8处11项“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通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专家表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9处世界遗产。
作者简介:王蔚波(1963- ),男,河南偃师人。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发掘过仰韶村、郑韩故城等重要遗址,发表文物专业论著50余篇(部)。
鲜为人知的是,在申遗之前它还曾入选过世界九大神秘古观象台,是我国唯一入选的观象台,在九大神秘古观象台中名列第二。
登封观星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之一,历史极为悠久,举世闻名。
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城区东南12公里处的告成镇周公祠院内,南依箕山,北望中岳嵩山,东西丘陵环抱,滨临颖河与五渡河的交汇处,环境幽雅,地望优越,曾是古代阳城所在地,创建于元代初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掌握四季时节气候变化规律,指导农业生产,设立专门机构,改进历法,郭守敬等人被指派主持此项工作。郭守敬(公元1231~1316年),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人,是中国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也是十三世纪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他用毕生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多有建树,曾先后任都水监、太史令等。公元1316年,郭守敬因病去世,享年86岁。为了纪念他,邮电部于1962年发行了绘有郭守敬半身像与简仪的两枚纪念邮票。1977年,经国际小行星研究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把在1964年发现的2012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郭守敬星”。1981年国际天文学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隆重纪念郭守敬诞辰七百五十周年,国际天文学会将美国在月球上发现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山”。郭守敬真正成了中国有名、世界有名、连天上也有名的伟大科学家。郭守敬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郭荣精通天文、数学、水利,是金元时期著名的学者。耳濡目染,郭守敬从小就对科学知识具有浓厚兴趣,20岁时就制作出了一台非常精确的铜质计时器。后来,他把这个计时器献给了元世祖忽必烈,又因其通晓水利,于是深得赏识,被任命为都水少监(水利官员)。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诏令郭守敬、王恂等著名天文学家,负责在全国北纬15°~65°之间,东起朝鲜半岛,西至河西走廊,北到西伯利亚,南达南中国海范围内,设立27个天文台和观测站,观星台为观测中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郭守敬等人来到阳城(今登封市告成镇)。历史上周公姬旦、南宫说、姚玄、一行等先贤都以此为大地中心,测量日影,验证季节时令的变化。经过考察,郭守敬在周公测景台旁,亲自设计,率众建造了一座中心观测台--观星台。如今,其他26处观测站已无迹可寻,只有告成观星台基本完好地保存至今。
观星台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城楼式建筑,整体青色,高大耸立,庄严巍峨,由台身和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身平面近正方形,下大上小,形似覆斗,台基边长16余米,向上逐渐收分,至台顶平台边长8米余,其收分比例表现出中国早期建筑的特征。台高9.46米,连同台顶明代增建的小室,通高达12.62米。台身北面,筑有东西对称的60级砖石阶梯踏道,可以盘旋拾级登临台顶,凭栏远眺,观测星象。踏道由红岩石条组成,在环形踏道及台顶边沿筑有1.05米高的阶栏与女儿墙,皆以青砖砌壁,其上部用红石雕顶封护。为了导泄台顶和踏道上的雨水,在踏道四隅各设水道一孔,水道出水口雕作石龙首状。台上是观测星象和计算测量数据的场所。台上东南隅放置一副汉白玉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也是当时从事堪舆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台顶北部的小室,据明代侯泰的《刻石记》载,始建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距元初建筑观星台时已有200余年,是为安放有关仪器和进行操作而建。台身北壁正中,砌有一个上下直通的凹形竖槽,凹槽南壁上下垂直,东西两壁明显上宽下窄,为此台的重要部位,起着测量日影的“高表”表身的作用。凹槽直壁之上的高表与台下的石圭是一组测量日影长度的元代圭表装置,因为它比以往的八尺之表高出5倍,故称为“高表”。石圭俗称“量天尺”,是测量水平的天文仪器,由台体下部北壁凹槽向外延伸31.19米,宽0.53米,南端高0.56米,圭面水平误差甚微,上面刻有两条平行双股水道,深2厘米,宽2.5厘米,间距15厘米。水道南端有方形注水池,北端有长条状泻水池,池两头有泻水孔,还刻有尺度,用以测量水准。石圭的方位与今天测子午的方向十分相符。观星台不只是一个观测站,同时也是一个固定的高表。表顶端就是高台上的横梁,距地面垂直距离四十尺。高台北面正南北横卧着石砌的圭。与通常使用的八尺高表比较,新的表高为原来表高的五倍,减小了测量的相对误差。郭守敬为了提高测影的精确度,把周代以来常用的八尺之表,加高五倍,变为四十尺的高表。其之所以敢于在各观测站都使用四丈高表而不怕表高导致的端影模糊,是因为他配合使用了景符,通过景符上的小孔,将表顶端的影像清晰地呈现在圭面上。测量时,台身凹槽上端四十尺处置有一架横梁,在石圭上面的两条平行水道之间装水取平,根据“针孔成像”的原理放置景符(小孔仪器)测其影,精确度在±2毫米之内,太阳照在观星台上时,根据日中时梁影在石圭上的长短变化,可以掌握日月和地球运转的规律,测定划分出二十四节气,特别是夏至和冬至、春分和秋分的精确时刻。每天正午,太阳光将台顶中间横梁的影子投在“量天尺”上。冬至这天正午的投影最长,夏至这天正午的投影最短;从一个冬至或夏至到下一个冬至或夏至,就是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中国古代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测定一年的长度,从而为指定历法奠定了基础。元初进行“四海测验”时,在此地观测北极星的记录,已载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阳城,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太弱”为古代一度的十二分之八)。元朝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为此作出了卓越贡献。
观星台为郭守敬等科学家观测天象、编定新历法提供了大量数据。他们利用简便而实用的天文观测仪器,测验各地的夏至日影、北极星出地高度及昼夜时刻等。经过数年的辛勤观测与推算,根据“四海测验”的结果,并参考了1000多年的天文资料,70多种历法,相互印证对比,排除了子午线日月五星和人间吉凶相连的迷信色彩,按照日月五星在太空运行的自然规律,在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郭守敬终于主持制订成了新历法--《授时历》,并于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由元世祖忽必烈颁布实行。《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郭守敬通过测量,推算出一个回归年周期为365.2425日,即一年为365日5时49分20秒,与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行使用的《格里高利历》(即公历、阳历)分秒不差,但《格里高利历》是公元1582年(明万历十年)由罗马教皇开始改革使用的历法,却比《授时历》晚了三百多年。与现代天文学家用精密仪器测出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365日5时49分46秒)相比,《授时历》仅差26秒,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科学研究的较高水平,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观星台的主要作用在于测量太阳的影长,以掌握与农业有关的四时节气变化。但是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陈宣所撰《周公祠堂记》有“观星台,甚高且宽,旧有挈壶漏刻以符日景,而求中之法尽矣。” 又据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孙承基撰《重修元圣周公祠记》碑载:“砖崇台以观星。台上故有滴漏壶,滴下注水,流以尺天。”《考古记》亦载:“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由此可知,在古代,观星和测景常常是相互配合的,观星台当是一座具有测景、观星和记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臺。
觀星台现存的一些天文仪器,如沈括浮漏、仰仪、正方案、景符等,其中的奥妙也令人叫绝。元初的天文仪器,都是宋、金时期遗留下来的,已破旧得不能使用了。郭守敬就在原仪器的基础上进行改制,并在实践中重新设计,在三年的时间里,改制和发明了十余种天文仪器。其中主要的是简仪、赤道经纬和日晷三种仪器合并归一,用来观察天空中的日、月、星宿的运动,改进后不受仪器上圆环阴影的影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郭守敬发明制作的简仪。现在南京紫金天文台上的简仪,是明代按照郭守敬的简仪仿制的。它集候极仪、立运仪、四游仪、正方案、星晷定时仪五种仪器于一体,用途广泛,测量精确。郭守敬用它对二十八宿作了重新测定,其精确度是史无前例的。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引用根舍赞叹古仪的话说:“欧洲人看做是文艺复兴后天文学主要进步之一的赤道仪,中国人在三个世纪以前就使用了。”
观星台园区周公祠内外,现存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照壁、大门、仪门、周公测景台、周公祠大殿与卷棚、观星台、帝尧殿与卷棚等。观星台南边系周公祠大殿,殿前立有周公测景台(“景”字古代同“影”),是一座纪念性的石圭表,高八尺(唐尺),俗称无影台,为我国古代立八尺表(土圭)测日影的遗制。告成,古称阳城,相传是四千多年前大禹建立夏王朝的都城,是中国最早的城邑。古代天文学家把阳城视为“地中”,因而在此设台观察天象,周时就有周公测景台。据《周礼》记载,此地为“地中”,世传西周初年周文王第四子、大政治家周公姬旦营建东都洛阳时,在这里垒土圭、立木表,进行天象观察和测量日影,定出二十四节气,从而创建了“测景台”。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进行天文观测时,又命太史监南宫说仿周公的土圭木表之制又刻立建造了现在的石圭石表,距今己有l2OO多年的历史,而周公测景台最初设立创建距今则已有三千多年了。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测量日影、验证时令季节及计年的一种天文仪器,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遗址。此台系青石制作,通高3.91米,由石圭和石表两个部分组成。石圭上小下大,好象台座,呈锥体梯形,四边稍有偏斜,各边宽窄不等。石表则象柱子,置于中间,高1.96米(相当于唐开元尺八尺),顶端为屋宇式盖顶,南面刻有“周公测景台”五个大字。周公通过测日影确定阳城(登封告成)立圭表处为大地的中心,因此,历史上不少天文学家、历法家都曾在此进行过天文观测活动。到了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看到周公测景台后,也认为找到了最理想的天文观测点,于是就在它的北面修建了观星台。
古老的观星台,历经沧桑,几经修葺。明代初期,在观星台前建立周公祠。嘉靖年间对台体及石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县令侯泰仿照旧制整修了坍塌的台体,同时又在台顶建造了北侧小室。清代又对周公祠等建筑进行了修葺。1944年中原沦陷,观星台惨遭侵华日军炮击,致使台顶东室倒塌,台体多处严重崩裂,东壁布满弹洞枪痕,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观星台进行了保护和整修,1975年拨专款修复加固了被日军炮击的台体和顶部小室,并找到了早已失散的量天尺圭石一方,恢复了量天尺原有三十六方圭石的原貌,还加固整修了周公测景台、照壁、山门和围墙,恢复了原有的周公祠大部分院落。
观星台不仅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也是自周公土圭测影以来测影技术发展的高峰。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科学建筑之一。其主体建筑观星台,为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进行全国范围内天文观测所建,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上的卓越成就,以及十三世纪中国科技建筑的建造水平,也是世界建筑史和科技史上的重要先驱作品,在世界天文史和建筑史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1日,登封观星台等8处11项“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通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专家表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9处世界遗产。
作者简介:王蔚波(1963- ),男,河南偃师人。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发掘过仰韶村、郑韩故城等重要遗址,发表文物专业论著50余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