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笔来,感慨万千。在《光明日报》宁夏记者站工作22年的经历,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曾经有过的激动、欣喜、烦恼、愤怒、焦虑、尴尬、忧愁,曾经是那样铭心刻骨,但如今都已成为往事,我的心情也归于平静。也许,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定风波》词中的两句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能够表达我此时的心情。
前些天,偶然翻看1989年出版的、由邓小平题写书名的《光明日报四十年》,看见那书上列出的1988年以前在《光明日报》各地记者站工作过的人员名单,我惊讶地发现:其中大部分人都已经离开了原来的岗位:或退休,或高就,或转行,或回社,或出国,有的已经不在人世了。仍然留在记者站的,仅剩下七八个人了,我就是其中之一。而在西部地区驻站,且一直“没挪窝”的,只有我一人。
20年世事沧桑,20年人生变迁!令人生出无限感慨。
毫无疑问,成为《光明日报》记者,是我人生的最重要的一次选择,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主动选择。没想到,这次选择,竟成了我的终身选择!所以,虽然过去了20多年,但当年的往事还历历在目。
1984年,我在银川一所师范学校已经当了几年教师了。教学的工作,让我十分喜欢;学生背后的评价,让我自我陶醉;业余写作的收获,让我其乐融融。我几乎是“毫无去意”了。如果没有光明日报社的招考启事和办公室老师的一再鼓动,我可能就要当一辈子“教书匠”了。不过,我那时最大的理想是当一名专业作家,但我不敢有那样高的奢望,只要能当一个广种薄收的“业余作者”就算不错了。所以,我从没有向人透露过我的“远大理想”。
只要一名记者,竟有百余人报名应考!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光明日报记者”的名号花落谁家?社会各界都很关注。而我,哪有“力拔头筹”的实力啊!当我拿着准考证走进考场,看见一个个精明、帅气、长相不俗的应考者时,不禁哑然失笑了:这对我来说,可能就是一次转瞬即忘的人生经历而已,我哪里会有什么希望?不过,考一考也好,我并没有因此失去什么。当然,我是偷偷报名、悄悄考试的。我还不敢让学校知道我有“异心”。如果事先请示,学校根本就不会让我考。现在好了,考不上也没有人知道。虽然我对以写作为业充满向往,但教学生涯同样让我眷恋。站讲台,在我看来,非但不是苦差事,反而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我从没有厌倦过。
孰料,就是这一天半的笔试,竟影响了我的后半生。它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我1977年参加的、十年动乱后的首次高考。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次我竟考出了总分第一的成绩。三门课,我的总分超过了240分,比第二名竟高出了几十分。主办者挑选出前三名供报社选择,报社从中确定了我。令我始料不及的是,这头敲定了,那头却遇到了麻烦。“爱才心切”的老校长,坚决不同意放人。记者站老站长王广华托人出面去做工作,也无功而返。就是光明日报社向宁夏党委宣传部发函、多位领导签字、多位负责人亲自去跑,也难以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最后,人事部门下了调令,才算让我跨入心仪已久的报社大门。从1984年年底参加考试,直到1985年7月我才如愿以偿。办好了手续,老校长又提出“无理要求”:让我抽空再带一学期的课,老站长王广华坚决不同意:因为我所面对的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我即使百分之百地投入也未必就能很快适应工作。况且,报社也不会同意。
果然,我很快就知道了:“光明日报记者”,确实不是那么好当的、更不是谁都能当好的;在宁夏当记者,不利因素较多,更不是轻轻松松的事。
虽然我不是宁夏人,但我对宁夏很有感情,宁夏也真是个好地方。因此,我不愿说宁夏的坏话,更不愿听别人说宁夏的坏话。当然,在宁夏当记者,有许多不为外界所知的困难,确是个不争的事实。
我是1985年8月正式到记者站上班的,但直到第二年到北京开会时才见到报社的门。刚到记者站,老站长王广华就出差去了新疆。我这也不熟悉,那也不摸门,我远离编辑部,一个人在记者站,像一只无头的苍蝇东奔西撞、忙忙碌碌。我热情很高,干劲十足,什么活动都想参加,什么稿件都想写。结果,发回报社的稿件大都是泥牛入海。年末一盘点,5个月共发稿12篇,其中有两篇还是与王广华合写的。就是这屈指可数的几篇,也是乏善可陈。这样的“战绩”,令我感到失望,也让我丧失信心:我,是当记者的“料”吗?新闻工作,是我的最佳选择吗?虽然报社没有批评过我一句,但我自己却在反问自己:我该不该避位让贤?我还有资格占据这个重要的岗位吗?可是,临阵脱逃,缴械投降,又不是我的品格。重操旧业,轻车熟路,我可能就没有这样的精神压力了。但那样岂不是公开宣告自己是个没有战斗力的弱者吗?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岂能当缩头乌龟?我就不信:别人能做到的,我就做不到?抱怨现实,不解决任何问题;羡慕他人,徒增无限烦恼;盲目蛮干,只能是无效劳动!在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我为自己拟定了新的工作思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打自己最拿手的!我不能跟风、不能模仿、不能比拼,我只能抓别的地区、别的记者不抓的、抓不到的、抓不了的、搞不透的!
思路一变天地宽!1986年,我就打了个翻身仗,以后每年都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对我工作的肯定,也因此逐步“升级”:先是记者部副主任张慕勋在1986年年底写信给我:“部里对你的工作很满意。看来,抓本地特点、抓问题报道的路子是对的。”第二年年初,《光明日报通讯》编辑葛增福就向我约稿,请我介绍工作经验了。我那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曾引起广泛关注,我也因此走上大学的讲台。到了1992年4月,报社竟然为我这样一个资历很浅、能力很低且常驻落后地区的小记者,举行了个人作品研讨会。说我“走出了一条扎扎实实的路、成功的路。”又过了几年,我被评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和“报刊之星”。再后来,宁夏有关部门又为我两次举办个人作品研讨会。1999年修订的高等院校新闻专业教材《新闻采访学》中,对我的工作又有五六百字的评价。而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意外收获了。
22年!留在我记忆深处的东西不少,有点“色彩”的稿件也可以点出几篇。限于篇幅,我这里无法一一道来。
从顶上“光明日报记者”这个“头衔”起,我好像就没有轻松过。我的生活,几乎被寻找线索、筛选素材、深入采访、谋篇构思、精心写作、反复修改稿件所填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起好一个标题、拟好一句导语、推敲一个提法,我常常把自己搞得坐卧不宁。即使闲逛、闲谈,我也注意发现新闻线索;即使休闲、旅行,我也常想写作问题。我不好烟酒,不会打麻将,不进歌舞厅,也放弃了许多个人爱好。有人发出疑问:何必那么投入?我说:因为我喜爱这份工作,尝到了其中的乐趣;有人表示不解:如此投入是否必要?我道:不如此投入,我就没有立足之地!
常听人说,记者苦,记者苦不堪言;记者累,累得没有人希望子承父业。诚如人言:采访苦,写作苦,“然则何时而乐耶?”我言:乐在其中,苦与乐,从来就难分难解,相伴而生,相互转化。吃够了苦之后,就可以尝到甜了。当千辛万苦写出来的稿件激起社会反响的时候;当深思熟虑的问题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的时候,当一篇稿件被广泛转载、引起热烈议论的时候,当读者从我的稿件中获得新知识和有价值的信息的时候,当一个身处困境的弱者借助你的报道改变了命运的时候,当正义通过你手中的笔得以伸张的时候,你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为此吃过的苦都不值一提。吃到了苦,也尝到了甜,人生才变得丰富多彩,这也是我矢志不渝的原因之一。
当我有了一点“资本”之后,很多人都对我仍留在记者的岗位上、仍留在宁夏表示不解。是的,不论是离开宁夏,还是离开记者岗位,我都曾有过多次机会。各种诱惑,也多次向我招手,然而,我却“不可救药”地“固步自封”。依然留在这个外界看起来十分清苦的地区、没有“发展前途”的岗位。
没有当成作家,没有谋到高位,没有变成富翁,没有骄人业绩……人生遗憾的事不少,但我始终没有为22年前的选择而遗憾过、没有为错失许多良机而后悔过。因为人生总会有得有失,就看自己看重的是什么“得”,看轻的是什么“失”。
我不敢说,我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光明日报》,因为《光明日报》没有我这点东西,照样“光明”,照样光芒四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我只能说,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是伴随《光明日报》度过的,在《光明日报》近60年的出报历史中,有20多年的报纸上印有我的名字,报社的发展史中有一些与我有关的记录:这足以让我“光明”、令我自豪。
对事业,我依然激情似火;对名利,我依然淡泊无求。
(作者系《光明日报》宁夏记者站站长)
前些天,偶然翻看1989年出版的、由邓小平题写书名的《光明日报四十年》,看见那书上列出的1988年以前在《光明日报》各地记者站工作过的人员名单,我惊讶地发现:其中大部分人都已经离开了原来的岗位:或退休,或高就,或转行,或回社,或出国,有的已经不在人世了。仍然留在记者站的,仅剩下七八个人了,我就是其中之一。而在西部地区驻站,且一直“没挪窝”的,只有我一人。
20年世事沧桑,20年人生变迁!令人生出无限感慨。
毫无疑问,成为《光明日报》记者,是我人生的最重要的一次选择,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主动选择。没想到,这次选择,竟成了我的终身选择!所以,虽然过去了20多年,但当年的往事还历历在目。
1984年,我在银川一所师范学校已经当了几年教师了。教学的工作,让我十分喜欢;学生背后的评价,让我自我陶醉;业余写作的收获,让我其乐融融。我几乎是“毫无去意”了。如果没有光明日报社的招考启事和办公室老师的一再鼓动,我可能就要当一辈子“教书匠”了。不过,我那时最大的理想是当一名专业作家,但我不敢有那样高的奢望,只要能当一个广种薄收的“业余作者”就算不错了。所以,我从没有向人透露过我的“远大理想”。
只要一名记者,竟有百余人报名应考!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光明日报记者”的名号花落谁家?社会各界都很关注。而我,哪有“力拔头筹”的实力啊!当我拿着准考证走进考场,看见一个个精明、帅气、长相不俗的应考者时,不禁哑然失笑了:这对我来说,可能就是一次转瞬即忘的人生经历而已,我哪里会有什么希望?不过,考一考也好,我并没有因此失去什么。当然,我是偷偷报名、悄悄考试的。我还不敢让学校知道我有“异心”。如果事先请示,学校根本就不会让我考。现在好了,考不上也没有人知道。虽然我对以写作为业充满向往,但教学生涯同样让我眷恋。站讲台,在我看来,非但不是苦差事,反而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我从没有厌倦过。
孰料,就是这一天半的笔试,竟影响了我的后半生。它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我1977年参加的、十年动乱后的首次高考。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次我竟考出了总分第一的成绩。三门课,我的总分超过了240分,比第二名竟高出了几十分。主办者挑选出前三名供报社选择,报社从中确定了我。令我始料不及的是,这头敲定了,那头却遇到了麻烦。“爱才心切”的老校长,坚决不同意放人。记者站老站长王广华托人出面去做工作,也无功而返。就是光明日报社向宁夏党委宣传部发函、多位领导签字、多位负责人亲自去跑,也难以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最后,人事部门下了调令,才算让我跨入心仪已久的报社大门。从1984年年底参加考试,直到1985年7月我才如愿以偿。办好了手续,老校长又提出“无理要求”:让我抽空再带一学期的课,老站长王广华坚决不同意:因为我所面对的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我即使百分之百地投入也未必就能很快适应工作。况且,报社也不会同意。
果然,我很快就知道了:“光明日报记者”,确实不是那么好当的、更不是谁都能当好的;在宁夏当记者,不利因素较多,更不是轻轻松松的事。
虽然我不是宁夏人,但我对宁夏很有感情,宁夏也真是个好地方。因此,我不愿说宁夏的坏话,更不愿听别人说宁夏的坏话。当然,在宁夏当记者,有许多不为外界所知的困难,确是个不争的事实。
我是1985年8月正式到记者站上班的,但直到第二年到北京开会时才见到报社的门。刚到记者站,老站长王广华就出差去了新疆。我这也不熟悉,那也不摸门,我远离编辑部,一个人在记者站,像一只无头的苍蝇东奔西撞、忙忙碌碌。我热情很高,干劲十足,什么活动都想参加,什么稿件都想写。结果,发回报社的稿件大都是泥牛入海。年末一盘点,5个月共发稿12篇,其中有两篇还是与王广华合写的。就是这屈指可数的几篇,也是乏善可陈。这样的“战绩”,令我感到失望,也让我丧失信心:我,是当记者的“料”吗?新闻工作,是我的最佳选择吗?虽然报社没有批评过我一句,但我自己却在反问自己:我该不该避位让贤?我还有资格占据这个重要的岗位吗?可是,临阵脱逃,缴械投降,又不是我的品格。重操旧业,轻车熟路,我可能就没有这样的精神压力了。但那样岂不是公开宣告自己是个没有战斗力的弱者吗?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岂能当缩头乌龟?我就不信:别人能做到的,我就做不到?抱怨现实,不解决任何问题;羡慕他人,徒增无限烦恼;盲目蛮干,只能是无效劳动!在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我为自己拟定了新的工作思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打自己最拿手的!我不能跟风、不能模仿、不能比拼,我只能抓别的地区、别的记者不抓的、抓不到的、抓不了的、搞不透的!
思路一变天地宽!1986年,我就打了个翻身仗,以后每年都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对我工作的肯定,也因此逐步“升级”:先是记者部副主任张慕勋在1986年年底写信给我:“部里对你的工作很满意。看来,抓本地特点、抓问题报道的路子是对的。”第二年年初,《光明日报通讯》编辑葛增福就向我约稿,请我介绍工作经验了。我那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曾引起广泛关注,我也因此走上大学的讲台。到了1992年4月,报社竟然为我这样一个资历很浅、能力很低且常驻落后地区的小记者,举行了个人作品研讨会。说我“走出了一条扎扎实实的路、成功的路。”又过了几年,我被评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和“报刊之星”。再后来,宁夏有关部门又为我两次举办个人作品研讨会。1999年修订的高等院校新闻专业教材《新闻采访学》中,对我的工作又有五六百字的评价。而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意外收获了。
22年!留在我记忆深处的东西不少,有点“色彩”的稿件也可以点出几篇。限于篇幅,我这里无法一一道来。
从顶上“光明日报记者”这个“头衔”起,我好像就没有轻松过。我的生活,几乎被寻找线索、筛选素材、深入采访、谋篇构思、精心写作、反复修改稿件所填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起好一个标题、拟好一句导语、推敲一个提法,我常常把自己搞得坐卧不宁。即使闲逛、闲谈,我也注意发现新闻线索;即使休闲、旅行,我也常想写作问题。我不好烟酒,不会打麻将,不进歌舞厅,也放弃了许多个人爱好。有人发出疑问:何必那么投入?我说:因为我喜爱这份工作,尝到了其中的乐趣;有人表示不解:如此投入是否必要?我道:不如此投入,我就没有立足之地!
常听人说,记者苦,记者苦不堪言;记者累,累得没有人希望子承父业。诚如人言:采访苦,写作苦,“然则何时而乐耶?”我言:乐在其中,苦与乐,从来就难分难解,相伴而生,相互转化。吃够了苦之后,就可以尝到甜了。当千辛万苦写出来的稿件激起社会反响的时候;当深思熟虑的问题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的时候,当一篇稿件被广泛转载、引起热烈议论的时候,当读者从我的稿件中获得新知识和有价值的信息的时候,当一个身处困境的弱者借助你的报道改变了命运的时候,当正义通过你手中的笔得以伸张的时候,你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为此吃过的苦都不值一提。吃到了苦,也尝到了甜,人生才变得丰富多彩,这也是我矢志不渝的原因之一。
当我有了一点“资本”之后,很多人都对我仍留在记者的岗位上、仍留在宁夏表示不解。是的,不论是离开宁夏,还是离开记者岗位,我都曾有过多次机会。各种诱惑,也多次向我招手,然而,我却“不可救药”地“固步自封”。依然留在这个外界看起来十分清苦的地区、没有“发展前途”的岗位。
没有当成作家,没有谋到高位,没有变成富翁,没有骄人业绩……人生遗憾的事不少,但我始终没有为22年前的选择而遗憾过、没有为错失许多良机而后悔过。因为人生总会有得有失,就看自己看重的是什么“得”,看轻的是什么“失”。
我不敢说,我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光明日报》,因为《光明日报》没有我这点东西,照样“光明”,照样光芒四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我只能说,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是伴随《光明日报》度过的,在《光明日报》近60年的出报历史中,有20多年的报纸上印有我的名字,报社的发展史中有一些与我有关的记录:这足以让我“光明”、令我自豪。
对事业,我依然激情似火;对名利,我依然淡泊无求。
(作者系《光明日报》宁夏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