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一带一路”蓬勃发展的今天,从考古学角度来研究“一带一路”的历史成为必要。木鹿城址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后来经历几番变迁,繁华的木鹿城最终变得破败。本文从考古学的视角将木鹿古城再次呈现和还原,介绍古丝绸之路上的这个重要城镇。
关键词:一带一路 考古 木鹿遗址
木鹿城址(City Site at Merv)是一座位于中亚的古代城市遗址,在中国文献中亦称为马鲁,位于土库曼斯坦的巴伊拉姆阿里城附近,木鹿的绿洲位于穆尔加布河上,是西北部阿富汗入口处的一个监视塔,同时创造波斯东北部与博卡拉和撒马尔罕州之间的一块踏脚石。木鹿有利地位于穆尔加布河的内陆三角洲,因此这个地方是汉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的停靠点。这里的商人可以在这个绿洲城市买卖马匹和骆驼。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木鹿城是安息(帕提亚)王国马尔基安纳地区的首府,地当中国与罗马帝国属地之间商道的要冲,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
木鹿古城由几个离散的城组成,彼此非常接近,按功能可以划分为内城、城区和外郭。每个城市都是由不同时代的建造者在无人居住的土地上建造,使用,然后被遗弃,从不重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
内城是在最早居民点的基础上兴建起来的,叫做埃尔克卡拉(Erk Gala),是木鹿古城最古老的部分,建于公元前7世纪,平面呈圆形,面积12公顷,中央有堡,城垣用土坯筑成,高约36米,最宽处达40米,是一座带有波斯风格的堡垒,控制着穆尔加布河上的绿洲,后来成为希腊化城市的卫城。
城区在内城南面,称为贾乌尔卡拉(G?würgala),即古代的安条克马尔基安纳,平面略呈方形,面积3.5平方公里。城垣也用土坯砌筑,每边各有一座城门,有两条大道从四门通至城区中央成直角相交,以此为中心建筑街坊。城内外发现数处宫殿遗址,靠近埃尔克卡拉南墙,有一砖砌大建筑物,高达26米,以多彩壁画装饰天井和屋檐,并出有罗马产的玻璃,推测为礼仪用殿,可能就是当时城市的中心。贾乌尔卡拉最显著的结构是它的防御性裝置。其中一座防御型装置建于三座城墙之上,是一个明证。塞内西墙(Seleucid wall)在内部和外部直立,形成了第二个更大的墙壁的平台,由泥砖砌成,并踩在内部,这个墙的形式与安纳托利亚发现的其他希腊主义堡垒类似,尽管如此独特的是用泥砖而不是石头制成的。第三道墙可能是萨珊式的,由大块砖砌成。在围墙周围是各种陶器,特别是帕提亚陶器,这些防御工事的大小是前伊斯兰时代木鹿重要性的证据。 贾乌尔卡拉对于它所揭示的庞大的钱币数据也很重要;在那里发现了一连串的萨珊硬币,也能体现出这个时期非凡的政治稳定。
外郭建在城区周围,边缘亦建有城墙。该城的建筑带有希腊风格,发现有表现一女人头簇拥在蕨类植物叶形装饰之中的科林斯式柱头。这个时期的遗物有各种质地的织物,铜、铁、黄金制品,陶器,印章,宝石和赤陶像。宝石多刻成希腊式神像、半人半马怪、女头狮身有翼怪和狩猎场面等。赤陶像是木鹿的特点,其式样除希腊诸神外,还有本地女神像、人像和动物形象。早期的赤陶像一般是写实的,人物衣著多带有希腊特征。1~2世纪,帕提亚风格渐占优势,服装变成花俏的当地式样。晚期则倾向于程式化,变成帕提亚宗教圣物。这种风格变化,反映出安息王国日益衰微。
11世纪至12世纪上半叶,该城达于鼎盛,成为塞尔柱王朝的首都,阿拔斯穆斯林是阿拔斯王朝叛乱的领袖,他们在贾乌尔卡拉西面的外郭范围内,筑起一圈新城墙,其城区称为苏丹卡拉(Soltangala),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木鹿最大的城市。该地区被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中世纪木鹿的核心;随后发生的几个世纪的繁荣被在苏丹卡拉内外发现的许多阿巴斯时代的克什克斯所证实。包括阿拔斯·木鹿的遗体在内的库什克[ 波斯语,库什克即“亭子”。]是这一时期中亚特有的一种建筑类型。是一种半坚固的二层宫殿,其波纹墙壁给人一种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外观,这些结构的第二层是居住区,第一层可能已被用于存储。护栏衬在屋顶上,屋顶也经常用作居住区。苏丹卡拉幸存的建筑物中,最重要的是塞尔柱建筑。在公元十一世纪,北方大草原曾经属于游牧民族的乌古斯土耳其人,在塞尔柱部落及其统治者托特鲁尔的领导下开始向南移动。托特鲁尔于1037年征服木鹿,重振了这个城市的荣光。在他的后代的继承与发展之下,木鹿逐渐成为一个大型多元文化帝国的中心。木鹿中所有建筑物中保存最完好的是12世纪的苏丹桑杰尔陵墓,它是塞尔柱王朝最大的陵墓,正方形,每边27米,两侧有两个入口。一个由八角形系统的肋骨和拱门支撑的大中央圆顶覆盖了内部。圆顶的外面是绿松石,因为它的高度使其颇具气势。据说接近的商队在离城还有一天路程的时候就可以看到陵墓。陵墓属于典型的早期塞尔柱风格,内部由灰泥和几何砖装饰。还有一处塞尔柱遗迹是苏丹卡拉的墙壁,这些防御工事大部分仍然存在,于八至九米高的泥砖结构内部,防御者从中射箭,从而进行防御。每15至35米有马蹄形的塔。然而,这些墙壁并不是足够有效,因为它们的厚度不足以承受弹射器和其他大炮。到了十二世纪中叶,墙被大大加强了。在苏丹卡拉的主要墙壁前面建造了一个次要的较小的墙壁,最后中世纪城市的郊区被一个5米厚的围墙所围绕。这三面墙足以阻止蒙古军队进行至少一次攻势,最终在1221年终于抵挡不住。
木鹿古城目前是古木鹿项目(最初是国际木鹿项目)的重点,从1992年到2000年,来自土库曼斯坦和英国的考古学家联合小组取得了重大的发现。 2001年,伦敦大学考古学研究所和土库曼斯坦当局开始了一项新的合作,是关于古老的木鹿古城这个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遗址所带来的相关复杂的保护和管理问题,以便进一步加深通过考古研究,将工作成果传播给最广泛的人们。
关键词:一带一路 考古 木鹿遗址
木鹿城址(City Site at Merv)是一座位于中亚的古代城市遗址,在中国文献中亦称为马鲁,位于土库曼斯坦的巴伊拉姆阿里城附近,木鹿的绿洲位于穆尔加布河上,是西北部阿富汗入口处的一个监视塔,同时创造波斯东北部与博卡拉和撒马尔罕州之间的一块踏脚石。木鹿有利地位于穆尔加布河的内陆三角洲,因此这个地方是汉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的停靠点。这里的商人可以在这个绿洲城市买卖马匹和骆驼。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木鹿城是安息(帕提亚)王国马尔基安纳地区的首府,地当中国与罗马帝国属地之间商道的要冲,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
木鹿古城由几个离散的城组成,彼此非常接近,按功能可以划分为内城、城区和外郭。每个城市都是由不同时代的建造者在无人居住的土地上建造,使用,然后被遗弃,从不重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
内城是在最早居民点的基础上兴建起来的,叫做埃尔克卡拉(Erk Gala),是木鹿古城最古老的部分,建于公元前7世纪,平面呈圆形,面积12公顷,中央有堡,城垣用土坯筑成,高约36米,最宽处达40米,是一座带有波斯风格的堡垒,控制着穆尔加布河上的绿洲,后来成为希腊化城市的卫城。
城区在内城南面,称为贾乌尔卡拉(G?würgala),即古代的安条克马尔基安纳,平面略呈方形,面积3.5平方公里。城垣也用土坯砌筑,每边各有一座城门,有两条大道从四门通至城区中央成直角相交,以此为中心建筑街坊。城内外发现数处宫殿遗址,靠近埃尔克卡拉南墙,有一砖砌大建筑物,高达26米,以多彩壁画装饰天井和屋檐,并出有罗马产的玻璃,推测为礼仪用殿,可能就是当时城市的中心。贾乌尔卡拉最显著的结构是它的防御性裝置。其中一座防御型装置建于三座城墙之上,是一个明证。塞内西墙(Seleucid wall)在内部和外部直立,形成了第二个更大的墙壁的平台,由泥砖砌成,并踩在内部,这个墙的形式与安纳托利亚发现的其他希腊主义堡垒类似,尽管如此独特的是用泥砖而不是石头制成的。第三道墙可能是萨珊式的,由大块砖砌成。在围墙周围是各种陶器,特别是帕提亚陶器,这些防御工事的大小是前伊斯兰时代木鹿重要性的证据。 贾乌尔卡拉对于它所揭示的庞大的钱币数据也很重要;在那里发现了一连串的萨珊硬币,也能体现出这个时期非凡的政治稳定。
外郭建在城区周围,边缘亦建有城墙。该城的建筑带有希腊风格,发现有表现一女人头簇拥在蕨类植物叶形装饰之中的科林斯式柱头。这个时期的遗物有各种质地的织物,铜、铁、黄金制品,陶器,印章,宝石和赤陶像。宝石多刻成希腊式神像、半人半马怪、女头狮身有翼怪和狩猎场面等。赤陶像是木鹿的特点,其式样除希腊诸神外,还有本地女神像、人像和动物形象。早期的赤陶像一般是写实的,人物衣著多带有希腊特征。1~2世纪,帕提亚风格渐占优势,服装变成花俏的当地式样。晚期则倾向于程式化,变成帕提亚宗教圣物。这种风格变化,反映出安息王国日益衰微。
11世纪至12世纪上半叶,该城达于鼎盛,成为塞尔柱王朝的首都,阿拔斯穆斯林是阿拔斯王朝叛乱的领袖,他们在贾乌尔卡拉西面的外郭范围内,筑起一圈新城墙,其城区称为苏丹卡拉(Soltangala),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木鹿最大的城市。该地区被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中世纪木鹿的核心;随后发生的几个世纪的繁荣被在苏丹卡拉内外发现的许多阿巴斯时代的克什克斯所证实。包括阿拔斯·木鹿的遗体在内的库什克[ 波斯语,库什克即“亭子”。]是这一时期中亚特有的一种建筑类型。是一种半坚固的二层宫殿,其波纹墙壁给人一种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外观,这些结构的第二层是居住区,第一层可能已被用于存储。护栏衬在屋顶上,屋顶也经常用作居住区。苏丹卡拉幸存的建筑物中,最重要的是塞尔柱建筑。在公元十一世纪,北方大草原曾经属于游牧民族的乌古斯土耳其人,在塞尔柱部落及其统治者托特鲁尔的领导下开始向南移动。托特鲁尔于1037年征服木鹿,重振了这个城市的荣光。在他的后代的继承与发展之下,木鹿逐渐成为一个大型多元文化帝国的中心。木鹿中所有建筑物中保存最完好的是12世纪的苏丹桑杰尔陵墓,它是塞尔柱王朝最大的陵墓,正方形,每边27米,两侧有两个入口。一个由八角形系统的肋骨和拱门支撑的大中央圆顶覆盖了内部。圆顶的外面是绿松石,因为它的高度使其颇具气势。据说接近的商队在离城还有一天路程的时候就可以看到陵墓。陵墓属于典型的早期塞尔柱风格,内部由灰泥和几何砖装饰。还有一处塞尔柱遗迹是苏丹卡拉的墙壁,这些防御工事大部分仍然存在,于八至九米高的泥砖结构内部,防御者从中射箭,从而进行防御。每15至35米有马蹄形的塔。然而,这些墙壁并不是足够有效,因为它们的厚度不足以承受弹射器和其他大炮。到了十二世纪中叶,墙被大大加强了。在苏丹卡拉的主要墙壁前面建造了一个次要的较小的墙壁,最后中世纪城市的郊区被一个5米厚的围墙所围绕。这三面墙足以阻止蒙古军队进行至少一次攻势,最终在1221年终于抵挡不住。
木鹿古城目前是古木鹿项目(最初是国际木鹿项目)的重点,从1992年到2000年,来自土库曼斯坦和英国的考古学家联合小组取得了重大的发现。 2001年,伦敦大学考古学研究所和土库曼斯坦当局开始了一项新的合作,是关于古老的木鹿古城这个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遗址所带来的相关复杂的保护和管理问题,以便进一步加深通过考古研究,将工作成果传播给最广泛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