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地处南方喀斯特山区的南丹县县域耕地地力情况及耕地土壤资源主要养分状况进行分级评价分析,并剖析影响当地土壤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发展对策及土壤改良措施,为提高当地土壤及耕地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南丹县;耕地地力;土壤资源;改良措施;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2-60-02
土地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作为农作物的载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造成了石山地区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贫困。桂西北石山地区是中国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区域,该地区石山面积约有7.67万hm2,占总面积的33.0%,半土半石山面积约有7.71万hm2,占总面积的34.02%,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1-4]。地处桂西北的南丹县,位于云贵高原边缘,东经107°01′~107°53′、北纬24°25′~25°37′。据资料显示,南丹县土地总面积38.99万hm2,其中农用地面积26.0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6.90%;全县已利用土地面积为26.56万hm2,土地利用率为68.10%,其中农业用地面积25.95万hm2,占已利用面积的97.7%;未利用土地12.47万hm2,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为4.57万hm2,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36.66%。为掌握南丹县耕地地力情况,按农业部测土配方项目规定的方法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常规化验分析,对全县耕地地力和土壤主要障碍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为消除土壤主要障碍因素提出有效改良措施及对策,实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科学提高耕地质量[5-6],为当地土壤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南丹县耕地地力分级评价
由表1可知,南丹县共有耕地23 349.4hm2,将耕地分成六级:其中一级、二级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8.65%;三级、四级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9.81%,五级、六级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21.54%。其中:一级、二级水田面积占总水田面积的34.37%;三级、四级水田面积占总水田面积的63.97%;五级、六级水田面积占总水田面积的1.66%。旱地:二级旱地面积占旱总地面积的0.11%;三级、四级旱地面积占总旱地面积的54.89%;五级、六级旱地面积占总旱地面积的45.00%。
2 南丹县耕地土壤资源的地力状况分析
2.1 有机质 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在9.3~91.8g/kg,平均为32.9g/kg;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划分为五级,其中一、二级为丰富,共计面积1.66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1.24%;三级为中等,面积0.622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6.64%;四、五级为缺乏,面积493.3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12%。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南丹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属中上等水平的居多,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7.88%。
2.2 全氮 耕地土壤全氮含量范围在0.58~5.27g/kg,平均为2.11g/kg。全县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划分为五级,其中一、二级为丰富,共计面积2.17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3.17%;三级为中等,面积0.15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64%;四、五级为缺乏,面积40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18%。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南丹县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属高等以上水平的居多,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3.17%。
2.3 有效磷 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范围在1.2~146.5mg/kg之间,平均为16.0mg/kg。全县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划分为五级,其中一、二级为丰富,共计面积0.547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3.42%;三级为较丰富,面积1.21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1.95%;四、五级为中等,面积0.57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4.63%。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南丹县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属中等以上水平的居多,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5.37%,有24.63%耕地土壤处于缺磷状况。
2.4 速效钾 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范围在13~601mg/kg,平均为80mg/kg。全县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划分为五级,其中一、二级为丰富,共计面积0.4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0.98%;三级为较丰富,面积1.328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6.89%;四、五级为中等,面积0.517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2.13%。分析结果显示,南丹县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属中等偏下水平。速效钾含量大于100mg/kg的耕地面积有4 897.5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0.98%;有56.89%的耕地土壤存在潜在性缺钾;22.13%的耕地土壤严重缺钾。
2.5 pH值 耕地土壤pH值变化范围为4.3~8.4。全县耕地土壤pH值划分为五级,其中一级属微碱性,面积0.09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01%;二级属中性,面积0.42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8.13%;三级属微酸性,面积1.22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2.31%;四级属酸性,面积0.596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5.54%。分析结果显示,南丹县耕地土壤呈酸性的面积有1.818万hm2,占耕地面积的77.86%。而大部分耕地土壤呈酸性至中性,所占比例达到95.99%。
2.6 质地 耕地耕作层土壤质地以砂壤土面积最大,为0.974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1.73%;其次是粘壤土,面积为0.625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6.75%;壤土面积0.57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4.73%;砂土面积0.091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89%:而粘土面积最小,为0.068万hm2,仅占耕地面积的2.90%。
3 耕地可持续利用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根据这次土壤调查评价结果,南丹县耕地土壤还存在许多影响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这此因素导致土壤理化性状不良,进而导致土壤水、肥、气、热不协调,成为作物生长的障碍因子[7-8]。全县土壤主要障碍因素有以下几种; 3.1 地理环境恶劣 南丹县地处中国南方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地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虽然光、热、水等气候资源丰富,但春旱、秋旱、夏季的洪涝灾害以及冬季霜冻等自然灾害每年都发生,以及降雨时空分配不均所带来的季节性、区域性干旱严重,自然生态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该县由于过度的森林砍伐,森林覆盖由原来的33.5%下降至29.2%,致使六寨、巴定、罗富、吾隘山体滑坡、泥石流、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加剧,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应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业用地,建立协调的人地关系,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提高耕地利用率来提升耕地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3.2 可利用耕地资源缺乏 农耕土地数量少、质量差,耕地资源缺乏,生产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是南丹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该县耕地面积为2.3万hm2,占土地面积的5.8%,水田1.3万hm2,旱地1.0万hm2,全县人均耕面积从1952年的0.16hm2降到现在的0.06hm2。对此,应充分挖掘、开发现有耕地的利用潜力,同时对未开发土地及未利用的土地应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3.3 耕地土壤偏酸性 全县偏酸性土壤约占耕地总面积的80%,这类耕地土壤改良的主要技术措施:(1)适当施用石灰中和酸性;(2)增施农家有机肥;(3)冬种绿肥、农作物秸秆还田;(4)使用碱性肥料。
3.4 耕地土壤质地偏沙性 这类耕地土壤的主要改良技术措施:(1)封山育林;(2)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施客土进田;(3)增施农家有机肥;(4)冬种绿肥、农作物秸秆还田;(5)勤施薄施。
3.5 耕地土壤耕层浅薄 (1)推广机耕作业,逐步加深耕作层,有石砾层的则采用增加客土来加厚耕作层;(2)增施有机肥、冬种绿肥;(3)石灰岩地区的旱地,推广间套种豆类作物和农作物秸杆还田;(4)实施土地平整和坡改梯工程。
参考文献
[1]王克林.喀斯特区域资源环境特征与生态农业发展途径,沈永明,秦斌主编.博士看河池[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226-236.
[2]陈明才,刘永贤,农梦玲,等.浅析提高广西石山地区水分利用的有效途径[J].广西农学报,2008,23(1):43-45.
[3]曾馥平.桂西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退化原因与生态重建途径,沈永明,秦斌主编.博士看河池[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237-245.
[4]刘桂花,刘永贤,庞燕.河池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调控途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62,264.
[5]刘永贤.广西耕地质量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6):629-631.
[6]罗忠奇,刘永贤.桂西北石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与战略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S2):434-435.
[7]胡忠年,刘永贤,莫兰艳,等.南丹县土地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15-16.
[8]莫兰艳,刘永贤,胡忠年,等.桂西北石山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373-374.
(责编:陶学军)
关键词:南丹县;耕地地力;土壤资源;改良措施;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2-60-02
土地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作为农作物的载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造成了石山地区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贫困。桂西北石山地区是中国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区域,该地区石山面积约有7.67万hm2,占总面积的33.0%,半土半石山面积约有7.71万hm2,占总面积的34.02%,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1-4]。地处桂西北的南丹县,位于云贵高原边缘,东经107°01′~107°53′、北纬24°25′~25°37′。据资料显示,南丹县土地总面积38.99万hm2,其中农用地面积26.0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6.90%;全县已利用土地面积为26.56万hm2,土地利用率为68.10%,其中农业用地面积25.95万hm2,占已利用面积的97.7%;未利用土地12.47万hm2,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为4.57万hm2,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36.66%。为掌握南丹县耕地地力情况,按农业部测土配方项目规定的方法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常规化验分析,对全县耕地地力和土壤主要障碍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为消除土壤主要障碍因素提出有效改良措施及对策,实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科学提高耕地质量[5-6],为当地土壤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南丹县耕地地力分级评价
由表1可知,南丹县共有耕地23 349.4hm2,将耕地分成六级:其中一级、二级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8.65%;三级、四级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9.81%,五级、六级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21.54%。其中:一级、二级水田面积占总水田面积的34.37%;三级、四级水田面积占总水田面积的63.97%;五级、六级水田面积占总水田面积的1.66%。旱地:二级旱地面积占旱总地面积的0.11%;三级、四级旱地面积占总旱地面积的54.89%;五级、六级旱地面积占总旱地面积的45.00%。
2 南丹县耕地土壤资源的地力状况分析
2.1 有机质 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在9.3~91.8g/kg,平均为32.9g/kg;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划分为五级,其中一、二级为丰富,共计面积1.66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1.24%;三级为中等,面积0.622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6.64%;四、五级为缺乏,面积493.3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12%。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南丹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属中上等水平的居多,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7.88%。
2.2 全氮 耕地土壤全氮含量范围在0.58~5.27g/kg,平均为2.11g/kg。全县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划分为五级,其中一、二级为丰富,共计面积2.17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3.17%;三级为中等,面积0.15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64%;四、五级为缺乏,面积40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18%。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南丹县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属高等以上水平的居多,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3.17%。
2.3 有效磷 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范围在1.2~146.5mg/kg之间,平均为16.0mg/kg。全县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划分为五级,其中一、二级为丰富,共计面积0.547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3.42%;三级为较丰富,面积1.21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1.95%;四、五级为中等,面积0.57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4.63%。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南丹县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属中等以上水平的居多,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5.37%,有24.63%耕地土壤处于缺磷状况。
2.4 速效钾 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范围在13~601mg/kg,平均为80mg/kg。全县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划分为五级,其中一、二级为丰富,共计面积0.4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0.98%;三级为较丰富,面积1.328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6.89%;四、五级为中等,面积0.517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2.13%。分析结果显示,南丹县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属中等偏下水平。速效钾含量大于100mg/kg的耕地面积有4 897.5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0.98%;有56.89%的耕地土壤存在潜在性缺钾;22.13%的耕地土壤严重缺钾。
2.5 pH值 耕地土壤pH值变化范围为4.3~8.4。全县耕地土壤pH值划分为五级,其中一级属微碱性,面积0.09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01%;二级属中性,面积0.42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8.13%;三级属微酸性,面积1.22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2.31%;四级属酸性,面积0.596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5.54%。分析结果显示,南丹县耕地土壤呈酸性的面积有1.818万hm2,占耕地面积的77.86%。而大部分耕地土壤呈酸性至中性,所占比例达到95.99%。
2.6 质地 耕地耕作层土壤质地以砂壤土面积最大,为0.974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1.73%;其次是粘壤土,面积为0.625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6.75%;壤土面积0.57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4.73%;砂土面积0.091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89%:而粘土面积最小,为0.068万hm2,仅占耕地面积的2.90%。
3 耕地可持续利用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根据这次土壤调查评价结果,南丹县耕地土壤还存在许多影响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这此因素导致土壤理化性状不良,进而导致土壤水、肥、气、热不协调,成为作物生长的障碍因子[7-8]。全县土壤主要障碍因素有以下几种; 3.1 地理环境恶劣 南丹县地处中国南方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地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虽然光、热、水等气候资源丰富,但春旱、秋旱、夏季的洪涝灾害以及冬季霜冻等自然灾害每年都发生,以及降雨时空分配不均所带来的季节性、区域性干旱严重,自然生态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该县由于过度的森林砍伐,森林覆盖由原来的33.5%下降至29.2%,致使六寨、巴定、罗富、吾隘山体滑坡、泥石流、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加剧,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应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业用地,建立协调的人地关系,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提高耕地利用率来提升耕地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3.2 可利用耕地资源缺乏 农耕土地数量少、质量差,耕地资源缺乏,生产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是南丹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该县耕地面积为2.3万hm2,占土地面积的5.8%,水田1.3万hm2,旱地1.0万hm2,全县人均耕面积从1952年的0.16hm2降到现在的0.06hm2。对此,应充分挖掘、开发现有耕地的利用潜力,同时对未开发土地及未利用的土地应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3.3 耕地土壤偏酸性 全县偏酸性土壤约占耕地总面积的80%,这类耕地土壤改良的主要技术措施:(1)适当施用石灰中和酸性;(2)增施农家有机肥;(3)冬种绿肥、农作物秸秆还田;(4)使用碱性肥料。
3.4 耕地土壤质地偏沙性 这类耕地土壤的主要改良技术措施:(1)封山育林;(2)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施客土进田;(3)增施农家有机肥;(4)冬种绿肥、农作物秸秆还田;(5)勤施薄施。
3.5 耕地土壤耕层浅薄 (1)推广机耕作业,逐步加深耕作层,有石砾层的则采用增加客土来加厚耕作层;(2)增施有机肥、冬种绿肥;(3)石灰岩地区的旱地,推广间套种豆类作物和农作物秸杆还田;(4)实施土地平整和坡改梯工程。
参考文献
[1]王克林.喀斯特区域资源环境特征与生态农业发展途径,沈永明,秦斌主编.博士看河池[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226-236.
[2]陈明才,刘永贤,农梦玲,等.浅析提高广西石山地区水分利用的有效途径[J].广西农学报,2008,23(1):43-45.
[3]曾馥平.桂西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退化原因与生态重建途径,沈永明,秦斌主编.博士看河池[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237-245.
[4]刘桂花,刘永贤,庞燕.河池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调控途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62,264.
[5]刘永贤.广西耕地质量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6):629-631.
[6]罗忠奇,刘永贤.桂西北石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与战略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S2):434-435.
[7]胡忠年,刘永贤,莫兰艳,等.南丹县土地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15-16.
[8]莫兰艳,刘永贤,胡忠年,等.桂西北石山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373-374.
(责编:陶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