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和《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教学有感
[摘要]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实施者,更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教师要创造性的围绕《课程标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更好地创造性使用《历史与社会》新教材。本文试着根据课标要求和新课程理念,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的一些做法和反思,以问题的有效设计为前导,谈谈整合教材与现实素材,有效开发课程资源的策略和几点体会。
[关键词] 整合;问题设计;有效教学
对这个的问题的思考,源于一次我们学科组目标明确的主题教研活动。那次目标明确的教学实践源于县里的一次公开教学活动展示、教研员给出了那次课堂教学的主题“运用比较法学习与感悟历史”。围绕这一主题,我选择了《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这一教学课题,因为上课之时,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正汹涌澎湃,耳目所及,都是与之相关的各种报道。对这样的话题,学生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应该可以围绕教材与现实素材的整合,应用比较的方法,做好课堂主题教学的有益尝试。真正着手开始设计教学活动,却发现远没有设想的容易,虽然现实的素材很丰富,但要做到与教材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真的很困难,限于教师自身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本身缺乏专业、深入的认识,因此很多问题的设计最初很生硬,无法水乳交融,甚至教师自己的拋出的一些问题,自己也难于解决。如何处理好有效设问,避免人为的拔高,真的是个难题。在教研员的多次指导和学科组的共同努力下,一节课终于成形。“丑媳妇见公婆”,上完这节课,虽然最终问题颇多,但还算有一些尝试,也算是小小安慰。我们学科组认为这样的尝试是有益的,于是乘热打铁,围绕“运用比较法学习与感悟历史”这一教学主题,我们准备继续结合当前发生的金融危机,就《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这一课题延续我们的教学实践,通过系列的主题教研活动,实现“通过与现实的比较,引导学生去认识社会现象,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较高的更有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目标。进而引导学生结合发生在身边的事件,运用学科的观点方法去印证、反思历史,带着对历史的思考和启迪,更好的观察社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这一系列教研活动的得失,我觉得我们在围绕如何有效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有效教学方面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要开放性的利用课程资源,但要坚持充分运用教材资源这一前提
《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包括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等包括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作为教师可以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走出教材资源的狭隘视野,尽可能开发与利用包括网络、图书、音像、图片、社区、学生、多媒体等一切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可用的资源。但新课程倡导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开放性也好,多元化也罢,一定要在深入理解、领会教材内涵、最大限度挖掘教材资源价值的前提下,本着为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有效地整合。《历史与社会》教材,还是我们教师教学可以利用的最直接、最便利的一种现成课程资源,是社会学科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凭借和依据。我在教学《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时,一开始选择了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和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两段视频。本意是通过音像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对经济危机形象直观的认识。但学生对经济危机的原因、实质都没有直接感受,根本无法起到为学生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目的。于是我做了一下改变,选择了新华网刊发的一张金融危机中男子在街头身披纸衣求职的照片,与教材中图7-9“寻找工作的失业者”插图作比较,并有效的设计了问题。结果通过现实素材既引发了学生兴趣,又有效的对教材深入挖掘,有效的解读文本,引出问题,解决问题。对这一选择的思考,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对教材资源的有效利用是课堂教学立足之基础,是依标施教之关键。面对丰富的课程资源,如何有效选择,有效设置问题则是关键之关键。当然《历史与社会》教材不是我们教学中的绝对权威,在内容上也存在美中不足。教师不应完全依赖于教材、仅仅局限于《历史与社会》教材,停留于“教教材”上,开放性的利用课程资源,不仅增加我们的课堂没有了生趣和活力,更有助于我们教学活动的有效优质。
二、灵活地将历史与社会教材与观实素材在教学上进行整合
这次系列教研活动,我们灵活地将历史与社会教材与现实素材在教学上整合,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把社会热点、焦点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关注历史,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在教学《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时,我们援引了一段美国次贷危机的新闻报告,让学生通过与教材中经济危机的比较,更好的理解经济大萧条的特征。并通过内在的一脉相承的特点,探究了经济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源于资本的贪婪;在教学《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时,我们援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统计公报,指出当前中国的国情已经和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前的情形极为相似,即生产相对过剩和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进而提问学生:你认为在发展经济方面,罗斯福新政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通过这一环节设计,学生谈到了国家干预与四万亿投资的联系,甚至学生能够提出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这样深刻的认识。以史为鉴是社会赋予历史教育的职责之一,教师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把大量学生熟悉的社会热点、焦点恰当地引进历史课堂后,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沉寂、远古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富有时代感,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真正让历史与现实相通。教师将现实问题与历史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引进了课堂。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把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精神生活积极、充实,甚至非常热烈。又可以以现实问题为媒介,引起学生对一些历史现象和问题的关注与探索,让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学习不再是脱离现实的纸上谈兵。在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探究中,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有效地探究中去。对学生加强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大关键,若学生缺乏应有的探究能力,面对再好的探究内容和材料,在实际探究中也只能是流于表面形式,只能是望洋兴叹。历史与社会学科中许许多多的事件是过去发生的事,但它与现实有着相关的情景,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倡导一种与现实相连的探究情景,教师把最近的热点、焦点问题融人到学科知识中,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要关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世界趋势变化等内容,要重视历史与社会探究内容对现实的意义,另一方面将热点问题与学生所学的知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运用相关的知识来解释相关的问题和现象,学生都很感兴趣,可以极大地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可见,灵活整合是有效问题设置的前提。
三、围绕现实素材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成为探索 者、研究者”。教师所选择的现实的素材,应该在营造现实性的问题情境方面,进一步创设挑战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从而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历史。探究离不开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从很大程度上说学生的探究过程即是对问题的思考与求证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问题”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探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让学生探究的却是浅层次的问题,很多问题是“对不对”“是不是”“是什么”等判断式的、记忆式的、填空式的问题,学生一看就知道,一翻就明白,没有趣味性、思辨性,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提高探究能力的价值不大。缺乏“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你是怎样看出来的”等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的问题链,致使探究流于形式和空谈。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渴望成功的内驱力的作用下,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我在教学《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时,选择了一幅漫画,加于文字说明“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决通过的经济刺激计划中的“买国货”条款在全球各国激起一片反对之声”。然后让学生谈对漫画的理解和评价,学生在平时对大众媒体的接触中了解了“贸易保护主义”,因此他们能说出这个名词,也都能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有认识。然后我又引导学生说“你们能够从曾经的历史中得到相似的启示吗?”,学生很快从教材中找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缺乏大局意识,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恶化了国际关系。”这一段评论,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当前的金融危机,更是要各国携手合作,这样的认识是自己得来的,而不是教材和教师强加的。我们在教学《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时,引用了经济学家克鲁格曼(2008年若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当时给奥巴马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表达了他希望奥巴马能成为罗斯福第二的厚望作为导入,并设问:“为什么美国人希望奥巴马能成为罗斯福第二?”。这样的问题设计即把美国的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深入思考,又激发了学生了解罗斯福新政的热情,学生在学习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时,也会更多的想到奥巴马可以从罗斯福新政中借鉴到什么。这样的设计无疑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思维挑战。
四、整合教材,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知识逻辑体系
《历史与社会》教材编写是按照主题构建模式,多以案例、图片等形式呈现,打破了原有传统教材的知识体系,仅提供一般的常见的知识。如果教师“迷信教材”,按照教材常规教学,就很难帮助学生建构起学科知识逻辑的新体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教材的运用时要敢于突破,不拘泥于书本的框架,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重组,让学生在捕捉知识与知识之间联系点的思维过程中,重构学科知识逻辑的新体系。我们在进行系列的主题教研活动时,把《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和《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前后联系在一起教学,而把“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中的“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和“西亚病夫的堀起”这两框内容跳过。因为无论是历史发展演变,还是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和《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这两框内容都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在设计“不同国家如何应对危机”的这一问题时,对应上一章节“全球性的震荡”二战的内容,引导学生探讨二战发生的深层原因,通过这样问题导引,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问题意识,教学设计在打破教材原有的框架后,让知识更有逻辑体系。也更加符合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自身特点,即历史是联系的、流动的、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时时有问题意识,时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让问题意识置于更宏观的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中,长此以往,将培养起学生更宏观的学科视野,更严谨的学科逻辑素养。
我们教师是课程的决策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强化课程问题意识,用创新的思维,依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加工。我们要在充分运用教材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新课程教材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有效的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尤其是丰富的现实素材,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以疑导思,真正实现我们学科的优质教学。
[摘要]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实施者,更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教师要创造性的围绕《课程标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更好地创造性使用《历史与社会》新教材。本文试着根据课标要求和新课程理念,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的一些做法和反思,以问题的有效设计为前导,谈谈整合教材与现实素材,有效开发课程资源的策略和几点体会。
[关键词] 整合;问题设计;有效教学
对这个的问题的思考,源于一次我们学科组目标明确的主题教研活动。那次目标明确的教学实践源于县里的一次公开教学活动展示、教研员给出了那次课堂教学的主题“运用比较法学习与感悟历史”。围绕这一主题,我选择了《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这一教学课题,因为上课之时,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正汹涌澎湃,耳目所及,都是与之相关的各种报道。对这样的话题,学生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应该可以围绕教材与现实素材的整合,应用比较的方法,做好课堂主题教学的有益尝试。真正着手开始设计教学活动,却发现远没有设想的容易,虽然现实的素材很丰富,但要做到与教材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真的很困难,限于教师自身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本身缺乏专业、深入的认识,因此很多问题的设计最初很生硬,无法水乳交融,甚至教师自己的拋出的一些问题,自己也难于解决。如何处理好有效设问,避免人为的拔高,真的是个难题。在教研员的多次指导和学科组的共同努力下,一节课终于成形。“丑媳妇见公婆”,上完这节课,虽然最终问题颇多,但还算有一些尝试,也算是小小安慰。我们学科组认为这样的尝试是有益的,于是乘热打铁,围绕“运用比较法学习与感悟历史”这一教学主题,我们准备继续结合当前发生的金融危机,就《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这一课题延续我们的教学实践,通过系列的主题教研活动,实现“通过与现实的比较,引导学生去认识社会现象,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较高的更有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目标。进而引导学生结合发生在身边的事件,运用学科的观点方法去印证、反思历史,带着对历史的思考和启迪,更好的观察社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这一系列教研活动的得失,我觉得我们在围绕如何有效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有效教学方面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要开放性的利用课程资源,但要坚持充分运用教材资源这一前提
《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包括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等包括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作为教师可以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走出教材资源的狭隘视野,尽可能开发与利用包括网络、图书、音像、图片、社区、学生、多媒体等一切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可用的资源。但新课程倡导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开放性也好,多元化也罢,一定要在深入理解、领会教材内涵、最大限度挖掘教材资源价值的前提下,本着为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有效地整合。《历史与社会》教材,还是我们教师教学可以利用的最直接、最便利的一种现成课程资源,是社会学科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凭借和依据。我在教学《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时,一开始选择了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和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两段视频。本意是通过音像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对经济危机形象直观的认识。但学生对经济危机的原因、实质都没有直接感受,根本无法起到为学生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目的。于是我做了一下改变,选择了新华网刊发的一张金融危机中男子在街头身披纸衣求职的照片,与教材中图7-9“寻找工作的失业者”插图作比较,并有效的设计了问题。结果通过现实素材既引发了学生兴趣,又有效的对教材深入挖掘,有效的解读文本,引出问题,解决问题。对这一选择的思考,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对教材资源的有效利用是课堂教学立足之基础,是依标施教之关键。面对丰富的课程资源,如何有效选择,有效设置问题则是关键之关键。当然《历史与社会》教材不是我们教学中的绝对权威,在内容上也存在美中不足。教师不应完全依赖于教材、仅仅局限于《历史与社会》教材,停留于“教教材”上,开放性的利用课程资源,不仅增加我们的课堂没有了生趣和活力,更有助于我们教学活动的有效优质。
二、灵活地将历史与社会教材与观实素材在教学上进行整合
这次系列教研活动,我们灵活地将历史与社会教材与现实素材在教学上整合,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把社会热点、焦点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关注历史,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在教学《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时,我们援引了一段美国次贷危机的新闻报告,让学生通过与教材中经济危机的比较,更好的理解经济大萧条的特征。并通过内在的一脉相承的特点,探究了经济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源于资本的贪婪;在教学《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时,我们援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统计公报,指出当前中国的国情已经和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前的情形极为相似,即生产相对过剩和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进而提问学生:你认为在发展经济方面,罗斯福新政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通过这一环节设计,学生谈到了国家干预与四万亿投资的联系,甚至学生能够提出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这样深刻的认识。以史为鉴是社会赋予历史教育的职责之一,教师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把大量学生熟悉的社会热点、焦点恰当地引进历史课堂后,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沉寂、远古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富有时代感,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真正让历史与现实相通。教师将现实问题与历史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引进了课堂。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把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精神生活积极、充实,甚至非常热烈。又可以以现实问题为媒介,引起学生对一些历史现象和问题的关注与探索,让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学习不再是脱离现实的纸上谈兵。在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探究中,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有效地探究中去。对学生加强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大关键,若学生缺乏应有的探究能力,面对再好的探究内容和材料,在实际探究中也只能是流于表面形式,只能是望洋兴叹。历史与社会学科中许许多多的事件是过去发生的事,但它与现实有着相关的情景,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倡导一种与现实相连的探究情景,教师把最近的热点、焦点问题融人到学科知识中,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要关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世界趋势变化等内容,要重视历史与社会探究内容对现实的意义,另一方面将热点问题与学生所学的知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运用相关的知识来解释相关的问题和现象,学生都很感兴趣,可以极大地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可见,灵活整合是有效问题设置的前提。
三、围绕现实素材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成为探索 者、研究者”。教师所选择的现实的素材,应该在营造现实性的问题情境方面,进一步创设挑战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从而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历史。探究离不开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从很大程度上说学生的探究过程即是对问题的思考与求证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问题”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探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让学生探究的却是浅层次的问题,很多问题是“对不对”“是不是”“是什么”等判断式的、记忆式的、填空式的问题,学生一看就知道,一翻就明白,没有趣味性、思辨性,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提高探究能力的价值不大。缺乏“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你是怎样看出来的”等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的问题链,致使探究流于形式和空谈。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渴望成功的内驱力的作用下,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我在教学《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时,选择了一幅漫画,加于文字说明“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决通过的经济刺激计划中的“买国货”条款在全球各国激起一片反对之声”。然后让学生谈对漫画的理解和评价,学生在平时对大众媒体的接触中了解了“贸易保护主义”,因此他们能说出这个名词,也都能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有认识。然后我又引导学生说“你们能够从曾经的历史中得到相似的启示吗?”,学生很快从教材中找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缺乏大局意识,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恶化了国际关系。”这一段评论,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当前的金融危机,更是要各国携手合作,这样的认识是自己得来的,而不是教材和教师强加的。我们在教学《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时,引用了经济学家克鲁格曼(2008年若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当时给奥巴马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表达了他希望奥巴马能成为罗斯福第二的厚望作为导入,并设问:“为什么美国人希望奥巴马能成为罗斯福第二?”。这样的问题设计即把美国的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深入思考,又激发了学生了解罗斯福新政的热情,学生在学习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时,也会更多的想到奥巴马可以从罗斯福新政中借鉴到什么。这样的设计无疑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思维挑战。
四、整合教材,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知识逻辑体系
《历史与社会》教材编写是按照主题构建模式,多以案例、图片等形式呈现,打破了原有传统教材的知识体系,仅提供一般的常见的知识。如果教师“迷信教材”,按照教材常规教学,就很难帮助学生建构起学科知识逻辑的新体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教材的运用时要敢于突破,不拘泥于书本的框架,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重组,让学生在捕捉知识与知识之间联系点的思维过程中,重构学科知识逻辑的新体系。我们在进行系列的主题教研活动时,把《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和《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前后联系在一起教学,而把“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中的“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和“西亚病夫的堀起”这两框内容跳过。因为无论是历史发展演变,还是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和《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这两框内容都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在设计“不同国家如何应对危机”的这一问题时,对应上一章节“全球性的震荡”二战的内容,引导学生探讨二战发生的深层原因,通过这样问题导引,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问题意识,教学设计在打破教材原有的框架后,让知识更有逻辑体系。也更加符合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自身特点,即历史是联系的、流动的、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时时有问题意识,时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让问题意识置于更宏观的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中,长此以往,将培养起学生更宏观的学科视野,更严谨的学科逻辑素养。
我们教师是课程的决策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强化课程问题意识,用创新的思维,依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加工。我们要在充分运用教材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新课程教材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有效的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尤其是丰富的现实素材,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以疑导思,真正实现我们学科的优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