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学习是学习者个体的自主行为,由此产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式学习要求我们培训者在教师培训整个学习过程中能置参与者于现场真实感中,发现和寻找到角色的认同,真正实现情感体验、情理交融,并从中感染领悟、震撼心灵,实现提升。要实现这一目标,“以课领训”无疑是当前教师学习的最佳模式之一。我们从“以课领训”模式建构做了一些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以课领训 参与式模式 建构
培训追求有效:就要让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
培训突出实用:就要用理论实例引领激励,用问题交流启发
当前教师培训领域里最普遍的话题是转变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直以来,教师培训的成效不显著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们认为教师培训教学中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的分离是导致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突出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我们在坚持“以课题为抓手”积极探寻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以建构教师有效参与式学习培训模式为突破口,在完成了《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探究》的省级课题研究之后,2009年有完成了《建构有效参与式教师培训模式探究》市级课题的申报立项立项。本课题以“建立以受训者为中”的全新的中小学教师学习模式,针对对如何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性、针对性而开展研究,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摸索,先后成功建构了“小班化、参与式”、“带着做”、“问题研讨”以及“以研强训”、“以卷推训”等积极有效地教师参与式培训模式,同时,在建构“以课领训”参与式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新成效。
一、理论的提出
建构主义等现代学习理论全部体现为一个立场——学习是学习者个体的自主行为;有意义的学习是一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顺应、同化、平衡。学习强调真实情景、自主建构,能力本位。由此产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式学习。基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培训者在教师培训整个学习过程中能置参与者于现场真实感中,发现和寻找到角色的认同,真正实现情感体验、情理交融,并从中感染领悟、震撼心灵,实现提升。要实现这一目标,“以课领训”无疑是当前教师学习的最佳模式之一。
我们的“以课领训”可以说源于“以课代训”,但与“以课代训”又有着本质的不同。以课代训,仅仅是让优秀教师通过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的展示起示范作用,让参训教师在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感染下模仿、建构、思考,实现发展。我们建构的“以课领训”是以教师专题培训学习为目标,借助于教学课例为案例,实现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与课堂实践能力的体验和提升。
二、“以课领训”模式的建构
中小学教师培训,普遍存在着 “重案例,轻理论”的实际现象,我们在全省组织实施开展的第三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就开始尝试将专题培训内容中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问题”的方式设计在调研问卷和考核试卷中,让广大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理论引领,即“以卷推训”参与式模式的建构。结合“以卷推训”,为更加有效地推进专题学习,在集中培训和集中问题指导中,我们探究了将理论与实践课例相结合的教师学习模式——以课领训。
1.优质课为示范,引领教师学习。2010年我们在组织开展的“小学中老年教师基础知识暨新课程能力提升培训”中,为追求培训课堂的实效性和趣味性,我们精心安排了叶新兰、汪爱丹、胡新一等一批与参训学员雷同学校模式、相近年龄、类似经历的一线优秀教师,在培训期间为学员上示范课、展示课。使学员们对于如何合理安排复式班教学、处理教材、扎实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有了一个切身的体会和感悟。他们明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热烈而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全体学员教师开阔了眼界,对提高培训班的培训效果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课后,老师们纷纷表示要认真总结,不断反思,努力把培训中学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用到平时的教学中去。精彩的课堂教学示范课真正引领了教师的学习。
2.案例课为载体,理论实践相结合。在“备好课”、“上好课”专题中,我们尝试了邀请一线省教坛新星、教学新秀、骨干教师等准备课例,采取送训到校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活动实施前,承当案例课的授课教师根据培训组织者培训专题目标的要求,备课中重点突出培训组织者的培训目标要求,双方反复交流沟通,以便更好的实现在培训中的默契。培训活动按三个环节进行,先由送教教师向参训学员说课,让学员了解授课教师设计意图和教学理念;然后由授课教师借班执教,参训学员听课;再由专职培训教师结合送教课对学员进行相关备课、上课理论知识培训。有了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意图的了解,让学员明白了老师为什么这样上的目的,也有了案例课的情景感受与课堂体验,再让学习者在培训组织者理论的概括中进一步提升。
在“有效评价(命好题)”专题培训中,我们进一步完善“以课领训”的培训模式,仍然采取小班化和送训到校的方式,当我们采取了分学段、分学科的方式进行,即中小学分开、学科分开。同时,改革通识培训内容,模式是积极建构“参与式”,内容上朝着“精细化”方向迈进。先由参训学员学校根据学科安排公开课授课,然后由培训专职教师依托“案例课”对教师进行“有效评价(命好题)”学科专题知识培训。在培训中,结合课例建构学员学习参与的平台。如依托案例课在培训中设置了“请您分享”、“请您欣赏”、“请您参与”、“请您反思”、“请您设计”、“请您思考”、“请您体验”等培训环节,让教师在培训中分享课堂快乐、欣赏精彩案例、参与教学情境、反思教学行为、设计教学环节、思考教学困惑、体验教学经验。具体在培训过程的细节中,让教师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实现教师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
3.“带着做”,让教师在模仿中改进提升。“带着做”教师培训模式的核心理念把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应用到教师培训工作当中去,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评好课”专题中,我们进一步总结“案例课为载体,理论实践相结合”这一有效成功经验,建构了“以课领训,带着做”的培训模式。也是采取送训到校,小班化学习。先由专职教师对参训学员进行“观课议课(评好课)”通识理论培训,然后参训学员深入本校一位教师公开课的课堂进行“观课”实践操作,再由专职教师根据选择的观课议课主题,结合课堂案例进行“议课”指导。
在实施的“以课领训”活动中,培训者以最大限度建构教师参与为宗旨,“培训者”以“中心发言人”的身份走进学员中,以“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交流者”、“对话者”的形象融入到教师群体中。并借助“请您分享”、“请您欣赏”、“请您参与”、“请您反思”、“请您设计”、“请您思考”、“请您体验”、“请您反思”、“请您模仿”等环节设计,建构教师参与学习的平台,引领教师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
“以课领训”参与式学习模式的探究,当然还有类似于“同课异构,学思同行”和“研究课,同在共行”等方式的建构。
三、实践反思
在建构“以课领训”的探究与实践中,我们感受到通过“以课领训” 使参训教师获得了亲身体验,触发了情感世界,引发了多向思考,推动了培训实践中的合作交流,在培训中,主讲教师还与参训教师进行大量的互动交流,以达成最佳的培训效果,这些都极大提高了培训的质量。但,由于种种原因,以课领训也还存在着一系列有待进一步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1.为解决工学矛盾在假期组织的集中培训,优质课或示范课没有学生,很难再现课堂生成的资源,引领教师把握和处理。
2.参与式的培训需要在“小班化”的前提下实施,这样培训难免就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要求整个活动必须集中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受培训硬件、条件、环境(课堂)、时间和技术等限制,培训案例课有时在培训组织者实施的理论提升中价值体现不高,原因有二,一是客观因素影响,短时间(或技术)没办法把案例课中的情景通过音像或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只能通过语言概括回顾,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二、主观因素,受培训组者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局限,有时对案例课的把握与资源挖掘不足,也直接影响着培训的效果。
3.培训案例课执教教师与培训组织者之间的配合要达成默契需要很长时间和反复交流,有时很难保证双方的默契。
这些问题,期待着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究、改进和提升,也更期待着同仁和专家们的指引。
(作者单位:安徽黄山市祁门县教师进修学校)
[关键词]以课领训 参与式模式 建构
培训追求有效:就要让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
培训突出实用:就要用理论实例引领激励,用问题交流启发
当前教师培训领域里最普遍的话题是转变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直以来,教师培训的成效不显著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们认为教师培训教学中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的分离是导致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突出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我们在坚持“以课题为抓手”积极探寻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以建构教师有效参与式学习培训模式为突破口,在完成了《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探究》的省级课题研究之后,2009年有完成了《建构有效参与式教师培训模式探究》市级课题的申报立项立项。本课题以“建立以受训者为中”的全新的中小学教师学习模式,针对对如何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性、针对性而开展研究,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摸索,先后成功建构了“小班化、参与式”、“带着做”、“问题研讨”以及“以研强训”、“以卷推训”等积极有效地教师参与式培训模式,同时,在建构“以课领训”参与式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新成效。
一、理论的提出
建构主义等现代学习理论全部体现为一个立场——学习是学习者个体的自主行为;有意义的学习是一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顺应、同化、平衡。学习强调真实情景、自主建构,能力本位。由此产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式学习。基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培训者在教师培训整个学习过程中能置参与者于现场真实感中,发现和寻找到角色的认同,真正实现情感体验、情理交融,并从中感染领悟、震撼心灵,实现提升。要实现这一目标,“以课领训”无疑是当前教师学习的最佳模式之一。
我们的“以课领训”可以说源于“以课代训”,但与“以课代训”又有着本质的不同。以课代训,仅仅是让优秀教师通过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的展示起示范作用,让参训教师在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感染下模仿、建构、思考,实现发展。我们建构的“以课领训”是以教师专题培训学习为目标,借助于教学课例为案例,实现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与课堂实践能力的体验和提升。
二、“以课领训”模式的建构
中小学教师培训,普遍存在着 “重案例,轻理论”的实际现象,我们在全省组织实施开展的第三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就开始尝试将专题培训内容中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问题”的方式设计在调研问卷和考核试卷中,让广大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理论引领,即“以卷推训”参与式模式的建构。结合“以卷推训”,为更加有效地推进专题学习,在集中培训和集中问题指导中,我们探究了将理论与实践课例相结合的教师学习模式——以课领训。
1.优质课为示范,引领教师学习。2010年我们在组织开展的“小学中老年教师基础知识暨新课程能力提升培训”中,为追求培训课堂的实效性和趣味性,我们精心安排了叶新兰、汪爱丹、胡新一等一批与参训学员雷同学校模式、相近年龄、类似经历的一线优秀教师,在培训期间为学员上示范课、展示课。使学员们对于如何合理安排复式班教学、处理教材、扎实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有了一个切身的体会和感悟。他们明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热烈而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全体学员教师开阔了眼界,对提高培训班的培训效果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课后,老师们纷纷表示要认真总结,不断反思,努力把培训中学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用到平时的教学中去。精彩的课堂教学示范课真正引领了教师的学习。
2.案例课为载体,理论实践相结合。在“备好课”、“上好课”专题中,我们尝试了邀请一线省教坛新星、教学新秀、骨干教师等准备课例,采取送训到校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活动实施前,承当案例课的授课教师根据培训组织者培训专题目标的要求,备课中重点突出培训组织者的培训目标要求,双方反复交流沟通,以便更好的实现在培训中的默契。培训活动按三个环节进行,先由送教教师向参训学员说课,让学员了解授课教师设计意图和教学理念;然后由授课教师借班执教,参训学员听课;再由专职培训教师结合送教课对学员进行相关备课、上课理论知识培训。有了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意图的了解,让学员明白了老师为什么这样上的目的,也有了案例课的情景感受与课堂体验,再让学习者在培训组织者理论的概括中进一步提升。
在“有效评价(命好题)”专题培训中,我们进一步完善“以课领训”的培训模式,仍然采取小班化和送训到校的方式,当我们采取了分学段、分学科的方式进行,即中小学分开、学科分开。同时,改革通识培训内容,模式是积极建构“参与式”,内容上朝着“精细化”方向迈进。先由参训学员学校根据学科安排公开课授课,然后由培训专职教师依托“案例课”对教师进行“有效评价(命好题)”学科专题知识培训。在培训中,结合课例建构学员学习参与的平台。如依托案例课在培训中设置了“请您分享”、“请您欣赏”、“请您参与”、“请您反思”、“请您设计”、“请您思考”、“请您体验”等培训环节,让教师在培训中分享课堂快乐、欣赏精彩案例、参与教学情境、反思教学行为、设计教学环节、思考教学困惑、体验教学经验。具体在培训过程的细节中,让教师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实现教师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
3.“带着做”,让教师在模仿中改进提升。“带着做”教师培训模式的核心理念把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应用到教师培训工作当中去,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评好课”专题中,我们进一步总结“案例课为载体,理论实践相结合”这一有效成功经验,建构了“以课领训,带着做”的培训模式。也是采取送训到校,小班化学习。先由专职教师对参训学员进行“观课议课(评好课)”通识理论培训,然后参训学员深入本校一位教师公开课的课堂进行“观课”实践操作,再由专职教师根据选择的观课议课主题,结合课堂案例进行“议课”指导。
在实施的“以课领训”活动中,培训者以最大限度建构教师参与为宗旨,“培训者”以“中心发言人”的身份走进学员中,以“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交流者”、“对话者”的形象融入到教师群体中。并借助“请您分享”、“请您欣赏”、“请您参与”、“请您反思”、“请您设计”、“请您思考”、“请您体验”、“请您反思”、“请您模仿”等环节设计,建构教师参与学习的平台,引领教师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
“以课领训”参与式学习模式的探究,当然还有类似于“同课异构,学思同行”和“研究课,同在共行”等方式的建构。
三、实践反思
在建构“以课领训”的探究与实践中,我们感受到通过“以课领训” 使参训教师获得了亲身体验,触发了情感世界,引发了多向思考,推动了培训实践中的合作交流,在培训中,主讲教师还与参训教师进行大量的互动交流,以达成最佳的培训效果,这些都极大提高了培训的质量。但,由于种种原因,以课领训也还存在着一系列有待进一步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1.为解决工学矛盾在假期组织的集中培训,优质课或示范课没有学生,很难再现课堂生成的资源,引领教师把握和处理。
2.参与式的培训需要在“小班化”的前提下实施,这样培训难免就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要求整个活动必须集中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受培训硬件、条件、环境(课堂)、时间和技术等限制,培训案例课有时在培训组织者实施的理论提升中价值体现不高,原因有二,一是客观因素影响,短时间(或技术)没办法把案例课中的情景通过音像或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只能通过语言概括回顾,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二、主观因素,受培训组者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局限,有时对案例课的把握与资源挖掘不足,也直接影响着培训的效果。
3.培训案例课执教教师与培训组织者之间的配合要达成默契需要很长时间和反复交流,有时很难保证双方的默契。
这些问题,期待着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究、改进和提升,也更期待着同仁和专家们的指引。
(作者单位:安徽黄山市祁门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