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将互联网技术融入教学活动中,可有效推动教育改革。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模式,以微视频资源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其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旨在最大化发挥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微视频资源;高中;物理教学
引言: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教师教学方式呈多样化发展。微视频资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具备现代化特点,其应用于高中物理日常教学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可促进物理教学精简化、形象化,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与热情,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高中物理一线教师重要教学实践。
1.微视频资源相关概述
微视频资源是教师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补充讲解的微小视频,一般情况下,微视频时间较短,控制在30秒至30分钟之间[1]。其形式多样化,需要借助电子设备、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设备等完成录制、处理和播放工作。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视频资源是指包含某一特定物理知识,或呈现某种物理现象的短小视频。学生通过观看短小精悍的微视频,可深入理解应掌握的知识点,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更为形象生动,不易产生枯燥乏味之感。
2.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关键点
2.1必要性原则
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思想,将课堂时间归还于学生,同时充分利用新型科学技术,更好服务于课堂教学。合理利用微视频资源,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原本枯燥的物理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生动形象的呈现,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但其同样存在缺陷,不利于深度挖掘物理内涵,需要教师考虑哪些内容有必要采用“微视频”形式呈现给学生。
2.2优质化原则
充分发挥微视频资源的价值,还需要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对学生产生误导。因此,呈现给学生的微视频资源,需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过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质疑内容,不盲从权威。目前,众多平台上的微视频资源鱼龙混杂,应精益求精,挑选出符合学生物理学习情况的高质量微视频资源。
2.3协调性原则
高中物理知识较为复杂,且涉及到力学、光学、电学等多个专题和相关内容的分支需要学生全部掌握。基于此,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微视频资源辅助物理教学的作用,视频内容做到与教学内容给协调一致,系统把握教材,明确课堂重点,不可出现偏差,不可对学生造成认知障碍,影响其知识内化,不利于构建完整的物理思維体系。
2.4趣味性原则
传统高中物理教学课堂,学生普遍认为课程难度较大,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乏味,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错过课堂重点,学习质量不高。以胡克定律学习为例,单纯依靠教师讲解比较抽象,此时采用微视频资源,可以利用生活化举例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同时,产生学习兴趣。
3.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策略
3.1利用微视频资源创设物理情境
微视频资源本身具备的可视化、形象化特点,满足情境创设的对“真实性”的基本要求,因此两者的融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力学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为例。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牛顿定律的理解,明确掌握始终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特点,教师可以查找相关微视频资源,为学生播放模拟宇宙飞船环境,进行单摆运动、质量检测、水球实验等内容的微视频,使其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促进其知识内化。以电流的教学为例,电荷的定向流动无法通过肉眼观察,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概念,教师利用微视频资源,构建物理模型,生动演示电荷定向流动规律,以提高教学质量。
3.2利用微视频资源讲解概念
全面了解并掌握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离不开对物理概念的学习[2]。传统高中物理教学,学生理解物理概念通常需要借助静态文字以及相关图片,如板书、教材、教辅图书等,教师往往采用口述讲解的方式,学生不易快速理解抽象的概念,教学效率较低。基于此,利用微视频资源,可显著提升学生既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信息融合的效果,并逐渐完善认知结构。以“惯性”概念为例,可以借助微视频,播放一段“人在走路,突然踩到香蕉皮后,身体向后倾倒”的动画,教师辅以讲解,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3利用微视频资源讲解实验
对于高中物理学科而言,实验操作时学生能力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验,了解物理概念形成的过程,观察物理现象,总结实验规律,对知识理解和实际应用有良好效果。但受限于实验环境和众多实验器材不完善等多种因素,无法在课堂上完成全部实验操作,此时学生观看微视频可以弥补无法参与实验的缺陷,演示视频步骤清晰,利于学生观察并掌握实验步骤。同时,视频播放过程中可控制播放速度,可以反复观看,更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
结论:高中物理教师应掌握应用微视频资源的关键点,并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以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和质量,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惠琴.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20(07):65-66.
[2]陈立峰.“微视频”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2):125-126.
关键词:微视频资源;高中;物理教学
引言: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教师教学方式呈多样化发展。微视频资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具备现代化特点,其应用于高中物理日常教学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可促进物理教学精简化、形象化,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与热情,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高中物理一线教师重要教学实践。
1.微视频资源相关概述
微视频资源是教师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补充讲解的微小视频,一般情况下,微视频时间较短,控制在30秒至30分钟之间[1]。其形式多样化,需要借助电子设备、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设备等完成录制、处理和播放工作。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视频资源是指包含某一特定物理知识,或呈现某种物理现象的短小视频。学生通过观看短小精悍的微视频,可深入理解应掌握的知识点,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更为形象生动,不易产生枯燥乏味之感。
2.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关键点
2.1必要性原则
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思想,将课堂时间归还于学生,同时充分利用新型科学技术,更好服务于课堂教学。合理利用微视频资源,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原本枯燥的物理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生动形象的呈现,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但其同样存在缺陷,不利于深度挖掘物理内涵,需要教师考虑哪些内容有必要采用“微视频”形式呈现给学生。
2.2优质化原则
充分发挥微视频资源的价值,还需要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对学生产生误导。因此,呈现给学生的微视频资源,需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过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质疑内容,不盲从权威。目前,众多平台上的微视频资源鱼龙混杂,应精益求精,挑选出符合学生物理学习情况的高质量微视频资源。
2.3协调性原则
高中物理知识较为复杂,且涉及到力学、光学、电学等多个专题和相关内容的分支需要学生全部掌握。基于此,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微视频资源辅助物理教学的作用,视频内容做到与教学内容给协调一致,系统把握教材,明确课堂重点,不可出现偏差,不可对学生造成认知障碍,影响其知识内化,不利于构建完整的物理思維体系。
2.4趣味性原则
传统高中物理教学课堂,学生普遍认为课程难度较大,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乏味,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错过课堂重点,学习质量不高。以胡克定律学习为例,单纯依靠教师讲解比较抽象,此时采用微视频资源,可以利用生活化举例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同时,产生学习兴趣。
3.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策略
3.1利用微视频资源创设物理情境
微视频资源本身具备的可视化、形象化特点,满足情境创设的对“真实性”的基本要求,因此两者的融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力学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为例。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牛顿定律的理解,明确掌握始终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特点,教师可以查找相关微视频资源,为学生播放模拟宇宙飞船环境,进行单摆运动、质量检测、水球实验等内容的微视频,使其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促进其知识内化。以电流的教学为例,电荷的定向流动无法通过肉眼观察,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概念,教师利用微视频资源,构建物理模型,生动演示电荷定向流动规律,以提高教学质量。
3.2利用微视频资源讲解概念
全面了解并掌握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离不开对物理概念的学习[2]。传统高中物理教学,学生理解物理概念通常需要借助静态文字以及相关图片,如板书、教材、教辅图书等,教师往往采用口述讲解的方式,学生不易快速理解抽象的概念,教学效率较低。基于此,利用微视频资源,可显著提升学生既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信息融合的效果,并逐渐完善认知结构。以“惯性”概念为例,可以借助微视频,播放一段“人在走路,突然踩到香蕉皮后,身体向后倾倒”的动画,教师辅以讲解,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3利用微视频资源讲解实验
对于高中物理学科而言,实验操作时学生能力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验,了解物理概念形成的过程,观察物理现象,总结实验规律,对知识理解和实际应用有良好效果。但受限于实验环境和众多实验器材不完善等多种因素,无法在课堂上完成全部实验操作,此时学生观看微视频可以弥补无法参与实验的缺陷,演示视频步骤清晰,利于学生观察并掌握实验步骤。同时,视频播放过程中可控制播放速度,可以反复观看,更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
结论:高中物理教师应掌握应用微视频资源的关键点,并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以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和质量,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惠琴.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20(07):65-66.
[2]陈立峰.“微视频”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