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江苏省现行高考模式下,高中化学学科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的地位到了低谷.本市中考试卷中化学分值只占60分,而且检测内容相当简单.学生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拿到不错的分数,导致学生在化学学科投入的精力就非常的有限,甚至连最基本的一些化学素养,都极度欠缺.可是江苏省高考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没有因此发生变化,导致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不少学生遇难而退,产生畏难情绪;一些家长也心怀疑虑,小孩在初中时化学能拿很高的分数,进了高中之后化学竟然成了弱科,甚至会质疑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产生了很不好的社会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自己寻求出路来改变这样的现状.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热爱这门学科才能学好它.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努力把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从而促进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改进教学方法,引导自主活动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为了教学内容更易为学生所掌握,也是化学教师的授课能力的体现所在.初三化学考试基本以应试为目的,而高中化学容量大、学习要求高,导致学生很难适应.因而,高中化学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顺利的完成初中与高中化学的衔接,最终出色的完成高中的化学学习任务.
我校高中化学课堂主要是采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活动单模式.只有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知识才可能最大限度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学生才能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在课堂活动单的设计上,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引导解惑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配合程度,引起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如,人教版必修一中“离子反应”,这个模块的知识点较繁杂,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分辨清楚各种离子的反应变化.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设计实验将四组溶液,各组少量于试管中混合,观察并记录产生的现象,分析发生变化和没有变化的离子,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即离子方程式).
接下来利用活动单让学生分小组对题干进行对比分析,从不同的实验、相同的现象中找出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加深对离子反应含义的理解,学会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在课后的反馈训练中进一步强化书写规则,这样学生上课起来也会有激情,学习的效果自然会提升,那么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 丰富课堂内容,促进知识拓展
化学学科的内容源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学内容应该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既有一定的直观认识,又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寻根究底,归纳总结出其本质的内容.如,学习胶体的性质,我们可以以实际生活中豆腐的制法为例,让学生观看制作豆腐的过程的视频.在观看的同时,教师作适当的讲解.学生可以知道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聚不到一块儿,形成了“胶体”溶液.要使胶体溶液变成豆腐,必须点卤.点卤用盐卤或石膏,盐卤主要含氯化镁,石膏是硫酸钙,它们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再挤出水分,豆腐脑就变成了豆腐.豆腐、豆腐脑就是凝聚的豆类蛋白质.这样既让学生丰富了生活常识,又了解了胶体的相关知识,增强记忆.
对于有些化学知识,我们还可以结合历史上发生的事件进行讲授,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比如,在学习氯气的性质时,我们可以联系2005年在淮安高速公路上发生的氯气泄露事件,从这件事件中让学生了解氯气的有关性质,如①为什么事故附近的翠绿的麦田变成了金黄色? ②用NaOH溶液、石灰处理事故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写出Cl2与NaOH溶液、石灰乳反应的方程式.③根据氯气的性质,小组讨论交流,遇到氯气泄漏时的应急处理办法.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会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悲剧中学到了必须掌握的化学知识,同时又接受了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化学教师只要平时多留意日常生活,总能找到既与化学课程相关联又是学生兴趣的事件.我们可以由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三、展示人格魅力,提高学科素养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一个优秀的教师会用自己充满魅力的言行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进而会促进学生对他所任教的学科产生高度的兴趣.“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化学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担起教育的责任,付出自己的关爱,带给学生温馨的呵护.从自身的衣着打扮到准时的上下课,从练习的精心编制到作业的认真批阅,都应给学生留下认真负责的好印象.充满微笑的脸庞,时常鼓励的眼神,几句亲切的关怀,多次真诚的帮助,会给学生以温暖的感觉.学生从心底感激喜爱教师,自然会将这种情感转移到对化学课程的学习上来.学生不会感到身心焦虑,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化学,学习的兴趣高了,学习的劲头足了,学习效果就明显得到了保证.
对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兴趣的培养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化学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借鉴前人宝贵的教学经验,提高个人的专业学识修养,积极进行课堂实践,优化课堂设计,将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质作为化学教育的使命来践行.
在这种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自己寻求出路来改变这样的现状.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热爱这门学科才能学好它.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努力把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从而促进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改进教学方法,引导自主活动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为了教学内容更易为学生所掌握,也是化学教师的授课能力的体现所在.初三化学考试基本以应试为目的,而高中化学容量大、学习要求高,导致学生很难适应.因而,高中化学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顺利的完成初中与高中化学的衔接,最终出色的完成高中的化学学习任务.
我校高中化学课堂主要是采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活动单模式.只有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知识才可能最大限度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学生才能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在课堂活动单的设计上,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引导解惑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配合程度,引起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如,人教版必修一中“离子反应”,这个模块的知识点较繁杂,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分辨清楚各种离子的反应变化.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设计实验将四组溶液,各组少量于试管中混合,观察并记录产生的现象,分析发生变化和没有变化的离子,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即离子方程式).
接下来利用活动单让学生分小组对题干进行对比分析,从不同的实验、相同的现象中找出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加深对离子反应含义的理解,学会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在课后的反馈训练中进一步强化书写规则,这样学生上课起来也会有激情,学习的效果自然会提升,那么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 丰富课堂内容,促进知识拓展
化学学科的内容源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学内容应该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既有一定的直观认识,又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寻根究底,归纳总结出其本质的内容.如,学习胶体的性质,我们可以以实际生活中豆腐的制法为例,让学生观看制作豆腐的过程的视频.在观看的同时,教师作适当的讲解.学生可以知道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聚不到一块儿,形成了“胶体”溶液.要使胶体溶液变成豆腐,必须点卤.点卤用盐卤或石膏,盐卤主要含氯化镁,石膏是硫酸钙,它们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再挤出水分,豆腐脑就变成了豆腐.豆腐、豆腐脑就是凝聚的豆类蛋白质.这样既让学生丰富了生活常识,又了解了胶体的相关知识,增强记忆.
对于有些化学知识,我们还可以结合历史上发生的事件进行讲授,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比如,在学习氯气的性质时,我们可以联系2005年在淮安高速公路上发生的氯气泄露事件,从这件事件中让学生了解氯气的有关性质,如①为什么事故附近的翠绿的麦田变成了金黄色? ②用NaOH溶液、石灰处理事故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写出Cl2与NaOH溶液、石灰乳反应的方程式.③根据氯气的性质,小组讨论交流,遇到氯气泄漏时的应急处理办法.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会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悲剧中学到了必须掌握的化学知识,同时又接受了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化学教师只要平时多留意日常生活,总能找到既与化学课程相关联又是学生兴趣的事件.我们可以由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三、展示人格魅力,提高学科素养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一个优秀的教师会用自己充满魅力的言行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进而会促进学生对他所任教的学科产生高度的兴趣.“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化学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担起教育的责任,付出自己的关爱,带给学生温馨的呵护.从自身的衣着打扮到准时的上下课,从练习的精心编制到作业的认真批阅,都应给学生留下认真负责的好印象.充满微笑的脸庞,时常鼓励的眼神,几句亲切的关怀,多次真诚的帮助,会给学生以温暖的感觉.学生从心底感激喜爱教师,自然会将这种情感转移到对化学课程的学习上来.学生不会感到身心焦虑,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化学,学习的兴趣高了,学习的劲头足了,学习效果就明显得到了保证.
对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兴趣的培养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化学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借鉴前人宝贵的教学经验,提高个人的专业学识修养,积极进行课堂实践,优化课堂设计,将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质作为化学教育的使命来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