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曾是一个辉煌的诗歌国度,可现在已没多少人读诗,更没几个人写诗,诗歌世界一片萧条。学校教育在力挽颓势吗?翻开初中教材,现代诗歌有一定的空间,可中考,阅读和写作几乎都不涉及,所以它被教学势利地轻视。我们语文教学理应承担唤醒民族诗魂的重任,下面仅是我就初中语文教材,为此所做的浅近思考和微薄的努力。
1 初中语文现代诗选编分析
1.1 篇目和分布。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下册课本共选编12首现代诗,篇目如下:《在山的那边》、《理想》、《秋天》、《化石吟》、《金色花》、《荷叶母亲》、《天上的街市》、《静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黄河颂》、《华南虎》。前8首分布在上册六个单元,后4首分布于下册一、二、六单元。八年级上下册均未选编现代诗。九年级上、下册课本共选编11首诗歌,情况如下:《沁园春雪》、《雨说》、《星星变奏曲》、《蝈蝈和蛐蛐》、《夜》、《我爱这土地》、《乡愁》、《我用残损的手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黑人谈河流》。前5首集中构成上册第单元,后6首集中构成下册第一单元。
1.2 诗歌类型及思想。初中语文课本选编的23篇现代涛,含中国新涛l6篇,外国爵7篇。其思想内涵主要侧重于下列几个方面:爱国思乡:如《我爱这土地》、《乡愁》。追逐理想:如《在山的那边》、《理想》。亲近自然:如《秋天》、《蝈蝈和蛐蛐》。珍视亲情:如《金色花》、《荷叶·母亲》。表达哲理:如《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述科学:如《化石吟》。
1.3 编者意图。从以上的情形看来,编者的意图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诗歌思想性强,能对学生进行道德教化,譬如九年级下册的现代诗构成爱国为主题的单元,就能更好的激励学生的爱国之心。另外,诗歌特有的语言可以训练学生推敲字词,形成良好语感的能力。任举一例,《在山的那边》课后练习二设计:联系上下文,品位下边诗句中加点的词语。第三,诗歌是纯粹的文学样式,学生可获得艺术感染力,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1.4 优势和不足。新诗是一股清新的风,是一扇别致的窗户,给学生带来别具一格的见识和享受,它唤起了沉睡在学生体内的无限诗情。但美中不足,三年接触23首,实在太少,比起79首古诗和数量众多的其它文体,分量太轻,八年级根本就是一个空白。另外,选文政治性很强,内容保守,作者年代比较靠前,缺少真正美质兼顾的诗,缺乏现代气息。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把握住这一丝亮色,用科学的授课方式,点燃学生的诗情,或许还可保存一分诗国遗韵。
2 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浅探
2.1 诗歌的教学目标。诗歌教学应达到怎样的目标呢?根据语义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其他的教学要求,总结如下:
2.1.1 能准确、清晰、大声的朗读,做到节奏明快,重音准确,情感恰当。
2.1.2 学会识别、赏析名句,并能背诵默写,适当积累一些诗歌常识。
2.1.3 能通过自己的解读建构诗歌的形象和意境,并能领会诗歌表达的主旨。
2.1.4 接受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熏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加深对家乡和祖国的感情。
2.2 诗歌的教学方法。我实施并总结了一些诗歌教学的方法,就此献给大家,希望能抛砖引玉。
2.2.1 朗读法。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点明了朗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诗歌的课后练习中基本都有朗读及背诵的具体要求,比如《秋天》中“有感情地朗讀这首诗,想想写景的次序,再背诵全诗。”这也表达了编者在这方面偏向。
朗读的方式有范读、齐读、自由读、分角色读。从目的讲,可以读识字、以读摩形、以读悟情、以读品言、以读索意。朗读的要求各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表情。一般一首诗歌宜交叉使用多种朗读方法。
2.2.2 填词法。诗歌语言凝练,值得琢磨,贾岛为了“推”与“敲”,走火入魔,启发我们在学习中当扣开字句之门,方能达到诗人的思想世界,与其灵魂共舞。
揣摩字词的方法很多,填词法不失为一种可供借鉴的好办法。例如《秋天》,主要通过三个意境展现秋的优美绚烂:农人喜秋收、渔民闲摇归、牧女思笛音。诗句多用偏正短语,而这些意境多靠修饰成分表现。所以我在教学本诗时,先提出句子主干,让学生朗读,总结每节的内容。再展开想像,填上修饰性的词语。学生学到此己非常兴奋,他们脑里的秋天已经丰富多彩。最后朗读何其芳的原诗,品析他诗意而独特的秋天已不在话下。
2.2.3 提问法。问题可引发思考,好的问题能开启思维,让其进入较深的精神层面。诗歌教学中提问应当简练到位,层次分明。比如笔者在上《金色花》一诗时,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在组内讨论。①“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朵金色花?②为什么“我”一再不让妈妈知道自己的行踪?③作者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这三个问题解决了诸如母子之情、宗教意境、表达技巧等诸多问题,对这几个问题的探讨避免了老师零零碎碎的唠叨,避免了学生倾听的疲劳,而且培养了学生深层阅读的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他们表达和交流的技巧。
2.2.4 改写法。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不论意境还是主题的理解,都要通过它作为桥梁。改写主要是以描写的表达方式对诗歌的形象进行描绘,也可以散文的方式全文改写,加强理解。下笔之前,先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在细节上做充分补充。
《沁园春·雪》这首词的上阙主要写景,但要有与下阙浑然一体的理解,必须揣摩作者站在高山观景时意兴豪迈的胸怀。要求同学们改写上阙时,不仅把北国的雪景细腻的描绘出来,而且要关注毛泽东的感受。结果毛泽东的越来越重的呼吸、他起伏的胸膛、他激动时鼻翼的煽动、他产生“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时,吐了一大口烟圈都想到了,这首词带上了人的温度,显得鲜活无比,课堂其乐无穷。
2.2.5 仿写法。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读写结合是趁着读的余温未消捉笔仿写,这种写的激情更甚。通过阅读促进写作,通过写作深化阅读,写诗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济慈的诗《蝈蛔和蛐蛐》,通过盛夏蝈蝈歌唱和冬夜蛐蛐鸣叫两个美好的意境,表达了一个主题,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诗很简单,同学们十分钟就学完了,剩下的时间我们也来写一写,也写两个意境,表达一个意思。结果很多同学写出了让人喜出望外的习作。同学们在朗读欣赏自己诗的时候,听别人的诗作时,表情是多么欣喜陶醉。
我们老师有许多都作诗,把自己的诗用在课堂来讲的也有。这是很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祖国的诗歌就会在这里生根发芽。
1 初中语文现代诗选编分析
1.1 篇目和分布。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下册课本共选编12首现代诗,篇目如下:《在山的那边》、《理想》、《秋天》、《化石吟》、《金色花》、《荷叶母亲》、《天上的街市》、《静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黄河颂》、《华南虎》。前8首分布在上册六个单元,后4首分布于下册一、二、六单元。八年级上下册均未选编现代诗。九年级上、下册课本共选编11首诗歌,情况如下:《沁园春雪》、《雨说》、《星星变奏曲》、《蝈蝈和蛐蛐》、《夜》、《我爱这土地》、《乡愁》、《我用残损的手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黑人谈河流》。前5首集中构成上册第单元,后6首集中构成下册第一单元。
1.2 诗歌类型及思想。初中语文课本选编的23篇现代涛,含中国新涛l6篇,外国爵7篇。其思想内涵主要侧重于下列几个方面:爱国思乡:如《我爱这土地》、《乡愁》。追逐理想:如《在山的那边》、《理想》。亲近自然:如《秋天》、《蝈蝈和蛐蛐》。珍视亲情:如《金色花》、《荷叶·母亲》。表达哲理:如《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述科学:如《化石吟》。
1.3 编者意图。从以上的情形看来,编者的意图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诗歌思想性强,能对学生进行道德教化,譬如九年级下册的现代诗构成爱国为主题的单元,就能更好的激励学生的爱国之心。另外,诗歌特有的语言可以训练学生推敲字词,形成良好语感的能力。任举一例,《在山的那边》课后练习二设计:联系上下文,品位下边诗句中加点的词语。第三,诗歌是纯粹的文学样式,学生可获得艺术感染力,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1.4 优势和不足。新诗是一股清新的风,是一扇别致的窗户,给学生带来别具一格的见识和享受,它唤起了沉睡在学生体内的无限诗情。但美中不足,三年接触23首,实在太少,比起79首古诗和数量众多的其它文体,分量太轻,八年级根本就是一个空白。另外,选文政治性很强,内容保守,作者年代比较靠前,缺少真正美质兼顾的诗,缺乏现代气息。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把握住这一丝亮色,用科学的授课方式,点燃学生的诗情,或许还可保存一分诗国遗韵。
2 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浅探
2.1 诗歌的教学目标。诗歌教学应达到怎样的目标呢?根据语义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其他的教学要求,总结如下:
2.1.1 能准确、清晰、大声的朗读,做到节奏明快,重音准确,情感恰当。
2.1.2 学会识别、赏析名句,并能背诵默写,适当积累一些诗歌常识。
2.1.3 能通过自己的解读建构诗歌的形象和意境,并能领会诗歌表达的主旨。
2.1.4 接受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熏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加深对家乡和祖国的感情。
2.2 诗歌的教学方法。我实施并总结了一些诗歌教学的方法,就此献给大家,希望能抛砖引玉。
2.2.1 朗读法。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点明了朗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诗歌的课后练习中基本都有朗读及背诵的具体要求,比如《秋天》中“有感情地朗讀这首诗,想想写景的次序,再背诵全诗。”这也表达了编者在这方面偏向。
朗读的方式有范读、齐读、自由读、分角色读。从目的讲,可以读识字、以读摩形、以读悟情、以读品言、以读索意。朗读的要求各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表情。一般一首诗歌宜交叉使用多种朗读方法。
2.2.2 填词法。诗歌语言凝练,值得琢磨,贾岛为了“推”与“敲”,走火入魔,启发我们在学习中当扣开字句之门,方能达到诗人的思想世界,与其灵魂共舞。
揣摩字词的方法很多,填词法不失为一种可供借鉴的好办法。例如《秋天》,主要通过三个意境展现秋的优美绚烂:农人喜秋收、渔民闲摇归、牧女思笛音。诗句多用偏正短语,而这些意境多靠修饰成分表现。所以我在教学本诗时,先提出句子主干,让学生朗读,总结每节的内容。再展开想像,填上修饰性的词语。学生学到此己非常兴奋,他们脑里的秋天已经丰富多彩。最后朗读何其芳的原诗,品析他诗意而独特的秋天已不在话下。
2.2.3 提问法。问题可引发思考,好的问题能开启思维,让其进入较深的精神层面。诗歌教学中提问应当简练到位,层次分明。比如笔者在上《金色花》一诗时,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在组内讨论。①“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朵金色花?②为什么“我”一再不让妈妈知道自己的行踪?③作者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这三个问题解决了诸如母子之情、宗教意境、表达技巧等诸多问题,对这几个问题的探讨避免了老师零零碎碎的唠叨,避免了学生倾听的疲劳,而且培养了学生深层阅读的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他们表达和交流的技巧。
2.2.4 改写法。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不论意境还是主题的理解,都要通过它作为桥梁。改写主要是以描写的表达方式对诗歌的形象进行描绘,也可以散文的方式全文改写,加强理解。下笔之前,先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在细节上做充分补充。
《沁园春·雪》这首词的上阙主要写景,但要有与下阙浑然一体的理解,必须揣摩作者站在高山观景时意兴豪迈的胸怀。要求同学们改写上阙时,不仅把北国的雪景细腻的描绘出来,而且要关注毛泽东的感受。结果毛泽东的越来越重的呼吸、他起伏的胸膛、他激动时鼻翼的煽动、他产生“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时,吐了一大口烟圈都想到了,这首词带上了人的温度,显得鲜活无比,课堂其乐无穷。
2.2.5 仿写法。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读写结合是趁着读的余温未消捉笔仿写,这种写的激情更甚。通过阅读促进写作,通过写作深化阅读,写诗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济慈的诗《蝈蛔和蛐蛐》,通过盛夏蝈蝈歌唱和冬夜蛐蛐鸣叫两个美好的意境,表达了一个主题,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诗很简单,同学们十分钟就学完了,剩下的时间我们也来写一写,也写两个意境,表达一个意思。结果很多同学写出了让人喜出望外的习作。同学们在朗读欣赏自己诗的时候,听别人的诗作时,表情是多么欣喜陶醉。
我们老师有许多都作诗,把自己的诗用在课堂来讲的也有。这是很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祖国的诗歌就会在这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