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sh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更便捷地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训练,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才能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课堂的生活情境。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1 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小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比较少,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有限,实践活动采用模拟现实活动和数学游戏相结合的形式。在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选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活动内容,如跳绳、踢球、踢毽子等,这样既可以给学生以亲切感,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当我在教条形统计图时,让学生收集本班学生喜欢小汽车、洋娃娃、跳棋、拼图等游戏的人数,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这一专门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包含着一些数学问题的现实背景,学生在互相调查中使其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洞悉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数学应用意识、与人合作及交流意识得到培养和发展。
  2 安排用数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培养应用意识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将数学知识应用在课内,通过一些简单的应用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用处。如在教学统计表的时候让他们观察过往车辆的类型及数量,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将数学应用于实践活动中,通过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如让学生调查各家水稻收入情况,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既可以了解社会,又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3 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学中如果恰当使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我让学生通过石头、剪子、布的形式完成统计表,看这种游戏的形式是否公平等环节,学生在彼此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中,很自然地发现机会均等,这样的比赛是公平的。学生在一种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汲取了数学养分,亲身经历了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再一次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4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
   数学来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自己不能把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利用好这些经验,学生就会由熟悉而變得亲切,由亲切而变得喜欢学习数学了。如我在教学“圆周率”时,让学生先用尺子测量直径,再用绳子测量圆的周长,并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通过多次测量和计算,学生惊奇地发现: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总是三倍多一点,很多学生立即联想到原来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定的,教师指出它们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通常用字母π来表示。学生经历了探索并发现了数学知识,充满了成就感,整节课学生学得轻松而有效。又如在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之后,我让学生计算:班级刷墙,教室长13米,宽9米,高2.7米,粉刷面积是多少?如果刷涂料,一般要刷两遍,1千克涂料能刷3~4平方米,我们大约需要多少涂料?请你算一算需要买多少涂料?而在学习了小数乘法后,我设计了一个“上街购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家长,有100元人民币,到街上应怎样购买物品?要从哪些方面考虑购买呢?学生在探讨的时候,发现了生活中的交通,物品的品牌、价格等,也考虑到家中的实际需要等。这些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真实再现了现实生活,较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增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幅度提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要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把教学与实践紧密相连,回归生活,指导升华,那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且能较好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运用“耗散结构”理论,通过朴素而浅显的教学语言分析和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建立有序科学知识体系,使已学知识结构有序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并结合科学教学实际,提出在教学中实施分类、再生、对应等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构建有序知识结构的观点。本文还认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渗透这一教学思想,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逐渐使知识结构走向有序化的过程就是教学效益最优化的过
期刊
新课程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  进者、引导者,所以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采用举例、讨论、辩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另外,可采用電教手段辅助教学,生动直观的画面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重视教学研究的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1 改进教
期刊
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有了重新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当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中,对语文学科性质特点认识上仍不同程度存在着误区,也就是教师对工具性与人文性把握的偏差,是三维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处理不当造成的,一般解决的办法如下。  1 正确理解三维目标内涵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改革首次提
期刊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改革,而更多的学生反应英语难学,却又想学好英语。本文基于欧洲语言框架提出的教与学,提出按照级别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按照自身需求逐步完成英语的学习,并且探讨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改革。  【关键词】 欧洲共同框架 级别 评价     英语语言学习在大学教程中越来越重要,可是很多学生还没有培养好的学习方法。而基于《欧洲共同语言学习框架》建立的教、学、评价三个基本内容,在全世界范围内对
期刊
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其中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灵魂,是创造能力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动力。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是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思维活动和过程。因此,我认为用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很必要。   1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
期刊
【摘 要】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倒入方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导入方法    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不仅看老师所受内容是否全面、深入,他更依赖于老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把握。要想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巧妙的教学导入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要做到
期刊
《新课标》规定:“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同时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等。”这些好建议启发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教材,赋予课堂活力,树立“以学生为本”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我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优化识记拼音方法、儿歌阅读强化拼音等知识点互相渗透,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力图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1 利用插图来帮助学生发
期刊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社会也是通过消耗大量商品刺激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面对着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用正确的观点来指导消费,在当今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正所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有关消费道德的教育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对学生進行正确的消费观教育,要做到有明确的目的性、可行性。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研究,消费究竟给今天的学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他
期刊
【摘 要】 女中学生校园暴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追根溯源,还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设和谐校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对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这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关键词】 女中学生 校园暴力 道德教育 情感教育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视频,
期刊
“能力”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大趋势,也就是不打折扣地贯彻教育实效性的原则,使学生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能立即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初中生的逻辑思维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它需要具体形象,感性材料或感性经验的支持。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设想把我们全部的学校教育看成一个整体,把三分之一的部分或更多的分配到学生自己所喜欢的,自己所选择的实践学科上去,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再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