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拓展延伸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alzm9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在教学层面上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抛弃了“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一年多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就如何有效地拓展延伸,进行了一些实践尝试,并结合其他同行的一些做法,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1 从语言品味处拓展延伸
  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目标或核心目标。从语言的学习角度看,文本的语言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注重三个过程。一是言语感受和言语积累过程。二是言语感悟和言语内化过程。三是言语模仿和言语表达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语言品味中进行有效拓展有利于学生对语言表达与作者情感的深层理解,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如《你一定会听见的》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文章的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绘声篇”和“写声篇”这两个环节,让学生在品味本文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教学片断如下:
  生1:“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蒲公英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文中将“风吹落蒲公英的声音”比拟成为“蒲公英梳头的声音”,非常形象、生动。
  生2: 你听过春天的声音吗?迎春花开了,春风一吹,漂亮的花朵哗啦啦地落下来;小草从土地里偷偷地钻出来,一根一根,好像在伴奏,弹奏出1、2、3、4、5、6、7、i多么动听!
  ……
  2 从情境迁移处拓展延伸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所谓情境是指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与境界,王国维曾说过:“境非所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否则谓之为无境界。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语文教学为了突出个性阅读感受,强调迁移升华,教学要让学生能进入作品的情境,学会感受、体验、揣摩,通过适当的拓展延伸,把课文的材料、情感和审美体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情感。
  如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在分析了课文内容之后,教师播放了《城南旧事》的片段:英子到病房里探望病重的爸爸。其间有一个特写镜头:英子的一双大眼睛里满含泪水,泪水慢慢地流下来。这个镜头是很煽情的,它激起了学生对父爱的深刻理解,为下一个环节“论说父爱”作了铺垫。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运用语言来表达深情,设置了“论说父爱”这一环节。请学生对文中的爸爸或自己的爸爸说一句最想说的话。
  生1:我想对文中的爸爸说:“爸爸,您放心吧!我会自己管好自己的,同时也会照顾好弟弟和妹妹的。”
  生2:我想对我的爸爸说:“爸爸,为了我们这个家,您太辛苦了!请您保重自己的身体。我知道您对我的期望很高,我会好好努力的,请您放心。”
  ……
  3 从问题生成处拓展延伸
  课堂中的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指师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它是一个思考活动的过程,通过课堂生成可以完成预设的目标,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课堂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生成的问题,因势利导改变预设的程序,进行有效拓展,在动态生成中,要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生成拓展的“课眼”。引导教学进程,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让学生及时获得情感体验及对主题的提升。
  如在教学《金色花》一课时,在“自主探究、赏读诗文”这一环节中,请学生提问题,有一位学生提出一问:孩子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而不变成别的?此问题的生成有助于再次加深对本诗主旨的理解。
  学生1:因为金色花很美丽。
  学生2:因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
  学生3:金色花灿烂辉煌,跟母爱相似。
  ……
  4 从情感体验处拓展延伸
  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引领他们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去体验、熏陶、捕捉作者瞬息万变的情感旋律,引领学生走进作者内心情感世界,并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产生个性阅读体验,描绘心中的景与物,倾吐自己的情与意,激发心中的涟与漪。
  在学习《金色花》这首诗时,在学生自主探究、赏读诗文之后,教师及时增加了仿写交流,进行情感延伸:
  师:学习这首诗,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母子亲情,我想你们对母亲的情感也被唤起,那么就让我们像泰戈尔一样,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对母亲的爱表达出来,请按例句仿写一个小节,“假如我变成了一艘船,我要带妈妈周游世界……”。
  学生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白兰花,让妈妈嗅到我的花香;假如我变成一朵茉莉,让妈妈夸我这花真美!
  学生2:假如我变成一把伞,我要用我的全身去遮挡风雨,不让妈妈淋到一滴雨。
  学生3:假如我是春天,我要让母亲看到缤纷的花朵;假如我是秋天,我要让母亲尝遍各种水果。
  ……
  5 从感悟、挖掘主题处拓展延伸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感知文本,通过横向比较、纵向挖掘、提供文体性和背景性知识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主题,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5.1 在横向比较中感悟主题。
  如在教学《孔乙己》的最后阶段时,通过播放《阿Q正传》的电影片段,把鲁迅笔下的两个人物放在一起比较,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阿Q的滑稽可笑正好衬托了孔乙己的悲凉,让学生从非常直观的影片镜头中走出来,重新回到课文最悲凉的一段文字中,去感悟孔乙己悲凉沉重的命运。学生会在文字中捕捉到丝丝凉意,更会激发起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痛恨和对孔乙己这样的不幸者的同情。
  5.2 从作品纵深处挖掘主题。
  《济南的冬天》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所作的一篇文质优美的写景散文。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浸润其中的情感,特别设计了“体会真挚的情感”这一板块来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其中操作过程如下:
  师:……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济南那别样的冬日美景,感受到了济南的冬天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是那么的温晴而又慈善。看来老舍先生对济南真是一往情深呀,但按常理来说,我们喜欢一个地方,总习惯于去赞美它春日里的景色,那为何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冬天情有独钟呢?
  生1:他喜欢济南的冬天。
  生2: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
  ……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去听听老舍先生他自己是怎么说的。
  (多媒体展示)
  “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师:老舍先生认为济南在什么时候最美?
  生(齐说):秋天和冬天。
  师:因此他写了《济南的秋天》和《济南的冬天》两篇“姊妹篇”来表达他对济南的一腔热爱,今天我们有幸在课堂里学到的是《济南的冬天》,因为有爱,所以他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才会显得那么的温暖而又充满人情味。如果同学们喜欢阅读《济南的秋天》,老师在课后发给你们材料。
  本文研究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但“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最主要的拓展应该是学生的课外语言实践。教师在着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要强化语文活动,优化语文环境,沟通语文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的联系,沟通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和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沟通语文教学同生活的联系,活化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增扩阅读渠道,从而变封闭的语文教学为开放的语文教学,养成学生语文实践的习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优美的语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朗读,以身示范;指导朗读,传授技巧;把握重点,以读促学。训练学生语感,感受课文思想感情,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调节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
期刊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但就几年多来我们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我们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新课标实施的一个主要的“瓶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仍然缺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具体教学策略。  1 备
期刊
体育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进室外的身体锻炼来完成的。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动作技能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是长期以来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关心和探讨的课题。笔者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提问的方式方法教学进行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尝试性探索,取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体育课教学要完成三项任务,第一是通过组织教学和身体练习,增强学生体质,第二是在教学中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
期刊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实施素质教育已得到了人们的共识。但对于农村来说,大多数学生特别对数学的学习不重视,更谈不上有较高的数学成绩了。而“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突出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想让农村的学生学的更好,就得培养农村学生的数学兴趣,来提高农村数学教学质量。以下就是如何培养农村学生数学兴趣,提高农村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不太成熟的方法。  1 逐步
期刊
怎样上好练习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摆在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听过很多堂数学练习课,从中发现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如“放羊式”的练习课,老师随意布置几道书上的习题,任由学生怎么做;再比如单纯的练习课,即新授课的简单重复;学生机械的做重复练习等。这些教法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形成基本技能也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但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的
期刊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又是青少年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判断人才的标准。我国教育战略方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实质上就是指向于创新。我们的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将应试教育转发向素质教育,通过教育把我国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是提高我们民族素质之路,这也是强国之路。那么,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
期刊
【摘要】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品德课程改革以及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本文从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以及现实性的动态意义和具有教育性、活动性、因材施教、实效性、综合性等原则为基础,充分提出了以教学目标为标准,捕捉课程资源;以学生生活为起点,筛选课程资源;以教学流程为切入点,生成课程资源;以现代媒体为手段,激活课程资源等思路。  【关键词】品德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品德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小学语文既是一门集思想性、人文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在提倡语文教学改革的今天,该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充满活力?谈谈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1 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应用意识;实践能力   最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解决问题”这一栏中提出四方面的内容: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期刊
【摘要】新课程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充分表明了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与阅读的有机整合,把阅读教学过程转换为学生主动从课文中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丰富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要鼓励学生多角度质疑问难,大胆求异,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素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