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8月24日,中国福建省厦门胡里山炮台珍藏的28生(280mm)克虏伯大炮,以“世界现存原址上最古老最大的19世纪海岸炮”文物资格,荣获“大世界吉尼斯最佳项目奖”。与之不同的是以“文物”类项申报,而非以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建筑与结构”类项。
最古老,指其制造年代为近代大口径火炮中之最早者;最大,指现存地面火炮中,其重量、体积、长度最大;最完整,指其全部结构,包括炮身、炮架、滑轨及炮台工事,都完好无缺,至今还能上下左右转动自如;海岸炮,指其设置地点与用途,以区别于舰载火炮。结论是:“世界现存原址上最古老最大的19世纪海岸炮”,可以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军事史和火炮发展史上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胡里山炮台是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物。它位于厦门东南端海岬凸出部,毗邻厦门大学园区,三面环海,交通便利,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和自然旅游资源,素有“八闽门户、天南锁钥”之称,炮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三月初八日,竣工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十一月初八日。工期2年8个月。炮台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1.3万多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内开砌暗道,筑造护墙、弹药库、兵房、官厅、山顶瞭望厅等。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和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正因为胡里山炮台配备了当时最优良的装备,特别是两尊280毫米口径,射角为360度的克虏伯大炮,威力巨大,成为战略性炮台,是主炮台、指挥台,而成为厦门要塞的“天南锁钥”。此外,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距白石头炮台4500米左右,向东可以支援白头石炮台,提前将敌舰拦阻在厦门水道之外;正(南)面和对岸的屿仔尾炮台隔海相对,互为犄角,炮火交叉可封锁阻击厦门航道之敌舰;向西可追击进入厦门港的敌舰,同时可协助相距5000米左右的磐石炮台,守住厦门港;向北可支援陆军阵营等。在民国初年,海军四打胡里山炮台中凸显出它在海岸战争中的优势。在1937年的抗日保卫战中,击沉日军“箬竹”型13号舰,首开中国战区击沉日舰的辉煌战绩。
站在炮台城墙上,可见整座城堡被古榕、相思树和绿草掩覆着,外有护城河,内有巡逻道,城墙上下互通,战壕内外相接,城中有城,门内有门。南半部炮台兵营区,从“震威”、“奋武”两门进出。正对两门,有一幅巨型辉绿岩浮雕,再现当年炮台建造、巨炮安装的宏伟历史场面。东城门到“震威”门之间,有两株古榕从石壁间破隙而出,盘根错节,凌空而上,俨然是“榕根浮雕”。正对东城门的瀑布叠泉,与波涛海浪应和,在雄浑中增加几分妩媚。北半部是炮台园林,绿地、小草坪、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柱点缀其间。西侧,正如其间巨石上面刻着一首七绝所述:“渡海寻山意若何,登山观海兴尤多。振衣独立秋无际,万里沧溟静不波。”
历史虽成过去,但昔日战场,今日景点,依然让人为之激奋。因为胡里山炮台是厦门人,乃至中国人的骄傲。
(摘自中国旅游出版社《视觉厦门》 )
最古老,指其制造年代为近代大口径火炮中之最早者;最大,指现存地面火炮中,其重量、体积、长度最大;最完整,指其全部结构,包括炮身、炮架、滑轨及炮台工事,都完好无缺,至今还能上下左右转动自如;海岸炮,指其设置地点与用途,以区别于舰载火炮。结论是:“世界现存原址上最古老最大的19世纪海岸炮”,可以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军事史和火炮发展史上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胡里山炮台是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物。它位于厦门东南端海岬凸出部,毗邻厦门大学园区,三面环海,交通便利,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和自然旅游资源,素有“八闽门户、天南锁钥”之称,炮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三月初八日,竣工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十一月初八日。工期2年8个月。炮台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1.3万多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内开砌暗道,筑造护墙、弹药库、兵房、官厅、山顶瞭望厅等。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和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正因为胡里山炮台配备了当时最优良的装备,特别是两尊280毫米口径,射角为360度的克虏伯大炮,威力巨大,成为战略性炮台,是主炮台、指挥台,而成为厦门要塞的“天南锁钥”。此外,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距白石头炮台4500米左右,向东可以支援白头石炮台,提前将敌舰拦阻在厦门水道之外;正(南)面和对岸的屿仔尾炮台隔海相对,互为犄角,炮火交叉可封锁阻击厦门航道之敌舰;向西可追击进入厦门港的敌舰,同时可协助相距5000米左右的磐石炮台,守住厦门港;向北可支援陆军阵营等。在民国初年,海军四打胡里山炮台中凸显出它在海岸战争中的优势。在1937年的抗日保卫战中,击沉日军“箬竹”型13号舰,首开中国战区击沉日舰的辉煌战绩。
站在炮台城墙上,可见整座城堡被古榕、相思树和绿草掩覆着,外有护城河,内有巡逻道,城墙上下互通,战壕内外相接,城中有城,门内有门。南半部炮台兵营区,从“震威”、“奋武”两门进出。正对两门,有一幅巨型辉绿岩浮雕,再现当年炮台建造、巨炮安装的宏伟历史场面。东城门到“震威”门之间,有两株古榕从石壁间破隙而出,盘根错节,凌空而上,俨然是“榕根浮雕”。正对东城门的瀑布叠泉,与波涛海浪应和,在雄浑中增加几分妩媚。北半部是炮台园林,绿地、小草坪、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柱点缀其间。西侧,正如其间巨石上面刻着一首七绝所述:“渡海寻山意若何,登山观海兴尤多。振衣独立秋无际,万里沧溟静不波。”
历史虽成过去,但昔日战场,今日景点,依然让人为之激奋。因为胡里山炮台是厦门人,乃至中国人的骄傲。
(摘自中国旅游出版社《视觉厦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