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光中成长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32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者,即太阳之有亮处者,向阳而生者。所以追光,追的可以是童年的愿景,可以是偶然的兴趣,甚至是建设国家的愿望。
  袁隆平院士在追光中成长。他生于饥荒中,一次游园的经历,便有了从农的愿望。几十年后,他已经成长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少时追光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一天。他最初只是一名追光者,但砥砺前行的他,最终却成为了一束光,一束耀眼的农业之光。
  南仁东院士在追光中成长。在龙首山,他将浩瀚无边的星辰大海装入眼帘,那只是一次偶然的兴趣。当几十年后,他已经成长为天眼FAST总工程师时,少时追光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偶然的兴趣如火苗般点燃了他的人生。作为国家天文事业的一位总工程师,他也成为了一束光,一束耀眼的星光。
  周恩来总理在追光中成长。当他还是青春年少时,就在学堂上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铿锵誓言,几十年后,他成长为新中国的一位受人爱戴的总理。少时追光的他,没有想到过将来的荣耀,心里只想为中国谋求出路。他是一位追求中国未来发展的追光者,他更成为了一束光,一束耀眼的、照在国旗上的光。
  我们的国家在无数人的追光中成长。在李大钊等革命先烈的胸怀中,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在支撑着。他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看到了军阀混战中的民不聊生,他们胸怀革命之志,要把劳苦大众解救于水火。正是有了这群人的抛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才有了人民的当家作主,才有了今天强大的中国。他们,是谋求人民幸福的追光者,他们更是一束光,一束照耀中国的光。
  而今,青春年少的我们,作为国家的后浪,也要在追光中成长,拼搏进取,勇往直前,我們更要成为一束光,一束耀眼的、代表中国未来的光。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指导教师:王一策
其他文献
坐在圆通山动物园的看台上,父亲笑得那么舒心、惬意、忘情。“哈哈哈……哈哈哈……”一阵接一阵,清脆而洪亮的声音,长时间在我的耳畔萦绕。  父亲的笑声,让我感到无比欣慰。  在我的记忆里,别说开怀大笑,就是微笑都很少写在父亲脸上。生活的艰辛,穷苦的日子,长久地使父亲紧绷着脸。不仅如此,他还曾在我的面前,两次落泪。  整整一个多小时的表演,从大象跳舞到黑熊骑车载人,笑容一直挂在父亲皮包骨头的脸上,一刻也
期刊
《推拿》是当代作家毕飞宇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08年,获得茅盾文学奖,并改编为同名电影。该书讲述的是南京沙宗琪推拿中心的盲人们有关尊严、梦想、生活、情感等视角的故事。  毕飞宇接受采访时曾表达过,他写《推拿》这本书时,很在意的一件事就是“尊严”。他曾和盲人朋友相处了很久,那群朋友有一个推拿中心,他进进出出很长一段时间,突然意识到了门内和门外的区别。在推拿中心的门内,盲人门很在意尊严,可是在门外
期刊
春雨潺潺,少年时居住的老瓦屋如约而至,屋前屋后的春水在耳畔泠泠响起,自然将《舍南舍北皆春水》认作自己的家。为什么?思念成雨!  对,因为思念,所见所闻皆化为所思之人、所念之物。而思念,源于爱。儿时的家对她的爱俯拾皆是,这爱将她的思念之情,化为漾漾春水,最终成就了许冬林和她的散文——《舍南舍北皆春水》。  文中,不论在哪个空间哪个时间,她都被春水裹挟。不论是主动感知,还是被动接受,她都被春水无死角陪
期刊
有一年冬天,我回到家里,母亲见我冷成那样,便劝我喝点茶暖暖身子。母亲着人拿来一块点心,是那种又矮又胖名叫“小玛德莱娜”的点心,看来像是用扇贝壳那样的点心模子做的。那天天色阴沉,而且第二天也不见得会晴朗,我的心情很压抑,无意中舀了一勺茶送到嘴边。  起先我已掰了一块“小玛德莱娜”放进茶水准备泡软后食用。带着点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上腭,顿时使我混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发生了非同小可的变化。一种舒坦的
期刊
阅读训练一  校人欺子产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①,子产使校人②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③曰:“始舍之,圉圉④焉,少⑤则洋洋⑥焉,攸然⑦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⑧以非其道。  ——选自《孟子·万章上》  注释  ①子产,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②校人:管理池沼的小吏。③反命:复命。④圉
期刊
阳光洒下,一本泛着油墨清香的书,在树影波光中徐徐翻动,而我在静静地品味书中人物的悲喜交加。  对我而言,阅读是什么?也许是一些人生的感悟,或是一时莫名的感动,或是在感悟中得到成长的力量。  我喜欢看书,更爱书中的故事和书中的那个人。我与许多人成了朋友,与《七月与安生》中的安生、《草房子》中的桑桑、《局外人》中的“我”一起看这个大千世界。  阅读给了我什么?其实,我说不清道不明,就像我对这个世界充满
期刊
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  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
期刊
【真题回放】  请以“莫辜负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名师题解】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充分体现了云南省近年来中考作文关注社会现实、贴近时代脉搏、关注自我成长的设题思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可以成为此题写作的灵感源泉,让经典文章成为不朽借鉴。这里,我们结合初中语文教材(部编版)的文章,以读写结合为写作策略,谈一谈审题的角度切入。 
期刊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2021年中考试卷中的“红色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  一、融于基础知识题  典型例题  (2021年江苏苏州卷)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题。  苏州地处江苏南部,东(lián)上海,南(jiē)浙江,西(bào)太湖,北(yī)长江。大革命时期。我党革命活
期刊
一、选择性的对联题型  例如(2021·浙江杭州市第3题)  【铭记英雄历史】  对联一: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1933年,四川农民何永瑞为欢迎中国工农红军而作。  对联二: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报,负此头颅——抗战时期,重庆一家理发店门上贴出此联。  对联三:铁骨铮铮,身躯敢让机枪哑;红心灿灿,毅志任凭烈火烧——人们为纪念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而作。  下列对三副对联的分析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