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放逐下的生命成长和灭绝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和日本战后无赖派代表作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这两部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叙述手法等虽不尽相同,但作者都用细腻的筆触对个体自身情感状态以及周围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度的挖掘,从而展示主人公在与社会群体的连结中进行的自我逃离、放逐和追寻的心灵成长历程。
  关键词:《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人间失格》;自我放逐;成长
  作者简介:潘雨菲(1997.2-),女,江苏常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本科在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2
  在村上春树的众多长篇小说中,“自我放逐意识”始终呈现并贯穿于其中,从最初的“青春三部曲”到《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等作品,几乎每部作品都带有这样的倾向:主人公或是存在着对自我的彷徨和矛盾的认知,或是对社会现实感到疏离和割裂,或是对各种暴力和恶的厌恶恐惧,或是内心始终有着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缺乏理解和连结的孤独空虚之感,由此种种遭际使得主人公踏上逃离的自我放逐之旅,而这种自我放逐并非是全然消极的逃避,也并非一定是逃离现实某地某物,而是包含着某种追寻目的的动作。采取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寻羊,或是跳舞,或是前往另一个世界,或是在经历一番波折后继续顽强生活……从而得以深入挖掘自身,完成“自我”的成长与统一,与个体和外界建立起温情的连结,获得直面迎击恶、战胜暴力的勇气与集体压制下个体的解放……
  从早期的“青春三部曲”及后续的《舞!舞!舞!》再到《奇鸟形状录》,作者深入介入历史事件以及社会政治等问题,直面描写个体或集体的恶与暴力,而2013年出版的新作《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则返回到个体心灵本身,不再过多涉及历史和政治的隐喻性问题,投入到对个体自身心理情感状态以及和周围社会关系的深度挖掘上,细腻描绘个体在痛苦放逐中心灵的成长历程。紧贴当下个体对于其他个体及社会群体的某种丧失和乖离之感、逃离欲望以及对某种理想生存境遇的追寻和期待。
  同样出身于日本而时代不尽相同的作家太宰治,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人间失格》藉由叶藏的独白深入剖白自己的怯懦敏感与对世人的畏葸恐惧,将自己彻底放逐和游离于人世营生之外,最终沉沦灭绝的人生历程,“直逼读者的灵魂,让人无法逃脱”,挖掘世人灵魂深处最为隐秘而真实的懦弱性和抗争性。
  两部作品之间跨越了六十余年的时光,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叙述视角等都有所不同,但都用细腻的笔触书写了主人公,或是作者自身,或是世间众生,在与社会个体群体的连结中进行自我逃离、放逐和追寻的曲折旅程,都是对个体心灵和精神的剖析和揭露。因此,本文意欲围绕“自我放逐意识”这一主题,对《人间失格》和《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进行简要的纵向比较分析。
  一、自我放逐过程
  两部作品都是对于一个较长的人生阶段的书写,在这段人生经历中都存在着这么一条发展线,即从想要借助自杀寻死来逃避和忘却心灵精神痛苦到由于某些原因放弃自杀寻死的念头,但不再寻死之后,多崎作和叶藏的经历出现了极大的分支,多崎作在自我的“蜕变”以及女友的帮助鼓励下勇敢地去寻找过去被好友团体疏远抛弃的答案,使得自己封存已久的伤疤逐渐愈合,重新追寻自我和面对自我,实现自身的救赎和成长,同时也在好友的鼓励和支持下坦率地表达了对沙罗的爱。可以说是个具有很强“疗育”功效的结局。而叶藏则是因为遇见了纯真无瑕的良子,并与之结婚获得了他几乎从未体验过的单纯的快乐和幸福,从而有了“我甚至觉得自己正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人了,用不着再悲惨地死去”之感,可不久后,良子因自己纯真无瑕的信赖之心,叶藏却由于恐惧而溃逃,由此彻底地失去了对“世间”所抱有的一丝期待、信心与希望,最终以悲惨的结局结尾。这一悲剧性结局令人感同身受地深陷这种无力的巨大绝望之中,但也正因其极大的“悲”使我们深思人生而在世的迷失和游离、难以消弭的本源性的痛苦和怯懦,但又基于理想生存之境的期待而做出的反抗和追寻。
  二、逃避之物和逃避方式
  多崎作并非擅长与人交往之人,从少年时代到中年,他始终对于自我存在着矛盾的认知,虽以中庸处事,但自己与周围似乎总是格格不入,有着不正常之处。这点与叶藏是如出一辙的,叶藏也是从小便不能理解世人的营生,与世人格格不入,由此对人类充满畏葸。除此之外,多崎作还为自己没有特征和个性、平庸乏味而感到些许自卑,因此在五人团体的相处中始终抱有“自己会被驱逐而孑然一人”的恐惧和不安,正是基于这些心灵“症状”,在被他们疏远驱逐之后,他不问缘由地接受了现实,没有做出任何反抗,不再回家乡,也避免和他们的一切联系与交集,起初是一味地追求自杀,而后是被动地借助时间来愈合伤口,借助记忆的消退来逃避和忘却这一痛苦。多崎作逃避的东西,表面来看是自己被好友驱逐的这一给予他沉重打击的痛楚,以及对追逐真相过程的恐惧之感,和无论是否追问缘由自己都无法被拯救的无力感和怯懦感,更深层面的正是他自己对自身毫无存在价值的丧失感,他对自身的不自信、失落、对社会的疏离、对亲密关系的患得患失成了他幽闭着自我的牢狱,主动追寻答案则意味着脱离牢狱,可他缺乏这份勇气和决心,因此他消极地逃避了。
  如果说多崎作逃避的对象更侧重于是“自我”,那么叶藏逃避的则更侧重于“世间”了。从孩提时代,叶藏便对世间世人们的幸福和痛苦不解,自己不能理解世间,世间也不能理解他,为了逃避对人类的畏葸,对“自己和世人格格不入”的恐惧不安,他用扮丑逗笑的方式来获得人们所谓的喜爱和“尊重”,但这种伪饰被戳穿后,他借助“酒、烟和妓女”的放荡沉沦的生活状态来摆脱人世常态的营生,逃避与人们之间的芥蒂,这种逃避虽呈现着对自我的否定,但同时也是在用一种“不作为的颓废”无声地抵抗一切与自己不同的社会主流和异化之物。但逃避的“世间”,实则也是个人。叶藏后来渐渐明白了世间的真相,所谓的世间并非汪洋大海般的实体,而是个人,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争斗,这种争斗的对象超越了个人之后依旧是个人。因此叶藏多少从对世间庞大幻影的恐惧中解放出来,开始具备一定个人的意志,甚至想要与之一决胜负,可最终依旧没能战胜“深不可测”的世间。   三、追寻之物和追寻结果
  在经历了一味寻死和不问缘由的忘却的逃避后,他经历了一场由少年到青年的蜕变,不仅是外形发生了变化,其内在心灵和精神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蜕变使他具有了看破世事似的平静、孤独而无所求的生存状态一定程度上畏惧和脆弱的消弭……这种蜕变或许是一种成长,令他不再求死,隐隐意识到“真实的自我”的挣脱,但也并非是完全积极的成长,他自己十分清楚过去的痛楚并未消失,但是由于恐惧和怯懦的逃避,他欺骗沙罗甚至欺骗自己时间已将伤口愈合,正是这一定程度上的蜕变与成长、和并未愈合和消弭的痛楚,以及沙罗对他“距离感”的揭露、并由此使他对自我身上存在的更深也更本质性的问题进行了自我剖析,以上种种原因促使多崎作勇敢地前去追寻埋藏了十几年的答案,这种追寻也不仅仅是对答案的追寻,也是对真实自我的正视、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追寻和救赎。在这场追寻中,他从好友之口中发现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坚强”、“坚韧”、“温柔善良”、给予团体的“心安感和踏实感”。也正是在对自我的追寻和救赎后,他坦率地向沙罗表白,而不是怯懦地放弃和逃避。
  从以上分析来看,多崎作是深入“自我”心灵状态、存在價值的追寻,是对自我的重识和接受。《人间失格》中的叶藏则更多地倾向于对自我在世间中是否能有幸福和美好期待的追寻。对于叶藏来说,他似乎没有太多的自我认知方面的矛盾之处,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对于世间和世人的恐惧,自己畏缩搪塞躲避他人的怯懦性格,以及对于世间丑陋肮脏的极大的不信任和自己存在于世间的毫无幸福之感,正因为世间施加给他种种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他屡次试图通过自杀来找到一条不再使自己痛苦和丧失的途径。在意识到自己的介入破坏了静子母女间简朴的幸福,意识到世间对自己颓靡沉沦的不容,他也曾向神灵祈祷“倘若神灵能够听见一次我这种人的祈求的话,那么,我会祈求神灵赐给我一次幸福,哪怕只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幸福也罢。”可以看出,叶藏游离彷徨于世间的背后也是有着对幸福的热切渴求的,而当他与尚存美好品质的良子结婚,并从中获得了快乐和幸福后,他开始把酒也戒了,认真从事漫画工作,并“觉得自己正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人了,用不着再悲惨地死去。”可是当良子因纯粹的信任而遭玷污,叶藏好不容易追寻到的唯一幸福和唯一值得依傍的美好品质彻底崩塌,叶藏也再次陷入更深的颓败和沉沦中去。
  由此可见,叶藏所追寻的不是对自我存在的价值肯定和接受,而是世间能使自己存在有所幸福和意义并且值得自己信赖并依傍的东西,诸如美好的品质以及究竟如何生存在世的法则,叶藏曾一度追寻到,却又亲眼看着它们毁在自己眼前,这一巨大的打击和崩塌或许使他再也不相信世间,再也没有期待,也再也不会去再度追寻了。最终走向自我灭绝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日] 村上春树.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M].施小炜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
  [2][日] 太宰治.人间失格[M].高詹灿、袁斌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近日热播的电影《妖猫传》,电影中那些美轮美奂的各式場景:长安的壮阔辉宏、青龙古刹的巍峨屹立 、杨贵妃的霓裳羽衣……随着各类任人物的跌宕起伏,在拼接成物华天宝长安盛世的同时,也在激发着人们对于过去种种的好奇。而这些在如今的日本皆有迹可循。日本古寺,京都城,汉诗,和服等。这些发展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被世界所认可,但追溯其源头,还是由唐文化衍生。本文在电影《妖猫传》中选取人物空海和几个场景作为切入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01  众所周知,老舍是塑造市民形象的个中好手。他善于从普通市民的角度,借助生活中平凡琐碎的小事反应社会上发生的大事。在老舍的短篇小说《老字号》中,围绕“钱掌柜走后”,“周掌柜来后”,“周掌柜走后”,“钱掌柜回归后”这四个阶段,从辛德治这样一个“小人物”的视角,通过对“三合祥”这家“老字号”的兴
摘 要:二十世纪,英国文学迎来了一次罕见的大地震,而这场地震的“始作俑者”便是著名的小说家劳伦斯,当时,文学界只顾着看他备受争议的一面,却忽视了他的作品给英国文学带来的冲击,直到余震过后,人们才深刻地认识到他的抨击之深和影响之大,他的作品多以伦理入手,通过悲剧的转化,使得其表现得更为深刻和现实,从他的处女座《白孔雀》当中就可以表现出来。  关键词:劳伦斯;白孔雀;悲剧  作者简介:翟信君(1976
摘 要:王小波在小说《黄金时代》中,运用狂欢话语和黑色幽默来描写特定时代荒诞的现实,把对个体生存处境的揭露和反思寓于众声喧哗式的多层叙事中,使读者得以站在崭新的视角和高度窥见历史本原,展开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反思[1]。  关键词:黄金时代;叙事学;狂欢化;黑色幽默;诗意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02  王小波被妻子李银
摘 要:“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是刘勰建立的作文和评价的标准,《辨骚》篇体现了刘勰对与占正统地位的经相异的《离骚》的评判,对认识西方理论背景下当代文论的合法性具有启发意义。本文以《辨骚》为切入点,认为文学研究应征言核论,从作品本身出发,同时铄古切今,在考虑文本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勇于从新的视角进行阐释。  关键词:文心雕龙;辨骚;文学理论;合法性  作者简介:魏笑雪(1995-),女,汉族,河
余华老师的作品《活着》以冷静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富贵及他的家庭在中国6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接踵而至的打击,依然友好而坦然地对待这个世界,以超然的历史观和豁达的人生观“活着”。  一口气读完这本经典,心情像琴弦拨动后的余震,久久不能平复。在变幻莫测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犹如柔弱的芦苇,禁不起时代的风浪;然则“人是一支会说话的芦苇”,柔弱但坚强。正是无数“富贵”一样的普通劳苦大众勇敢面对生活的
摘 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科学地揭示了金钱的本质,认为金钱作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应该为人类服务,人类也应当成为金钱的主人,而非奴隶。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表现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人类的一切关系统统都被异化了。这一点,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这部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关键词:金钱;异化;现金交易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
摘 要:中国古典诗由《诗经》到《楚辞》、《古诗十九首》到唐的田园山水、宋的词,由歌而诗、诗而词、词而曲,由“散”走向格律化又转向轻快自由。相比于现代诗的先锋与反传统,中国古典诗总会限制于诗体的框架,但是在这里笔者将要结合道家思想对比西方语言浅谈中国古典诗歌在文本语言和意象呈现上的自由与超脱美学。  关键词:古典诗;自由;道家;美学  作者简介:王映入(1997-),女,汉族,四川德阳人,西华师范大
摘 要:思南地区隶属于贵州省,明清时期思南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繁荣,基于道光《思南府续志》中艺文门中所收录的诗歌作品,对诗歌及其作者的类型进行基本统计,从诗歌反映的地域特色及教化功能方面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归纳。  关键词:思南地区;明清;思南府续志;诗歌  作者简介:杨晚潜,女,1984年1月生,贵州铜仁人,铜仁学院图书馆,硕士研究生,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地方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
摘 要:小说呈现了赫索格深刻的创伤意识,这不仅是对婚姻失败的创痛感受,也是苦难的犹太历史及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剧烈冲击所引发的充满痛感的创伤体验。这种意识远远超越了机械所导致的物理性受创,具有文化、种族和现代性暴力方面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赫索格;创伤体验;犹太民族;现代性  作者简介:陈冲(1993-),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