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这几年实行课改以来,各种教育学说真是百家争鸣,众说纷芸、莫衷一是,实在让人有些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也让我们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在各种教育学说中迷失了方向。说实在话,有时真是深深地感觉到语文不好教,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教,到底要教学生什么?我谈几点看法:
1 词句的教学要“精”且“深”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容易忽略对文章语言本身的评析,忽略了在教学中对重点词句的反复品读,体会、揣摩,以及它们对体会文章中心思想所起到的作用。
对于词句的教学,我们平时总是让学生通过自学去了解。自学方式包括查字典,词典,其它工具书以及联系上下文,看图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词句表面意思的了解,却不能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和作者的选词对于表达文章思想价值所起到的作用。
理解词句,是学习文本的首要任务。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就成了空谈。可是一篇文章的新词那么多,内容那么广,我们既不能把文章中的词全都拿出来一一评析,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也不能不讲不问,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摸索。
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地把握词句的教学呢?只有通过把握文章中能够体现作者思想的,或是体现作者写作艺术水平的重点词句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前,先要熟悉文本,熟悉教材,把握好课文的文眼(即关键词),打开这双眼,一切就变得简单实在了。
2 恰当运用多媒体或课件,形式要为实效服务
以前不论是上公开课还是去听公开课,似乎一直都很强调多媒体的运用,于是心里就有了一种感觉,只要多媒体用的好,那就是一节成功的课。只要多媒体搞得天花乱坠,这节课就生动而精彩。而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我自己也常常起疑。这样的课到底是语文课还是综合课。这堂课学生真的有所收获吗?学生收获的是什么,是知识、是语言的的魅力还是简单的快乐。
我认为,多媒体的运用一定要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服务,对于老师不好教,不好导,学生没有实际生活经历的内容,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文章内容或写作思路的理解,不然多媒体运用得再多,再精彩,也只是花架子。不过是哗众取宠,没有实际意义,既不利于有效地节约教学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3 把握好“省时高效”的原则,探究不能脱离文本
语文课的综合性比较强,如历史典故,科技自然、天文地理、音乐美术,一切都可以囊括在内。
一堂课的教学,只有四十分钟,不能要求面面俱到,否则时间便不够用。谈到这里,不得不提起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教师上课之前,必然都会精心地备课,然而上课的时候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以及和学生的交流,必然会导致生成的火花。课堂上的生成实在太多也太意外,教师往往始料未及。面对生成,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支持学生的创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忍折了孩子的兴头,于是放下自己备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程序,让学生自由交流或和学生大侃特侃。有时弄得不好,反倒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从而脱离文本。一课堂貌视上得生动而精彩,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学情也空前的高涨。然而,当这堂课结束后,教师忽然发现自己的教学目的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没有达到。该讲的没讲,不该讲的却说了一箩筐。于是不得不接着再上这一课,从而延误了教学时间。
学生的学习应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所以教师在平时上课时,不必操之过急,应注意着重把握好一个重点方向。使得学生学习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面对课堂上的生成,教师要学会审时度势,如果生成是和教学预设有关并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的,要加以成自然善于引导;如果是不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要及时把学生引回文本,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地游离于文本之外。
每一堂课的教学,都要使学生学有所获,力争一课一得。这个“得”,也就是教师所预设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等目标。
4 教学要敢讲,讲授要有技巧
而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学流程通常都是让学生以读为本,自主感悟课文内容,当学生遇上不明白的问题的时候,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然后再汇报交流,拓展延伸,总结全文,布置作业。而我们教学的内容不过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后讲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让学生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有哪些收获。
这样的学习,在整体方面虽然教学的比较全面,但是从局部来说,却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基本功的把握,一篇课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完了,自己也感觉到没什么东西好教的。这也就是没能做到扎扎实实学语文。学生的学习总是一带而过,教师也常常感觉到还有很多该让学生明白的东西,没有让孩子去弄明白。为什么会导致这样呢,因为现在教师的不敢讲课,不论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总是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摸索,去研究。教师为什么不敢讲课呢,因为只怕给冠上一顶跟不上时代,教学方法陈旧、老套的大帽子。
而学生的理解能力毕竟有限,而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差,比不上城里面。城里的孩子遇上不懂得东西,还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来解决。可是农村里的孩子去哪儿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呢?所以还有很多让学生弄不懂的地方,也就蒙混过关了。这样能做到扎扎实实打基础吗?
其实该讲的还是要讲,教师不讲,学生就是不明白。虽然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学生对一件事物的理解是有一段时间过程的,而不是仅靠读书就能弄明白的,还要通过不断的生活积累,感悟。我自己也深深地有过这样的体会,小时候一些文章读不懂,文章内容虽熟记于胸,然而却一直不明白其义。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不断增加,才有所感悟和理解。
如果一篇课文,就让学生就这样翻来覆去读上百遍,上千遍,又有何用呢?难道这样就能把课文读懂,读透?这是不可能的,还是得靠学生自己慢慢地从生活中,从成长的过程中去感悟、去理解,这需要的是时间。我们不能把一切知识都寄托于孩子自己对事物的感悟之上。而且这些感悟也只能算是学生自己通过生活实践去了解的,而不是教师教的。既然是教师,就不能失去“教”的作用。处处都“导”,不就是导师了吗?更何况,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有些东西,没有实际生活经历,教师是根本“导”不出结果,学生也谈不出感受来的。
所以,该讲的还是要讲,特别是在信息比较贫匮的农村地区,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去理解他们所不能弄懂、弄明白的地方。
经过这多年以来有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学说变化,我深深地感受到:既要致力学习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不可把传统的一些优秀的教学经验全都抛于脑后,对于新的东西,我们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批判地接受。要吸收其合理的成分,抛弃其远离自身教学实际的东西,切不可生搬硬套。要真正使语文教学做到简简单单,实实在在。
1 词句的教学要“精”且“深”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容易忽略对文章语言本身的评析,忽略了在教学中对重点词句的反复品读,体会、揣摩,以及它们对体会文章中心思想所起到的作用。
对于词句的教学,我们平时总是让学生通过自学去了解。自学方式包括查字典,词典,其它工具书以及联系上下文,看图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词句表面意思的了解,却不能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和作者的选词对于表达文章思想价值所起到的作用。
理解词句,是学习文本的首要任务。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就成了空谈。可是一篇文章的新词那么多,内容那么广,我们既不能把文章中的词全都拿出来一一评析,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也不能不讲不问,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摸索。
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地把握词句的教学呢?只有通过把握文章中能够体现作者思想的,或是体现作者写作艺术水平的重点词句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前,先要熟悉文本,熟悉教材,把握好课文的文眼(即关键词),打开这双眼,一切就变得简单实在了。
2 恰当运用多媒体或课件,形式要为实效服务
以前不论是上公开课还是去听公开课,似乎一直都很强调多媒体的运用,于是心里就有了一种感觉,只要多媒体用的好,那就是一节成功的课。只要多媒体搞得天花乱坠,这节课就生动而精彩。而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我自己也常常起疑。这样的课到底是语文课还是综合课。这堂课学生真的有所收获吗?学生收获的是什么,是知识、是语言的的魅力还是简单的快乐。
我认为,多媒体的运用一定要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服务,对于老师不好教,不好导,学生没有实际生活经历的内容,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文章内容或写作思路的理解,不然多媒体运用得再多,再精彩,也只是花架子。不过是哗众取宠,没有实际意义,既不利于有效地节约教学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3 把握好“省时高效”的原则,探究不能脱离文本
语文课的综合性比较强,如历史典故,科技自然、天文地理、音乐美术,一切都可以囊括在内。
一堂课的教学,只有四十分钟,不能要求面面俱到,否则时间便不够用。谈到这里,不得不提起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教师上课之前,必然都会精心地备课,然而上课的时候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以及和学生的交流,必然会导致生成的火花。课堂上的生成实在太多也太意外,教师往往始料未及。面对生成,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支持学生的创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忍折了孩子的兴头,于是放下自己备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程序,让学生自由交流或和学生大侃特侃。有时弄得不好,反倒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从而脱离文本。一课堂貌视上得生动而精彩,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学情也空前的高涨。然而,当这堂课结束后,教师忽然发现自己的教学目的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没有达到。该讲的没讲,不该讲的却说了一箩筐。于是不得不接着再上这一课,从而延误了教学时间。
学生的学习应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所以教师在平时上课时,不必操之过急,应注意着重把握好一个重点方向。使得学生学习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面对课堂上的生成,教师要学会审时度势,如果生成是和教学预设有关并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的,要加以成自然善于引导;如果是不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要及时把学生引回文本,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地游离于文本之外。
每一堂课的教学,都要使学生学有所获,力争一课一得。这个“得”,也就是教师所预设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等目标。
4 教学要敢讲,讲授要有技巧
而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学流程通常都是让学生以读为本,自主感悟课文内容,当学生遇上不明白的问题的时候,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然后再汇报交流,拓展延伸,总结全文,布置作业。而我们教学的内容不过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后讲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让学生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有哪些收获。
这样的学习,在整体方面虽然教学的比较全面,但是从局部来说,却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基本功的把握,一篇课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完了,自己也感觉到没什么东西好教的。这也就是没能做到扎扎实实学语文。学生的学习总是一带而过,教师也常常感觉到还有很多该让学生明白的东西,没有让孩子去弄明白。为什么会导致这样呢,因为现在教师的不敢讲课,不论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总是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摸索,去研究。教师为什么不敢讲课呢,因为只怕给冠上一顶跟不上时代,教学方法陈旧、老套的大帽子。
而学生的理解能力毕竟有限,而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差,比不上城里面。城里的孩子遇上不懂得东西,还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来解决。可是农村里的孩子去哪儿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呢?所以还有很多让学生弄不懂的地方,也就蒙混过关了。这样能做到扎扎实实打基础吗?
其实该讲的还是要讲,教师不讲,学生就是不明白。虽然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学生对一件事物的理解是有一段时间过程的,而不是仅靠读书就能弄明白的,还要通过不断的生活积累,感悟。我自己也深深地有过这样的体会,小时候一些文章读不懂,文章内容虽熟记于胸,然而却一直不明白其义。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不断增加,才有所感悟和理解。
如果一篇课文,就让学生就这样翻来覆去读上百遍,上千遍,又有何用呢?难道这样就能把课文读懂,读透?这是不可能的,还是得靠学生自己慢慢地从生活中,从成长的过程中去感悟、去理解,这需要的是时间。我们不能把一切知识都寄托于孩子自己对事物的感悟之上。而且这些感悟也只能算是学生自己通过生活实践去了解的,而不是教师教的。既然是教师,就不能失去“教”的作用。处处都“导”,不就是导师了吗?更何况,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有些东西,没有实际生活经历,教师是根本“导”不出结果,学生也谈不出感受来的。
所以,该讲的还是要讲,特别是在信息比较贫匮的农村地区,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去理解他们所不能弄懂、弄明白的地方。
经过这多年以来有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学说变化,我深深地感受到:既要致力学习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不可把传统的一些优秀的教学经验全都抛于脑后,对于新的东西,我们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批判地接受。要吸收其合理的成分,抛弃其远离自身教学实际的东西,切不可生搬硬套。要真正使语文教学做到简简单单,实实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