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清 腔纯 板正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843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唱是通过音乐化的语言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因此语言在歌唱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所谓“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准确的语言表达和音乐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听众产生共鸣。声乐教学中的咬字吐字训练要重视字音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协调统一,并且在歌唱的同时,清晰的语言要与作品音乐、意境良好结合。
  
  明代魏良辅《曲律》中提过:“曲有三绝:字清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 其中“字清”是指发音准确,字音清晰无误,而“腔纯”就是指在依字行腔时,字头、字腹、字尾虽经出字、引长、收音等过程仍能纯净圆润,无异质杂音。“板正”就是在前两点都做到的情况下,还要稳扎稳打的唱,有板有眼而不能荒腔走版。
  歌唱是通过音乐化的语言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可见字正腔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咬字吐字训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所谓咬字吐字,是指在气息的支持下,有控制地调整喉、舌、牙、唇等发音器官的姿态,按照歌词字音的要求,合理地把握字头、字腹、字尾各音段的时值长短及其音响的轻重明暗、声调的高低抑扬,将字音正确、清晰、完整地发出来,并能良好地表达作品情感。
  
  声乐咬字吐字训练
  
  我国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说:“正确的咬字吐字可以促进声音的训练。”我著名指挥家马革顺也说:“美的歌唱是完美的咬字吐字的结果。”他们简单精辟的论断揭示了歌唱与语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那么在声乐教学中,如何进行咬字吐字训练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在歌唱咬字吐字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咬清字头——引长字腹——收清字尾。我国清代《乐府传声》中谈到“一字出三腔”的唱法,就是古代吐字归音的实例。如唱“收”字要唱成“收、喉、欧”,是典型的咬住字头“收”,打开字腹“喉”,归到字尾“欧”。通常说“咬字如噙虎”,就是对吐字归音的要求,即要咬住,又不可咬死。
  (一)咬清字头。字头即字的起音,它由子音(声母)或声母加上韵头构成。其发音部位在唇、舌、齿、牙、喉(五音),作用是分清字意。要唱得轻巧灵活,即既要唱清,又要唱松,不能咬死。要求唇与舌头的配合很伶俐,点到之后即往字腹过渡,如果过于强调子音,会导致咬字笨拙,因而破坏了声音的连贯。
  很多学生由于受地方方言的影响,很容易把字音咬错。如福建闽南地区的学生常把“月(yùe)”唱成“叶(yè)”,“鱼(yú)”唱成“yí”。把“专(zhuān)”唱成“钻(zuān)”;湖南的学生容易把“鸟(niǎo)”唱成“了(liǎo)”;再如“吐鲁番的葡萄熟(shóu)了”,很多学生由于字头没有咬住,唱成“吐鲁番的葡萄馊(sou)了”;还有把“窦娥冤(yuān)” 唱成“窦娥弯(wān)”等等诸如此类的错误。
  针对这些情况,在课堂训练中要求学生做到:发音方法准确,起音字头部位要准确,字头时值短而且力度适当,不松不紧。
  (二)延长字腹。字腹是字音的中心部分,也是最容易唱响,即最容易获得共鸣的部分。判断一个歌唱者的嗓音能力如何,主要是看他演唱字腹的水平如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在演唱时尽量把延长字音的字腹,以获得更
  好的共鸣和歌唱效果。
  现代汉语字音的字腹,是由a、o、e、i、u、ü、er、ê等八个可延长的发响韵母担当的。要唱好字腹,关键是唱好这八个发响韵母,尤其要注意窄母音尽量宽唱的问题。这在我们平时对学生的的练声训练中就可以加以强调,可在单韵母练声后加进歌词作为训练。而在作品中,就应强调字音字腹的适当延长与字头、字尾归韵协调统一。
  (三)收清字尾。收清字尾也即字音的归韵。字尾是一个字音的结束部分,要做到字正就必须准确归韵。字尾收音不恰当,不仅会损害字音的完整,造成字义不清甚至错误,而且还会影响字音的圆润动听。为了保证字音的完美,必须针对字尾的不同特点,采取恰当的收音方法。
  在课堂实践中,常有学生因为字音归韵不好而闹笑话。如把“你是大公无私的典型(xing)”唱成“你是大公无私的点心(xin)”;“最美的赞(zàn)歌献给党”唱成“最美的葬(zàng)歌献给党”。归韵错误严重歪曲了字音的本意。
  针对字音归韵问题,我们在课堂训练时要强调三点:首先,要求学生一定要分清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可相互混淆,以免造成字音字义的改变。如把“风(fēng)流”唱成“分(fēn)流”、“人民(mín)”唱成“人名(míng)”等。其次,要求学生正确对待鼻音,分清鼻韵母与囊鼻音的界限,不能怕犯囊鼻音毛病而不敢收鼻音,以致鼻音收不到位或丧失应有鼻音,造成字音字义的改变。如把“江(jiāng)”唱得让人听了像“家(jiā)”一样。第三,在拖腔中要做到归韵“一线到底”。如在唱《洪湖水,浪打浪》一曲最后一句“一年更比一年强(qiáng)”时,在拖腔中三转二转地将ang(昂)韵为a(啊)韵后,不仅影响了“字正”,也影响了“腔圆”。
  德国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卢齐厄·马南也说:“在掌握了发声法和声乐器官运用的技巧后,歌唱者必须学会咬字吐字,这个任务并不简单”。汉字字音的字头、字腹、字尾三个组成部分,是既有各自特性又紧密相连的整体。因此,在歌唱中咬字和吐字的时候,歌唱者不仅要很好地把握字音各部分的特性,做到字头准确有力、延长字腹响亮圆润、字尾归韵干净到位,而且要使字音各部分前后紧密衔接、圆滑过渡、连成一体,同时还要很好地把握字调的阴阳上去、起伏抑扬和字音的轻重缓急、刚柔明暗,通过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自然、富有感情色彩,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境界,让人在听曲中闻其声,辨其音,得到美的享受。
  
  吐字咬字训练注意事项
  
  在课堂训练中,进行咬字吐字训练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歌唱的语言要同作品音乐完美结合起来。歌唱发音是一种非自然发音,为了适应歌唱的需要,其口腔、喉咽腔等部位的状态已改变了说话的自然状态,因此,歌唱中的咬字吐字也必须适应这种状态,使歌唱发音同咬字吐字规律统一起来,并与作品音乐完美结合起来。为什么要强调语言要与作品音乐统一起来,著名文艺评论家、美学家、雕塑家王朝闻先生的一段话给了我们明确的答复:“如果以语言为构成因素的歌唱,过分强调语言而忽略了音乐,也就丧失了音乐的特殊功能,成为口号了。丧失了音乐的审美价值,也就不能证明作者是有非表达不可的真挚感情。”
  (二)带歌唱状态的朗诵是做好吐字发音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演唱每一首歌曲之前,把歌词单独拿出来拉长声调朗诵(用不同调门),这样容易体会每个字的着力部位,“头”“腹”“尾”的结构及收音和字的整体概念等问题,不仅易于单个字念得清楚明确,且能注意到歌词的语调规律。朗诵时运用的口气、语调、停顿、重音、语势等方面,都能帮助学生结合旋律表现特点,把歌词含义富有感染力地传达给听众。
  通过朗诵,可以使我们了解和掌握构成音乐语言的各种因素和吐字归韵的规律,使我们的语言表达十分贴切地反映歌曲的含义。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一样,有强弱轻重之分,抑扬顿挫之别,但歌唱语言明显地显得更为夸张,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歌曲本身所蕴含的各种情绪。特别是高位置的、气息贯通的朗诵使我们的语音与发声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声音融会贯通,张弛自如,歌声优美动听,感人肺腑。实践证明,朗诵是学生步入歌唱良好状态的一个较有力的武器。
  (三)歌唱语气与作品意境。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在歌唱时,不止是能把歌词念下来就行了,而是要全身心地投人,要生动地描绘意境,对歌词要做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要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不能只重视声音,不重视感情,听起来声音很美,读音读字很准确,但却抓不住听者的心,不能感动别人。在处理演唱歌曲时,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细心体会、琢磨歌词内容,用适当的语气去表达作品的深刻含义。我们在教学中要要求学生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表现。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这需要演唱者心灵的投人,把自己置身于歌词创作的情景之中,充分地去联想、想像,使自己先受到作品的感动和感染。如:《黄河怨》(光未然词、冼星海曲)中,“你死得这样悲惨!”要控制声音的力度,使每个字都体现出内心巨大的悲痛,“惨”字,要用强力的“喷口”和很强的声音力度,体现出万分悲痛的感情。又如:陕北民歌《兰花花》(王志信编曲)中有一句“你要死来你早早死”,“死”字的声母(字头)是“S”,“喷口”应有力,才能充分表现出兰花花对地主周老猴子的仇恨。著名的歌唱家郭淑珍在演唱女高音独唱曲《黄河怨》时,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她用音色变化的技巧描绘了极富戏剧性的感情色彩:前两句以暗淡、凄凉的音色抒发悲切之情;第三句的音色尖锐而又略带沙哑之声,表达了对日本鬼子切齿痛恨的愤怒之情。到了演唱的第四句:“宝贝啊”,速度放慢,以一种哽咽、抽泣、颤抖的声音,表现了一位母亲亲眼见到宝贝儿子惨死在鬼子屠刀下,悲痛欲绝的心情,使观众仿佛看到了这位母亲的心在颤抖、在滴血。唱到后面这几个字,“你死的这样惨!”时,真是字字血,声声泪,用极大的悲痛之情控制声音的力度,使每个字都体现出内心巨大的悲痛。到了“惨”字,有强力的“喷口”和很强的声音力度,使万分悲痛的感情像冲破堤坝上的洪水倾泻而入。
  综上所述,声乐教学中的咬字吐字训练要重视字音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协调统一,并且在歌唱的同时,清晰的语言要与作品音乐、意境良好结合。歌唱是一种二度创作,演唱者在读清字音的同时既要准确地表达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还要在演唱中融入自己的见解与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训练中除了严格要求学生读清字音外,还要要求学生在演唱前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如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思想,熟悉旋律,分析歌曲的体裁、曲式结构、调式色彩、风格特点,以及歌曲的速度、力度、节奏、高潮和结束等,在歌唱中还要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歌唱的理想效果。
其他文献
在整个经济社会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中,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是服从于其大系统的协同性要求的。随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主体的产权保护及其地位将更为巩固,所有制结构调整将更加趋于合理,公共权力运用及政府职能转变将更加到位,社会中介组织将进一步发展并发挥作用,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结构将逐步形成。在这种经济体制不断趋于完善化的情况下,势必要求科技管理体制机制随之转变。    高校
期刊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教材内容及以此为载体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的城市化倾向影响了教育公平;不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养成;有碍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若解决上述问题,应多管齐下:广纳谏、宽取材以促进教材的合理编制;从教育基础设施、校本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多方面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各科教师共同培养农村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取向。    教材城市化倾向释义    何为教材城市化倾向?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王世光编
期刊
“实施1+4+1工程培养技能型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于2005年开始的由院党委书记、院长柳金东同志主持的一项我院综合管理类研究实践性课题,旨在对我院实践教学框架、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的组织保障以及学生技能培养的途径、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套符合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和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生技能培养模式与培养途径。    项目研究的背景 
期刊
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基本判断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来,我国基础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民的基本素质,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面普及了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基础教育体系;教育质量大大提高,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育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入,教育体制和结构日趋合理等。  
期刊
《阿Q正传》不仅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小说集中塑造了一个充满精神胜利的阿Q形象,这一形象不仅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共同特征,而且概括了当时整个中国人的某些人性弱点,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无论从艺术概括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阿Q这一形象都是高居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切形象之上的。    阿Q这一形象是鲁迅对中国人长期静观默察孕育而成的,他在鲁迅心目中“确已有了好几年”
期刊
《边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大师沈从文的作品,弥漫着湘西独有的韵味,凄婉而柔媚。是享誉文苑的奇葩。《边城》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已经很多年了,在新的课改理念下,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成为高中学生的必备能力。《边城》中翠翠的形象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吸引着我们进入画中。  如果以春天的花来作比的话,春天,万物复苏,百花开放,争奇斗艳。在这些姹紫嫣红的景象中,有一种花无疑最让人注目,她们淡而雅,平凡而脱俗。  在这些花中
期刊
2009年3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国教师报、省教科所组织的全国著名中青年数学教师教学观摩会活动。这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真正近距离接触名师,走进他们的课堂,他们渊博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轻松愉快的节奏和驾驭课堂的高超技能,在我心中至今历历在目。在这些名师的感染下,我在思考: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教师来说,暂且不说成为名师,要想做一名好老师,还需要好好的去学习。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说过:“一流的学生
期刊
画家通过线条来创作,作家通过文字来创作。他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给作品着色,有着“英国短篇小说女王”之称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也不例外。素雅的文字,细腻的心理描写,曼斯菲尔德淡化故事情节,客观地向人们呈现出现实世界和人物内心世界两个层次。然而,看似平实的描述却饱含作家的深刻寓意,曼斯菲尔德内在的激情正是藏在那些冷静客观的描写背后。  被誉为“中国色彩第一人”,也是中国色咨询行业的创始人的于西蔓女士说过:
期刊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是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科学的大学精神是建立在对教育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能够正确地指明大学的前进方向,其核心是一种人文和科学精神,其灵魂是对未来大学理想的追求——追求真理和造福人类,从哲学上讲它是一种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这种大学
期刊
蒋捷一生跨越宋元两朝:宋亡前他过着十分幸福的生活,并于咸淳应举,考中进士;然而,就在蒋捷中举后不久,南宋王朝转眼覆灭,他本人也被卷入了漂泊流离的难民大潮;在此后的近半个世纪里,蒋捷虽有两次入仕的机会,但他放弃了出仕富贵的可能,始终保持着“义不仕元”的气节。即使在宋亡之后很久,他仍然过着漂泊流离的生活,足见其人品之高。    在由宋入元的遗民词人中,蒋捷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作家。蒋捷,宋末元初的著名词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