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三”策略崔砚民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pe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中,依据教材编排的体系和作文训练序列化要求,组织教学时大多是教师预设的比较多,那种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兴趣、.爱好动态生成的课是极其的少。小学作文教学主要旨在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做到乐于倾吐,乐于表达,这就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目的。诚然那种序列化的作文训练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但在长久的训练中不注意训练的方式会湮灭学生作文的兴趣,对全面提高学生作文的素养作用不大,只有在作文教学中将序列化训练的要求融合到动态化的作文教学中才能达到共同作用,产生较好的效果。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我是依据作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习作心理,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
  一、命题——在对话中生成
  在作文教学中,有些教师经常喜欢带着作文题目去上课,可面对老师所给的作文题目,学生缺乏应有的兴趣,而且表达起来总感到空洞无味。这是由于我们忽略了学生的习作心理所造成的现象。教师应具有开放意识,努力摆脱教材的束缚,将习作的命题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题目,让他们想说自己想说的话。在每次作文之前,我总是喜欢与学生有一段亲切的对话,这些对话的范围比较广泛:有时候是聊自己近几天喜爱的某项活动,有时候是聊自己近阶段的感受,有时候是聊自己对某个事物的看法。从闲聊的过程中,会发现学生近阶段感兴趣的话题。于是,我便抓住学生共同关注的话题入手,让学生随机生成作文的题目。这样就缩小了学生与题目之间的距离,而且学生也想写,乐写。
  记得有一次,作文训练项目是写一种自己喜爱的植物。可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虽然见识了许多植物,但是他们却没有去留心观察这些植物。如果就单纯地将题目给他们,他们就会感到很为难。(教学论文 www.fwsir.com)上课伊始,我从近阶段的饮食入手,和他们聊起蔬菜。他们分别说出了自己喜欢吃的一些蔬菜。我问他们为什么喜欢吃这些蔬菜t他们根据各种蔬菜的特点又谈了蔬菜各自的作用。我接着说这些蔬菜不仅给人带来了许多营养,而且许多同学都很喜欢,你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这些蔬菜。请同学们回去仔细观察这些蔬菜,然后将自己喜欢的蔬菜带进来与同学们一同交流。第二次学生带来不同类型的蔬菜,在交流地过程中他们从蔬菜的颜色、形状、特点等介绍了自己所认识的蔬菜,有的甚至将蔬菜的味道都讲了出来。这既达到习作的要求,又解决了习作的命题权问题,于是我便顺水推舟地说:“大家对蔬菜地了解’真不少,今天就请大家选择自己喜爱的蔬菜,自拟题目,自选题材,写一写蔬菜。”学生摆脱了那种单纯命题的作文要求,焕发出了强烈地自主命题意识,作文题目非常新颖:《蔬菜王国的故事》、《谁的营养高》、《会说话的红萝卜》、《诱人的草莓》
  二、选材——在活动中生成。
  选材是作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是有限的,他们积累素材的也是有限的。如何解决制约作文教学的这一瓶颈。这就需要教师摆脱传统的作文教学的观念,为学生积累素材,积累生活。除了应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现实生活的各个场景。更应该将生活中的各个场景,融合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课堂将生活中的各个场景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学生经历的各种活动多了,对生活的认识也丰富了,他们选材的领域就宽泛了。
  苏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中有一则有关“活化石”——扬子鳄的训练要求。对于扬子鳄,学生缺少生活体验,更无从深入地谈出它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要求。为了解决学生生活源的短缺,我依据作文的要求,开展了一次“走进动物世界”活动。从学生了解的动物人手,让学生通过猜谜等形式,了解了一些动物的相关习性:接着我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分辨动物的种类,通过对动物种类的分辨,学生进一步熟悉了同一种类动物的特点:最后我提出人类的活化石——扬子鳄,让他们收集相关的资料,并以所收集的资料来区别它与恐龙等动物的异同之处。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置身于活动中,才能产生表达的欲望。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习作训练的要求,融进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在组织活动中让学生选择材料,生成习作的情境。
  三、立意——在辩论中生成。
  “道理越辩越清,真理越辩越明”,辩论能使学生提升认识,拓宽学生多角度认识事物。学生经历辩论的过程,才会产生不同地感受,才能做到有感情地表达。
  在一次叙事作文中,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情境:一天,王小明去城里亲戚家做客。当他步行来到小区的门口时,看到小区门口有一个和他相仿年龄的孩子跪在地上,面前用白粉笔写了一段话,大致意思讲自己因父母有病不能继续求学,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小明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是同情,想掏出剩下地钱给这位孩子,正当他掏钱的时候,小红表妹来接他,看到这种情况,阻止他,你认为小明要不要给钱给这位小男孩?学生依据这一情境,组织讨论,有的坚持要给,有的坚持不给。于是,我将他们分成两大组进行辩论。学生在辩论中唇枪舌剑,各不相让,而且有理有节地谈出了相关的看法。为了形成互动,我让两大组除了辩手以外,还可增加自由辩手,在规定辩手辩论完毕,自由辩手可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台上台下充分互动,不仅增加了的气氛,而且使每个人都有表露自己看法的机会。此时教师无须去肯定一方或否定一方,因为他们在辩论中,因时因情地谈出了自己的观点,使他们的认识又上升到一种理性的层面,知道遇到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置更恰当,而不是简单地说“给”与“不给”。
  语文课堂的建构,其实远不止以上几种形式。只要我们树立建构动态作文课堂的理念,我们就会从作文教学的每个层面去寻找突破口,根据学生特点、习作要求适时地去组织一些动态作文课堂。到那时,作文教学动静结合,将为作文教学平添许多活力,为全面提高学生习作的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一、营造民主氛围和宽松环境,树立学生自信心  学校应从小重视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长大后才能在无限的空间实现飞跃。 如果课堂上学生具有跟老师平等的人格和地位,可以随时与老师进行对话、交流、讨论甚至争辩,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人“生而平等”的人格感,能够在活动、游戏、讨论、实验等各个环节中学会独立动手、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的团队精神。  如果孩
期刊
1教学设计力求“条理、清晰、科学”。教学有目标、有系统、内容清楚明确,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极高的清晰度,他的课堂教学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高的收效,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更能使学生快速地接受所学知识。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受兴趣和需要支配的。有位教育家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
期刊
积累梳理侧重语言现象和語文知识,探究发现侧重文学和文化。但无论是梳理还是探究,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第一,注重实际运用。任何语文知识,如果最后不能落实到运用上,学生不能用来解决问题,那都相当于学习“屠龙术” 。  第二,突出过程和方法。这些专题实践活动,实际上是一个个课题,我们设计的若干个环节,只是指示梳理和探究的“路径”,而没有呈现学习的结果。在指示路径的过程中,我们会教给一些方法。梳理的过
期刊
科学的评价使课堂具有生命的活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结果的评价是否及时、是否恰当、是否具有激励性,这对于对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课堂学习的成败。其中教师评价的鼓励、激励性对于情绪化特别重的初中生来说,尤其重要,老师一句恰当的赞美,可能由此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一、真诚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是富有激情的生命体,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质,必须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思维能力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是其具体表现,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才可以具备的,因此,我认为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1.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数学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
期刊
为社会输送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每个职教学校的最终目的,因此,作为教者,我们每堂课的设计、实施,都是紧密围绕这个目的而展开的,为了能培养出更多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双高型人才,我认为要认真做好一下几点:  一、要真正的了解学生,把握职教学生的心理,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的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轨道  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上进心不强、自由散漫、为我独尊。需要特别的关心和帮助。生活中我们要为学生创造
期刊
自从新课改以来,我们就在不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同时我们的大多老师和学生也在实践中共同努力,实践这一理念。而今在不断发展的教育趋势下,又提出了:“强调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也是现在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要的原则。  面对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教与学,我们必须做更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更新教学内
期刊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标;培养;思想;方法  人教版数学新课标教材的出现,一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它的教育、教学理念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一大亮点。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实施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
期刊
【摘要】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课程改革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中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本文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桂西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实际,就如何多途径地培养桂西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少数民族学生  1. 引言  长期以来,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总体上相对较差。在初中英
期刊